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困兽手记》读后感精选

《困兽手记》读后感精选

《困兽手记》是一本由张畅著作,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困兽手记》读后感(一):即使这样,也已经是一种复仇了

想到要为畅同学的《困兽手记》作评,我其实是拒绝的。

毕竟虽然过去了一年,在大农场里度过的日日夜夜还是历历在目。我甚至并不想看到《困兽手记》中那些又迷茫又忧郁又偏执又疯狂的孩子们挣扎的样子,说实话,那样子并不好看,丑陋得很,让人可怜。

我们都那样挣扎过,现在还在挣扎着,一千次质疑这操蛋的生活,一千零一次想到死,但还是一千零二三四五六次被生活反操得死去又活来。

那怎么办呢?

“我”和小优一遍遍重重复复地问。

做同学的那两年里,我和畅同学也不止一次地互相问过这样的问题,以及其他的很多很多问题,于是有了那篇没头没尾稍显突兀的“与桃子对话录”。当然,直到毕业,我们两个也没有解决任何一个问题,就不了了之地分道扬镳,各自上路。

我是个比较冷漠的人,在离开任何一个地方的时候都很少留恋,无论是成长了十几年的家乡,读了四年的大学,还是孤独地奋斗了两年的斯坦福。

我记得畅同学离开斯坦福的时候,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意气风发地推着她的行李,说,大家中国见。

而我离开斯坦福的时候,是学校退宿舍的最后一天,我一大早着急忙慌地滚蛋走人,头也没有回。

我有一个朋友,在半年里帮我搬了两次家,两次都是我带着我全部的家当颠沛流离。他曾经问我,这么多年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落脚,你每次就一点留恋都没有吗?

我说,没有。

畅同学和我不一样,她比我坦诚得多。我没有勇气和别人说一句再见,更没有勇气承认我对一个地方的留恋,我虚伪地觉得,像我这样在人生谷底摸爬滚打的人,没有脸面去怀旧,因为旧的不好,新的也还没来,至于这辈子会不会来,没有人知道。

畅同学是个真性情的菇凉,至少她会质疑我们当下的生活,愤慨一切的虚假和不公,在告别的时候为了再不能相见而悲伤。只有她会在所有人的麻木和焦虑中一如既往地多愁善感,在夜以继日的孤独中慨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充满英雄主义气概地一头扎进这个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社会,让我们这些依旧画地为牢的困兽自惭形秽。

当然我很清楚,我们都一样,只敢在文字的世界里,向绝望和痛苦的根源,挥起利刃,剖开囚笼,让每一个卑琐又灰暗的灵魂都站上祭台,从头到脚被自己淋漓的鲜血浸透,光芒万丈。

但即使这样,也已经是一种复仇了。

那些过来人或者没过来的人,会认为我们拿着天之骄子的本钱,作着无病呻吟的戏,叹着为赋新词的苦,直到被这个社会磨掉最后一点意志,终于成为他们口中被父母国家堆钱养出来的不学无术的败类。

可惜我们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年轻,在被生活操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并没有办法自欺欺人地告诉别人我很享受,但至少在一千零一次不死之后,我们拥有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血复活的技能。

所有在绝望中挣扎的人,我不想安慰你们,更不想同情你们。

只希望你们和我们一样,复仇愉快。

————以下是愤青够了终于可以转成正常画风的分割线————

1.小说里的“我”并不是作者自己,重要的话说三遍呀说三遍!(明明只说了一遍)

2.同为作者,畅同学总是嫌弃我的小(nao)说(dong)尺度太大。你还不是安排了一批人躺枪!看到某段黄昏恋的时候我简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咱俩彼此彼此谁也不要嫌弃谁。

