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活从六十岁开始》经典读后感有感

《生活从六十岁开始》经典读后感有感

《生活从六十岁开始》是一本由[法]奥利维埃•伯纳德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从六十岁开始》读后感(一):他从巴黎走到西安,出版了数本畅销书,又把所有版税用来帮助犯罪青年

他从巴黎走到西安,出版了数本畅销书,又把所有版税用来帮助犯罪青年——

【阿伦特2016年年度荐书】《生活从六十岁开始》

(法)伯纳德·奥利维埃(La Vie commence a 60 ans Bernard Ollivier)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年9月出版

本书已入选多种好书评选榜

《生活从六十岁开始》读后感(二):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

看到有关于《生活从六十岁开始》的一句评论是这样的:讲的看似是退休生活和旅行,实际是如何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毫无疑问,这句话非常高度的总结了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和思想。

《生活从六十岁开始》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奥利维埃•伯纳德,一位自学成才的记者和作家。他50岁丧妻,60岁退休,孤苦悲戚,之后陷入很长一段时间对于退休的绝望当中。所幸,他又重新找到了生活价值的方式,那就是开始了一趟长途旅行:从巴黎出发,到过热情的西班牙,一点点找回生活的乐趣;接下来又走上了“丝绸之路“,并将这一系列的见闻和心得总结成了一本又一本的文字记录。后来又将这些金钱所得用来做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反馈社会的事情。

作为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我被作者惊人的勇气和智慧所震慑,当他陷入退休的无聊中折磨自我的时候,是他过往的经历支持着他重新出发,再度寻找一种延续人生智慧,价值和活力吧。

从他的字里行间,可以瞧见这是一个不停努力着,不愿意打发自己的努力者的形象,他不曾辜负过曾经的自己,也不愿意怠慢现在的自己。我曾看过一本书,书名就叫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像奥利维埃•伯纳德这样的生活方式,大概就称得上是酣畅淋漓了吧。

奥利维埃•伯纳德的生活从六十岁开始,就是一场不服老的命运出走。只要心态年轻,什么时候都不算老。心老了,你就真的老了。这同样也给了作为年轻人的我们,许多的思考和领悟的空间。

但有时候读着我也会想,像奥利维埃•伯纳德那样一辈子努力付出过的一生一定是异常圆满的一生,但像这种服老或认命普通生活着的老人,那也是一种幸福呀。他们甘于平淡朴素的日子,只要是源于他们内心的选择,同样是值得尊重和理解的。

毕竟,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伟大,普通人的存在也是必要且重要的。作者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当做一个退休范本来参考,或者是拿来做鸡汤励志故事一样来鞭笞自己,我们从他的经历中看到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另一种选择的结果。但如果把奥利维埃•伯纳德的生平努力的经历,拿来作为贬低普通人的退休或不退休的生活的武器,那就大可不必了。

毕竟,一辈子仗剑走天涯,毫不停歇是一种日子,但广场舞和下棋麻将也是一种日子,他们只是我们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之一吧。

《生活从六十岁开始》读后感(三):生活从此刻开始

生活从此刻开始

我是在旅途中阅读这本书的,每次出行,总是想很多,考虑很多,因为有各种因素的阻碍,出行,很多时候只是说说而已,然后平淡如水地呆在了小县城,过着家,工作,两点一线的生活,朝七晚五,日复一日,有时也会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活着的意义,只是现实总会让我回到循规蹈矩的生活节奏去,回到常人认为的“正常生活”中去。阅读到这本书,我是幸运的,是的,从中,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无法用言语表达,更重要的是,我一个年轻开始觉得过得还不如一个老头来的潇洒自在。

《生活从六十岁开始》讲述了一位老人,退休后对生活,对人生万念俱灰,甚至还想办法结束生命,在过程中,萌发了徒步旅行的想法,并真正地开始行动起来。从一个豪完活力的老头蜕变成了非常有生命力,健康强壮的有趣的人,还一步一步地去做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

奥利维埃•伯纳德(Bernard Ollivier),法国记者、作家,“门槛”基金会的创始人。退休后著有《长征》《生活从六十岁开始》《在卢瓦尔湖的冒险》等。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记者和作家。他50岁丧妻,60岁退休,孤苦悲戚,曾一度想到自杀。为了排解苦闷,他开始了长途旅行:先是从巴黎走到西班牙的圣地亚哥,2000公里,身心得到极大的调整;接下来走上了“丝绸之路”,从土耳其步行到西安。返回巴黎后,他写了一本书《长征》,记述路上的经历,此书引起巨大反响,并获得了几个文学奖项。作者于是用稿费创立了“门槛”基金会,用以组织失足青年进行拉练,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本书记述的就是以上非同一般的历程。

