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锦集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锦集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是一本由赵省伟 / 李小玉 编译著作,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元,页数:5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一):读图时代的中国记忆

很美的一本书,指它的颜色和装帧。

很有价值的一本书,指它的史料价值。

也是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晚清的人物,逝去的时代,写不尽的历史,在西方的史料中呈现出另一幅面孔。

资料的意义在于提供更客观的判断。这些历史的证据被精心编选出来,然而判断需要各自去体会与思考。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文/ 海蓝蒲雨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三):《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50-1937)》读后

朋友想我介绍了这本书,图式饶有兴味地买了来阅读一通。读罢,我觉得一下几点是我特别想谈一谈的。

1.趣味性。趣味性首先体现在彩绘图画方面,作者搜集了近400张彩色图画,以图画为主体,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了近代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近代史。传统上读书是以文字为主,但在如今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长时间盯着书本已基本不可能。该书彩绘图画的形式,可谓一个亮点,有效地解除了阅读文字的视疲劳,反而增加了趣味性。其次、趣味性也体现在内容本身方面。 如该书200-203页的明显片,且不说这些明信片所反映的内容如何,我觉得这些绘画都极有趣。

2.生动性。图画的作用就是惟妙惟肖地描绘一个事件、一个图景。虽然书中的图画基本来自与手绘,比起原版照片有失真之处,但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当时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近代境况。如上册里面好有些关于“庚子事变”的图画,翻阅这些图画时自然而然地让读者去浮现当时的场景。

3.启发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启发性:一是西方人是如何看待当时的中国及中国人的?书中提到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是奸诈狡猾的,他们有这样一种民族主义倾向。但反过来想,中国人没有民族主义倾向吗?我想也是有的。任何一个人生活在他所成长的那片土地、取得了那个国籍,他便有了一种使命感、正义感。这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并非所有的西方人都认为中国人是邪恶的,其中也不乏真实的记录。另一方面,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我们如何看到我们的那一段历史?历史研究的任务不仅是还原历史,更要解读历史,从中总结规律。正如这本所说的,“从阅读走近现实”。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四):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印象,回看中国近代史

能收集到如此多法国画报中关于中国的图片,编者的细心和毅力程度值得称赞。书名虽然是1850-1937年的中国,但主要集中几个历史事件,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1901年的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以及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

基本上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中国人在法国画报中的形象大多为“纤长手指和指甲,眯缝的小眼睛,尖嘴猴腮”,境内强盗流窜,对死刑方式的极致追求,经常爆发殴杀西方传教士的事件。整体形象颇为阴暗,这或许可以与当时部分欧洲人认为的“黄祸”有关吧,书中1891年12月19日《小日报》就如此描述到,“我们国家的孩子数量有限,可是那帮人的孩子却多得养不了。如果有一天这群天子的臣民发现在自己的国家无处寻找食物,他们就得去别处寻觅。人们断言这些中国人到时就会像阿尔及利亚的蚱蜢一样遍布欧洲,啃食一切,毁灭一切”。这一印象依然沿用至李鸿章访问欧美时期,如1896年7月26日《小日报》关于李鸿章的配图,小眼睛中带有阴郁。

不过也有例外,同时期李鸿章在美国画报上的形象则可爱了许多,例如1896年8月13日《名利场》上的李鸿章虽然指甲依然尖细,但因为采用了非写实风格,头身比例偏漫画风,总体还是阳光的,随后的那张《李鸿章烟卡》中李鸿章几乎就是个邻家老翁。

而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欧洲人开始接纳“现代化的中国”,并且随着接触机会的增加,画报里的中国形象愈发写实,妖魔化程度大大降低,例如1930年2月23日《虔诚者报》中“在上海市场——一个别致的露天货摊”,更加贴近现实。不过也有些画报依然停留在过去印象之中,例如1930年8月17日《小日报》中“被英国人虐待的英国女子”,画中的中国人依然留着辫子,小孩子的表情都有些狰狞。

这也代表着欧洲人对中国印象的分裂,一些人开始接触中国现实,而一些人仍然认为中国会带来“黄祸”,而这两派也影响着当今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

另外我有些好奇,在中国近代画册上欧洲人的形象又是如何变迁的?书中有几处中国人反洋运动的宣传画册,不知将来是否有机会收集整理成一本《西方人在中国:近代中国画册》?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五):另一种眼光下的中国史

小时候看历史课本,对于清朝末年的那一段历史的认知就是,满清政府体弱多病,腐败无能,横征暴敛,崇洋媚外,鱼肉百姓,列强政府残忍地瓜分我国土地,抢夺百姓财物……那时候年少尖锐,在内心里恨得牙痒痒,恨不得穿越过去改变历史。

但历史这个东西,不能单方面地去看待,不然就变得主观了。不管是历史课本,还是一些普通的历史读物,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千篇一律的,只是有的细讲了,有的一笔带过了。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就蛮有意思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厚讲西方人看待中国某一段历史时期的读物,厚厚的两本,图文并茂。据说这些来自《小巴黎人报》《小日报》的彩色石印版画共有四百多张,内容涉及1891年教案、1895年甲午战争、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洲、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侵华、1905年日俄战争、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病亡出殡、1909年袁世凯小站练兵、1911年袁世凯剪辫子就任临时大总统等,涵盖众多秘辛旧闻,原文报道也有二十多万字,真是不小的工作量!我听知情的朋友说,该书的编著者特意去了法国收集这些原材料,加以编辑和整理,最后才成书。真是良心之作啊!

这是一本非常好读的书,作者按照时间线来讲西方人眼里的中国近代史,每一个事件,不管大小,都配有一副图画,惟妙惟肖,生动无比,这让读者在阅读那一段历史的时候,还能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比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字读物要好太多,至少不觉得鼓噪和乏味。除此之外,里面还提到了很多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和观点,我觉得对于我们了解自身以及那段历史都是很有参考性的。

西方人最开始的时候惧怕中国人,他们觉得“炼金术士及其他一些哲人很早之前就已经断定人数众多的蒙古人、满族人和汉人最终会入侵欧洲从而导致整个欧洲灭亡”,“人们断言这些中国人到时就会像阿尔及利亚的蚱蜢一样遍布欧洲,啃食一切,毁灭一切”。但是随着历史脚步的深入,他们开始进入中国并了解中国以及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的观点又发生了变化,“中国人与我们完全不同,他们没有灵魂”,“中国人没有感觉,只有知觉,不过,他们的知觉超级敏锐,他们的眼睛能够捕捉到我们无视的细微差别”,“中国比任何国家都要传统,汉语如此困难,把中国人的思维都禁锢在一些既成的、守旧的想法中,外国引入的新鲜事物很难被接受。”

这些观点或许有些主观和过时,甚至还有些偏激,但不得不让我们开始反思自己以及那段历史,从不同的角度和眼光来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民族,本就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

最后以序言中的一段话作结:历史是已经消逝的过去,历史的观察在人类大同之前一定会有民族或国家的立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真相毕竟是真相,真相不会因为言说而改变或不存在。从民族或国家立场看,历史犹如风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如盲人摸象,每一个人都觉得摸到了真相,其实可能只摸到了大象的某一个部分。重建历史真相需要超越性的立场,更需要动手动脚找材料,只有充分占有绝大多数史料,我们才有可能说自己的写作、言说向真相逼近了一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