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我》读后感摘抄

《自我》读后感摘抄

《自我》是一本由巴里·丹顿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2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我》读后感(一):一本足足看了5天的地铁哲学

第一到三章:从自我能否经过空间传送(包括数据式空间传送和《星际迷航》式空间传送,后来还加入了虫洞、虚拟世界信息上传)后存活开始,探讨了关于自我本质的动物主义、笛卡尔主义、洛克主义(记忆的连续性)、新洛克主义(心智连续性)。

第四、五章:通过酷刑审讯思想实验揭示了我们对自我的观念充满争议,通过对沉浸式主观经验模拟游戏的设想,引出作者关于自我问题理论的核心概念:C系统。随后用詹姆士的意识流和心理学理论(很大程度上与胡塞尔现象学理论类似)加强了C系统理论。

第六章:就是康德的先验统觉、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不过是詹姆士版。

第七章介绍了意识流分裂思想实验表明的心智连续性而不是位格同一性(经验的连续性)的重要,并评论了多世界理论对理解自我本质的意义。这是对前文的反思。

第八章然后进入心灵哲学的经典问题:心灵在宇宙中的位置。给出了物理主义、笛卡尔二元论、查尔莫斯二元论(Dural Aspect theory),罗素一元论。不同的理解对于能否通过空间传送而存活是极其重要的。(主要涉及不同的对心灵的理解对于C-系统理论意义)

第九章探讨了后人、超人和计算机虚拟世界。始祖模拟造成了一种新的笛卡尔式怀疑论。

连续的主观体验如何在传送中不被打断,这一点没能细致探讨,也没有提出不毁灭原传送者(因而始终是位格同一)的那种空间传送(可能回答是把自我设想为“狼”的“种属”)

20190205015

《自我》读后感(二):跟着作者大开脑洞

首先说句前提,以前没有读过哲学著作,不知道有没有理解错误书中的术语,接下来的评论皆属脑洞。 从神经生物学的观点,人的认知、记忆、成瘾都被还原为了神经细胞里的电流、递质、突触重建。长久浸泡在这种观点里的我,有一天走在路上,突然感觉自己的想法和身体抽离开了,突然开始疑惑意识是怎样附着在神经细胞上的,我的意识是如何意识到这个身体就是“我”的,这么一个飘飘然无定型的物质为什么不认为不远处那个人是“我”呢,为什么偏偏“我”是“我”? 这么一段时间来考虑了半天,也还是浅薄地觉得因果性是“我”认识出了“我”的原因。即主体的眼睛看到的、听到的进入了意识,意识的内容可以控制主体的动作。虽然书中的讨论还是偏向于身心二元的存在的,或者至少支持意识能够被“分离”出来。但是我依旧是一个物质决定意识的支持者。 感知是有意识的前提。书中有一段关于石头的转世投生的神话,虽然这段文字和石头有意识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不妨让我们想一想,石头有没有可能有意识呢?我目前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从我们浅薄的人类视角来看)石头既没有视觉也没有触觉,甚至没有本体感觉,即使突然被赋予了意识,它也无从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如果我们以自己闭上眼睛,企图关闭感官,在脑海中冥想的经历来驳斥石头无法有意识这一观点的话,也是无法成立的。因为我们仍有本体感受器,能够感受到自己身体的位置和动作,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如果没有感受器,我们变成了一个单独漂浮着的灵魂,灵魂是不是就自动湮灭了呢?至此,我突然开始怀疑起那些鬼魂在病床边看到了自己的描述,因为鬼魂没有物质基础,没有感受器,它如何看到病床边自己的肉体?没有海马,如何记忆起床上那个是自己?没有broca区,它甚至不能组织语言,想出来这一段话。 虽然我仍然支持意识是基于身体这一物质产生的,但是这本书让我对外界物质的存在产生了怀疑。除了“缸中之脑”这个经典的、极端的假设,洛克提出的第二属性也很惊人。他认为,和“羽毛让人感觉痒” 这一个并非羽毛本质的,仅对具有经验的人类可以成立的感觉一样,物体的颜色、质地等等和那个“痒”的感觉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颜色只是阳光在那件物体上反射后恰好某种特定波长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但那种颜色是物体的本质属性吗?洛克认为质量是“第一属性”,可在我看来,物质的质量是从我们的“压觉感受器”和“肌梭”等等感受器中传至大脑的,物质真的有所谓“重量”吗?还是只是造物者某种玩笑般的设定? 最后,假模假式地总结一下。我变成了一个认为物质就是意识,意识就是物质的自相矛盾的人。

《自我》读后感(三):“我”究竟是什么?

