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同时代人回忆契诃夫》读后感精选

《同时代人回忆契诃夫》读后感精选

《同时代人回忆契诃夫》是一本由[俄] 戈鲁勃夫 等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7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同时代人回忆契诃夫》读后感(一):我最爱的契诃夫先生!

从去年四月喜欢安东之后到现在有七个季节了。从那时起就在看这本书了,因为不舍得一次性看完就慢慢得看。非常喜欢这本回忆录,给予了我一个完整立体的契诃夫。

对契诃夫的喜爱是没有止尽的,喜欢他幽默风趣的性子、喜欢他和蔼可亲的面容更喜欢他那些精妙绝伦的作品集。这本回忆录里记载了关于他与不同人相处的方式,他总是那么的真诚可爱。可爱的意思是他值得所有的爱❤️“人人都爱契诃夫”不是空来的,谁能拒绝一个如此美好的人呢

《同时代人回忆契诃夫》读后感(二):苦难酿成的美酒库。

1

契科夫没有留下任何详细的生平自传。这便是读这本书的意义,对于我来说,读完了他的所有剧本再来看这本书,则更有指向性意义。我对于这个伟人的格式塔类型,包括他对抑郁症的描写之精确,解剖刀的锋利,都有极浓的兴趣。

如果编一部这位修辞大师的语录,也是极有意义的,比如他曾说——写作的技巧其实不是写,而是删。删其不足。

契诃夫的一封信,第110页:

造句的时候,要使每一句蕴藏较为丰富的含意…写一个短篇要花上四五天工夫,在此期间,要无时无刻不想到它,否则,您就写不出精炼的句子。应该让每个句子在写到纸上以前先在脑子里酝酿一两天,加以润饰。

自然,我由于怠情,自己就没有遵循这一原则,然而,我建议你们年轻人这样做,特别是我本人曾不止一次地尝到此中的甜头,而且知道所有真正的大师的原稿总是涂涂改改,勾掉的地方比比皆是,稿纸破损,上面打满补丁。

——说实话,我读过契科夫所有的戏剧剧本,即使是从英文的翻译,我也不能够体尝到言词的甜美。真要是有这种体会的话,那必须去读俄文原著了。

再提醒一句,如果也想学习契科夫的写作方法,可以去看《金蔷薇》。

2

我读过1952年平民出版社的契科夫小说选集,前面一般都附有他哥哥亚历山大的回忆录,那看着确实很舒服。这里再次看到,忍不住再摘录一下,他在塔甘罗格中学一年级时候和父亲的对话(塔甘格罗在莫斯科以南,国界线与乌克兰接壤处,在亚速海边):

学习拉丁文非常费力,要翻译和背熟单词,花三个小时是常事,还要阅读冗长的神学史。父亲说:我马上要出去办事,你到铺子里去照应一下吧。孩子的眼里涌出了泪水,眼皮不住的颤动着,“铺子里很冷,我从学校回来,已经冷得够呛了。”

“不要紧,穿的暖一点就不会冷了。”

“今天功课很多……”

“功课到铺子里去做,到那儿去好好照应,快别磨蹭了……”

——如果你去翻阅契柯夫的短篇小说《儿童》,还有他的长篇《草原》里面那些可怜的小男孩,都会惹我们的怜悯。(与大获成功的《亿万懦夫》这出4幕戏剧,同时写成。)

第12页当契科夫已经成为著名作家,父亲就跟着他住在莫斯科附近的梅利霍沃村,兄弟们也都经常从彼得堡或莫斯科来聚会,在他的主持下进行着十分有趣的谈话,有一次大家都回忆起了鞭笞,当时老头面露忧伤的神色,用负疚的口吻说,“现在该把这件事忘掉了,往昔形形色色的事都有,以前的人想法跟现在不一样。”——这就是他们的关系。他父亲因为自己从小在鞭子下讨生活,就迫使他相信,不用鞭子就无法教一个人成器。所以43页他不止一次的说过这样的话——我小时候没有童年生活。

