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德古拉》的读后感大全

《德古拉》的读后感大全

《德古拉》是一本由布莱姆·斯托克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古拉》读后感(一):维多利亚末期之光

周末想给自己放假,休息时间一口气刷完德古拉,好好看...本来想写书评到了工作日开始狂学又没空了,所以简单分享一点碎碎念~

虽然是维多利亚末期的小说但是因为是用日记、报纸报道、书信往来拼成的,视角一直在切,很现代很有趣。

可以解读的角度也非常多:

精神病人和维多利亚时期的医学观(作品里面提到了脑手术,清除伦菲尔德脑子里的淤血),吸血鬼也可以看成传染病的隐喻~(我忘记是不是苏珊桑塔格提到的了),输血的手术(“血就是生命”),还有他们总用白兰地擦身体,擦嘴唇,很有意思

维多利亚时期的速记员(我一直对速记这个职业很感兴趣!!)

火车时刻表和流动性研究(我记得国内已经有老师在做流动性了,好厉害...)

伦菲尔德这个人身上歇斯底里和理性同时存在,他对灵魂和生命的思考也很有趣,他认为灵魂和生命是对立的,要得到生命,不要灵魂。对于吸血鬼来说生命是没有灵魂的生命;对人(耶和华神通过赋予人灵魂,让人和动物不同)来说灵魂却和生命不矛盾。亚里士多德谈到的灵魂功能之一是“营养”,灵魂能从世界里摄取养料,让生命具有形式。更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的理性与善相关。伦菲尔德对灵魂的思考表明他萌生了理性,但他思考后却得出相反的结论。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他没有完全受到德古拉的控制原因吧...(我就瞎想想!但我很喜欢伦菲尔德这个人)

当然要从女性主义看这部作品也很有趣,米娜是维多利亚时期具有自我奉献精神的典型好女人hhhhh

最后:德古拉勤奋又贤惠,古堡里没有仆人,他亲自给乔纳森铺床做饭,一个人的时候还苦苦学习英语,关于英国的知识文化。抛开别的,这一点值得学习hhhhhh

《德古拉》读后感(二):风雨之后,定会遇到彩虹

德古拉,一个著名的吸血鬼,很多电影和小说都将吸血鬼的名字叫做德古拉,已然成为了吸血鬼的代名词。形象各不相同,个性和技能似乎又大相径庭,小说中关于吸血鬼又有着很多不同的形象。这本书是由爱尔兰作家布莱姆·斯托克所著,写于19世纪末期,是吸血鬼小说的鼻祖,也在全世界掀起了“吸血鬼”的热潮。经过了再度翻译,李菲翻译的《德古拉》将其中拗口的词汇也相对改编,适合了现在的人来进行阅读,对于德古拉最开始的形象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德古拉》从目录可以看出,整本书采用的是日记体,将情节溶于书中出现每个人写的日记中,在必要的部分加入一些电报、报纸的报道等等来为下面的情节铺垫。让读者从主人公视角而不是从上帝视角来阅读,能够让读者深入到那个阴森恐怖的环境中,那些记录者他们所经历过的事情的一个回顾。读者朋友更像是一个窥探者,看到德古拉城堡,看到阴霾中的雾都,正在发生怎样的故事。

书中的内容保留了大部分,乔纳森最开始的日子记录自己与德古拉的相处——那些难以忘记的恐怖的日子。被囚禁在阴森的的德古拉城堡中。终于逃出噩梦般的地方,未婚妻的朋友即将结婚,却因为不知名的原因生病。一个又一个身边的朋友死去,乔纳森和他的朋友没有因此而放弃抗争,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对抗吸血鬼德古拉,最后在最后一刻让德古拉死亡,世间终归于平静。莫里斯——与他们对抗德古拉的朋友,在最后的战斗中死亡。字里行间体现出了主人公、医生的机智和勇敢,让读者朋友们在阅读课如此灰暗文字之后,看到了曙光。书中的主人公也有着懊悔,也有着不安,没有高大全的形象,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类,拥有着人类美好的品质。