先说结论。

巴里·丹顿指出:我们只不过是连续的经验潜能(a continuous potential for experience)他在C-理论中解释了:只要我们的意识之流不停流动,就不可能认为我们自己不复存在,无论我们可能发生了其他什么变化。你只要连续地具有经验,就会连续地存在。同样,只要你的经验能力连续存在,你就会连续地存在。

C-理论(连续意识论Continuous Consciousness Thesis)的内容有:我们是主体;主体是C-系统;在不同时间的C-系统是一个单一的、持存着的主体生命的不同时段,当且仅当这些C-系统是C-连续的。其中,C-系统是意识系统(Consciousness-system)的简称,是指这样的事物:无论它们有什么其他特征,它们都具备产生或享有意识的经验之流的能力。我们可以再较短的时段内连续具备清醒的意识,我们将“连续运作的C-系统暂时延展的时段(temporally extended phases of continuously operational C-systems)”称为C-时段。属于C-时段的经验能力全都属于同一主体,则属于重叠的C-时段的经验能力也属于同一个主体。部分重叠的C-时段组成了一个长链,我们用C-连续的(C-continuous)来表示属于这一长链的经验能力。这种通过重叠C-时段而保持主体同一性的方式可以无限延伸到未来。

还有什么其他理解呢?

这提供了如何体认“自我”的一个思路。“我”该如何知道并确认,正在思考/行动的这个主体就是“我”,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呢?我怎么确定“我”是连续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呢?

关于“我们是什么”,书中介绍:

有一种观点与科学教育的当代常识相关,认为我们是以人类这种特殊动物形式存在的生物体。

另一种观点,也就是笛卡尔和许多近代形而上学者们持有的观点,认为我们本质上是我们的心智,而心智是非物质的、和灵魂相似的实体。

第三种回答可以从约翰-洛克(John Locke)提出的理论中找到。洛克提出比人类(human being)更广泛的范畴位格(person),即一个思考着的智能存在者,具有理性和反思,能够把它自己认作它自己,同一个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思考着的东西,它仅仅是通过与思维密不可分的意识而做到这一点的。洛克认为,一个先前的位格和一个后来的位格,若要是同一个位格,那后来的位格与先前的位格就必须是心智上连续的(mentally continuous)。

而现代的新洛克派学者不再提“意识的同一性”,而是采用“心理的同一性”这个说法。另外,确保着位格同一性本身的关系也需要历时的因果依存性。

“我们是什么”确实是个复杂又难有定论的问题,如果我们相信本书中所说的C-理论,那么,我们就会相信,“我们”本质上是以C-系统形式出现的经验主体,而C-系统实际上是一系列经验能力,其独特的属性就是能够形成统一的意识之流。

那么,意识之流是否具备任意时间点以及历时的真正的统一性?

C-理论将我们等同于经验主体,而经验主体本身仅仅是由经验能力组成的。并且,正是那产生一个单个的意识之流的能力,使得产生经验的能力(包括活跃的和蛰伏的)能够属于不同时段的一个单一的主体。如何证明我们是历时持存的?就必须要了解我们的意识所具备的到底是什么类型的统一性。

在某个时间点上意识的统一性如何体现?你经验的每一个部分,在任一特定时间点,都是和你经验的每一个其他部分共同被意识到的——因此,你的经验的所有部分都属于一个深度统一的意识场。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形式的统一性呢?