22页又说,他成名后经常说,如果我父亲能够按照诚实的原则经商就好了,这样他的生意就会兴旺发达,就不会发生破产的事了,这都得归咎于他眼光狭窄,贪小失大。 这本书也遣散了很多谣言,比如113页说某个读物把他称为孤独的哲学家,其实他只是避开他不喜欢的人而已,他是不能忍受孤独的。他是个不断跟朋友讲笑话的人,即使他仍留在童年的内心是苦哈哈的。

285页一作家回忆说,契科夫除了豁达和谦逊,还有骄傲和虚荣心,除了公正还有偏颇。但他像一位智者那样善于控制自己的缺点。

3

事实上,在契科夫的书信中,他相当憎恶戏剧的风尚。他说现代戏剧啊,这是愚人,蠢才和空谈家的世界。——这确实是让人震惊的。

139页,直到《海鸥》在亚历山大剧院上演失败,他一直是热爱彼得堡的,即使他抱怨天气阴冷霉气熏人(194页),连彼得堡那种轻松喜剧的男女演员他也喜欢,还专门为他们写了一出《蠢货》。在《海鸥》的7年前,144页:轻轻松松写完的伊万诺夫,在临上演之前进行了非常紧张的修改和扩充,却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大家对他的小清新和独创,好评如潮。(188页有他当时的想法:生动的形象创造思想,而不是相反。作家可不是叽叽喳喳的鸟儿!他们要艺术的把生活描绘给观众。生活中反常的现象,生活中的矛盾。)

但为什么会和彼得堡决裂呢?《海鸥》上演时全场一致的嘘声把它给毁了,那种嘘声是如此的强烈和刺耳,好像有千百万只蜜蜂挤进了大厅。真是完蛋了。

据说是和演员有关。契科夫一反常态,激烈的批评演员们。而一出大胆的打破戏剧界陈规的剧本,又将那些演业余演员们把剧本任意改动,演得乏味而庸俗。不满的观众们把过错一股脑儿推在作者身上。150页回忆的作者认为,这完全是对于功勋作家的侮辱。就和60年前的1836年钦差大臣在亚历山大剧院遭到唾弃一样。

但是从这一天以后过去舞台上流行的虚假脚饰华而不实的那一套,已经吃不开了。而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出现以后,这位热心的实践者和诗人开始为契科夫服务。契科夫不喜欢戏剧,一直对她漠不关心,但是一旦他获得了收益以后,他就一直在考虑改革戏剧。这一点是我特别注意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后来给了他一个词儿,认为是特别有高度的“情感戏剧”的萌芽。但我个人认为,如果这些情感不高贵,且是下里巴人的粗俗表演,那么这些戏剧就不值得表达。

又,744页,契科夫认为易卜生名过其实,作品纷繁复杂,却空发议论。

4

契科夫的朋友圈。我们知道他特别好朋友。我这里想念念他的名单。比如我另外一位特别喜欢的西班牙剧作家洛尔加,于1888年自杀,就是他一见如故的好友。

我最热爱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契科夫把自己的一本集字《阴郁的人们》献给了他,也是契最忠实的支持者。

列夫.托尔斯泰和他的政治观点不同,但是仍然在1897年3月28日到莫斯科的一家医院去探望契科夫。当时他又困又病,手头非常拮据,而且面部开始发黄。这时候托尔斯泰不忍心说教。两人一个宣扬非暴力——不要去对抗邪恶,一个是奋斗就要流血的气质。

《同时代人回忆契诃夫》读后感(三):这样隐忍,这样悲伤

(原文发表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6年8月27日)

俄国肖像画家瓦·谢洛夫曾经为契诃夫作过肖像画。这位著名的人物肖像画家是巡回展览画派重要代表、列宾最有才气的学生,但他对于自己笔下的契诃夫素描十分不满意,并由衷地感叹契诃夫的面相“难以捉摸”。

其实,抱有这种看法的人并不止他一个,库普林也指出过,“没有一张照片能够捕捉到契诃夫的面孔,遗憾的是,任何一个给他画过肖像的画家也都没有理解、洞察过他。”