这个老头,有很强的意志,有很坚韧的耐力,在家人和朋友认为的“退休生活”中,越走越远,面对嘲笑和怀疑,坚定自己的脚步,向前行,在行走过程中,有危险,有不舒服,有各种阻碍,却挡不住要前行的心和脚步。阅读完本书,我最大的感慨是,对于我的过去,有些浪费时间,时间的宝贵,只是成为了脑子意识里的一句话,却无法成为警钟敲打我的神经。生活从此刻开始,如果没有认真生活,活到一百岁,生活也从未开始过。

《生活从六十岁开始》读后感(四):生活从多少岁开始都不晚

出行,既是一次决裂,既是纵身跳入未知之境。这与年龄无关,不管你15岁离家出走,25岁去发现世界,还是60岁迈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通道。出行,就是自我准备,就是舍弃,就是将恐惧打退。奥利维埃.伯纳德这样描述他60岁开始的探险之旅。不管年龄如何,退休成立另一个开始。

《生活从六十岁开始》,阅读的时候,完全是在吃晚饭后,没事干,觉得新鲜好玩。尤其是书中的第五章和第六章,题目是《丝绸之路》和《被遗忘的品德》。讲述了作者探险路过丝绸之路的奇特经历,在丝绸之路上,不仅仅是我的肌肉在享受着欢快,我的神经细胞也在歌唱。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留意吸收知识,搜集情况,提出问题,阅读,拜访,学习再学习。我又到了上小学的那种幸福感。那时的我,偶尔也不专心,但是对于学习知识,可真是喜欢极了。

全书文笔通俗,生活感极其强烈。刚读到一篇美文,其中这样写道: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Whether 60 or 16, there is in every human being's heart the lure of wonders,the unfailing childlike appetite of what's next and the joy of the game of living.In the center of your heart and my heart there is a wireless station;so long as it receives messages of beauty, hope, cheer, courage and power from men and from infinite,so long as you are young.一旦天线降下,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竖起天线,捕捉乐观的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离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When the aerials are down, and your spirit is covered with the snows of cynicism and the ice of pessimism,then you've grown old, even at 20, but as long as your aerials are up,to catch waves of optimism, there's hope you may die young at 80. 所以只要勇于有梦,敢于追梦,勤于圆梦,我们就永远年轻!

还是那句老话:年龄不是问题,真正决定我们是否幸福,是否敢于追梦的是我们的心态,我们是否具有孩童般的天真不懈的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之心。

《生活从六十岁开始》的作者开启了一段非凡的人生旅途,每一个年轻人都有可能被影响,成为自己的主人。他如此热爱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应对挑战,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是最疯狂的挑战。这是《生活从六十岁》开始给我的最大启示。该书很薄,不到150页的文字,但是浓缩的思想精华,是我们年轻人值得去拜读和反复阅读的。

《生活从六十岁开始》读后感(五):《 生活从六十岁开始》读后感

《生活从六十岁开始》读后感

文/水云

今年四月母亲因为下岗几近抑郁。每次电话里、视频中,我都能感觉到她那焦虑、烦闷、低落的心境。为了让她找回曾经的快乐,我给她支各种招,种花、养鸡、做手工、识字····可母亲总是回我,她没兴趣,她坐不住,也什么都不想做。

其实,我也清楚,对于向来习惯了忙忙碌碌的母亲,不适应突然的闲适是自然,而我那些没头没脑的招,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确实不合适。可我心底真心希望,母亲能够找到她自己喜欢做的事,把日子丰富起来。我最不愿听到她说,“我学不会,我老了!”。

我想,母亲还不到五十岁,现在又终于没工作、没地种了,正是可以重新活一次的好时候。可是,我该如何让她认识到这一点呢?我一直思忖着。

母亲没有等到我的结果,就匆匆去了表弟的工厂做工。这半年来,因为背井离乡,她虽然有了事做,可她一点不快乐,依旧焦虑、烦闷、自我怀疑,常常让我觉得,她像一个迷茫期的孩子,找不到自己的路,发现不到自己的价值。

遇到奥利维埃先生的《生活从六十岁开始》时,我激动得要把这本书给母亲看。想到母亲不识字,我就想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她听,让她知道生活可以有很多可能。

作者奥利维埃是一个自学成才的记者、作家。他用自己的故事,真诚且幽默地与读者对话。他50岁时丧妻,六十岁时退休,孤苦悲戚。面对退休生活的无聊及突然丧失的社会价值,他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有不适、有焦虑、有恐惧、有挣扎甚至差点自杀,但是他又积极地寻找出口。

