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见树又见林》经典读后感有感

《见树又见林》经典读后感有感

《见树又见林》是一本由[美]艾伦·G.约翰逊 (Allan G. Johnson)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 元,页数:2016-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见树又见林》读后感(一):在思考时

大一上《社会学概论》时老师便推荐我们看这个了,但自己却迟迟未看。如今大二了才想起它。 书里的话与许多观点老师在课堂上已经有所涉及,所以看起来像是重温知识一般,蛮亲切。 只是这些概念与观点只有在我正常思考且沉浸在此时我才能得到其中复杂的乐趣。 书里提到的非法移民与企业裁员的例子,我看到那里时思绪驻足了良久。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的需求才导致只能由这两者去从事的,或者说这两者产生的原因除去了他们适应当地经历发展需要廉价而大量的劳动力之外,还有什么值得我们考虑。但无果,企盼下学期再找老师讨论。 不能轻易地说那些不识字,不看书,不懂昆曲粤剧的人,还有在公交上吐痰,讲话十分大声,奇装异服的人,行为举止不“一般化”的人是没有文化的,是不正常的。相应地,只是这些人的文化无法用我们能接受的文字或者语言去表达,亦或是他们本来就不用文字去展示文化的存在。从这个层面而言,文化二字不再具有鲜明的划分意义,而是一种社群属性的代名词。 另外,书末所提到的男性白种人公民并未觉得他们拥有任何特殊的超越女性的权利,但他们在发觉自己并不能对选举结果抱有自己投票的期待时则大呼自己的权利受侵。男性公民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某些领域已经占有相对于女性没有的隐性优势时,性别所带来的不公已经产生。对象相反亦然。只是目前来看,前者更甚。 我们在宏大的社会系统中,系统里的文化影响着各自的选择,这些选择是在社会系统所提供的文化及符号而行塑出来的最小阻力路径。同时,选择也塑造着社会系统的文化。换言之,我们的个人取向其实是放置于社会系统中的,所有的个人都势必与社会产生关系而构成自我身份,即使身份是系统所不允许的,所批判的。但也这些反叛式的身份其实本就符合了某种文化类型。 能够在自己的国家里高谈政治,批判制度,以及说上一些与现行政策不怎么符合的话,是好事吧。 “因为是人创造了社会生活,所以社会学实践总是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思考社会压迫之类的‘大’问题是一回事,思考这些问题如何与我发生关联,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面对这个社会,我们深陷窘境,而且已经陷了许久。”

《见树又见林》读后感(二):最小阻力路径——理解社会学的一种方式

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在书本的第一章中,作者用玩大富翁的游戏经历来解释了社会系统与行动者的关系:他玩大富翁游戏的时候,抑制不住自己不断掠夺其他玩家的财富、总想获胜。这让他产生十分不适的感觉,一方面,胜利本身让他感觉很爽;但是另一方面,夺取财富的行为本身,又让他感觉自己是个贪婪的、唯利是图的人。这种矛盾的根源并非来源于作者有能力战胜他人而导致他人成为输家,而是大富翁游戏本身,就设定了让玩家贪财的行为方式。玩家只有在游戏中“贪财”,才能沿着最小阻力路径(a path of least resistence)行动。

如果游戏由我们设计与掌控,我们当然可以加入随心所欲加入自己喜欢的部分。但是,既定的游戏系统是外在于我们本身的系统的,无法随我们的心意而变。艾伦·G·约翰逊是这么解释社会系统中人的行动后果的:“当人们参与到真实的社会系统中时,所产生的后果取决于两点:一是系统本身以及它的运行方式;二是人们不时置身其中,通常会有的作为。人们的作为取决于他们的角色,而角色是与社会系统和他人关联的。”

之后的论述中,最小阻力路径的概念时而出现,不断提醒读者社会系统的存在。从打倒“个人主义”的靶子,到理解社会文化,剖析社会结构的关系属性、分配功能、各层子系统与其中的文化关系,社会中的物质要素,社会中的身份与角色以及作为生活方式与实践方式的社会学。最小阻力路径时而是一种解释/归因工具,时而是一种思考理论及现象的视角。而我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本书的主线。

最后,作为门外汉,提出一点不知所谓的批评:尽管作者强调社会系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我自己和他人生活的综合。人和社会系统互动的结果,是社会生活的模式,以及对于个人、社会和世界来说的种种后果。”但是,本书的论述多从结构的角度展开,而未在展示人与社会系统互动部分过多着墨。