1 下垂的嘴角

童年里的哀怨

翻开这本厚厚的《同时代人回忆契诃夫》,几乎每篇回忆文章前面都附了一张契诃夫的肖像,从少年时代直到他去世前夕。契诃夫生前没有留下任何自传,客观地讲,这些肖像相比回忆录的文字,更加客观、直接地代表了作家本人。

单就成年后的契诃夫来看,岁月在他脸上的磨砺是异常深刻的,他所有的亲友也都惊异地指出了这一点:契诃夫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从英俊腼腆、热情昂扬变得瘦骨嶙峋、郁郁寡欢,这自然很大部分归咎于病痛的侵扰,同时与他内心里的煎熬、生活中的遭遇也不无关系。

在他十五岁的那张照片上——当时这些磨砺还没有来得及显现——他一脸稚嫩,嘴角却向两边无力地下垂。契诃夫的哥哥回忆了弟弟童年时整日替父亲看管铺子的经历:原本要写作业的小孩子,迫于父亲的压力,不得不冒着严寒坐在柜台旁边,和杂货铺单调的价码打交道。为了塑造自己虔诚的形象,父亲命令自己的三个儿子在教堂里表演三重唱,而这种抛头露面的场合是小契诃夫深深恐惧的。

童年经历给契诃夫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他小说中出现的儿童都曾陷于不自由的痛苦之中:做学徒的万卡不堪忍受老板、老板娘的虐待,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求他带自己离开这里;给人当保姆的瓦尔卡总是睡眠不足,为了能睡个好觉,她掐死了摇篮中的婴儿……成年后的契诃夫多次向人抱怨:“我的童年里没有童年。”读完这段回忆录再去看他少年时的照片,他的嘴角垂得更低,一双眼睛盛满了哀怨。

2 谦卑的羞涩

总是一副腼腆的样子

不过,这种哀怨很快就被一种招人喜爱的羞涩所取代。或许是童年时养成的习惯,契诃夫在陌生人面前总是一副腼腆的样子。当他凭借自己艰辛的写作终于赢得了一些名气之后,对于前来拜访的读者,他表现出极其谦逊的姿态;尽管很多时候这些人打扰了他的写作计划,而他们夸夸其谈的内容也丝毫引不起作家的兴趣。

契诃夫是善良的,他的善良不容许他对于热心的青年作家做出严厉的批评,他宁愿做一个没有原则的老好人,帮人修改文稿,替年轻人推荐稿件。他认真地阅读年轻作家们的稿子,在给予了必要的鼓励之后,总是会提出诚恳的意见。蒲宁后来形成的诗意盎然的文风,与契诃夫的建议有很大的关系。这位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契诃夫充满了感激:“他对我总是非常温和、谦逊,像一个长辈那样无微不至地关怀……同时他又从来不让人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在这一点上,托尔斯泰应当向他学习太多——当他向契诃夫谈起高尔基的才华时一脸惊惧,难以掩饰自己深深的嫉妒和恶毒的诅咒。提携晚辈,让他们更加出色,甚至超越自己,难道不是一种自戕?

不止对于写作,契诃夫对自己的病人也时刻保持谦卑。很多人会想不起来,契诃夫首先是一位医生。在雅尔塔疗养期间,他义务为当地人治病,有时候遇到生活困难的病人,他还要从自己不多的稿费里支出一部分接济(契诃夫的经济状况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话题,他每天都在写作,发表的短篇小说自己也记不清,却始终没过上殷实生活)。

他曾经发动上流人士募捐,为小县城建立医院。正因为他理解病人的痛苦,深谙他们在正常人面前为了寻求安慰而发出呻吟的动机,当他深陷结核病的困扰时,他尽自己的全力压抑了内心的诉求:他丝毫不愿意让家人和朋友为这件事担忧,即使在他十分痛苦的时候,他还试图用自己的幽默逗在场的作家朋友发笑。

3 一双奇特的眼睛

闪烁着热情,夹杂着嘲讽

契诃夫的隐忍是惊人的,同时,他的封闭也是惊人的:他独立到了那样决绝的地步,不愿利用自己的软弱获得哪怕一点点的同情。我们观看他在90年代的一张照片,他果敢地盯着镜头,仿佛要从椅子上跳起来:“我哪里是无病呻吟者?我哪里是‘阴郁的人’?正像批评家叫我的那样,我是怎么样‘冷酷’的呢?我哪里是悲观主义者?”

