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疑案里的中国史》读后感摘抄

《疑案里的中国史》是一本由艾公子著作,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疑案里的中国史》读后感(一):简记

公众号,是独立于平时网页端的、百度不可检索的一个大平台。其形式类似于曾经的博客,由于其强大的变现能力吸引了大量人前往,也因此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本书的作者“艾公子”也是公众号的集体笔名,这也说明了书中很多文章的风格并不相同。公众号出书早有先例,像垃圾但不让说的北大出版社就做了很多反例,公众号或者说现在很多自媒体的文字方式有别(违背)传统的规范,门槛的降低也是因为谁都可以来说上几句,而且显然流量时代大众更喜欢单句成段加上多图的阅读模式,某书最为典型。本书在选文上分类八大类别,而且行文中明显修正了排版且删除了不少插科打诨的句子,虽然没有配图比较遗憾但还是看出一些心思在其中。

我本身历史特别差但对那些“没用的”花边消息最感兴趣,这本书试图从一些疑案中串联起中国史的一个侧面,由于其评论深度不足论史方面可能不太成功,但从关注到史书上含糊其辞的说法入手开始探究,综合多家之言也是在学习历史时最好的态度。正所谓“政治斗争的历史,哪有黑白分明”,历史中很多无从考究的事情才值得玩味,作者正在做类似推理小说中侦探的工作,书中有一些引导的倾向但不给出确定的结论,比较客观理性。书后给出几十篇史料、著作、论文值得肯定,但要是标注一下文章引用部分就好了。

关于宫廷中的绯闻、曹操不称帝的揣测、看似盖棺定论的杨贵妃之死等等都很吸引人,而且对南北榜案的讨论也颇具现实意义。这本书让我首次认识并喜欢上了一个小角色——王之寀,他是在晚明三大案一篇文章中敢于逆时代追查真相的人,是黑暗社会中的萤火,虽然没得到结果也不为后人所知,但无愧于自己。晚晴的刺马案我早有耳闻,书中梳理了事件经过,但并未提及《清稗类钞》等颇具争议的记载,也没有过多展示案件疑点,着重于讲述政治影响之下没有真相,有些遗憾,而且这个故事被改编成了电影《投名状》很有意思。最后一篇印象深刻的文章是焚书坑儒背后的真相,我们一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哪怕民国早有大量学者考证,多些这种文章、少些夸大标题的文章,是个好事。

总的来说,这本书在历史方面看起来并没什么差错,也可能过于小心缺少了剖析与评论,对我这样的路人来说是长知识,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可能有些捉襟见肘。

《疑案里的中国史》读后感(二):跳出历史看历史

最近几年,历史书籍可不少,不论是史学名家还是网络大咖,都可以把历史拎出来评说一番,历史虽然是过去已发生的事情,但是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存在记载缺失或者记录矛盾之处,于是,历史研究者们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进行还原、佐证、推测甚至假设,由此而引发出不同学派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讨论和争议。

艾公子著的《疑案里的中国史》选取了40个中国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事件进行解读,作者对这些疑案进行分类,既有帝王生死,又有王朝夺权,既有将相结局解析,又有颠覆历史悬案。对于每个疑案的分析,作者先结合正史野史进行叙述,再进行对人物命运、事件发展进行分析,尤其是能够跳出历史循环来看待、审视后人的经历,角度独特,分析透彻,发人深省。

历史总在循环往复,哪怕有前人活生生的教训摆在眼前,哪怕能够隐约预测到自己的命运,人却总是义无反顾追寻前人的脚步,自觉主动地跳入历史的怪圈之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书中我最喜欢的专题是“将相离奇结局”,讲述了伍子胥、范蠡、商鞅、韩信、魏延五位将相的故事。他们都曾抵达过仅次于帝王的权力高峰,也曾经历过人生的低谷,人生几度起起落落沉沉浮浮,或许能代表中国历史上仕的高峰,历史上同时拥有权力、地位、金钱的人不计其数,但是能够善始善终者却仅有范蠡一人而已。作者通过范蠡的人生经历,对照历史上与其有相同或相似境遇的人,在面临同样人生选择的时候所作出的不同选择,从而勾勒了人生不同的人物轨迹。

这种跳出个人命运纠缠,从高空俯视历史长河中众多星星点点的视角,让人更能够直观感悟到人的命运与性格、选择息息相关。相对于传统写历史就单纯写历史的方式,这个分析切入点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不仅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而且从历史中反观中国文化传统,甚至揣摩记录历史的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一种很好的历史写作尝试。

孔尚任的《桃花扇》中的那句话“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短短十八个字概括了许多人一生的命运。人生有起必然有落,道理谁都懂,却并不代表能够正确地取舍,然后安然过好这一生。活得通透洒脱,抵制住功名利禄的诱惑,看淡身外之物,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历史不能改写,所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当下和未来。