3.希望小优的故事永不完结,更希望畅同学的爱(sha)情(sha)永远青春。

祝大麦。

最后用我以前在斯坦福图书馆书桌上拍的一组乱七八糟的涂鸦作结吧。

亮点请自寻。

谢谢大家。

《困兽手记》读后感(二):留学生活可能是人生中故事最密集的时期之一了

书是两天前读的,那一天,北京大雨如注。

下雨天最适合读书,窗外的雨声越是喧嚣嘈杂,一颗心就越是沉静。

必须承认读这书是带了私心:写书的姐姐,是我实习的出版社的编辑(虽然目前已经闪电离职)。

接触虽然不多,但她的温和纯净,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先有了几分喜欢和欣赏。我多少有些名校情结,得知她出身斯坦福,不免又对她有了几分崇拜。书的内容,和留学生活有关;我作为一个留学生,先天带着兴致和好奇,以为可以共鸣和相互参照。

做为一个夹杂着私心的读者,我在《困兽手记》构造的世界里一时狂奔,又一时驻足,来来回回,便是想与自己一一验证。然而,“我”和小优的世界,和我很不同。

此前很久,我看过刘瑜的《余欢》和《送你一颗子弹》,里面曾经提到过留学在外的生活。那时候,我还没踏出过国门,对那种“家家户户住一个大House, 门前一块大草坪的孤独的中产阶级生活”没有丝毫实质的感受。只是从字里行间,能感觉到那种要融入时却触到隔阂的感受,混合着孤独、失落、灰心丧气和懒得再搭理谁的建起屏障的平静。所以我出国以后,就是抱着这样的决心踏上了法兰西的土地。

可是实际上并没有。

或许对我而言,这本来就是一场投奔吧;或许是因为忙于学习和学习做饭,纤细敏感的文艺神经自动转化成了欢乐与艰辛齐飞的生存模式,难以感受到生活的艰涩。

又或许法国人,退一步讲,我所碰到的法国人,法国老师,法国同学,法国房东,法国邻居,法国路人;广泛来讲,在法国的日本同学、哥伦比同学、葡萄牙同学、委内瑞拉同学、中国同学、中国室友……他们人都太友善地恰到好处地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让我的留学过程99%可以评为充实而愉快。

所以,我很怀疑这种孤独,是美式特有的孤独。(考虑到以上两位作者的身份)

又或许是那些真正被文艺之神亲吻过的,有着诗人灵魂的人,才能感到的一种孤独。

孤独,又那么丰富,那么美。

作者的文字流畅而优美,时时闪烁着哲思,可是故事的情节却又有些破碎。

一个外语类经贸向专业背景的我看不懂这是不是某种流派风格的实验性写作,然而从市场和更广大的读者群的角度考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吉姆和克里斯蒂的故事其实很电影(文艺浪漫而忧伤隽永)。

美丽的苏晴和最后忍受不了而杀了苏晴的小艾的故事其实很北美吐槽君(容易唤起广大共鸣)。

我和桃子隐藏在对话录之后的故事,加上莫名其妙就睡了的吴同学,很悬疑(小说里没有明说,需要自己串一串,想一想)。

……

其实这本书里有好多个故事,情节淹没在作者强大的排山倒海一样的句子中间,显得孤单而破碎。

作为一个文学素养一般般的读者,这是在我看来遗憾的地方,也是风格所在。

留学生活可能是人生中故事最密集的时期之一了。

在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国家,一个人,去真正的思考一些在故乡容易被习惯性忽略的问题。我不是指政治,而是指人生。自己的人生。

因为你可能会时刻面临着自我定位的困扰,当你在一群用母语畅所欲言的外国人中想要表达自己,却因为语言造成无力感的时候;当开趴的时候你的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喝酒跳舞,你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嗨不起来的时候;当你写论文写的想吐看一本本砖头一样的书,眼睛昏花时问自己我做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的时候;当你的朋友在国内加薪升职娶妻生子而你在图书馆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