《见树又见林》读后感(三):《见树又见林》摘抄

1、我并不因为这个国家的种族歧视而觉得自己有罪,因为这并非我个人的过错。但是,作为一个身处其中的白人,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去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要超越潜在的罪恶感,看自己如何给社会带来一丝改变,唯一的方式就是认识到社会系统不等同于我,我也不是社会系统本身。

2、很显然,作为个人,我有能力这样获胜,这是一种解释。但是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大富翁游戏就是要我取胜。

3、最容易做出的选择——虽然这选择未必轻松——是从众。这并不是说我们愿意从众,仅仅是因为和不从众相比,从众遇到的阻力更小。

4、商店里的大量水果和蔬菜,都是季节性农场工人种植的,他们的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给这些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像样的薪水。那么服装或食品的价格将会比现在高得多。这表示,成百上千的工人天天受到虐待和剥削,我却从中直接受益。虽然我从中得到好处,但这并不代表我是一个坏人;只是因为我身处社会系统之中,也就和这些人的遭遇有了联系。

5、个人主义的模式促使我们这样想:如果有足够多的人在改变,那么社会系统当然也会改变。但是社会学的观点表明,改变不是这么简单的事。社会生活在于人们如何通过社会关系而发生联系,除非社会关系改变,否则社会系统不会改变。

6、虽然我们都明白我们就待在教室里,也就是说很多事是不会发生的,可是只要这事情没有发生,我们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7、真正影响到我的不是声音本身(装进我耳鼓的振动的空气),而是我用来描绘声音的词汇和概念,这些词汇和概念赋予声音以意义,其实真实是我的头脑想象出来的。我不是说我使用词语的时候,我创造了声音本身;它本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我所创建的只是我所认为的声音的意蕴,及由此对我产生的意义,而后我用这个词语来指称这个意义。

8、这种“显而易见”也会令我们忽视:某些事物显而易见是真的,实际上却可能是假的。

9、“异性恋”与“同性恋”的不同,不仅仅在于我们意识到两者的不同,还在于文化价值在两者的排序之中偏好前者,使得后者更为人非议。

10、大多数偏好是在特定文化中通过社会变化习得的。要认识这一点,最有说服力的方式是经历具有不同价值观的文化。

11、当我做选择的时候,我总是在我的文化所提供的非常有限的范围内进行选择。这就是说,我们从不曾有“自由”的选择。

12、长着牙齿的价值。

13、人们被当做偏差者,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就是他们。

14、当拥有财产给予一些人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势力和特权的时候,那么保护财产权的规范所保护的,就是势力和特权的不平等,以及那些能够运用这些规范的人。

15、人们说自己再也没有什么感觉了,内心空虚。其实内心空虚也是一种感觉,只不过他们不认为它是一种感觉而已。正式这种空虚感,使他们容易选择最激烈的方式进行表达。

16、尽管我们的文化并没有这样认为,但是“不带情绪”的确是一种强有力的态度,男人经常受到这样的期待,尤其是那些握有权力的人们。

17、在社会不平等的多种形式中,存在地位低的人比地位高的人往往更为情绪化的文化刻板印象,这一点很容易被后者拿来对付前者。反过来,又被利用成为他们不适合高职位者的理由,因为他们没有恰如其分的态度。

18、我们生活在观念的网络中,我们自己造出编织的材料。

19、从结构的视角来看,师生之间的性关系是不可能平等的,因为他们在系统位置当中的角色定位是一种“本质上”的不平等,而且这种不平等是“不可改变的”。即便两个当事人“认为”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但是实际上他们只是假定自己拥有能够超越系统位置、定义这种关系并形塑他人对此关系的认知的力量。抛却这种结构角色所有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他们之间也许有可能发展处一段健康的两性关系,但这种几率几乎为零。

20、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支持女性独立与性别平等的社会里,如果这个社会更在意女性与儿童的健康与安全,而且它不把掌控暴力作为衡量男性是否具有男子气概的标准,那么这个社会里的家庭暴力就不会像一种流行性似的蔓延。

21、不论身处哪个阶层,你都无法逃离洪水猛兽般的广告轰炸,而且最终会在潜意识中接受广告的背后信息,去买那些你现在没有的东西,以为你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见树又见林》读后感(四):本书提到的经典文献

一、身份Identity

1、角色Role

“Social Roles,” in Social Psycholog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1981

The Study of Man, 1936

2、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

Encounters, 1961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1968

“Identity Work among the Homeless: The Verbal Construction and Avowal of Personal Identities”, 1987

3、污名Stigma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a spoiled Identity, 1963

4、性别Gender and Sex

Gender Privilege特权

Gender Basics: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Women and Men, 1993

