绿林网

人·地·城读后感1000字

人·地·城读后感1000字

《人·地·城》是一本由徐远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5.00,页数:3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地·城》读后感(一):浅显易懂,对中国的土地政策以及城乡二元经济有了解

这本书让我十分涨见识,对自己所处的人(城市的人和农村的人)、地(城市的地和农村的地)和城(城市化)都有了从无到有的认识,让我可以就此去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政治、现状以及未来。

他着重论述了城乡二元经济的由来和当今政府努力的打破这种历史包袱;他论述了中国土地二元经济现状的历史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让农民真正能土地和人力这两个要素中获得实质性收益,从而让一部分农民进城参与城市化建设,最终享受与城市人相等的就业、医疗、养老、教育和居住等权利);他还讨论了农业问题,也就是粮食的问题,农民进城了,那国家会不会产生粮食危机?结论是,政策引导的对,农业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加之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的贸易,中国的农业效率会大大提高而且十分有保障,所以,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不是问题;最后,徐远对当今的‘城市化’建设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现在是成书后的2年,这些政策已经在我身边的农村发生,年轻的农民开始发生了变化,他们想进入城市,并且享受城市里的吃喝玩乐,农地开始确权,宅基地开始上户口,虽然大部分周围的人不知所以然,但我想这是很重要的转变,下一步,土地的经营权就会放开流转,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就会产生无数规模化经营的大小农场,农村会产生一大部分剩余劳动力,他们有了土地带来的收益,他们有了“活的资产”,他们会更加有信心的进入大城市,进入服务行业,中国的大中城市势必会被这股力量改变。政府,你需要言出必行,否则,失望的就不知道农民了,还有诸多的学者以及翘首以待的新生力量。

《人·地·城》读后感(二):概览土地政策演变,思考土地利用效率

根据徐帆教授的推荐找到了许教授的这本书,果然不负我望,读来甚涨知识。虽是随想结集,但针对中国土地政策的梳理、对农村土地权利流转的建议、对政策的评析都调理清晰、逻辑自洽,论证过程中没有使用艰深难懂的经济学理论和模型,而是引用统计数据、层层推导,文科生读来也毫不费力。

通读全书,有以下感悟,略作记录,以备后查。

1、制度的红利也是推动中国改革和快速发展的要素。土地制度的改革,不仅关系着能否进一步释放劳动要素—人,也关系到能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用市场来调节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同时还关系到农民权利的维护与保障。中国经济发展至此,的确需要通过改革来释放进一步的潜力。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任何政策制度的制定、调整和变革势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何况是土地相关的政策,路漫漫其修远兮。

2、城市的扩张总与人类解决问题的智慧相伴。之前常担心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土地不够,房价只会飙升。但是对于其他特大城市,一来城市可以不断的扩张,也许深圳是没地了,但是不代表深莞惠不能成为一个经济体来共同发展。长株潭都能协同发展,深圳也一样,不过地方政府还是得抛弃门户之见,共同努力方可。二是城市可以不断的更新,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点的思考,让我联想到了能源,80年代报纸到处鼓吹能源危机,石油只能用多少年。可是事实证明,人类在发展,越来越多的石油被开采,新能源的利用方式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能源供应是充足的。同理,大家在叫嚣城市土地的稀缺性时,也只是个伪命题,城市发展总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3、粮食问题的思考给了一个新角度,是否完全的自给自足就是效率最高的方式,本质上维护生产的潜力可能更重要。同理,在家庭家务的规划中,是否完全的自给自主是好事,也是本质维护个人精力和家人关系才更重要,不过要说服家人引入外部服务,呃,任重而道远啊。