讲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现在的“吸血鬼经济”,在文学名著或者电影中,吸血鬼以吸人血为生(《暮光之城》中爱德华家族吸动物的血),不老不死不生不灭,雪白的皮肤,拥有尖尖的犬牙,他们的天敌是狼人。现在的作品中已然不再将吸血鬼当做成个敌人,他们甚至和我们一样善良和勇敢。吸血鬼随着时代的不断改变形象也在渐渐的发生变化。现在影视中有时候回顾一下之前的吸血鬼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人类也有着同样的坚强不服输的精神,对于社会而言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德古拉》读后感(三):文学里吸血鬼的初拥

对于邪魔妖物,中外还真是各有不同。在中国动物植物会成精,变成美貌女子吸取人的阳气,死去的尸体如果处在特殊环境则有可能变成僵尸,力大无穷,嗜食鲜血,甚至还有能力让天下大旱,赤地千里。在欧美,僵尸也会不时出现,不过僵尸总是行动迟缓,没有意识,普通人也能运用武器轻松干掉一两只,除此之外,出场最多的邪魔妖物就是狼人和吸血鬼了。狼人似乎在人们的印象里总是粗鄙愚笨,所以书写他们的小说电影都不是太多,吸血鬼则因为他不老不死的特性,俊美的相貌和吸血传播等等病态美引发大众的追捧,吸血鬼的故事也就在小说电影电视剧轮番上演,并且由最初的阴森恐怖血腥暴虐渐渐进化到纯爱唯美,比如在暮光之城里,吸血鬼可以克制自己的本性改为吃素,而且形貌俊美感情忠贞,一时之间吸血鬼成了完美情人。

不过在《德古拉》这本小说里,吸血鬼还是他最初的样子。德古拉是1890年由爱尔兰作家布莱姆·斯托克创作出的小说。在此之前吸血鬼更多存在于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里,直至此时,吸血鬼开始进入了更大的舞台,并且在之后的日子里,活跃在文学影视作品中。

《德古拉》是一本日记式的小说,故事由乔纳森受邀请进入德古拉伯爵的城堡开始,他用速记法如实记录了他在伯爵城堡里经历的恐怖事件,直至他试图逃亡音讯全无。故事由露西,米娜,苏厄德,范新海等人的日记和通信推动。吸血鬼伯爵离开了他的城堡,来到了英国伦敦,露西小姐成了第一个不幸的受害者。而大家懵懂无知,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直到范海辛到来并察觉了异状。可是他们依然没能挽救露西的生命,但范海辛为大家证明了吸血鬼的存在,并解脱了露西的灵魂。

众人联合在了一起,准备与强大的吸血鬼斗争。在这本小说里,吸血鬼可以变身为狼或是蝙蝠,可以化身成为薄雾,可以从很小的缝隙来去,但他只能活动在黑夜里,惧怕大蒜和圣物,而且可以被普通的武器杀伤杀死。在吸血鬼创作的初期,他们这一群体还并未被描述成俊男美女,博学聪慧,刀枪不入。也因此这时吸血鬼的形象还仅止于血腥恐怖,缺少那种带着杀戮之美和禁欲气息的吸引力。在小说的结尾,德古拉伯爵被杀死的瞬间,他的脸上浮现出了解脱的神情,似乎由此人们也开始去试图分析吸血鬼的内心世界,于是这些不死不灭的怪物变得越来越像人,也越来越引人了。

按照吸血鬼的等级制度,第一只吸血鬼拥有最强大的能力,被他亲吻吸血的人都会成为他的后代,那么德古拉可能就是文学作品中的吸血鬼之祖,虽然伯爵已死,但他的后代生生不息。