你可能都要怀疑人生了。

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我到底在干嘛……

不算有可能发生的艳遇、交到的外国朋友、碰到的奇葩和游览过的异国风情的城市。

以上这些内心戏都够你演80集连续剧。

所以,这真的是一笔财富。不能拿金钱衡量。

(对,哈哈我是指,作为浩浩荡荡的留学生中的一枚分子,你最好不要在出去之前抱着回来以后几年能收回留学成本的奢望。)

如果你有过留学经历,可以看看这本书,虽然和名著大师什么的相比还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会勾起你的回忆,引起你的思考。

如果你没有留学经历,可以看看这本书,虽然看完以后会有种惆怅孤独,但是也不失为一种间接的,异国他乡的体验。

(是的,我在结尾吆喝了一下,这不是畅姐的意思。但是在这个浮躁的快餐年代,我真的佩服一直坚持在用心写作的人。也衷心地希望,这条路,还走得下去。)

《困兽手记》读后感(三):I decide what tide to bring

看完畅姐的这本书也有一些日子了,今天终于想写点什么了。

先从书的角度出发,虽然我看过的书并不很多,但是感觉相比于时下一些其他的年轻作家的作品,畅姐的困兽手记不仅仅语言上鲜活,而且内容也深刻许多,相信很多人可以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会有自己的思考。下面我说说的体会。

出生在小城普通家庭的我可能和大多数读者一样,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前二十年要干什么,然而经历了高考痛苦的洗礼之后,跨入了并不理想的大学,以及随后重压突然消失,精神突然变得恍惚,远大的目标似乎渐行渐远,我不禁想到了米兰·昆德拉的那句话“压垮我们生活的,到底是重还是轻”?曾经一度天真地认为出国留学的人,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自然可以在国外混的如鱼得水,殊不知他们也有着自己的迷茫和孤独,而这种感觉并非都来自于自己,相反,可能更多的来自于家人朋友对自己相当高的期待。

看到书中作者蛮深刻的一首诗

最沉重的悲恸

莫过于

从过往的人潮中

窥探到

一个厌恶却无法纠正的自己

人讨厌媚俗,厌恶媚俗,却又免不了媚俗。

看似说的好像是对自己的不满,实际上却说中了整个世界的痛处。

正如我从书里看到的那样,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正能量的东西,而且我们也不一定需要大把大把的鸡汤来过日子。相反,满满的负能量,或许更能让我们对认清处境,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最喜欢一部分莫过于我和桃子的对话录,满满的致郁,却透露出无比坚定的自己。摘抄两句(轻微剧透请闭眼)

我: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真的是生与死么?

桃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一个人生谷底的人和一个在人生巅峰的人做室友。

我:别人都有未来,可是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桃子:好好看看就有了。

………………

感受还有很多,也就不多说了,说多了免不了剧透,还是不拉仇恨的好(傻笑)

PS:书中有几张居然写出了悬疑的感觉,大半夜看完的我,惊了一身冷汗,唯一差评就是,还没看过瘾就没了。。。哎(再次傻笑)

最后祝畅姐的书能够大买。

先买的预售版的上个图跟大家共勉。嘿嘿

《困兽手记》读后感(四):我要活着,我要完成我的故事

读这本《困兽手记》时,我的速度始终提不上去,也急不得。倒不是非要赶路似的一睹为快,而是只一俯首投身,便觉字句如锁链般沉重,每一步都须虔诚对待才能迈出,每一行都是不浅的印痕,在往昔的记忆、迷离的现下与跳脱的梦境中周转。

初阅时,我看到文字意识层面的内容和心理画幅参与比重不小,逻辑和节奏感受损、显乱,有些细处表达亦偏抽象。一页一页凝神默读过,看明字词表意,再专注于理解,仿若整个身体投入海底,寻索什么或跟随书中游伴求生、求信,身后带起微波,抑或是人鱼模样的惊骇、憧憬及其他种种。对,这番被拉入伙的感觉,往后越发强烈——开始也并不生硬,反而自然,似乎就是顺遂的情状、注定的境遇——以致于我毫无怀疑,理所当然地就决定与他们一道同游。