《人·地·城》读后感(三):吾心归处即吾乡——读《人·地·城》后感

乡村,这个带有农耕气息和浓浓乡土味道的字眼,在已习惯了都市生活的年轻一代人中,似乎越来越遥远。曾经的乡土人情、家长里短被便捷的网络代替;与自然相伴的日常生活到如今是钢筋水泥的天下,而对故乡的怀念放到今天已成了对自身身份的迷茫。现代人的精神该置于何方?是喧闹的都市,还是远去的乡村?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乡村和城市都是人类聚集的结果。《人·地·城》作者提出的“容器说”颇为形象地展示了这一过程。远古时期人类聚集在一起共同种植作物、驯养家禽,使得食物剩余成为一种可能;旧石器时代的尖锐工具到新时期时代“容器”类工具的转变,更是从一个侧面揭示食物储藏的出现。“在更加抽象的意义上,房屋、村庄、水库、沟渠都是储存的形式。甚至我们今天的城市,也是一个巨大的容器,只不过城市这个容器,要更加复杂和难以理解”。除了聚集,城市更多的意义在于物质上的交换和精神上的交流,也就有了贸易商业、文化教育的出现,并且为工业的规模化推进提供了基础。作为高阶容器的城市,迭代出人类复杂的合作分工机制,以及缤纷多样的业态。

《人·地·城》一书中引用周其仁教授《城乡中国》开篇说的一句话:“中国很大,不过这个很大的国家,可以说只有两块地方:一块是城市,另外一块是乡村”,揭示出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在传统意义上,依据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城市”和“乡村”。乡村的人口规模一般比较小,百十户人家;城市人口规模则大得多,从小城市的几万人到特大城市的上千万人。乡村的产业结构以农林牧渔即第一产业为主;城市的产业结构以工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为主。但是按照卢作孚的理解,“城市和乡村本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乡村的现代化也谈不上城市的现代化”;张培刚也谈到“工业化是基于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都从根本上界定了乡村和城市在生产要素上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只不过是生产场所的不同。

可是因为目前户籍二元化和相应政策不配套,导致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当下的政策环境,原本一脉相承的城市和乡村,走向了不同的轨道。近几十年国内城市获得了远高于乡村的发展水平,但也带了了诸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的城市病。而乡村的人们为了改善生活,来到大城市务工,留下的是一家老小和落后的生产力。如果没有政策的强势介入,长久以往,会出现一边是要素和人口不匹配的城市,一边是荒芜萧瑟的乡村。

历史上城市的出现,要么是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而然形成,要么是朝代君王择地而定,但大城市的出现离不开人口的自由迁徙。 两宋时期,随着土地依附关系的解除和门阀制度的崩溃,先前士族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复存在,北宋汴京人口140万,南宋临安人口250万,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新中国的城市发展则比较特殊,刚成立的时候人口是可以自由迁徙的,但是到1960年后自由不再,再到1990年后开始鼓励农民工进城务工,城市化一波三折,城市和乡村的人为割裂没有根本上的转变。从个体层面上,生产力和人员的流动被束缚了:很多农民一方面渴望去城市学一门手艺开展全新的生活,可是另一方面要在放弃自有土地上抉择;有些城里人希望定居乡野,却没有办法获得长久定居之所,在城市和乡村的进退间徘徊。

历史上曾经的做法其实已经给我们很多启示。城市或乡村不仅要成为现代人生活日常的“容器”,更应该成为精神寄托的“磁场”,有适度选择的自由,有可以安定下来求发展的空间,有可以回望的过往和期盼的未来。待到那时,心安处,即为乡。

《人·地·城》读后感(四):土地制度改革和户籍改革将成为助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读徐远《人地城》有感

被香帅安利,读了她老公徐远教授《人地城》这本书,徐远和香帅算是北大经济学圈子里的一对儿网红夫妻。徐远教授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语言通俗、逻辑清晰,能把宏观经济问题向外行人讲明白。如果对城乡差距、农村改革、中国经济发展感兴趣,推荐阅读。但这本书是随笔和评论的合集,一个大的章节是由多篇相互独立的文章组成,虽然是围绕同一个核心主题,各篇文章间内容难免有所重复。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框架梳理如下:

(一)当前现状,即城乡巨大差距。

据2009年数据统计,城市与农村的家庭收入比是3.33:1,而在高收入国家的历史上,城乡差距高位平均水平仅为1.5;甚至,许多国家,如新西兰、丹麦、法国、芬兰、美国、日本等,农村家庭的收入高于甚至远远高于城市家庭收入。说明城市收入高于农村收入并不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二)现状背后的原因,即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

首先,土地制度。城乡土地制度的二元化,一是所有制的二元: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二是转让权的二元:城市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农村土地不可以。

