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锦集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锦集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是一本由[瑞典] 喜仁龙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元,页数:53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一):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第一代领军人物,经典之作

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第一代领军人物,唯一一位在溥仪陪同下, 进入故宫拍摄的欧洲汉学家,记录老北京尤其是园林等皇家建筑的经典之作。

500张罕见老北京建筑照片+20余万字实地勘察记录。

北京城市研究至今无人超越的盖棺之作。

20世纪西方极为重要的、享誉中外的中国美术史专家喜仁龙老北京研究的代表作。1921年,喜仁龙得到民国总统特许,考察了民国政府驻地中南海、北京的城墙与城门等地,并在溥仪的陪同下,进入故宫实地勘察和摄影。如今,这些建筑大多消失或改建,这些照片和记录成为了唯一见证。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二):从西方的角度看中国

对北京的爱应该源于小时候,那时候每次看到天安门就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当时只是从图片或电视里看到,直到我真正到北京,发现天安门前是一条大道,就长安街,而且它竟然可以过车,当我坐车从天安门前经过时,那种兴奋,奇妙,自豪混合在一起,融合成我对国家更深的爱。 去过北京很多次,办签证,转机,都要经过。北京的地理位置并不是很好,不在中原地带,不在平原区,水和天然气都不充足,却成为国家的首都。诚然这些方面都不是北京的优点,但文化和底蕴是历史塑造的,无法通过发展改变,我觉得历史里的北京比现在的北京更有魅力。 历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文化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人们被文化熏陶,被韵味改变,成为什么样子都和城市有关,苏州人的温婉,上海人的嗲声嗲气,东北人的豪爽。如果说北京,我觉得北京人有大气风范,一位首都人民应该有的风范。记得那时从颐和园的一个偏门出来,天黑,四周无人,都是胡同,顿时找不到车站,我们凭感觉走了很久,遇见一位骑车在路边打电话的阿姨,我们本身想等阿姨讲完电话再问,阿姨可能看出来我们是游客准备问路,放下电话就给我们指路,还骑车带我们往前走到大路口,才放心。 通过历史的图片看过去的北京别有一番风味,好像看着幼时的它,又看看现在的它,想象它是怎么样经历风雨洗礼变成现在的样子。那一座座古人用一砖一瓦堆砌起来的城墙,古时建筑师们的杰作,鼓楼,长城,胡同,历史中的他们带着风里的沧桑感,向我们讲述历史的故事。 开始吸引我的就是这本书是以图画为主讲述历史的,历史最好的理解方式就是述说,其次就是图片,因为图片更直观的看到历史,战乱中的人民,饥荒的景象,有些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情况,文字描述不了的情况,图片直观的达到了目的。所以我们通过这本书可以更明了的看到历史的发展。这本书也适合孩子看,通过早些年的图画了解他的国家是怎样发展壮大到今天的地步。 历史何时都不能忘。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三):遗落的老北京

回望昨日的北京,随着现代文化与科技的演进,口语相传的老北京,摇身一变成为了国际大都市,这究竟是新生还是落后?关于这个问题,有非常多人的好奇,是什么原因,使得老北京变成了现在这样,高楼大厦、地铁、集经济、政治、文化的多元集中地,或许是时代发展需要,或许是自然演变,更或者是政治需求。

在新中国以前,北京仅仅只是一个中央集权地。不生产,不商业,而现在则是个多元集中的快节奏国际都市,同时也是弥漫雾霾和沙城暴不宜居都市。那个宁静、优雅、文明的老北京却在渐行渐远。喜得龙,瑞典著名美术史家,1879年生于芬兰,在1920年数次访华,并深深爱上了古老的东方艺术,中国艺术是千年历史的沉淀,外国文化是不断的更新,且出现断层,而中国永久的传承到了至今,而北京则是千年艺术的浓缩,蕴含了众多的艺术,不论是长城还是颐和园,抑或是圆明园,这些艺术在深层次中都藏有中国文化。喜得龙的作品不仅向全世界介绍了古老的东方艺术,而且在一些艺术的侧面,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尤其是对北京城门、皇宫、园林的研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并记录下了重要的历史信息。

