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读后感摘抄

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读后感摘抄

《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是一本由[美] 西蒙·温切斯特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3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读后感(一):李约瑟:寻找中国科技的密码

《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是一本关于李约瑟的传记,通过大量详实的资料,介绍了李约瑟不平凡的一生。其中着墨较多的就是李约瑟对中国科技的研究。对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李约瑟注入了大量的心血,也给其带来了世界性的荣耀。

《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读后感(二):可爱的爱上中国的人

《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是一本真实详细地写了一个外国人,如何爱上中国的,如果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实现他的理想与抱负的人。他就是李约瑟。

一个从小就极为聪明的人,年轻的时候就成为生化学专家,特殊的家庭,极具个性的父母,让他在特殊的环境里,练就了特殊的适应性。就连父母给他起名都不同,于是写信的时候,给父亲写,就签父亲起的名字,给母亲写就写上母亲起的名字。他长得很帅,尤其小时候,特别可爱,穿着一个裙子,简直像个女孩。长大了,那帅气的外貌,迷倒了很多少女。他的妻子在与他结合后,容忍接受了他喜欢女人这个特点。生活在英国,这样的开放,还是让我感觉到不适应。

当他遇到南京姑娘鲁桂珍后,他的生活变了,他开始学习汉语,他一点点地开始了解中国,最后他勇敢地来到了战时的中国。本书开篇以他来到重庆作为开头,回忆他的一生。中国,给予他无限生机与活力,他是那么热爱这个国度,从此便与中国结缘。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改变了西方对中国的看法。《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这部传记首先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伟大学者的生平,他的博闻强识,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因为好奇,他才来到所爱的女人的国度——中国。他父亲的那句:“只要是知识,就会有用,不应该轻视。”则不仅奠定了李约瑟之后的科研生活及人生态度,也会成为很多读者的座右铭吧。

当他老了的时候,他与鲁桂珍结婚了,两年后鲁桂珍去世。在书中记述李约瑟在中国四处旅行,一段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历史,原来如此美丽,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那个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的确是难以很好自如地生存的。但他依然选择来到了中国,只为内心里对中国的向往。无论他来到中国的目的究竟为何,我们感受到他对于中国的爱,如果不是因为热爱,他不会一直生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如果不是因为热爱,他不会无条件地支持中国。一个可爱的中国人——李约瑟。

《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读后感(三):互相吸引的中国和李约瑟

文/花样年华

读《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有一种不同于阅读别的传记的感觉,不知更多是作者还是译者的功劳,读这本书像是在读一部个性鲜明的小说,其中冷不丁的幽默感让人猝不及防又能会心一笑。这部人物传记完全打破了之前我接触传记的感觉,或许因为早期接触传记时给我的感觉是晦涩难读的,让我对传记充满了抵触,但是这次接触到《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却从字里行间引人入胜,让人手不释卷,甚至让我不敢相信,读人物传记也可以如此轻松畅快。

通过阅读《李约瑟传》,思考到: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是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的,李约瑟小的时候,在父亲的影响下,学会了受用一生的工整又优雅的字体,学会了木工、赏鸟、欧洲地理、后花园的植物分类、“极度早熟的读书习惯”等;同时,对比当今社会下,优秀的人类发明了让生活更便捷的诸如手机、电脑等,而这样的便捷却造就了现代人,尤其是小孩子们对于它们的依赖,思考变得非常奢侈,有问题都是通过互联网解决,更别提像儿时的李约瑟一样,小小年纪学会了这么多本领。所以虽然已过了儿时学东西最快的年龄,而且现代生活确实便捷了很多,但是对于知识的向往、自然中常识的掌握,却一直最吸引我,只是现代社会很多东西并不具备可以学习的条件。其实说到底,人生中学习这件事是无止境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成就自己希望的人生,成为真正优秀的人。

说到底,阅读这件事真的能够启发我们思考,而思考才能催人不断前进。所以,我庆幸我是爱读书的,我也庆幸自己喜欢思考,我庆幸自己不会固执己见,而是在人生路上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

《李约瑟传》也从李约瑟的成长到他遇到中国,遇到中国女人,遇到中国文化,让他大开眼界,也让他从小积累的底蕴冲撞出不朽的火花。就像知音难觅,中国人的智慧、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深深吸引了来到中国的李约瑟,而李约瑟渊博的学识也让他能够欣赏中国、挖掘中国、“发现连中国人都不知道的有关中国的事”,从而诞生了一步不朽的杰作——《中国科学技术史》。

《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读后感(四):可爱的伟人

李约瑟是英国现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提到他自然就想到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说李约瑟是我们中国人的老朋友呢,其实这个“难题”就是他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思考,这样一个外国人,对于中国的贡献不容小视。其实有关于他的故事还有很多,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值得被我们所有人认识,这本西蒙温切斯特写的《李约瑟传》是最经典的版本,他笔下的李约瑟简直就像一个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竟然具有传奇色彩。

“李约瑟难题”很耐人寻味,它犹如科学王国一道复杂的“高次方程”摆在了世人面前。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0种之多。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这就是李约瑟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

李约瑟既是一位才富五车的学者,也是一位普通人,他不像是其他科学家一样,疯疯癫癫的,其实他更像是一位和蔼的老先生。我们今天之所以会认识他,就是因为他的确有过人的学识,他的思想也很独特,尤其是他一直保持着积极上进的态度。那本《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从何而来,是通过什么样的契机,使得李约瑟会与中国产生渊源,在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有他的那段时光是愉快的,两国人之间的隔膜被打破,其实我更觉得李约瑟是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否则又怎么解释着一切呢?那是一段有独特意义的历史,值得我们回味,如果没有温切斯特的研究,我们很有可能就错过了这样一个亲密接触伟人的机会。其实说李约瑟爱着中国,倒不如说他的爱面向全人类,他是最无私的人。

《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读后感(五):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是谁?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完全不知道他是何人。或许是我知识面太窄,或许是因为学科原因,两者可能都有吧。有人说他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说实话,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我只知道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白求恩。学习果然是无止境的,每翻越一座大山,都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人生为什么奋斗?有人直白的回答是:“金钱、权利、女人。”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我想更重要的是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涵养、有学识的人。所以我敬佩那些为科研奉献一切的人!他们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如果说有可以创造奇迹的学科,我想非数理化莫属。

李约瑟先生是世界“化学胚胎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史专家,曾经全力以赴地研究中国科学发展史,支持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代表性著作,完成了从一种文明向另一种文明的跨越。同时,他还有个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李约瑟先生不仅提出了这个问题,且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努力地试图寻求这个难题的谜底。但答案他自己也不甚满意,但是却为我们留下了探索的足迹。

他从科学角度的方法得到的答案是:1.中国没有具备科学成长的自然观。2.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经验阶段。3.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身为一名中国人,虽不否认这三点,但是我还缺少了关键原因,就是中国封建制度与学派的压制。主要还是环境因素的原因。

这本书主要地讲述了李约瑟传奇般的一生,他为科学事业奉献的经历与充满科学智慧的学术生涯。由于中国至少一个多世纪以来一致处在贫穷落后的状态中,科学技术的落后尤其明显,公众已经失去了汉唐盛世的坦荡、自信心态。因此这些"世界第一"立刻被用来"提高民族自尊心、树立民族自信心"。从李约瑟的研究工作被介绍进来的一开始,就是按这样的逻辑来认识的:李约瑟作为一个外国人,为我们中国人说了话,说我们中国了不起,所以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