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读后感精选

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读后感精选

《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是一本由[英]威廉·亚历山大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读后感(一):西方画家笔下的满清众生相

1792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问大清国。当时,在大使觐见乾隆应该采用何种礼仪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国要求英使像本朝臣民一样行跪拜礼,而大英帝国却坚持使用本国的鞠躬礼。尽管清国后来声称英使最终屈服于清帝的威严之下,但在使团随行画家威廉亚历山大的两幅画中,可以分的看见当时马戛尔尼的姿势:单膝跪地。

威廉•亚历山大生于英国肯特郡,,1784年进入英国皇家美术院学习,1792年,他作为马戛尔尼使团的随团画家助手访问中国。他的中国之行结成两本宝贵的历史资料:《中国的服装》(1805年)《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1815年),这使西方得以了解清朝的风土人情,广受赞誉。《西洋镜:中国古代衣冠举止图解》便是以这两本书为蓝本编辑而成。书中收录了他的大量水彩画和速写。乾隆接见马戛尔尼的一幕场景便是他的速写作品之一。画中年近古稀威严不减的乾隆,窃窃私语的大臣,单膝跪地呈献贡书的马戛尔尼,这一历史瞬间被威廉用画笔定格下来。而事实上,这一幕历史场景的背后,却是两国多次越洋公文协商的才取得的结果。

亚历山大作为一国使团成员,目光并不局限于王公贵族,文臣武将,他还细致地描绘武装的士兵、 拜佛的和尚,用餐的纤夫、受刑的犯人、拾粪的孩子……他不仅关注人物,还用探询的眼光扫描官员的住所、各种船只、牌楼,神塔桥,甚至墓地和送葬队伍。在每幅图简单而细微的文字说明中,亚历山大重点对人物的着装及当时清朝的风土人情向西方进行解说,可以想见,他的介绍正好满足了西方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古国的好奇心。

虽然本书以图片为主,只有少量文字说明,但与其他历史书籍相比,却能更简单直观地展现清末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比如,尽管我们从初中历史教科书上就知道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但在亚历山大的人物画中看到抽大烟的小女孩怡然自得的神情时时,仍不免感到震惊:原来早在乾隆时期,抽鸦片就已成风尚。我们也可以在亚历山大的画中同时看到穿华服的满清贵族和生活艰辛的下层民众。

尽管清末已有从西洋带来的照相机,但那是少数皇亲贵胄才能享受到的特权。而中国绘画又向来以写意的文人画为主,平民从未进入画家的法眼之中。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亚历山大,是他给贩夫走卒,乞儿贫女留下保贵的写实画像,让我们得以全景式地一揽清朝人物社会风貌。从中以可窥见,所谓的康乾盛世,正如马戛尔尼在他的日记中所言,已是一艘走向倾颓的巨船。

《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读后感(二):帝国最后的余晖

1792年9月26日,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以贺乾隆帝80大寿为名出使大清国,这是西欧各国政府首次向大清国派出正式使节。这次出行对于整个西方认知古老神秘的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随行的画家威廉.亚历山大则创作了大量的反应当时中国风土人情的画作,随后在西方引起轰动,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留存至今,也给了我们去回溯清朝中期中国人的衣冠举止,有了更真实的参考。

本书收录了亚历山大仅有两本著作《中国的服装》《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及一些罕见单张版画,也算是让读者一次看过瘾了。书中前半部主要收录的为人物素描,作者将当时清朝各个阶层的人物都进行了描绘,并且非常注重细节,小到扇子上的图案、帽子上的装饰,都力求还原。而全书的最后也包含了一些风景画和事件画,主要以使团的途中经历为主,所以很多内容为清朝的接待仪式以及各地码头港口场景,也有一些中国著名景点的描绘。作为西方的画家,通过素描和水彩画来描绘中国,也是那个时代中国画家不曾有过的。

本书涉及的人物画像,一半是清代的官员和士兵,这主要是因为作者作为随行画家,这两类人是他接触最多的,所以也是观察最细致的。但更重要的是本书中展示了很多清代底层社会人员的着装举止,这里面包括了伶人、商户甚至是乞丐和囚徒,这些底层社会人员在中国的画家笔下是非常少见的,尤其是单身画像更是凤毛麟角,这可能也是由于作者西方人的身份,作为一个初入中国的好奇者,一定想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进行呈现,而几百年之后的我们其实也是抱着同样的心情的。

整个《西洋镜》系列,我认为最宝贵的价值就在于其内容不单珍贵,更重要的是不可复制。本书的画作绘于17世纪末期,当时中国处于乾隆执政末期,全国虽然已经陷入了巨大的经济泥潭之中,但依然维持着表面的繁荣气氛,所以画中的人物还是保持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的风气。但从此之后中国这架向上的马车开始一路直下,百年之后才终于缓过来,所以那之后的中国社会尤其是清代社会,可能再也看不到这样举国向上的氛围了。另一点是在本书画作完成的20年后,法国人涅普斯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从此之后如果我们对于一个陌生国度进行描述,更多的是使用照片,而不是绘画了。

最后提一个有趣的地方,全文的最后一页放着两张图片,一张是停泊在广州的中国战船,一张是当时的两广总督郭世勋。但就在四十年后,由于英帝国的海外殖民野心,开启中国近代史的鸦片战争就在广州爆发了,当时的时任总督已经变成了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

《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读后感(三):乾隆时期人们如何生活?

