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平淡无奇的夜晚》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个平淡无奇的夜晚》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个平淡无奇的夜晚》是一本由宋尾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平淡无奇的夜晚》读后感(一):你不能不读的宋尾

优美的语言书写心酸的故事,以至于你无法分辨,你在忧伤中,还是在美好里。显然,在当代小说家中,给你带来如此丰富多彩的作品不多了。和那些暴得大名的小说家比,宋尾是真正的高手。同样,和那些青涩的小说家比,宋尾简直就是个写小说的天才。如果你错过了他,那么你就是错过了中国当代最好的小说之一。

《一个平淡无奇的夜晚》读后感(二):《礼拜一闭馆时刻》让我想到了小说新的写法。绝对值得一看。

宋尾的最新小说集《一个平淡无奇的夜晚》值得一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礼拜一闭馆时刻》和《大湖》。耳熟能详的地名,有老重庆城的,有武汉老家的。那些旧的地名散发着时间的光芒,那些鲜活的个体,就像是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回忆永远是一种温情的慰藉。虚构就是重生。《礼拜一闭馆时刻》写出的是一种孤独,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无意间撞见自己二十多岁生活过的地方,明白了十六年前那个闯入自己生活的女人为什么突然消失,现实中我们最终都是一个人,孤独伴随终生。只有自己才能救赎自己。宽恕?原谅?宽容?一个人当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想起过去一个让自己感动的人或者一个让自己感动的瞬间。明白世界万物可亲自己有幸来过总要留下点什么。然后和这个世界和解鼓起勇气再次出发永不认输。 看了此篇我突然想起了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有许多遗憾的事情。然而自己一天天也会变老无能为力,幸好还有文字可以描述和记忆。这是永恒的。

《一个平淡无奇的夜晚》读后感(三):要么寻到出口,要么陷入漩涡

宋尾的小说跟他本人有着一脉的气息,故事徐徐讲来,不时冒出诗意和辨思,带着轻微的迷乱——“我觉得就像一个人趴在一条绳索,上边看不见来路,下面看不到尾端,你唯一的线索就是它,你要牢牢抓住它才行啊。”——也许,宋尾的讲述艺术,就是在这根绳索上慢慢产生的。 这根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绳索,很像重庆的路,错叠在拥挤的建筑中间,呈线状,岔口众多、高低起伏,似乎没有秩序。重庆的路,并不魔幻,只是更加复杂,行走其间需要更多警惕,因为你无法预知下一个岔口会冒出什么意外。 在小说集首篇《礼拜一闭馆时》开篇中,他写道: “那时他还非常年轻,租住在上清寺附近一个叫作枣子岚垭的地方——从武警消防中队一侧的巷口拐入,顺着蜿蜒狭窄的老街一直下行,穿过丁字路口人声鼎沸的菜市场,在道路尽头,著名的人民大礼堂与斜坡的接壤处——有一栋陈旧的赭色单体楼。他住在第七层:约四十平的居室。” 在《聋哑人集会的地方》中,他再次写到重庆的路。是山城毫无规律、依山就势、略让人迷乱的路: “这座城市很随意,轻轨可以从小区楼底穿过,停车场可以建在高楼天台上,火锅可以在洞子里烫,汽车可以在天上跑。”以及,“宝圣湖呢,就在这段老路的中段。沿着这个湖,也有分岔,一条路顺坡笔直而上,另一条路左拐沿湖边蜿蜒而出,走完这个湖,再爬一个很陡的山坡,就到了工业园区的边上……” 如果用“路”来理解这本小说集中潜藏的结构。那么,重庆生活,则潜入故事又在故事中悄然浮现,为故事提供了场景,提供了容器,提供了细节;当然,迷雾和幽径,也弥漫在文字中间。 横平竖直或者套圈式的路网,构建不了重庆的山城生活,也构建不了故事人物的记忆。 错过路口,依托地理印记和科技导航,我们可以回头重来;对于生活,这种不经意的错失,只会让我们的人生越走越错乱、失真、惶然,一如回忆对记忆的篡改,也如叙述对叙事的瓦解。 重庆比寻常城市,潜藏着更多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已然成为我们习惯的时代生活的重要构成;生活,表面上看,熟悉又合理,同时又潜藏着种种不可知:是缺口、是漩涡、是出口。敏感者,终将拨响身体里那一根弦,陷入漩涡,或者寻得出口。 《下汉口中》有这么一句话:“在一切习惯中,身体里一根弦被拨响了”。在《聋哑人集会的地方》中,他写道:“不知哪根弦拨了一下,瞬间就警醒了。”紧跟着又用另一句话解说记忆:“就是说,再熟的事物都是表面的,但事物总是运动的。” 小说中的人物们,如我们一般,或多或少都被记忆、现状、未来、忧虑所困。其中一个说道,“我们这一生都在对抗。我一直梦想着逃离,并且成功了。” 在《一个平淡无奇的夜晚》中,“我”困于贫瘠,诗歌向我打开出口。《礼拜一闭馆时刻》中,礼拜三是女人的出口,与过去重逢是男人的出口;《我们的清晨》中,芭蕾是面馆老板老施的出口,老施死后,老板娘对面馆的坚守,是她的人生出口;《一个没有准备的地方》里,新郎逃离现实寻见老友;《那些荒芜的雨滴在夜里明亮极了》,各藏故事的男人和女人在古镇这个岔口相遇;《两个人住》男人和女人同居一室却无比疏离。 相对于前述,《大湖》和《聋哑人集会的地方》则显沉重。 《大湖》中的我和父亲,被卷入变幻的记忆“漩涡”之中,遭遇着记忆和讲述的轮番挤压和反驺,父亲一生没能走出这个漩涡,我也没有能爬出在对父亲的记忆的漩涡进行拼凑的漩涡。可结果却是,“这让我觉得,其实没有人确切地抵达过真实。”暗示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回应。作者借故事中人多次说道,故事中套着故事,故事中留着空白,才是好故事。《聋哑人集会的地方》李大同拒绝班长走进自己的生活,却在无意中卷入小渔的轨迹,尽管她对他不过几道背影、几句碎语。他主动投进漩涡,在聋哑人集会地等待着,这等待于李大同来说,就像一个聋哑盲人对斑斓声像世界的渴望。 这本小说集中的人物,一方面努力与生活贴近,另一方面又竭力保留着自己的微弱的辨听能力。随时代逐流的小人物,感知能力也许不够强,也许非常弱,但是它需要清晰存在着,它咬着你的耳根反复说叨:你要么寻得“出口”,要么陷入“漩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