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摘抄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摘抄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本由[美]朱瑟琳•乔塞尔森(Ruthellen Josselson)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一):在人际关系中发现真我

写自传应从关系入手,你是怎样的人,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人际关系。

引拒值某一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该被他人赋予怎样的特性。个人幻想和投射认同无意识的让我们对他人在自己生活中应扮演的角色给出了定义。我们可以接受他人的理想化,甚至扮演理想化的角色,但是我们不必把这些角色和我们“是”谁混淆在一起。

除此之外,时常暗示自己是某一种类型的人,可能更容易让你真的成为那种人。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二):塑造的力量

昨天看完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很有感触

回头看,好像在还看理论阶段,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看进去的时候,就似乎在分析前一天和贾胖的关系场的时候默默用上了

这就是”知识的浸润”吧,无声无息,不知不觉,悄悄潜入了自己的价值世界

看完书之后我清楚的体会到了这种视角,就会想起我生活中的人们,在我的剧本中我给他们安排的角色,在他们的剧本中,我被安排的角色

我对作者的写到的一个小片段印象很深,

”妈妈在弥留时给我讲了她的人生关系,意识到我并不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让我感到了xx”(记不得具体是什么感受了)

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在我的剧本中,我把我妈,我爷爷都塑造成了非常非常需要绑住我在他们身边的角色,同时刻我也马上意识到,在他们的剧本里并不一定是这样的,我塑造了他们,与我塑造的他们互动,而并不知道和关心真实的他们,我以为我眼中的他们就是真实的

此时此刻的我感觉到了一种震颤

一种我蒙蔽了我自己的感觉

这又让我联想到了被讨厌的勇气里讲的,你想要怎么对待一个人,你就可以怎么对待他

自我塑造的力量真的很强,但思维转变的那个扳手又真的很玄妙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三):突然想到的一件事,写在此处打卡记录

我常常期待成为爱的那个人的唯一,成为他的挚爱。为此嫉妒他的前任,好奇他与她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他对待她们的方法。其实心里害怕的是他能够为她们做到的事,在我这里没有做到,他能为她们所作出的牺牲程度,在我这里没有到达。以此证明他爱我不如爱小黛,阿芬,安娜,我不是他的真爱,那么问题来了。

1.我到底是想成为他的挚爱,还是渴望拥有他之前爱的那些姑娘们所拥有的特权?

2.一个人究竟能够为他人奉献到什么样一种程度?是否爱的终极意义便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毫无保留的奉献全部的自己给爱人,甚至为他?这种“爱的模式”健康吗?

3.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的相处都有所不同,人会变,他十岁爱的人和三十岁四十岁爱的人不同,爱人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如何去理解他爱的形式?如何解读一个人的爱

慢着,扯的实在太远了。

读了这本书,我意识到,以上统统都是狗屁。

于我而言,爱一个人,怎么才算是合适的人,怎么才能够获得幸福。

第一步,首先完成克里希那穆提所说的关于心的修炼,安安静静的打开窗子。第二步,了解自己,诚实的面对自己的需求。第三步,找到一个能够满足或者愿意满足自己大部分需求的人,在一起。

这大概也就是他为什么说爱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吧,真的很难,不过这种状态想想就幸福啊哈哈哈。

可是如果这才是正确的爱,幸福的爱。那么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一个人,因为智力有限眼界有限也罢,因为不知名的不理智的原因,不小心“踩中了他有意识无意识设下的圈套”,陷入了“错误的爱”这滩泥浆。爱的痛苦爱的绝望却又爱的幸福,这又算什么呢。

所有的道理都没有道理,所有的有意又都是无意。这可能就是释氏所说的兰因絮果必有来因吧。我这一刻所认为的“正确”,对于上一刻,抑或是下一刻来说,又怎么看呢。

罢了罢了,人活一世,还是随心吧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四):我与我们,我与你我他

推荐一本朱瑟琳·乔赛尔森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通过与他人接触和交往而作为自己,无论甘愿与否,这正是生活的客观事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存在的证据,而当我们意识到深处于某段关系中,意识到在同我们产生关联的周围的人物时,真的只是我们开始“发现”它们了吗?本书正是以“创造”为据点,深入探讨了我们在无意识之中建立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正如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他创造的雕塑伽拉泰亚那样。