即农村土地是不能直接参与非农建设的。如果需要建设用地怎么办?请申请使用城市国有土地。城市国有土地不够怎么办?政府会把一部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再批给你。而在现行制度下,征地补偿的水平很低(目前耕地补偿是按一年土地产出的40倍来算,大概不到4万元一亩,而根据2012年国土资源局的数据,全国平均综合地价是每亩204万,其中有50倍的差距),对农民的补偿远小于工商业用地提供的地租,由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成为近年来盛行的土地财政的根本经济来源,也就是这个收益,从农民的手里,转移到政府的手里。

其次,户籍制度。主要是区分农业和非农户口,并限制农村人口的自由迁移。

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农民进城必须持有城市招工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这一条例使户籍壁垒变得制度化、可操作化,实际上剥夺了农民直接参与工业化、城市化的权利。

直到1993年11月14日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规定:“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地区间的有序流动”,自此,才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农民工进城打工大潮。但户籍背后承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歧视现象依然存在。

(三)解决办法,即土地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

首先,土地制度改革,允许农村土地的自由流转。使土地有效集中,形成土地规模,利用机械化生产等手段,产生减少单位土地面积所需人力,解放多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

其次,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和非农户口,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取消身份标签,最终努力实现户籍承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的是进一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实现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劳均增加值远高于农业部门,这种部门配置效率的提高,将大幅增加社会财富。

(四)重点问题的讨论

1、农村土地自由流转后,会不会导致大量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会不会导致不良后果?

土地会集中,但国家可以通过限制土地用途的手段,如规定不能撂荒,不能挪作他用等,保证耕地规模。

2、为保障粮食安全,18亿亩的耕地红线到底还有没有必要?

从全世界范围看,粮食价格在不断下降,如果加大进口,反而会降低我国的用粮成本。

至于对粮食安全的担心,主要是担心大规模的国际纷争,使得粮食进口成为不可能,或者成本太高,影响国计民生。但这种潜在的威胁,就应该用“潜力”来应对。不应该追求每年的粮食自给,相反,应该合理进口粮食,保护本国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防止过度消耗耕地肥力和水资源,努力提供农业技术水平,以此来保障粮食生产潜力。

3、目前农村有没有进一步的劳动力转移空间?

据统计,目前中国仍有接近3亿农民生活在农村,基数大,如果可以再释放出一个亿的劳动力,将大大缓解人口红利减少的压力。

4、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大城市病的问题能否解决?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通过城市治理,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化带来的负面问题。

另,在本书的最后,徐远教授放了他的得意之作《城乡差距的产权基础》,第二章是针对资本、收入、产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开展的理论分析,其中“产权界定的程度存在一个理论上的均衡状态:进一步界定产权的成本边际上等于从界定产权中得到的益处;因为成本高昂而没有界定的权利处于实际上的公有状态”,这两句话让我联想了很多。

这两句话本来的意思,举例来说,比如你养了一盆植物,植物会释放氧气,但如果你想要界定它给路过的人提供了多大的好处,这个成本肯定会超过你可能获得收益,你就不会费力去做这件事,氧气也因此成为了公共所有。

这让我想到了科研工作管理的困难,不但难以衡量整个科研项目的价值,而且也难以清晰界定每个参与人的贡献。界定(属于谁,值多少)困难,这导致了科研管理激励困难。当从良好的科研管理激励中取得的收益(比如,科研效率的提高)<界定(如各个项目组找项目管理部门讨论项目价值)的成本,这可能就是不划算的事。

再想到当年的“当量制度”,没推行下去的原因可能是,第一,一个科研项目的当量总量难以确定;第二,一个项目的当量在项目组内的合理分配难以确定。最终当为这个措施专门投入的人力成本、由此产生的额外沟通协调成本、界定不清楚产生的负激励等一系列问题,超过了它带来的收益。最后,还是全所收益,公共所有。

但,“公有制的本质,是放弃了产权制度调配资源的作用。”(阿尔钦)