D

《德古拉》读后感(四):生命,只馈赠给勇敢的人

近几年,因为一部《暮光之城》,全世界引发了一场吸血鬼的热潮,以吸血鬼为话题的作品不断涌现。其实早在暮光之城,吸血鬼为主题的电影,动漫作品一直时有出现,诸如夜访吸血鬼,吸血鬼骑士,吸血鬼日记等等。吸血鬼这个特殊的种族一直是人们好奇又害怕的对象,他们既可以惊险恐怖,又可以凄惨唯美——蜡白的脸,高高的鹰钩鼻,微张的嘴唇下,露出尖锐的白牙齿。他们白天躺在阴暗的棺材里,夜间出来,寻觅新鲜的血液,时间在他们身上停滞,新鲜的血液才能够给他们带来年轻与满足。他们可以恐怖又残忍,因为吸食血液的特性让他们大部分都凶残,暴力;但是永恒的生命,无尽的空虚,只能隐藏在黑暗、荒芜的地方度过漫长的岁月,这些有让吸血鬼们染上了凄美、绝望的色彩,让众多女性们渴望成为特别的存在去拯救这些遭受着时间折磨的可怜生命。而这本德古拉很明显是前者。 德古拉,由爱尔兰著名小说家布莱姆.斯托克所写,这本德古拉造就了现代吸血鬼的代名词,吸血鬼不再是野兽般丑陋,而可以是优雅,像人一般,可以行走在世间。人们一提起德古拉首先想到的绝对会是吸血鬼,也因为这本出色的小说,在出版当时就引发了“吸血鬼”热潮。自出版以来,德古拉已经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而德古拉这个名字并不是凭空想象的,在15世纪的欧洲,德古拉一直为罗马尼亚人抵御入侵的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军队,两次大败敌军,最后战死沙场。他生性残忍,每每抓获俘虏,都要以削尖的木桩立于土中,将敌人刺挂尖端,流血而亡,因此得到了"穿刺王弗拉德"的恶名。而他的名字里也有着恶魔的意思,所以他才成为了故事中的德古拉伯爵。 这部德古拉全书二十七章,共460页,都是以日记的形式来描写德古拉的故事,以不同的人物视角来阐述故事的发展。这种布置一开始会觉得茫然,但是越看到后期,越能发现每个人的所思所想,更能发现时间的动态。故事以乔纳森被聘请进特拉斯瓦尼亚的伯爵城堡开始,阴森的城堡,古怪的伯爵,妖冶的女人,一切古怪,恐怖的景象都在这里发生,可怜的乔纳森因此以为自己神经失常,但是回家之后接连出现的妻子好友露西的死去,附近孩子的消失,以及妻子米娜突然出现的苍白脸色无不在说着,这是真实存在的,那个可怕,恐怖的伯爵真的是一个吸食血液的可怕生物。他没有心,可以呼风唤雨,号令起雾打雷,号令各种生物,可变大变小,会隐形,悄无声息地来到人们的身边。他通过吸食人类的血液,让人们死去,成为他的奴仆,走狗,他也可以让人们喝下他的血液,成为和他一样的肮脏生物,在时间的长河里独自行走。因为他的危险性,乔纳森,米娜,苏厄德,亚瑟,范海辛教授一起消灭这个恶魔。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德库拉最擅用的刺刑,在斯托克的小说中成了他的致命伤,故事与现实的相结合也是这本书的巧妙之处。 这本书中可以看到许多为人类而战的正义无畏的勇者——范海辛、乔纳森、苏厄德,但是最突出的也许是这本书中出现的唯一幸存的女性,米娜。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人能勇敢地相信,并支持鼓励丈夫,和他一起并肩作战。即使是知道自己喝下了德古拉的血液,将要成为吸血鬼人仍能勇敢地站出来,并说出“你们必须答应我,你们全部都要答应,如果时间到了,你们就会杀掉我。”“你们觉得我不一样了,我死了比活着要更好的时候。我的身体死亡了,那你们就不要迟疑,用我做赌注,割下我的头,或者做任何可能带给我安宁的事!”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在任何时代,能够为了正义舍生取义,牺牲自己,奉献自己的生命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并且在当时那个时代,死去后保持肉身的完整是对一个人最起码的尊重,但是米娜却能说出,割下我的头这样的话,表明了她的决心和勇气,这位美丽又有智慧的女人是这本书中的唯一亮色。 而米娜那勇敢无畏的勇气反面衬托出了德古拉伯爵的自私与懦弱,在那么长的岁月了,如果真的想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么他早就可以行动了,但是欲望却让他一直苟延残喘地或者,最后那个安详的面容也许是他最后的幸福,他终于得到了解脱。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得到生命的馈赠,这也许是斯托克想要告诉我们的。

《德古拉》读后感(五):Classicality the BEST!