我们带着自身的经验、情绪去感知对象,常常无法避免“自我中心”地去感知与构建他人,并且真的以为别人正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在我们不自觉地对别人的幻想与阐释的过程中,又不断地与别人进行交互,每个人又都形成自己的交往体系,我们要吸取诸多改变、接纳所有的背景,不断修改和完善我们与他人所演出的剧本,以调整好每一个人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位置与角色,却陷入难以察觉的更深层无意识的支配之中。这样互相监视,互相设想,互相表演。关系就是具有这样一种动态的、在自我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魅力。

这本书先是介绍了作者的主要思想理论,中间的五个章节分别对五段不同的关系做出分析,人们的距离愈近,关系愈得到了某种保证,亦或是生来就建立了身份上的关联,那么随着时间所产生的困惑与痛苦都会彰显出来。对于父母、兄弟、姐妹、友人,甚至陌生人,我们都可以有意识地去思考一下,我们对不同的人分别贯以了什么模式?在我们自己亲身参与的那些冲突之下,又带有着哪一些并不完全真实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在潜意识下做出的反应对某些节点与转变做出了多大的影响?我们是否在其他人身上投射了某些方面,使得我们与他们之间的一些困惑愈来愈明显与难以解决?我们在交往中隐藏的部分难道不会影响我们与他人之间相互的判别吗?这样复杂的由认知到做决定的关系过程,虽没有必要风声鹤唳,但一旦我们意识到这些,我们做出的有意识的改善会在关系过程中相互塑造更完善更健康的彼此。这是我读这些案例所想到的反思。

在书最后的总结章中,提到了很有意思的一个观点:存在。即我们要能感受到自己处在别人的世界当中,即使在生活中做到倾听与了解别人是极其困难的,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庞大的对他人而言永远陌生的世界,但是我们又时常渴求着被人了解,被人“正确”地想象自己。以确认我们所感受到的自己的存在。

另外,书的首尾处都引用了萧伯纳的戏剧《皮格马利翁》(音乐剧以及电影《窈窕淑女》均由此改编而来),结尾处所引用的话使人醍醐灌顶,在萧伯纳的戏剧里,他的结局是这样的:伽拉泰亚从没很喜欢过皮格马利翁,他与她的关系太像神一样了,而无法愉快地在一起。

所以,无论我们经受过或正在面临着多少关系上困惑与痛苦,去正视它便好,否则一切也几乎失去了意义。正如书中有提到,“我们在关系中的不幸是我们常被重复选来饰演我们可能不想再演的角色,而人们很难同意别人做出改变,从而时常产生抗争。但是使人最为恐惧的不是受到伤害,而是来自毁灭,来自消失,来自意义的消无。所以我们竭尽全力来忍受苦难。”这也正是这本书的意义,欲要前行,必将经受。

最后再分享一个地方,马丁·布伯区分了“我-它”关系和“我-你”关系,前者是有目的地利用的一种关系,后者则是达到灵魂的关系。马丁·布伯表示,我们的关系大多处于前者,“我-你”关系是极为罕见与可遇不可求的,希望大家可以遇到。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五):《皮格马利翁效应》读书笔记

在古希腊神话中,雕塑家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他亲手雕刻的少女拉泰亚,他热烈的爱和真诚的期望感动了阿佛洛狄忒女神,女神为雕塑赐予生命,皮格马利翁的雕塑成了他的妻子,这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造就奇迹。皮格马利翁创造了他的爱人,我们也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着自我和他人的角色,我们每个人都像是剧场里的导演,找人饰演自己舞台上的角色,于此同时,别人也把我们排进他们的戏剧之中。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多年后,与曾经的恋人再次相遇,却发现对方与自己记忆中的那人大相径庭,于是感慨唏嘘,或是奇怪自己当初怎么瞎了眼......某个你自以为熟悉的人,在走出彼此的关系后却完全变了一副模样,就连性格也变得陌生,你突然觉得,好像一点也不了解他,这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我们了解的只是我们故事里的那个人,而在别人的故事里,对方则出演着另外的剧情。每段关系的“感觉”都不相同,每段感情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和旋律,不可能在别处被精确复制。比如,我们跟某个朋友在一起会更乐于嘲笑对方的小缺点,而跟另一个朋友,则更乐于高谈阔论一唱一和,与不同人的交往,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爱情的碰撞,最容易创造幻想和创造对方,坠入情网和沐浴爱河是幻想开始的地方,当我们初次遇到一个人时,我们相互搜寻彼此微妙的线索,审视对方是否适合我们剧本中的某个角色,这个匹配的过程发生在无意识之中,感觉上就像是天赐良缘,最初的对方似乎满足了我们的所有幻想,我们“内心的剧作家”所准备的剧本、服装、台词、妆容都像是为对方量身打造。一旦我们为对方预设了一个形象,我们便试图从对方身上捕捉我们想要的部分,发出我们的期待、想要和需要他们成为“我心中期望的那个人”,对方亦然。我们成为彼此人生故事中的人物,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微妙互动当中,我们也许会成为彼此的拉泰亚,但也可能把对方变成了自己最想逃离的人。