陆续结识之后,作为读者的自己,又站出身来,发现故事格局虽小,但笔力深刻,捕捉力强,思考深邃。作者的笔锋如刻刀:它也许不必是医生的手术刀,锋刃有力能够划下去就好。人物设计各个典型,有棱角,尤其是古若飞,从一出场就被牵连交代了原生家庭的情况,犹如一棵连根拔起的植株暴露在荆棘丛中却还有部分枝叶呈黄绿相,让人一眼看不透,隐隐地对之留了点期许,或只是等待后续到来。事实上,小说中每一位风尘仆仆的主角,都是如此。他们公示的、隐匿的、言说的、沉默的种种面向都是与其生命本身联结致密的“肿块”,他们在成长的迢途上,如果不是需要相互搭救,不是需要先辈提点、指引,就是需要艰难地自我觉知,自我教育,自我疏通,自我突破。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小说在主题幕布上,除了记录、观照正处“四分之一生命危机”中留学生这一代面临的学业、生活、出路、家庭与亲子压力、外国人身份等诸多困局——尽管如此,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盾牌;还涉及“移民二代”——小孩的成长现状、有语言障碍的父子关系和其他现实隔阂的婚姻模样;以及遇到袭击而死的华人学生无法更改的不了了之的结局、中西医连同医院情形对比……斑斑印记,作者以一个有可靠经验的亲历者口吻——在她的文字中,我读到了那种确凿的来自良心的不予质疑的真实感——一点一滴,一字一句地殷实道来,可读了许久,我竟然才发现作者的文笔其实很散文,厚的深的抽象的绵长的她都擅长,不厌其烦。她的确像不断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又像曾于自我的十字架下发过狠毒的誓言受过严酷的淬火的身携使命的勇士。这样的人写下的叩问与控诉怎么可能不是重的?!于是,细敏与宏阔,在纸上杂糅、共存——二者也似乎争斗不息。

在这张运命群图中间,“几个不着边际的故事”同样掺杂大段情绪,但着实迷人,较前情清朗,较后续味醇。记忆连篇,直叫时光回潮,写照着恋情、乡情、友情的丝丝涟漪与余味。紧接着,叙事阵势愈演愈烈,故事黑洞愈探愈险,还有午夜电影院,酒吧,长途火车……还有孤独,寂寞,抑郁症,事故本身……还有人性,交情,世间不可回避的比对,灵魂的破绽,自我的千疮百孔与亟待重建……

我不得不再次感叹与称赞作者的捕捉力极强。那种生命的虚弱、无光、姑且尚存一息,亦不代表更多意义的精神与灵魂的状态,全由她从笔端、从身心枷锁下掏出来。

王小波那句话是对的:“人活在世界上,快乐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它货真价实。”

我继续严肃而沉沦地读下去,终于跟他们一并走到了收尾处,却觉得太想到此为止——无论是对他们,还是对站在这一刻来路已是定势去途尚且不明的自己说句“就这样吧”好像并不是一件易事。我沉寂一阵,手指渐渐不自觉开始打字:我不想说得再多,原因是不愿对自己下手,向内挖开自剖,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不愿如何大动干戈再来一遍。然而,挥刀自宫始终是必要的。我一直都知道,如今只是更加警醒而战战兢兢地知道,并且竭力往前行步着。

没错,我也跟自己走过、渡过那一段艰难的路,并且此生再不愿轻易回探,既知彼时病症已痊愈,哪怕只是结痂,就要有一个打碎、推翻继而重建后的坚强模样。切去悲情的内核,带着感恩和勇敢与乐观、有力的爱人一起砥砺共赴前途。在此,我一点都不羞于承认他对我的修正与改变。同时喜幸他也像给我至大自由度、敢于让我自行成长的父母亲一样,给我支持,让我活得始终是自己。而我在成长以后,与血脉相连又承传给我懂事的父母,联系疏密相间,彼此关爱,体谅更多,像极了珍贵的朋友。