在清穿特别火的时候,我们都曾经被《梦回大清》或者是《步步惊心》这样的小说影响过。最夸张的是我同桌,做题做的沉闷了,就突然冒出来,小曲子,给哀家倒杯水去,我翻个白眼,然后喳一声,屁颠屁颠去接水了。她还脑洞大开的说以后要养只狗,名叫四十三,这样既有四四,也有十三……脑洞清奇的中二岁月,大概谁都有过吧?

我则偷偷在大雁塔那里的书摊上买了本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把清朝所有的皇帝名号全都背下来这种事情我会说么?!快考试了一个人偷偷在书桌前写自己的清穿小说写了五六万字,情节之玛丽苏让现在的我雷的鸡皮疙瘩能跳舞这种事我才不告诉别人呢……

所以,看到这本《西洋镜 中国衣冠举止图解》我还是很激动的,虽然我已经不再相信穿越,不再幻想什么和皇子来一场玛丽苏之恋(好想吐),但是依然不妨碍我好奇八卦之心,看看18世纪英国人的画笔下乾隆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威廉·亚历山大在1792年作为制图员、马葛尔尼使团随团画家托马斯·希基的助手访问了中国,创作了大量的水彩画和速写。在他回国过后于1805年出版了《中国的服装》,1815年接着出版了《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这两本书于今天早已是绝版。而本书则是收藏家赵省伟在这两本书的基础上选择的图画内容重新出版的,关于乾隆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百态的图集,配有许多有趣细节的文字,对于了解两百年前的人们是如何生活,如何祭祖,如何下葬,如何吃饭穿衣,如何接待使节等风土人情都有非常详细的画面描绘。

衣服发饰

从书中可以看到,文武官员的衣服是不一样的,文官胸前的补子绣的是飞禽,武官则是猛兽。如果补子是圆形的说明是皇亲国戚,方形的则是普通官员。官员们戴的帽子顶上都有一个小圆球,最高级别是不透明红珊瑚做的,中间级别依次是透明的红色,不透明和透明的蓝色,不透明和透明的白色,最低级别则是黄铜做的。以及,只有有官位的人才能穿厚底鞋,普通百姓是没权利穿的。

我比较关注的是男人们的发型真的是铜钱头么,然后绝望的看到,清朝中期虽然比前期头发多了一点点,但是依然是,很丑。不说了,上图容我哭会,对着这样的发型什么玛丽苏都得滚一边去。

《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读后感(四):《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描绘中国,也想象中国

文/吴情

西方人对中国的想象由来已久,历史上曾有两个阶段达到顶峰。其一,马可·波罗来华之后,著有《马可·波罗游记》,记载中国元朝物质文明之发达瑰丽,激励地理大发现时代航海家找寻中国的决心。其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与“蛮夷”、“洋鬼子”打交道,先期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商人、外交官、记者等人,向本国传输关于中国的文字、图片资料。想象本身似无可厚非,在一定历史阶段甚至能够起到促进文明交流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说,他人的想象也是一种视野,在现实眼花缭乱的现实中,不知不觉也会开启自我的某些向度。

《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东方历史评论·影像”第三辑(前两辑为《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1907: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英国知名水彩画家威廉·亚历山大作品,《中国的服装》、《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合译本。1792年,当时25岁的亚历山大跟随英国大使马戛尔尼访问中国,身份为制图员、随团画家托马斯希基的助手。从南方到北方,亚历山大细致记录了沿途所见中国人的职业、形象、风土人情、饮食习惯等等。回英国后,经过长期努力,终于整理成书。社会史观影响日盛的当下,《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毋宁是对过往历史的一次大面积打捞。

亚历山大曾在英国伦敦希普勒学校就读,师从画家叶斯·西泽·伊博森,后入皇家美术学院,专工水彩画。速写的本领和水彩的实力,使得亚历山大笔下的中国,呈现出丰富百态的面貌。关于晚清的图片资料比如照片,多半是黑白两色,受挫的现代化更是让当今中国人以此为耻。殊不知,晚清历史中的普通人,多半生活在彩色之中:彩色的衣物着装,彩色的婚丧嫁娶,彩色的生活轨迹。中国传统哲学有“以名责实”之语,其实,历史与绘画的关系亦复如是。当被画在纸上,历史也就随之固定了下来。翻开《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晚清史总不禁扑面而来,无数个细节与心跳,刹那间汹涌澎湃。