写于十九世纪末的《德古拉》相信不是第一个记载吸血鬼的文本,但却成就了吸血鬼的代名词。 会读的原因也很简单,早有耳闻、图书馆偶然看到、最近看的《Supernatural》影响。

如果对此进行类型学的划分,或许是这样的:通俗、悬疑、幻想、宗教、古典的书信体小说。 如何去评价一本幻想小说,真实性是关键而核心的维度。怎样让一个故事讲得让人相信这是真实发生的。《哈利波特》《冰火》《西部世界》都是其中的大作,文本细节、立体人物,还有必不可少的,影像化技术和出色表演。在后者的作用之下,今日的吸血鬼题材作品,也能够引人入胜,比如《夜访吸血鬼》《吸血鬼猎人》《暮光之城》。 ——引用邪恶力量的话:(因为网络和酒吧)如今捕猎变得简单,更为糟糕的是,人们逐渐变得不再害怕吸血鬼了。 人们似乎渐渐遗忘了,吸血鬼是某种怪物,他们吸食人血,残暴无情,喜欢TURN美型——在哪都是一样,这令他们的族群有种贵族魅力。

这都是后话了。 在《德古拉》中,一切都还没有发展至此。吸血鬼没有和人类谈一场虐身虐心、至死不渝的恋爱,也没有在人性和欲望之间垂死挣扎。吸血鬼嗜杀、残暴、高傲、荒淫,什么代餐饮料、血包,那都是现代化以后的产物。 故事的主线是击败德古拉。第一部分,乔纳森的日记,发生于德古拉的古堡中;第二部分,德古拉来到英国,将露西变成了吸血鬼;第三部分,露西死后,德古拉的身份暴露,同伴集合,与德古拉作战。暗线,神经病人任菲尔德因伯爵到来的异常表现。 露西的三位求婚者,苏厄徳医生、贵族哥徳尔明、年长的领导者昆西所组成的三角,以及苏厄徳的前辈范海辛医生,担任智者和长者的角色,以及主力乔纳森·哈克和米娜·哈克,丈夫曾经落入伯爵掌中,但也在他的心中种下了勇气和复仇的种子,妻子被伯爵所转变,却凭借着个人的坚强,成功追踪到了德古拉的感知。 简单、直接而有力的故事。 但或许,在十九世纪末的时候,没有人能够写得比这更为真实、更为勾人。又或许遇到了什么书商发行商评论家,放大了它的影响力。

在今天看来,它充满了古典的传说气息。 在现代叙事技巧将叙事视点发展出了无限可能之前,它以第一人称书信体的形式,实现人物视点转化和情节推进的。乔纳森、米娜、苏厄徳、范海辛的日记、信件、备忘录、电报、新闻,组成了小说文本,相继叙说故事,没有谁与谁相互矛盾、出入,令读者不知该如何相信。读者和视点人物关系是平等的,可谓古典的POV视点法。对吸血鬼本身的回避,和对被吸食者转变的刻画,令故事的真实性建立了起来。故事像是所见所闻的如实记载,只不过遇到的不是你。

然后,是细节,美味而好闻的细节。

小说这样的直接描写不多,因为他们往往避开别人,独自吸血。此外,露西的部分,特别是一次又一次的拯救功亏一篑、最后变成吸血鬼死于人的手中,也通过情节的递进完成了确认吸血鬼存在的过渡。随之而来的命运感,令小说的古典性更趋完备——当然,在史诗和神话中,英雄总是能击败邪恶的。

写一个幻想故事,但令人信服。 古典至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