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智识的生产技术》读后感精选

《智识的生产技术》读后感精选

《智识的生产技术》是一本由[日] 梅棹忠夫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22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智识的生产技术》读后感(一):50%的内容非常有用,50%的内容非常没用

1.这本书有50%的内容非常有用,又有50%的内容非常没用;

2.所谓「智识」,简单来说就是经过研究、思考、整理后,具有价值的信息;

3.「生产技术」,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搭建个人的「工作流」;

4.说50%的内容非常没用,是因为这本书写于上世纪60年代,书中很多技术细节,在今天已经没有意义;

5.说50%的内容非常有用,是因为书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放到今天看依然非常先进;

6.这本书的内容,涉及到读书、笔记、卡片、写作等等内容;

7.没有飘忽的理念,都是大道至简又扎实可行的方法论;

8.这个时代的学习者、知识工作者,都值得去阅读。

《智识的生产技术》读后感(二):经典就是经典,值得一读

因为《卡片笔记写作法》而无意中发现《智识的生产技术》这本书。

《智识的生产技术》于1969年在日本出版,2016年由商务出版社引进。虽然里面有近乎一半多的内容都已经是过时了的,然而经典就是经典:作者精准的阐述了当时日本教育的问题(现在的中国依然存在),作者简洁清楚地介绍了他的卡片笔记系统,即如何制作卡片,卡片上记什么,如何使用卡片。在我看来,这些思路和方法毫不过时,和《卡片笔记写作法》中卡片笔记部分的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相比《卡片笔记写作法》,《智识的生产技术》全书的逻辑清楚得多,要点也非常明确,很容易读明白,可以作为《卡片笔记写作法》的补充。

《智识的生产技术》读后感(三):怎么用卡片来做记录和写文章?

《智识的生产技术》,简单来说,是一本关于如何记录、整理信息,读书和写文章的书。它出版于1969年,因对信息爆炸的预判,进而确定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的培养是梅棹忠夫写这本书的初衷。书中,提到的卡片记录法和小札法对近半个世纪的我也是非常受益,想立刻去执行。

当然,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有些方法也就不适用了,大家观看时,酌情选取想要的内容。

推荐指数:4颗星

《智识的生产技术》九宫格笔记

《智识的生产技术》读后感(四):变时间为物质的绝招

作者是梅棹忠夫,京都大学理学部博士,专攻民族学、比较文化学。曾获日本文化勋章。

最初在1969年出版,由杂志上的专栏结集而成,距今也51年了。中文版于201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智识的生产技术」简单来说,是研究通过读、写、思考把信息变成生产资料的过程。梅棹忠夫的文笔朴实到令人第一印象产生「也没有那么厉害」的错觉。

从梅棹忠夫老先生的背景可以看出来,他日常以学术研究为主,诸如,查找资料、阅读书籍、整理资料、归档文件、厘清思路、确定构思、形成大纲、做出记录、写出报告等等,这一系列的具体动作都是智识作业的过程。

在梅棹忠夫看来,智识的生产技术不仅是知识分子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每一个社会人的一个生活技术,包括家庭主妇或者家庭家政事务管理等,都用得上,是应该着力培养的做事方法。

在梅棹忠夫那个年代,他认为会阅读、会写作、会计算这三会能力是近代市民的必备的看家本领,他在书里介绍了一个智识生产工具——卡片笔记法,说它是变时间为物质的绝招,里面提到 一个观点——卡片是为了忘却的书写,意思是不要依赖自己的记忆。

打算把梅棹忠夫、德国著名学者卢曼都提到的卡片笔记法做一个主题阅读,比较分析后,单独写一篇文章。

《智识的生产技术》读后感(五):不值得花更多时间

作者的很多观点和思考,乃至可操作性性上,不及卡片笔记写作法,对于GTD类似的方面,也远远不及《搞定》,读书上,不及《如何阅读一本书》,可能还是受年代的局限性,太久远了,信息、学习这个领域的思考,迭代太快、技术发展太快,年代放在那里,其实我这样比较也是委屈作者了。

但是,亮点也是有的。

例如,1 作者言及「卡片的分类并不重要。 反反复复地翻阅卡片,才是至关重要的。要不断地取 出一些卡片,进行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很有现代学习理论的思想;

2 作者提及阅读时,何为重要之处,以及重要之处的多重性的思考,也很有意思;

3 作者对日记的多种用途 ,e.g.文学日记、科学日记、工作日记。也是有前瞻的。

其他应当还有,但作者书写密度太低,一大段,看完,就讲最后一句重要的,这个风格要命。

对读者个人而言的有用太少,作者讲东西太喜欢修辞,谈话式的,可能因为早期书稿是见刊于报纸的。作者洋洋洒洒的从笔记讲到读书讲到所谓智识生产。一方面,这书太久1969。作者将智识生产定义为「大脑提出新信息」,这已经不适用与现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了。情报学佳作《诚如所思》里,美国学者已经在考虑如何整合提炼、应用新信息,而非还在做新信息,提出上的努力。另一方面,作者的很多观点,更像是个人感受,名词少而修辞甚多,且作者直言自己引用做的很少,有他自己的私人原因,但另一方面,不引用带来的一家之言和作者个人思维固化导致的后果,也很难处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