洛玻塔和唐娜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有着截然相反的性格,妹妹唐娜是热烈轻率的,姐姐洛玻塔是安静束缚的,她们一方面竭力回避对方身上自己不喜欢的部分,却也无法从不可抗拒的一体感中完全抽离。

有些性格放在自己身上我们会受不了,所以我们很容易就把自己忍受不了的各种性情编排给了最亲近的人,把自己最不能忍受的东西寄放在对方身上。妹妹复制了父亲的任性和不负责任,姐姐则充当了无助和恐惧的照料者的角色,这对双胞胎姐妹就这样在对方身上创造了背光面的自己,终其一生纠缠在一起,就像在跟影子拳击。

马克和女儿琼的人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样一对在别人眼中相当出色、成功的父女,却都被囚禁在麻木的情感高墙之内。父亲马克是封闭且疏离的,绅士地迎合着社会和他人的需求却为此深感困扰,父亲希望把女儿塑造成没有烦恼的“马克2.0”版本。在琼二十几年的人生历程中,她的内心世界一直被父亲所塑造,父亲教导她如何做人,如何生存,却几乎不让她做自己。

琼满足了父亲对她的期待,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取悦者”,但也同样继承了父亲的性格和随之而来的困境:既害怕自己一味迎合别人的喜好,成为为别人而活的人,又害怕表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损害自己长期经营的形象。

马克和琼的故事让我们看到,通过成为父母内心世界所希望的某个样子,孩子的人生会被父母怎样雕琢,父母把自己悬而未决的人生难题转移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更好的处理这些问题,却往往把孩子也引入同样的困境。

汤姆和凯茜的婚姻也曾有过快乐的时光,最初,两个人都认为自己在对方身上找到了最想要的东西,一种两个人在童年时代都曾感受过并一直渴望的——安全感,他们为了克服自身对被拒绝的恐惧,彼此靠近,试图重建一种可以安之若素无条件的爱的感觉。

对汤姆来说,“爱人”是指那些持久可靠、温暖并且能够随叫随到的人,那些他相信总会一直在他左右、陪他共度美好时光的专一的人。他为妻子凯茜安排好了“我的完美妻子”一角,要她像他期待的方式出演专情的剧本,而凯茜取悦别人的天性恰好迎合了丈夫最初的安排。但婚后更多的生活体验,让凯茜发现了丈夫的固执,也发现了自己的更多可能,于是开始探索走出丈夫为她设定的脚本,当关系中的一方从另一方的期待中出逃,彼此的关系便失去了根基,妻子再造了自己,他们的婚姻大戏也随之落幕。

如果他们不把对方期待成自己可以抛锚一生的安全石,如果他们可以承认对方是复杂矛盾而又丰富多变的人类,就可以懂得这样一个现实:亲密关系中的彼此参与创造了某种程度的对方,也被对方以特定的方式所编排,从来没有静止的安全感,关系总是在相互作用中保持着微妙的动态平衡。

关系是被创造的,而不是被发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人们如何在关系中创造彼此,书中四个完整的案例为我们展示了生命彼此雕琢的过程,当投射在对方身上的期待和幻想格外强烈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对个体独立性的尊重,进而忽视了对方内心的渴望和需求。雕塑少女拉泰亚只有在被赋予生命,成为独立的个体时,才能与皮格马利翁建立有生命的亲密关系,如果故事有续集的话,有了生命的拉泰亚会不会也在心里为皮格马利翁拟好了剧本,那么,这段因期望而生的爱情,在之后的彼此创造中,究竟会继续在舞台上演唯美的爱情还是出逃的别离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