当确定要去徒步旅行时,他认真去做好各种准备,查阅资料、做行程计划。在路上时,他既严格执行步行计划,又不停学习、思考,让精神跟着身体一起旅行。他说,“走路这事,不是身体的锻炼,而是精神的锻炼”。于是,漫漫的旅途,变成了灵魂的救赎。他不但走完了从巴黎到圣地亚哥的2000公里朝圣之路,挑战了开徒步走“丝绸之路”之先河,从土耳其到西安,12000多公里,他做到了;他还突破了曾经的写作套路来书写丝绸之路上的见闻与思考,写出了反响巨大的《长征》系列。同时,他又创办了“门槛”基金会,用稿费所得来回馈社会,帮助失足青年的教育改造。他说,“能活多少年,就赋予多少年的生活意义。”

所以,这本书,看上去写的是退休生活与旅行,实际上讲的是如何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最为读者,我佩服奥利维埃的勇气和那种不服老的心态。“退休是新生活的开始”,这样的话,往往是说起来容易。毕竟,人已到花甲之年,体力、精力都大不如从前。且,身体的衰退,又加剧了人对死亡的恐惧。所以,要迈开新的步子,就必须不停与自己的身体、心理作斗争,需要重新认识自己、评估自己,以慢慢适应、接纳自己。

人们常说,只要心态年轻,任何时候都不老。可难的恰恰是如何“修炼”这份年轻的心态。今天这个社会,多的是未老先衰,年纪轻轻却早已暮气沉沉。二十几岁的人,却似看透人间百态,对生活对世界没有一点点好奇与热情。朝朝暮暮、暮暮朝朝,把日子过成了一坛死水。所以,奥利维埃这本《生活从六十岁开始》,不单单适合退休的人群看,对青年人同样有着非凡的意义。我相信,与这样一位智慧、勇敢、不断努力、不断学习的老人对话,每个人都会收获自己想要的那份力量,得到一些关于人生的启迪。

我也常常看到,小区里的一些老人,或坐在墙角昏昏沉沉地晒太阳;或四五人围成一桌日复一日地打牌消磨;或把孙子孙女当生活的寄托,从孩子出生到上学,围着孩子转。有一个大娘,给我很深的触动。大娘五十来岁光景,孙女已在上大班,傍晚的时候,经常看到她看着孙女在小区里玩耍,那时她的脸上总挂着笑,眼睛里满是爱意的光芒。有一天上午,太阳很好,我无意中看到这位大娘一个人坐在石凳上晒太阳,呆呆地望着路口的方向,脸上没有表情,眼神木讷暗淡。她那个孤单寂落的形象,长久地住在我心里。我想,大概我母亲就常常那样孤单寂落的坐着。

林语堂先生曾说:“我们都喜欢古教堂,旧式家具以及绝版的旧书,但大多数却忘了老年人之美。古老的东西,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老年人有他们自己的美、价值,这份价值大概不单单需要他们自己来发现,也需要我们年轻人帮助发现。奥利维埃说,青年和老年之间应该建一座“小桥”,相互沟通。青年人有精力有投入社会的愿望,老年人有经历有经验。老少之间若有很好的对话、沟通平台,不但年轻人可以少些迷茫、多些投入社会的动力与方法;老年人也会少些孤单、闲闷,多些价值感。所以,奥利维埃所说的在老少之间建座桥,具有很普遍的社会意义与价值。奥利维埃做了“门槛”基金会,应该还有其他形式的“桥梁”可以搭建。

奥利维埃通过徒步旅行,找到了他的第二次生命——”门槛“基金会。在帮助失足青年的过程中,他获得了生命的价值及意义。他说,”向别人捐助实际上就是给自己送礼。“。他的故事,励志得像一部传奇。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他那样伟大,却都可以活出自己的意义与精彩。我佩服像奥利维埃这样老有所为的人,我也同样佩服那些老有所乐的人。每每看到那些退休后伺候起自己的爱好,恬恬淡淡地过小日子的老人,我总被他们身上那份安静、专注的美所感动。

生活的方式,从来就不只一种。我们就如百花园中的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重要的是,不管年岁几何,对这个世间都要充满爱与热情,或绚烂或朴素,都努力开出自己的美。

可我该如何让母亲美起来呢?她之前所有的劳碌都是为了我和弟弟,而今也早盼着能够带孙子。作为典型的农村妇女,母亲这辈子似乎注定就是为儿为女。我以前老想着让母亲去学新东西,渴望她有自己的爱好,巴望她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读完《生活从六十岁开始》,我豁然明白,让母亲按照她自己的方式去生活才是最好的。既然她已习惯以子女为中心,那以后我们就得给她多制造点“麻烦",比如让她给我们做布鞋、给我们多做点家乡特色小吃,让她快乐地、有价值地忙着。还要让她参与我们的生活,遇到事了跟她商量;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同她分享,让她始终有存在感。或许,这也算搭建起了我们家庭中老少间的“小桥”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