亚历山大眼中,所谓中国,既包括达官贵人,又包括庶民小卒;很大程度上,庶民小卒身上,或许积淀了历史更多记忆。因此,亚历山大不遗余力地描绘文官衣物的华丽、武官的威武,同时却将更多篇幅留给了晚清的普通人,各行各业上辛勤劳作的平凡人士。这样的安排设置,或多或少有人类学家的独到眼光。在这些普通人的凡俗日常中,亚历山大看见了何谓中国,何谓中国人。在将中国同英国乃至西方世界进行对比后,他加深了对中国这一异域的理解,既看出了这一老大帝国的不足与劣势(很快将在鸦片战争中显现),又惊叹于其文化成就。纵观全书,在对中国的描绘中,亚历山大对中国军队及海防有所侧重,军队装备、军队编制、军队战斗力,士兵士气,都不曾遗漏,许是上级命令所致?可能如此,但是目前不得而知。

虽然身在中国,但很多事情,局外人不一定果真较局内人了解得清楚。偌大的中国,悠久的历史,太多的历史细节被自动化,变成习空见惯。外国人想象中国,因此可能流于表面现象,无意识中的猎奇心态也会时隐时现撺掇着作者和读者。亚历山大在字里行间,亦很难避免。研究中国古代服饰,文物专家沈从文的大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自然是不能错过的经典,不妨参照着来阅读《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当然,《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的意义,或许不在服饰本身,而在于文化交流与传播。正如亚历山大的墓志铭所言,亚历山大其人其作,使得“欧洲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寻找失落在西方的中国史,价值可能也正体现于此。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读后感(五):他使西方更好地了解了中国

近年来,在搜集、出版西方有关中国主题的影像过程中,我发现,从18世纪开始,西方就在十分认真地观察中国。他们画了大量的图像、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并将其带回了西方,让西方人看见中国是什么样子。对于海外中国史料的挖掘,近十年来出版界同仁已经做出了很多尝试,《老照片》《温故》等成功案例给了后进者足够的信心和启示。不过他们的侧重点主要在老照片,民国以后的历史是重中之重,这就给后来者留下了很大的开掘空间——早期影像历史。

提到早期影像,威廉·亚历山大自然是不能绕过的人物。据1990年在巴黎出版的《威廉·亚历山大为〈停滞的帝国〉所描绘的形象》一书的佩雷菲特称,他一共收集到2000多幅复制品。这是西方画家第一次如此详尽地观察和描绘中国的风土人情,也是将中国描绘地如此充满神奇浪漫色彩和异国情调的最后一个时期。

威廉·亚历山大出生在英国南部肯特郡梅德斯通小镇,父亲哈里·亚历山大、母亲伊丽莎白·塞姆韦尔和叔叔托马斯在镇上威克街56号合伙开了一间造马车的作坊。小镇出过英国著名版画家威廉·伍利特和知名美术学校希普勒学校的创始者威廉·希普勒。威廉和弟弟詹姆斯从小就开始学画。15岁时威廉离开家乡前往伦敦学习绘画。1782到1784年在伦敦希普勒学校学习,同时拜画家叶斯·西泽·伊博森为师。1784年2月27日,即将17岁的亚历山大成为皇家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的学生,直到1792年随马戛尔尼访中的前一年毕业。也正是启蒙老师伊博森的力荐,亚历山大才能够随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只不过他的身份是制图员,是使团画家托马斯·希基的助手。

1794年回到伦敦后,亚历山大成为美术鉴赏家、评论家托马斯·门罗医生的挚友。在门罗医生的乡间别墅派对中,亚历山大结识了一大批艺术精英,如资深水彩画家托马斯·赫恩、威廉·杰弗里斯等,并在托马斯·格廷的牵头下成立了速写聚乐部。写生、以画会友成为他在这一时期的主题。

1802年在约瑟夫·法林顿的推荐下,亚历山大成为英国画家军事学院的教师,这让他窘迫的生活得以改变,并在任教期间完成了《中国的服装》(1805年)一书的出版。由于不满校方无偿增加教学量的做法,1808年亚历山大辞去教职,随后成为大英博物馆古文物部的助理馆员。古文物研究成了他在整理出版中国题材画作之外的工作重心。由于长期在博物馆潮湿的环境下工作,亚历山大变得有些抑郁。1816年7月,刚过49岁生日的他忽然患上了脑部疾病,于是只好回到家乡接受叔父托马斯的照顾。

看到亚历山大病情不断加重,情急之下的亲人找到乡村一位“神医”:用蚂蝗在病人的太阳穴上“放16盎司的血”。同时剃光病人的头,敷上蒸发性的油剂,还得服用泻药,并用热水泡脚和腿。这般折腾下,一周后亚历山与世长辞,埋葬在当地博利克斯利的一个教堂墓地中。墓碑上写着:

1792年他随一个特使团去了中国,通过他的画笔,欧洲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他性情温和、平易近人、待人宽厚,具有圣洁的人格,静静地等待着福音书所带来的名望与不朽。1767年4月10日他生于梅德斯通,1816年7月23日长眠于此。

亚历山大一生出版的著作目前可查的只有《中国的服装》(1805年)《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1815年)两本。早期版本在收藏市场上价格均在两万以上。然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出版商都还未曾合并出版。机缘巧合,我收集到两本图书及一些单张版画,希望可以为国内早期海外史料的出版、研究添砖加瓦。最后对为本书写作提供过帮助的浙江大学沈弘教授、郑州大学吴志远老师表示感谢。

编译者 赵省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