若纯粹而简单地将自我看作是一种觉察,看作是经验的核心,这种对自我的构想被称为纯粹自我论(Pure Ego theory)。然而,由于自我就是觉察,那失去意识对这样的自我而言就是致命的。

不过,如果可以无需借助于自我而用其他的方式来说明意识的统一性,那么,设立自我的理由也就消失了。在这里,作者提示我们可以关注经验的统一性,并采用了“共同被意识到的”这个术语,指的是在一个统一的整体中一起被经验到的经验(参见威廉·詹姆士《心理学原理》)。

在某个时间段中,意识具有统一性和连续性吗?在澄清我们的意识是以怎样的方式而历时地连续时,作者总结说意识之流包括了连续地被经验到的相继(continuously experienced successions)。接下来,作者尝试协调这样一对悖论:我们的即时经验发生在现在,我们的意识之流看起来由一系列静止的瞬间的相继构成,然而我们的经验始终是动态的、始终是流动着的。

或许,看似“现在”的东西,实际上是非-瞬时(non-momentary)的,詹姆士称之为“似是而非的现在”(specious present),还进一步提出了现象意义上的现在(the phenomenal present)。在实际生活中,现象意义上的现在是整个意识之流中的短暂时期,因此(通常)会有非常复杂多样的内容,其内容在特征上一般是动态的。重点在于,单个的现象意义上的现在是一个统一的经验片段,整个事情是作为一个整体而经验的,延续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其经验的内容是以依次的(successive)而非同时的(simultaneous)方式被经验到的,可以说,这些经验是历时地共同被意识到的(diachronically co-conscious)。

上文解释了“现象意义上的现在”这个概念,现在可以说出结论了:我们的意识之流可以被经验为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连续的,因为,它们是由一系列现象意义上的现在组成的,而这些现在之间由于共有一些部分而相互重叠。这可以看作理解意识之流的结构的一种方式。

就此,作者得出了一个重要的发现:意识之流不仅具备真正的统一性,而且这个统一性是经验本身相互之间关系的产物。

“我”能成其为“我”,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在生命中真正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如作者所言,考虑经过一个旅程或是改造的过程,我们是否能够存活下来,这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我们所是的事物种类。书中多次提到空间传送的设想,在这个极端的设想中,不同的信念会产生关于我们是否能认为我们经历传送依旧存活的不同结果。

毁灭身体,用无线电波传送关于一个人的信息,在另一个地方重建与旅行者出发时身体一模一样的复制品,“我”还活着吗?根据德莱克·帕菲特(Derek Parfit)的观点,正是心理连续性保证了我们历时的同一性,因此,空间传送是行得通的。但是,假设C-理论是对我们历时同一性的正确说明,这种传送方式无疑是致命的——在信息式空间传送中,原先的物体被完全毁灭了,留下的物质和能量并没有送到任何地方去。如果空间传送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完全清醒呢?那就不同了,能够保存意识连续性的空间传送方式,就是能保存自我的。

这个极端的假想展现出C-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坚持:我们的记忆、信念、信仰,以及个性特征,总体而言,都是我们希望能够保留的事物,如果失去了它们,我们也会很痛苦,但是如果没有这一切,我们依然可以存活。然而,只有未来蕴含着我们与之同一的经验主体,我们每个人才会继续存活。事实上,只要我们意识之流保持流动而不间断,那我们就会连续存在,几遍遭遇了最翻天覆地的心理变化——那种完全打断心理连续性的变化。(相反,如果我们的意识之流中断了,即使心理特征保持连续,我们也不复存在,那存在着的,更像是一个高端复制品,而非与“我”保持同一性的同一个主体。)

如果是这样,那可能长途旅行最好依靠虫洞了,即“爱因斯坦-罗森桥”,物理学家用这个名词表示穿越时空连续统一的途径。

如何理解心智在世界中的位置?

如果意识对于自我如此重要,我们该怎么理解心智在世界中的位置?

二元论者们提出的观点不同,他们认为心智绝不可能是物质的。笛卡尔就提出了“互动主义的”二元论(“interactionist” dualism),用以探讨非物质心智和物质身体之间双向的因果互动。然而,这种设想面对一个很不利的事实:我们的心智绝非不受物理攻击的影响。比如,酒精是化学制品,对大脑的作用也完全是化学性的,它们是怎样能让非物质的心智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呢?日常的化学制品如何能够对实在的非物质维度产生深远影响?似乎没有了一个正常运作的大脑,非物质的灵魂就不能够思考和推理。看来,二元论者不能很好地解释有关心智和大脑相关联方式的问题。