《疑案里的中国史》读后感(三):《疑案里的中国史》:八卦星人速速集合,探案学历史啦~

我看过很多历史类的读物,有的从时间线上来叙述中国的发展史,有的从女性妆容和造型上来表现中国历史的发展史,但我还从来没有发现过,从疑案中来探讨历代中国的一些发展变化。 之所以聊起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看了这本《疑案里的中国史》,当然,在看这本书的封面时,我突然想起了《御赐小仵作》,准备看完这本书后,再去复习遍这部剧。 这本《疑案里的中国史》封面比较简单,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了,下面直接进入正题说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这本书从题目中你就可以看出两大重点: 第一个是:疑案, 第2个点是中国史。 作者主要通过疑案这个小小的切入点,来用“以小见大”的方式通过疑案中,当时的环境、文化、社会背景、以及人物背景,来阐述疑案的产生过程,以及案件中人物的心理状态,然后给出合适的收尾,当然这个时候,你可能觉得,这不就是普普通通的记录一个故事,就像电视剧中的人物破案一样吗? 怎么说呢,是也不是。 相同点是整个故事直接从剧情方面开始,作者时而让自己露面来阐述主角们的背景,时而让主人公们自己登场,来演绎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不同的是这本书相对于别的破案言情剧,他没有那么多情情爱爱的成分,而且相对来说是一本比较专业的疑案解惑书,并且通过历史、考古学、医学、以及法学等多个方面,多角度的,来让你从不同的方面,了解这个案件,让你对当时朝代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疑案判定手法,以及当时的医疗技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整本书总共分为八个章节,从帝王之家的种种疑案入手,然后延伸至整个王朝的疑案,之后,便是历史上一些悬案。最后,更加接地气的讲述了比较出名的几个民间案件,每个章节都分门别类地讲述了一类悬疑案,所以,对于不想从头看到尾的,可以想读哪个章节就读哪个章节,或者只读一个章节中的其中一个案件,这都是可以的。

我读了大部分内容,发现里面的大部分剧情并不是很血腥,所以无论是晚间,还是白天,都可以在空闲的时候阅读,如果你是历史爱好者,或者是高中生,选择了历史这门学科的你,都很适合读这本书来填充知识点,或者扩充你对历史的了解,喜欢这本书的小伙伴,建议自己找书来读一读。

《疑案里的中国史》读后感(四):疑案里的中国史,皇朝秘闻的引路人

你知道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吗?

你听说过“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吗?

你知道玄武门之变的起因结果吗?

你知道楼兰古国去哪了吗?

……

翻开中国历史的时候,我们总会被眼前的悬疑谜案、离奇故事所吸引。中华500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历过数十个王朝的兴起和变迁。而这些历史,却又像“谜”一样笼罩在我们的心间。

历史的有趣,也正是来自于“迷”一样的过往。

这也因此流传出了大量的悬疑历史的故事,深受现代观众们的喜爱。尤其是狄仁杰、宋慈系列更是吸粉无数。而在历史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案件里,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皇朝秘史,权利纷争。

而《疑案里的中国史》一书,便是将中国历史中的悬疑谜案记录其中,作者寻觅大量的历史典故,视图为我们揭开历史谜案里的神秘面纱,亦或者是给我们新的思索与考量。

秦始皇的父亲是吕不韦吗?后宫里真的有人养蛊作乱吗?赵匡胤怎么就能身披黄袍了呢?《水浒传》里的英雄都是在宋代吗?从帝王的生死,到皇嗣秘闻,再到王朝夺权疑案……一连串匪夷所思,令人不敢相信的历史,他们就是那样的发生了。

时至今日,我们已然无法在岁月的长河里,找到“疑案的真相”,但从这些疑案的背后,我们却再次了解历史。

《疑案里的中国史》,作者是经过冷静的思考,中立的分析,将这千百年来悬疑谜案跃然纸上。这样的一本书,对于喜欢历史的朋友来说,它是一本知心读物,串联着自己对历史的记忆。

而对于不喜欢历史的朋友来说,这样一本“历史书”,将带你开启不一样的历史世界。

翻开这扇窗,你将看到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疑案里的中国史》读后感(五):读《疑案中的中国史》也可以有所收获

这是历史类自媒体出的一本书,据说这个自媒体的粉丝数还很多,所以,这本书也可以算是一本当下比较热的一本书。

很多读书人对于这一类的“热门”书是保持一定距离的。认为这是快餐文化类的东西,不屑于去读去看。但是 ,本着开卷有益的精神,这类书快速的翻阅一下,也多少能收获一些东西,增长一些见识的。

个人觉得这类书更多的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会让人对历史产生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从这本书又产生了对另一本的兴趣。

历史的疑案,这个选题其实是很不错的。通过作者的分析,让人对一些事件有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认识,不再用历史阴谋论的论调去看待历史事件。

在这里可以用书中慈禧慈安两宫太后为例,过去的历史解读一类中有过这样一种论调:慈安是被慈禧毒害的,才有后来的慈禧的大权独揽。但是文中根据历史资料的分析,得知慈安本人就有过病史,这种分析是合理的。

另一个宋太祖的死因,可以大概率的认为是被宋太宗毒死的,而不是其他死因(所谓的斧声烛影被砍死)

虽然都是历史片段的解读分析和挖掘,但是对深入认识一些历史现象还是有帮助的,正如前面所说,这种小片段会把一个人的历史兴趣引向深入,比如我对年羹尧之死就产生了很大兴趣,这本书之后我又借来了《年羹尧之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