我想记住很喜欢的篇末这两段话:

“我还是想像一个诗人那样活着。在庸俗的此岸对面,开辟一片丰沃的土地,用来安放理想。理想埋在土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开花结果,未尝不是件好事。一个诗人不能死。死了就把自己的故事留给别人续写,被那些读不懂你的诗的人贴上各种标签,任人宰割。所以我要活着,我要完成我的故事,不留一点缝隙给那些无聊的人替我评判。”

“我们呀,那时候什么都没有,甚至连年轻都是罪孽深重。可至少,不会摆出理所当然的样子,看待生活。至少,还能质疑自己的处境。至少,在告别的时候,总觉得还会相见。”

——无非是那句:“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或者相似的:“愿万里归来,仍是少年。”再或者就是陈粒歌里唱的:踏遍万水千山总有一地故乡/城市慷慨亮整夜光/如同少年不惧岁月长/她想要的不多只是和别人的不一样。无论哪种表述,抑或不管是少年还是少年老成,“当他远行归来,总有故事要讲”,当他斜阳在望,跻身人群,还是可以一个人顶天立地。

《困兽手记》读后感(五):之后,我们再没谈论过那些事

周末,在咖啡馆里看稿子。作为一个不那么勤奋的编辑,不管平时加班到多晚,我都不会在周末工作。有时候,把生活和工作分开很有必要。不然,每次逛街逛到书店,都免不了一场疲惫的脑力劳动。

打开书稿,没读几页,就看到了熟悉的名字——Ronald Egan,早期翻译过钱锺书的《管锥编》。差不多两年前,我选修了他的一门“志怪小说”课。从南宋洪迈的《夷坚志》讲到唐朝长安城里流传的鬼怪故事,从名不见经传的《广异记》讲到众所周知的蒲松龄,引经据典,思路清晰。Professor Egan的古文功底极深,上课时时而用文言文、时而用英文。尤为汗颜的是,作为一个汉语母语者,古文的知识和他相比却极为浅薄。他讲起那些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的字词,如数家珍,旁征博引。

讨论课只有十几个人,在教育学院的黄色建筑里。教授讲到兴奋处,就一只脚踩到椅子上。讲到那些和他远隔时空的古人,好像在聊一个早已相识的朋友。窗外阳光明媚,强光从百叶窗的缝隙中间透过来。我挠着头,绞尽脑汁想自己的学期论文到底写什么。那个场景,现在想起来,怎么会那么宁静祥和呢?

咖啡店的小哥端来一杯冰拿铁,我一大口喝下去,小哥笑说:要搅一搅才能喝呢。留下我一个人,满嘴都是苦味。

我犹记得当年听Professor Egan讲到苏轼时,读到他的那句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以至于哽咽。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两句翻译过来就是: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什么呢?就像那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雪地的某处落脚。

我继续读书稿,读到后面,看到了李欧梵三个字,又停了下来。

两年前的夏天,我到香港城市大学参加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举办的世界文学研讨会,选修了李欧梵老师和张隆溪老师的课。

课上,李欧梵老师讲到诗歌,把法语、英语、中文、日文和西班牙语的译作放在一起,让教室里懂这些语言的学生分别朗读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体会诗句之间的感觉,哪怕是这些语言的门外汉,还是能略微体会到语言本身的韵律感,像是进入到一个挂满风铃的森林,一阵风吹过,叮叮咚咚,特别美妙。

当时,我刚刚在斯坦福完成第一年的课程和论文,下定决心做文学批评,看了许多闲杂的理论书,什么都不成体系,也不知道要往哪里走。但这些零零碎碎的片段,一直在我脑子里晃啊晃。怎么都忘不掉。

在美国的第二年,我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路,经历了从来没有过的迫切和焦虑。对文学理论的兴趣逐渐减弱之后,博士申请毫无头绪,好像一切都停滞了,不给出答案,也没有回应。可能是自己走错了。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第二个想法就是:怎么办?