《人·地·城》读后感(五):涩

一、阅读介绍

1.书籍名称:《人·地·城》

2.作者介绍:徐远签名:学术,一生的远行

3.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4.购买时间:2018年3月1日

5.阅读时间:2019年6月7日

6.阅读标签:私人阅读、中国农村、城市化、经济体制研究

7.笔记时间:2019年6月7日-15日

8.笔记背景音:《猫和老鼠》

9.阅读背景:

2018年3月,买《人·地·城》这本书是因为当时的我刚好大四,正在河南某不知名城市的房地产公司实习。

在实习之前,我根本对房地产毫无了解。面试前恶补了香帅的北大经济学课里面关于房地产的内容,还算有用,但是对于工作心里还是很没底儿。我大学的专业是农林经济管理,我报考农业类学校是因为中二学生的理想主义,一位来自农村的学子想要改变些什么。

选择农林经济管理是因为这个专业的代码是:01。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工作的本质,了解房地产的来龙去脉,买了这本书。

买来之后,还跟一位哥炫耀了下,他说你现在刚接触工作,最好还是先读读怎么待物接人吧,理解工作更深层次的逻辑在你站稳脚跟之后再来也不迟。这话我倒是听进去了,结果就是:emmm,我去借朋友的《人性的弱点》翻了翻,当然也没看完。这本书买来了一年也没读几页。

最近公司出现了些问题,不是我能理解和左右的,刚好又碰上端午节,就花了两个下午啃完了。

读这本书有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收获。

读了第一篇发现这竟然串烧了我最喜欢的历史、读了第二篇发现作者写的城市印象是随笔啊、迫不及待地读到第三、四、五篇竟然像是重温了大学学的《农业经济学》。

这本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此,大学时候学的《发展经济学》、《世界农业经济学》等所学内容虽然大多都还给老师了,这里不止重温了,还有些颠覆性观点使我增进了对一些问题的理解。

泥土腥咸苦涩,一如人生,我喜欢这本书的“土”气。

以上是背景介绍,正文在下面:懒人目录:

1.城市就是带磁性的大容器

2.一以贯之的城乡二元对立

3.不存在的“劳动力剩余”

4.刘易斯、舒尔茨和张培刚

5.“我为什么不怀念故乡?”

新旧石器时代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不是石器的光滑程度。

在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是尖锐的,而是新石器时代则多为“容器”。旧石器像是矛、刀、斧,都是向外用力,用于砍、戳、挖等动作;而新石器像是瓶、罐、桶、钵等,用于盛放多余的食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也是一个容器,并且慢慢发展为磁体,不断吸人进去。

城市和乡村一开始不是绝对对立的。

乡村的人和资源流入城市,城市不断扩张吞下并消化附近的乡村。

然而,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增强了城乡的对立。户籍制度让在城市务工的乡村人有很多后顾之忧,最重要的就是:就业、养老、子女求学、就医等。

土地制度则是让城市出现“城中村”,让乡村的土地无人守护。

在徐远老师看来,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像是唐僧肉,而问题是没有谁是孙悟空,能够保护着土地红线。

在这种环境之下,城乡对立一以贯之,以地养老更是一厢情愿。

各路妖魔鬼怪在土地上出没,名正言顺或是偷偷摸摸地咬一口土地,化为金钱。

关于乡村我们有时候最关注的是耕地红线能守住吗?粮食安全能保障吗?

在这本书里,徐远老师给出了两个最有力量的回答:

1.现实问题不是缺少耕地,而是如何利用耕地的问题。

2.粮食问题不在数量,在于质量安全问题、粮食分配机制。

刘易斯发明了“剩余劳动力”这个词,直观描述了落后国家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

在中国正是这些“剩余”的人,推动了改革。表面上看农村有很多人好像无所事事,在舒尔茨看来,其实是农村没有“剩余劳动力”。

是组织结构的变化、农业效率的提升,导致了技术进步的发生,很多劳动力慢慢变得“剩余”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地工业化、“农民工”,我们总是被一串串鲜艳的花朵和果实吸引,却很少关注深埋地下的根茎。

相信你也跟我一样,不喜欢“农民工”这个词。这个词汇记载了这个国家半个世纪一来的政策沿革,付出代价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民。

而付出代价的绝对不仅仅是农民,是这个国家。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的人均收入仍不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10,就是明证。