虽然可以说我们大脑里边的神经活动与负责我们感觉经验及更高认知能力的灵魂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互依赖性,但灵魂-理论家们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能提供这一关系的任何细节,也没有能够解释灵魂是怎样才做到这些事的。

许多当代哲学家都支持“物理主义”(physicalism),该学说认为我们的宇宙完完全全是物质的。当代物理主义者们面对的问题是,如今我们依然还在使用笛卡尔式对物质世界的构想,即如果物质世界的确如新科学家们所说的那样(只具备“第一”属性,不具备经验属性),那经验和意识主体就要从这个世界中被驱逐出去了。这让我们很难理解,我们载有各种性质的意识,如何能够成为物质实在的一部分。

不少人都有意采取“涌现主义”(emergentist)思路,即被经验到的很多经验属性是否有可能实际上是大量原子以特定方式结合时产生的一种高阶属性。然而,如果原先的粒子不具备所论及的固有性质,那么,通过把这些粒子重新组合成新的构造或结构,你是不可能创造出新的性质的。

看来,物质世界和意识之间的关系简直令人费解。不过,关于意识问题至少存在两种很有希望的进路:

大卫·查尔墨斯(David Chalmers)在《有意识的心智》(The Conscious Mind, 1996)探讨“自然主义的二元论”(a “naturalistic dualism”)。认为经验在性质上是非物质的,也和物质系统里边的计算活动不一样,但存在着一个自然规律,连接着物质系统里边的计算活动和经验。这个规律就是:任何物质系统,只要具备和人脑同样的信息处理能力,就可以产生经验,而这个经验和我们的经验在特性上是完全相似的。

但是这带来了和直觉相悖的后果:我们有意识的决定从不会产生行动,在直接导致的意义上,一个想法不可能引起另一个想法——唯一能引起想法的是我们大脑里边的非经验事件。作者有一段精彩批驳:根据这个观点,我们的经验——我们整个有意识的生活——和烟花的呈现一样:充满了光、色彩和声音,但终究仅仅是呈现。

“罗素式的一元论”(Russellian Monism)认为,至少某些物质事物所具备的基本特性,要比物理学教科书上所说的那些特性更多、更高级。而且,由于我们希望将现象的领域和物理的领域整合起来,这些额外的属性在性质上就得要是经验的。罗素的一段话切中要害:“物质世界仅仅是通过它的时空结构的某些抽象特征而得到认识的——由于这些特征的抽象性,它们其实并不足以表明,物质世界是否与心智世界在固有特性上有所不同。”

不过,回到C-理论,我们本质上是以C-系统形式出现的经验主体,而C-系统实际上是一系列经验能力,其独特的属性就是能够形成统一的意识之流。这个对自我的说明,对于物质的东西和经验的东西之间的确切关系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持中立的态度。

一些奇奇怪怪的脑洞?

作为结论,本书在最后一章探讨了未来科技发展还有哪些方式,会对我们的生命和自我产生影响。在评价这些戏剧性的改造对我们而言是否可能的时候,自我的本质,还有自我可以经过什么类型的变化而依然存活,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很有意思的一些对科技及其对生活影响的设想,很有启发性。在这里不再概述了,反正我概述还是不概述,写这篇文本概述的经验都有可能“是由二十二世纪一个正在上历史课的少年带着头盔制造的,而且很快就要下课了。”

尾声中探讨了三种关于时间的主要构想,时间本身的性质关系到在时间中存在意味着什么。

现在主义:宇宙由一系列瞬时的(或非常短暂的)阶段构成。这意味着,我们的存在会以它看起来的方式而局限于一个短暂、转瞬即逝的实在——切片。

增长方块:现在和过去都存在,只有未来是完全不实在的。这意味着生命会延展到过去,而未来是完全开放的。

方块宇宙:过去、现在和未来全都是同样实在的。这意味着,生命——以及它们完整无缺的全部喜悦和悲伤——永远是一个永恒的思维宇宙的一部分。

关于“我”究竟是什么,很难有个确定而绝对正确的答案。而经历了这番丰富的假设与有趣的思索,或许,关于“我”更愿相信“我”是什么,在心底里已经隐隐有了答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