Labeling Women Deviant: Gender, Stigma, and Social Control, 1984

“White Privilege and Male Privilege”, 1993

American Manhood: Transformations in Masculinity from the Revolution to the Modern Era, 1993

“Sex Difference in Psychiatric Disorders”, 1976

“Sex Differentials in Health and Mortality”, 1987

5、LGBT

Beyond Power: On Men, Women, and Morals, 1985

The Lesbian and Gay Studies Reader, 1993

Men’s Lives, 1995

Homophobia: A Weapon of Sexism, 1988

Gay Issues in the Workplace, 1993

6、性骚扰 Harassment

Ivory Power: Sexual Harassment on Campus, 1990

The Lecherous Professor: Sexual Harassment on Campus, 1984

Old Boys- New Women: Sexual Harassment in Workplace, 1993

Passing By: Gender and Public Harassment, 1995

Sex and the Women, Men, and Organizations, 1985

Sexual Harassment of Working Women: A Case of Sex Discrimination, 1979

7、种族Race

Portraits of White Racism, 1993

The Rage of Privileged Class, 1993

“The Continuing Significance of Race: Antiblack Discrimination in Public Places”, 1991

Living with Racism: The Black Middle-Class Experience, 1994

Uprooting Racism: How White People Can Work for Racial Justice, 1996

An American Dilemma, 1945

The Black Elite, 1991

The Rage of a Privileged Class, 1993

“The Continuing Significance of Race: Antiblack Discrimination in Public Places”, 1991

Living with Racism: The Black Middle-Class Experience, 1994

White Racism: The Basics, 1995

The Agony of Education: Black Students at Whi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996

Portraits of White Racism, 1993

Uprooting Racism: How White People Can Work for Racial Justice, 1996

Debating Affirmative Action, 1994

Beyond Race and Gender, 1991

8、Suicide

Why People Kill Themselves, 1992

二、文化Culture

1、价值Value

“The Sociology of Values”, 1983

2、态度Attitud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Attitudes and Social Structure”, 1988

3、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The Self-Concept over Time: Research Issues and Directions”, 1992

Conceiving the Self, 1979

Mind, Self and Society, 1934

Life and the Student, 1927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1959

Asylums, 1961

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1963

Interaction Ritual, 1967(仪式)

Gender Advertisements, 1976

Forms of Talk, 1981

Erving Goffman and Modern Sociology, 1992

“Embarass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1956-1957

三、空间Space

1、Workspace diversity

Workspace Diversity, 1995

Gay Issue in the Workplace, 1993

Personal Space: The Behavioral Analysis of Design, 1969

2、家庭Families:

At Odds: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America from the Revolution to the Present, 1980

Fatherhood in America: A History, 1993

Capitalism, the Family, and Personal Life, 1986

Pricing the Priceless Child: The Changing Social Value of Children, 1985

3、家庭暴力Family Violence and Sex Violence

Against Our Will: Men, Women, and Rape, 1975

License to Rape: Sexual Abuse of Wives, 1985

Sex, Violence, and Power in Sports: Rethinking Masculinity, 1994

Boys Will be Boys: Breaking the Link Between Violence and Masculinity, 1991

Sexual Exploitation: Rape, Child Sexual Abuse, and Workplace Harassment, 1984

A Woman Scorned: Acquaintance Rape on Trial, 1996

Rape and Society, 1995

4、Aging

Coming of Age in Samoa, 1953

5、区隔Segregation

“Changes in the Segregation of Whites from Blacks during the 1980s”, 1994

American Apartheid: Segregation and the Making of the Underclass, 1993

“The Contact Hypothesis Revisited: Black-White Interaction and Positive Racial Attitudes”, 1993

6、Migration移民

When Work Disappears: The World of the New Urban Poor, 1996

四、结构Structure

“The Sociological of Social Problems”, 1976

1、社会时间Time

Temporal Man: The Meaning and Uses of Social Time, 1981

“Social Time: A Methodologica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1937

Th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the Week, 1985

2、失范Anomie

“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 1938

3、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1967

Structures of Social Action: Studies in Conversation Analysis, 1984

“Ethnomethodology and the Micro-Macro-Order”, 1990

Making Sense of Ethnomethodology, 1987

4、社会互动

You Just Don’t Understand: 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 1990

Talking Nine to Five, 1994

“A Norm of Reciprocity: A Preliminary Statement”

The Gift, 195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1986

Social Exchange Theory, 1987

五、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Inequality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Inequality: Class Conflict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6

The Capitalism System, 1986

六、阶层与工人 Labor, Work and Class

The Overworked American: The Unexpected Decline of Leisure, 1993

七、政治社会学Political Sociology

Capital: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5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