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开国之惑经典读后感有感

开国之惑经典读后感有感

《开国之惑》是一本由张鸣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开国之惑》读后感(一):揭开晚清屈辱而沉痛的伤疤

揭开晚清屈辱而沉痛的伤疤

鸦片战争时近代中国“屈辱”的开端。一谈到这段历史,很多人总会义正词严地斥责清廷的无能和列强的霸道。翻开历史,从晚清到近代,“挨打”几乎是主旋律。用张鸣的话说,“中国晚近的历史,是段痛史,悲惨的事儿多……总是无缘无故地挨打,挨欺负,打了又打,欺负了又欺负。”大国崛起就在于摆脱这种“受害人”的情结,公正地去分析这段历史:英国人的想法、表现和作为,清廷政府的想法、表现和作为,以及中国百姓的想法、表现和作为,《开国之惑》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毫不留情的揭示了“民族的劣根性”,如果不能正视这一点或者无视“镜子”中最丑陋的一面,也就永远不能看清落后的根源,更惶论以史为鉴了。

《开国之惑》读后感(二):被踹开的大门

历史是很有趣的,同一段历史在不同人的笔下会呈现不同的模样,有真有伪,难以分辨,不过也没所谓,闲书就是用来消遣的,只要读起来舒服,事实也并不太重要了。

张鸣教授的作品就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我不敢说看过他所有的作品,但也可以说大部分看过吧。史实方面我不好说什么,但文字方面确实不错,娓娓道来,易读易懂,这本《开国之惑》也是一样。

对于鸦片战争那段历史,我们从小就被教育那是一段屈辱史,帝国主义国家就是准备来殖民统治的,记得那时候每次看到近代史部分都是义愤填膺的感觉,有着深深的屈辱感,以至于根本不想看这一段。长大后,看得书多了,大概思想也复杂了点,回头看小时候的想法,有时会觉得有点可笑,大概那时候真的有点怨妇心态和鸵鸟心态吧。

鸦片战争总体来说不是为了鸦片,尤其是第二次。禁烟只是个导火索,或者说只是战争的一个由头,英国的目的在于打开大清帝国的大门,把大清帝国拖进整个世界的贸易架构里,它当然不是为了大清的发展,它没那么好心,它是为了赚钱而已,客观的说,如果清政府自己愿意打开贸易大门,战争没有必要出现。

当然,历史不存在假设,战争当然是出现了。战争的结局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从战术素养还是军事实力方面,大清都不可能是英帝国的对手。总有人喜欢把战争的不良结果归咎于个人,让所谓的汉奸们充当军事失利的替罪羊,好像只要林则徐似的人物来主导战争就能改变结局一样。

这样的看法不只是这次战争才出现的,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很多战争后都有类似的论调。南宋不能击败金是因为秦桧,满人能入关是因为吴三桂,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在历史的事件中,人的作用有时候的确很大,但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战争,实力的对比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即使有一些以弱胜强的战例,但大部分还是靠实力说话,而且,即使是那些少数的战例里,也并非都是人起主要作用,说得泄气点,这个世界少了谁,地球还是照转。

大清的大门是被踹开了,但是天朝上国的心门却没有打开,皇帝如此,大臣如此,子民们也是如此。大家都愿意相信这是个别人的失误造成的问题,天朝还是那么伟大,老祖宗的东西还是那么完美,战争过后,大家还是该干嘛干嘛,除了一些替罪羊们。战争是白打了,门是白踹了,天朝的美梦还是在继续,继续到天朝崩溃的那一天。

《开国之惑》读后感(三):摆脱,还是掉入?