我开始准备硕士毕业论文,到图书馆查资料,每天读那些估计这辈子都用不上的理论。一边担心自己能不能毕业,一边用剩下的时间写小说。与此同时,我患上了抑郁症。先是昏昏欲睡,然后是幻听,接着发现自己没有办法感觉到快乐。很多人都喜欢劝抑郁症患者:高兴一点儿,挺一挺就过去了,往好的方面想。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抑郁症不是不快乐,而是没有办法感受快乐;不是单纯消极,而是疲惫,对所有事情感到厌倦。一个月的心理治疗没有任何作用之后,开始接受药物治疗。

好在我还有几个能聊天的朋友。易难就是其中的一个。她这个人刀子嘴、豆腐心,人格分裂有点儿分裂。她也是为了写作这个愿望来美国读研的,但走到这一步,我俩都明白,写作和文学研究是两码事,热爱和事业是两码事,我们想写的东西和能写的东西是两码事。所以平时,我俩不聊作品,不谈文学,不说论文,我们聊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电影啊、书啊、演员啊、家庭啊,就是对我们心底的困惑和疑虑避而不谈。

有一次,我问她,要是有一天,咱俩又到了一个城市,你会想见个面吗?

她头都不抬:不想。她说:在路上认识朋友,别把朋友带上路。

那时候我俩每天都混在一起,上课、泡图书馆、写论文、考试、买菜、吃饭、练习日语。我暗地里偷偷读她的小说,看她的文章,惊异于她的风格多变、语言丰富、灵感丰沛。羡慕,但是学不来,那是她与生俱来的。我俩聊的那些话,放到现在,一文不值。但在那样一个自由、封闭、迷茫的环境里,特别可贵。

我的新书《困兽手记》出版之后,我跟易难说,给我写个书评吧。她就写:“你应该充满英雄气概地一头扎进这个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社会。”

毕业了,我即和那种生活一拍两散。

等我回了国,面临糊口的问题。需要找一份工作,拿薪水,在房租高贵的帝都生活下去。而在此之前,除了帮人写剧本、给杂志撰稿、当编辑、写书评之外,我从来没做过任何拿报酬的工作。在面试场上,依然有诸多质疑铺天盖地。他们质疑我的学历,质疑我的经历,质疑我的经验,质疑我的能力。到最后,只说一句:我们的职位有调整,没有这个职位了。而前一天,他们还在面试我。

用易难的话说:“那些过来人或者没过来的人,会认为我们拿着天之骄子的本钱,作着无病呻吟的戏,叹着为赋新词的苦,直到被这个社会磨掉最后一点意志,终于成为他们口中被父母国家堆钱养出来的不学无术的败类。”

可惜,我们是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虽然,我们的本领不过就是在文字的世界里,向绝望和痛苦的根源,挥起利刃,剖开囚笼,让每一个卑琐又灰暗的灵魂都站上祭台。

我们的信念很简单:痛恨世俗意义的成功,厌恶循规蹈矩的生活。

终于,我还是迎来了这一天,在饭桌上,在日常那些简单而粗糙的交流里,无论是工作,还是行走在街坊里弄,大家谈论的,无非是如何生存,如何赚钱、办户口,如何买车、买房、结婚、生孩子,谈论化妆品和肥皂剧。

再也没有人和我说: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什么呢?就像那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雪地的某处落脚。”

“你听诗句之间的感觉、韵律,多美啊。”

“你应该充满英雄气概地一头扎进这个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社会。”

我挺同意那句话,人活于世,为了不坠入虚无的深渊,必须要牢牢抓住一点东西。对我而言,是写作。抓住它,就像在激流中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从此不知道“正常人”都是如何生活。

然而之后,我们再没谈论过那件事。

我想。我喝完了那杯咖啡。合上电脑。像是和自己的一个时代告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