读关于这本书第六篇的内容,我会很容易地激动起来,出身农家的我太了解农民的可爱、农作的辛苦和收获的微薄。

肆|刘易斯、舒尔茨和张培刚

大师们的分歧,集中表现再对“剩余劳动力”这个问题的判断上。

相较而言,刘易斯的理论其实是一个静态的工业化理论,而舒尔茨的理论则是一个动态的工农业协调发展理论。

这一篇的内容让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大学时候《发展经济学》的课堂现场,阶梯教室、最里面的讲台上一位好像英国绅士的老师在娓娓而谈。

早在1945年,张培刚就在哈佛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和舒尔茨高度一致的一整套发展理论,比舒尔茨早了大约十年。

问题在于,我们都知道“刘易斯拐点”、“剩余劳动力”理论,很少了解舒尔茨关于“剩余劳动力”的批评与检验、张培刚对于“农业与工业化”的深刻洞见。

伍|“我为什么不怀念故乡?”

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每年只有暑假和寒假会回家。

有一年寒假我先去了表哥家又回的家。表哥家在郑州,和表嫂下去逛,在他家小区的一公里以内,不止有:饭店、超市、水果店、服装店、药店等等;甚至有大型医院、墓地出售中介、卫生所等等。

我在心里默默感叹:从生到死一条街就够了。

临近春节我就回家了。大年初二一大早有亲戚来我家,按照家乡习俗,年前我家就做好了甜碗、咸碗、包子、团子、炸鱼、炖鸡等等,但是少了凉菜,需要我去买。

我骑着小电车,向南跑了三四里到了镇上,只在超市买了一些榨菜,其他店根本没有开门的意思,超市里也没有凉菜;又向北跑了二三里到了另一村的小卖铺,也是一样的结果。

寒风呼啸,我吸溜着鼻涕,哆哆嗦嗦地回家去了。

我对故乡的回忆有时候是美好的、自带滤镜的,而辛苦的记忆则是有切肤之痛的。在农作的时候,一说干什么不是一种仪式,一会就完事了,而是至少持续两三天的状态。

爸爸为了增加收入在麦子的行间种了菠菜,也就没打除草剂,大年初一我们全家出动去铲草,就是拿着铲子在嘎嘎结实、霜雪未融的地里铲草。

一年中秋节在白菜地里浇水,直到月亮在东面挂了老高了,我们还是在地里下水老鼠(就是水泵)。

我小学四年级夏天,背着药筒给花椰菜苗子打水,那是炎夏,一开始药筒特满的时候我实在背不动,就从肩上摘下来放在地上打,超出药筒杆子范围之后,再挪挪地儿继续打;那年秋天第一次给白菜打杀虫药,药水不仅要正面打,白菜叶子的背面也需要,只记得当时应该打了自己一脸杀虫剂。

前几年的时候,给地浇水每次都是一个大工程。有次给麦子浇水,我负责一块地的水管铺设、接口的工作,地离水井好几百米,一根水管肯定没办法一下子到地头,需要至少五六根水管接着,先是一盘盘拉开,然后在接口处,将出水的那根管的末尾一米多长的宽折起来,塞进入水管,空隙处用杂草或麦秸填充一下。每个都需要这样,转弯处需要注意顺着水管加大弧度,不然的话,水管会被憋开。

浇水之后,我“疯”了。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水管在中间开了五六次。水管一开,我家的地就没了水,我需要马上跑去水井那里,关了水老鼠,然后看看是哪里断了再接上,然后再跑去开水老鼠,再跑去地里看看是否正常。这五六次气得我把鞋也甩丢了,水管也在别人家的麦地的行垄之间,熟地很软,水管漏水的地方很多,稍微一脚就踏到了膝盖处,就这么一步一拔地走过去。想再想想又心酸又好笑,当时却只觉得好气好气。

我在上了大学之后,爸妈就很少喊我一起去干农活了。父母,还有和父母一样的人,比我辛苦千万倍。

妈妈生于1958年,她11岁的时候就参加生产队,扛河泥。

我其实并不怎么怀念故乡,但是我珍惜故乡的人,希望他们能够变得更加富裕、幸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