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哈布斯堡的灭亡》的读后感大全

《哈布斯堡的灭亡》的读后感大全

《哈布斯堡的灭亡》是一本由[美] 杰弗里·瓦夫罗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4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布斯堡的灭亡》读后感(一):百年老店的衰亡

看完书,觉得奥匈帝国真是渣,烂到根了

和企业一样,不是一天倒闭的,是慢慢的烂到骨头上,有一天突然倒下了,期间虽然是外人看得到的烂,但其本身而不自知。

对于企业来说相应如此,虽然一个错误不会让企业倒下,但他就像病菌在内部滋长,不知觉发生变化,改变就是潜移默化而不自知。对于我们来说日常的疏忽懒惰,慢慢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常态,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一片人,再想改回来时,就变成了不是面对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可想而知是会沉沦还是革新。革新难不是因为他复杂,而是因为大家一起行动的困难。

《哈布斯堡的灭亡》读后感(二):病夫之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线,主旋律是两个病入膏肓的虚弱巨人之间的慢动作搏斗。在奥匈帝国被背后的小个子塞尔维亚在屁股上狠狠地踢了一脚之后,另一个巨人俄罗斯以为对手露出了破绽,不料双方根本就是百斤八两:单是勉强站着都大汗淋漓,出拳更是绵软无力。只不过俄罗斯体型更大,稍占优势。每当奥匈不支,德国就要从西线的鏖战中抽出手来,给俄国几记重拳,帮盟友赢得一点喘息之机。终于,两个孱弱的巨人双双倒地。一个现了原形,从笨重的大衣里钻出来一堆大脑袋侏儒,原来这奥匈帝国根本就是一群侏儒叠罗汉叠成的假巨人;另一个倒地身亡,迅速腐烂,腐败的液体肆意流淌,污染大地。据说有那么几滴还溅到了中国,荼毒神州。

《哈布斯堡的灭亡》读后感(三):帝国死于“面子”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大概到死都没能想通:我只不过是想要面子,为什么,到最后,连里子都丢了?顺带还坑了一群“小伙伴”。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哈布斯堡的灭亡》读后感(四):似勘误?

写得很明白. 1. P2 Para2 Line4 一般将Tannenberg译为“坦能堡”吧?简体中文版应注意与港/台版译名间差异的问题 2. P53 Para1 Line4 “德国军士官”中的“德国读着很别扭”,因为读者知道所指并非第二帝国 3. P75 Para3 Line7 不理解“射击在线”是什么

4. P87 Para2 Line2 “每下愈况”?和“每况愈下”相比,前者表示向低微的事物求道,而后者表示情况越变越坏,所以倾向于“每况愈下”

5. P109 Para2 Line6 “司部法”应为“司法部”

6. P261 Para2 Line7 “党派路线”?原文是什么?

7. P393 Para2 Line12 “;。”中的俩标点至少去掉一个

《哈布斯堡的灭亡》读后感(五):以奥匈哈布斯堡王朝的角度反思一战,视角新颖,值得一看,尤其是前面两个战前背景的章节。

写一战的文章多是以代表正义的战胜方协约国视角的讴歌。能以战败方邪恶同盟轴心国视角的反思的就很少了,尤其是以战败方实力较弱的奥匈哈布斯堡王朝视角的就更少了。 此书后面十多个章节的各战役看得头疼,可能还是我对战争的兴趣和涉猎不够吧。 但是此书前两章节对于当时欧洲态势分析相当有意思。看完发现这个哈布斯堡王朝和东方的大清在快速衰败和灭亡有着相当多的类似:君主老迈昏庸,王位继承矛盾,政令不畅,民族问题,诸侯尾大不掉,军队废弛…… 但是两个老迈的王朝在严重的民族问题上有明显不同。哈布斯堡的大量诸侯辖民族问题,佣兵自重,伺机独立分裂。大清虽有名族问题,但是相对以满蒙汉藏疆五族为核心的各民族裂痕要小很多。地方诸侯以满汉两族为主,在最后的王朝覆灭的过程中虽自立但不分裂! 所以最终哈布斯堡分裂成一堆小国家,基本退出大国竞争的序列。而中国最终还是一个完整国家,最终我们还能有机会崛起和复兴。 另外奥匈哈布斯堡和大清两个王朝周边邻国基本没有好鸟。 就哈布斯堡而言,快速扩张的俄罗斯固然是不友善的。即便同是同盟国的德国其实也是既要拉奥匈对抗俄罗斯和威慑法国,但是也明显要遏制哈布斯堡做大。此外英法等国心怀鬼胎心幸灾乐祸等着看德奥的祸事。 我们的大清其实也是一样,俄日固然不友善,其他美英法一样幸灾乐祸的看着大清被瓜分,甚至还等着利益均沾捞好处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