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来看这本书——虽然其中也花了很长时间走神与做别的事情,但结束后还是想就这本书写点不成熟的建议。这本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摆脱受害人的情结,讲述你没见过的鸦片战争史,透过历史的缝隙,读懂近代中国落后之根由”。这段不只是谁写的评语,只能说对了第一句话,只是摆脱了受害人的情结,除此之外,恕我直言乏善可陈。

首先,这部作品实在算不上一部严谨的历史作品,里面充斥着肆意为之的放任和经不起推敲的言说,就像是一个喝了大酒充满怒气的士大夫一样,说出的话看似头头是道,实则都可以轻松地举出反证来。比如书中提到——“中国对传统的藩属国,明清两代也没有干涉过它们的内政,更没有兴兵动武。”实则在明朝初年曾对越南出兵,之后在明末也曾发生过越南的反抗战争(越南反抗明朝),万历时期重要的一大战争就是与朝鲜作战,在清朝末年也曾出兵朝鲜。这样以偏概全的话,实际上在书中多有出现。

书封面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个人觉得这本书的立意实际上有些不全,或者说故意为之的不全。这本书确实抛开了受害人的视角,但恐怕也只是单纯站在一部分欧洲国家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两个世界的对撞,确实是鸡同鸭讲的过程。清朝不理解西方,西方更不理解清朝。就像郭德纲相声里面说的那样——“你跟他说艺术,他跟你讲道德;你跟他讲道德,他跟你说品味;你跟他说品味,他跟你说文化;你跟他说文化,他跟你讲孔子;你跟他讲孔子,他跟你讲老子;你跟他讲老子,他跟你装孙子”。但作者整部书中,都缺少关键的一章,那就是在分析当时清朝士大夫及统治阶级的心理,为什么他们会对跪拜礼仪如此看重?为什么他们喜欢关起门来生活?(这绝对不是说内向心理的问题)缺少文化、历史方面深入的解释,实际上在唐宋时期的中国并不是这个样子的,为什么到了明清,尤其是到了清朝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理学社会。同时,清朝抛弃了明朝对于火器的痴迷(实际上明朝的火器种类很多,尤其是发展到了明朝晚期),这其实不仅仅在于清朝所面对的军事威胁主要来自内陆(蒙古、回纥、新疆、西藏),更重要的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和文化的舍弃。

总之,我觉得这更像是一部欧洲人写就的鸦片贸易战史略,貌似写书的人也不清白为什么清朝人会是这样的。

《开国之惑》读后感(四):【书评人俱乐部】开国之惑——从“开始”说起

世界的开始,历史的开始,其实都很难说清那个“始”应该定在哪个起点上,就像贡布里希的《世界小史》开篇所说那样,无限延伸过去,是看不到尽头的。所以我现在读史就会选择从近代史开始一点一点回溯过去。

近日随缘来到我手中的这本《开国之惑》,是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系列”里的第一册。说到作者张鸣,在书店的社科类柜前晃悠时总能看到他的名字,所以感觉熟悉的很,但仔细回想了下,在《开国之惑》之前,我也只读过他的一本《辛亥:摇晃的中国》而已。

翻看了《开国之惑》的目录,明确将要阅读到的大致内容。本书是从鸦片战争打开国门之初开始讲述,鸦片登场带来了利益的纷争,很快就看到了我最熟悉的一个人——林则徐。就算把历史课学到的知识都已经还给了老师,也很少有人能忘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吧。

其实有关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书籍以前也翻看过一些,战争打来打去归根结底无非是为了利益,来龙去脉也就那些,也变不出什么新内容。

之所以还要同一主题看N遍,是想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观看历史,以及讲述历史的方式我也很感兴趣。就像作者在总序中写到的“写一套通俗的,图文并茂的中国近代史”是其多年的心愿,那么能以轻松舒适的方式来阅读历史就是我的念想了。

至于作者本书的文风从下面这小段其实已经可以感受到了。“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局,尽管被打得丢盔卸甲,没有还手之力,窝囊死了两任皇帝,换了一个女主,但是,比照奥斯曼帝国的命运,中国能有这样的开局,已经不错了。”

以前看历史读物大部分内容正经八百,说它严谨吧其实相对读得也枯燥。近两年不知道怎么了,开始冒出一堆“戏说历史”“历史八卦”之类的版本,阅读过程倒是轻松欢乐,就是不知道可信程度在多少。