喜仁龙的运气十分不错,如果没有中国政府的帮助,尤其是宣武皇帝及其皇后对他的大力支持,他也根本没有机会进行如此深入的研究。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除了皇帝身边的人以外,想在皇宫之内随意走动是很难的,喜仁龙不仅可以去任何地方拍照,政府还给他的身边拍了专员陪护,可以说为他的拍摄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身边人的热情,还有如此便捷的途径,使他不忘重负,为历史做了无法比拟的贡献。

书中300余张照片几乎囊括了当时北京城的各个角落,几乎在照片中出现过的文物,到了现在都成了无比珍贵的古迹。喜仁龙的拍摄追求的是内在而不仅限于外在的美,他的照片是有故事的,可以看出在前文他所做的文字描述。一个摄影师必须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这里的美指的就是一种共鸣,照片中必须要有故事,每个细节都可能让看的人联想出美好的东西。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他竟然能比中国人自己更懂中国人的东西,也是十分可贵的。

书中的图片都是黑白的,但是却比如今拍摄的彩色照片更有韵味,这些照片是具有年代感的。每张照片都独具特色,在欣赏图像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外还能领略到更深的内涵,这些图片不仅仅是作为记录的照片,而是一张张艺术品。这些图片和那些文物本身的价值应该是同等重要的,喜仁龙胶片上展现的图片都是历史的真实面貌,没有改良与多余的修饰,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照片是最能直观表现事实的东西,因为它不会骗人,它不像文字,可以做些手脚,这也是对于历史的一种尊重。

这几百张图片就像是一块块拼图一样,加上前文的文字描述,仿佛构成了一张完整的地图。这张地图中有画面,有故事,有灵魂。当时的环境在人们看来可能很普通,但是在喜仁龙的眼中仿佛一切都变得复杂起来,里面好像总是有数不尽的故事,并且这些故事还一直在延续。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四):在老北京的皇城建筑里畅游之《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

北京是我们的首都,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你要问起我对北京的印象,我真说不清,因为从来没有去过北京,只是从电视电影里,看到北京的胡同众多,是一个有着故事的地方,还有那气势恢宏的天安门广场,我很想带着家人去故宫、长城、天安门广场走一走。

在网上看到有人对北京的评价:北京是一个围墙,没来的人想来,来的人想走;北京是一个矛盾的城市,有全世界最便宜的公交,却也有一辈子买不起的房价;北京是一个爱恨交织的城市,北京是一个喧嚣拥挤的城市。以前那个优雅宁静、古老文明的老北京现在基本上已经找不到它的踪迹了。我们若要回首,可以从中国美术史专家喜仁龙著写的《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中见证那曾经消失的老北京背影。

喜仁龙,瑞典著名的美术史家。1879年生于芬兰,后毕业于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对西洋近代美术史有精深研究,著述颇丰,亨誉世界。1920年起,他数度来华,并深深爱上了北京这座城市,爱上了那一砖一瓦的艺术,由此开始深入研究,尤其对北京城墙、城门、皇宫、园林的研究,至今都有不可替代之价值。他不仅得到了考察民国政府重要的办公地中南海,还在溥仪夫妇的陪同下,进入故宫实地勘察和摄影。这也为他写此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利用大好时机,他细致观察、记载详细、深入研究,还拍摄了大量的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还有圆明园等诸多照片,也给我们留下了数百幅的历史图片,让我们有机会也能一睹它往日的风采。

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收录了14幅建筑绘图,300余张照片。下册收录了十余万字工程勘察记录,50余幅测绘图,详细考证了北京城墙和城门的建筑构造和历史变迁,并附有130余幅极具艺术性和视觉震撼力的照片。这是现存记录老北京城墙和城门翔实可靠的文献,更是后世学者无法超越之作。

此共分为七卷,第一卷《北京皇城写真》,用文字详细且全面展现了紫禁城的城门、角楼、殿宇等建筑的结构与装饰特点,如实记录下了中南海、北海、圆明园等皇家园林的原貌。他虽然参考了大量文献,但是他不盲从,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仔细察看了每一块城墙砖上的铭文,还对其进行了反复的考证。第二卷到第四卷,是他徒步走遍紫禁城、三海宫殿和夏宫,选取最佳角度,用手中的相机为我们留下的精美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极为珍贵的历史档案。第五卷是皇城的平面图,第六卷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第七卷是附录。再附加一句,此书的的价值我就不说了,那纸张质量绝对棒棒的。