契诃夫的作家朋友们多次提到,他有一双奇特的眼睛,眼神里闪烁着某种说不清楚的东西,既像是热情,又夹杂着嘲讽。契诃夫对于周围人虽然极尽宽容,但这绝不是一种盲目的、无条件的热爱,只需看一看有多少次身边人因为在契诃夫小说里看到自己的影子而大动肝火,你就能够明白:契诃夫创造的那些具有某些缺陷的主人公,都不是凭空而来的。他接待不同身份地位的访客,从他们的表达方式和谈话内容就已经猜到了对方的意图,认准了他们的格调,但他每次都隐而不发,用一种曲折的方式与之回应。高尔基的回忆中,对这一点认识最为深刻。他写道,有一次,一位体态丰满、健康漂亮、服饰华丽的太太来看他,一坐下来就开始“契诃夫式”地谈了起来:

“生活真无聊啊,安东·巴甫洛维奇!一切都是灰色的:人呀,天呀,海呀,连花朵在我看来也是灰色的。没有愿望……内心充满了忧伤……好像是得了什么病……”

契诃夫立刻用调侃的方式讽刺了这位太太:“这的确是一种病!这是一种病态。拉丁文叫做morbus pritvorialis。”该词其实是契诃夫的一种戏拟,意思是“装病”、“假病”。高尔基赞叹契诃夫“有一种到处发现庸俗、使庸俗显露原型的妙法,这种妙法只有对人生提出高度要求的人才能掌握,只有那种想看到人们变得单纯、美好、和谐的强烈愿望才会产生。”对庸俗的批判是契诃夫毕生从事的事业,他的确是一位严厉而谨慎的大夫,眯起眼睛,冷笑着注视普通人身上的痼疾,时刻准备提着手术刀迎上去。

顺便提一下,对于这种“批判意识”的方向和作用,不同时代的批评家所持的观点大相径庭。本书中文版翻译自国家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本,由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社长阿·科托夫撰写前言。

阅读科托夫撰写的文章,会读到许多“资产阶级意识”、“资本主义批评家”之类的词汇,浓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扑面而来。旧版重在为契诃夫的革命意识、服务意识拨乱反正,而1986年版本的前言则着重从艺术特色的层面分析契诃夫作品的文学价值,展现他个人以及创作中呈现的“批判性”。确切地说,这种“批判性”已经成为契诃夫文风的一个内在特点,它不再与国家前途命运挂钩,而仅仅指向“人性”本身。

4 临死的作家

当暮气降临

画家尼古拉·帕诺夫1903年在克里米亚时,曾受邀为契诃夫画肖像。画家以敏锐的眼光打量着面前形容枯槁、脸色晦暗的作家,绝望地预料到:“它(死亡)出现了。死亡霸道地守护着自己选中的人,一分一秒,慢慢地使他离开自己的对手——生命……”

当我们翻开本书最后一张、拍摄于1904年的照片,一种悲伤的感受攫住了我们:这个身穿长大衣、拄着拐杖的男人,和身边的两只小狗相比,浑身上下散发着暮气沉沉的味道。而他才只有44岁!他曾意气风发地为他人奔走,曾自信地向朋友宣称,只要是映入眼帘的任何东西,哪怕是一个烟灰缸,他也能写成一篇小说。如今他低垂着头,打量着地面,这让人想起了他写给莉季娅·阿维洛娃的最后一封信:“……也可能,在实际上,生活要简单得多。再说,是否值得对我们所不了解的生活殚精竭虑、苦苦思索,以致使我们俄罗斯的有智之士未老先衰呢,——这还是个问题。”

而谁又能真正做到豁达地对待简单的生活呢?我们翻遍契诃夫所有的肖像画,找不到一点可以信服的证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