少年时的历史课,学什么信什么,如今看的越多,记忆被颠覆,反而越不容易相信,总是在存疑阅读。

其实每次写与历史有关的评论是最难的,因为我读史不过才短短几年而已,我常常会忍不住感慨自己在几年前对历史还是漠不关心的,而历史知识在我的脑袋里那就是上学读书时熬成的一锅浆糊。

我对抗日战争和朝鲜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是混淆的,鸦片战争与甲午战争在我的记忆里也是纠缠在一起的,历史事件在我的脑袋里像散乱的拼图一样,而我又不知从何拼起,于是束之高阁。

这一情形的出现其实并不是朋友所说的因为“女人对历史和政治无感”,就我个人而言,更多是因为读书时被要求死记硬背所留下的后遗症。

直到几年前一个契机出现引起我想要了解历史的“怨念”,在单位图书室借了一套12卷未拆封的《全球通史》来读,结果读得很崩溃。

友说先挑感兴趣的朝代读吧,或者从近代史往前读,想想也好,于是选择了后者。

现在“天国之惑”已解,“天国梦魇”又已上线,这个端午假期拖友一起掉进历史的泥潭吧。

《开国之惑》读后感(五):【书评人俱乐部】不是弱小是傲慢

《开国之惑》是张鸣老师的《重说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作,主要内容是通过记叙一系列清朝鸦片战争前后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鸦片战争”。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就是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的军舰敲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也惊醒了国人天朝上国的美梦。自此,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我们从中学一直到大学所接触的历史。

那么为何中国是如何从领先世界科技水平数百年的文明古国落魄到任人宰割的地步呢,学校的教科书给出了一致的答案——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自我封闭导致了科技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这个理由听上去没有什么问题,然而细细想来,日本也曾经颁布过锁国政策,也被诸多欧洲列强欺辱,然而最后的结果却和中国截然不同。看来闭关说过并不是主要的原因。

《伊索寓言》中说,当初普罗米修斯奉宙斯之命造人的时候,特意在每个人的身上挂了两个口袋——胸前一只袋装别人的缺点,背后一只袋装自己的缺点。结果人们一低头就能看到他人的不足,却很少有人回头找自己的毛病。这是人的通病,但是中国人尤其严重。

我觉得大部分人看到的历史都是由两种人写的。一种是胜利者书写的,这也是历史中的王道,毕竟我们都听过那句话。另外一种就是失败者写的。很显然,我在学校所读到的中国的近代史就属于这一种。

学校教材里的中国近代史就像张鸣老师所说的那样,“有着严重的受害人情节”。将自己摆在弱势群体的位置,强烈控诉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为。将自己的落后与弱小归咎于无知,一味的强调别人的恃强凌弱行为。这完全不是对历史的正视。

《三体》中有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句话正契合了中国近代史的状况。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这次来华的使团并非是之前的其他来中国传教、找工作、进贡占点小便宜的欧洲人可比拟的。“首先,马嘎尔尼使团是带着一个舰队来的,其中狮子号是艘装配了64门大炮的巨舰。还有,他们带来了大量的礼品,由中国人见过和从没见过的各种天文仪器、地球仪和一架天文望远镜,最先进的枪和炮,可以每分钟发射20发到30发炮弹,英国最自豪的巨大战舰的模型。”而他们的要求仅仅是互派使节和全面通商。

这是一次和平的文明交流机会,中国人应该认识到落后的差距。然而傲慢的皇帝和官员们让这次机会白白流走了。满族人“万国来朝”的自我感觉毁掉了一切。

傲慢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怀柔政策,可以对自己人狠,但对外人一定能怀柔就怀柔(貌似现在也是这样,少数民族高考可以加分。某僵某藏人犯了事也不敢过问)。中国是天朝上国、天下中心这样的观念一直被统治者固守。因此对于欺负到头上的外人,都热衷于怀柔远夷。胡人吃饭可以不付钱,上贡一块石头都可以换回金银财宝。打不过英国人就签条约,赔钱。这样的傲慢进一步将中国推向了深渊。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近代史的傲慢似乎并未泯灭,在复兴的路上,我们要走的还有很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