如果全书都是文字,我们肯定会看得枯燥、无聊,正因为有了配套的图片,读时一一对照,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悠久历史背景的文化知识的熏陶。沈弘在此书中也把喜仁龙和日本人拍摄的照片和文字进行了对比,给予了更高的评价,虽然存在缺点,但是也在尽可能地完善。他的文字让我们浏览了消失的皇城建筑,他拍摄的照片却成为了这些建筑的历史见证。

已消失的老北京它真的消失了吗?没有,我们此时就在优雅、宁静、文明的老北京的皇城建筑里畅游。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五):寻找你心中的老北京

不知什么时候起,北京的缩影已变成了现代建筑“大裤衩”可能给人的印象挺深的吧!但是关于设计灵感,可能要从结构方面理解,而这常常是专业人士才能娓娓道来。普通百姓对其风格褒贬不一。事实上北京,越来越被现代化的建筑所代表的,但越是这样,我越是觉得认识北京应该深入到那些老胡同,老四合院,和老人的诉说里,北京的文化从建筑风格里就是凸显,这是我在学历史课时讲到梁思成,林徽因是了解到,建筑原来是文化的一种体现。而到了当代更多的是融合,多元化!

我还记得小时候看电视或电影,常常最经典的镜头往往很类似,总有一群鸟飞向蓝天,这个时候镜头随着人的视线,便会出现一些著名建筑的边角景色,如后海,天坛,古城墙,古风建筑的屋檐,这类的镜头常常饱含人更多的思考或感叹。而这却是我所建立起的,对北京的初印象,它像一个老人,一点都不着急,相反它看得透人间,以一种存在的方式证明时间。我觉得市井文化可能在北京胡同更惟妙惟肖!直到看了《老炮儿》我似乎更确信这样的印象就是北京,而非其他。

《遗失在西方的北京》是瑞典籍华人,喜仁龙的作品,最初看到这部书名时,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自认,自己并不了解北京,那么西方人对北京的认识,又是什么样的印象呢?我想知道,当然素食我读这本书的还有,这本书中所展示的图片,很可能是在国内是没有机会看到的北京实景,这正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认识北京直观形象的机会,怎么可以错过呢?

书中大量的图片,使得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变得直观易读很多,我在看书时,孩子偶尔瞥见我正看的南海瀛台藻韵楼,说了句,好漂亮啊!我不太确信是不是听错了,问他,你真的这么认为吗?孩子认真的点头。我心中对中国建筑的又多出一层理解,令普通人感叹其美,显然它汲取了大众的审美特点。而在作者的文字里,关于建筑的设计其实作者是有着深入的研究,并转化成文字,向读者诠释。平衡对称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建筑的灵魂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最符合大众审美。四平八稳也是中国中庸之道的文化体现!

关于紫禁城中的各个建筑特点的分析,我觉得是通观了历史文献后,提取了这座建筑的设计思路以及其建筑效果。其实不管是紫禁城或是圆明园,亦或是某王府,他的建筑特色也有着身份等级的映照。这正是理解历史的最好的角度。

而书的下册则重点解说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关于城墙作者的记录更为详尽,甚至有绘制出建筑平面图来做直观叙述。当下人最在意有图有真相,作者的图片展示就是有力的证明,而作者对每副图都做了详尽的图注,这不仅是建筑美的印证,也是历史的印证。

北京城原本就是历史文化名城,而这些宏大的历史,则定格在这刻着岁月痕迹的一砖一瓦上。现在,当代人能看到的越来越有限了,而喜仁龙此时所提供的海量图片,既能满足读者探究历史原貌的好奇,更是为保护这类古建筑提供了近乎原版的标本图。

这是一套沉甸甸的历史书,却以直观的形式,令更多人容易接近平日他们不曾关注严肃话题,我认为这就是这部书的最大魅力所在。这是一套普通人也读得懂的历史珍藏画册,更是专业人士做深研究的一个参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