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送魂婆的读后感大全

送魂婆的读后感大全

《送魂婆》是一本由[意]米凯拉·穆尔嘉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送魂婆》读后感(一):学校让她给妈妈画一张肖像,她画得却是你

玛丽娅的家里已经有三个孩子了,她是第四个孩子。在她离开家乡出去给别人家做保姆的时候,她给那女孩说家里有四个孩子的情况就好像,有一个孩子在杀猪,有一个孩子烤猪,有一个孩子吃猪,没第四个孩子什么事儿。她的存在感特别弱。

当她被送魂婆收养后,她每天吃好喝好快乐地上学,成绩也很优秀。她一直叫她伯母。偶尔也会回自己家看看,或者帮忙。从爱上姐姐的未婚夫到拒绝邻居男孩的求婚到远离伯母去到大城市里和少年的恋爱,她对自己曾属于的、自己现在拥有的、和自己应该成为的感到了疑惑。这其中主要表现于对伯母的礼貌、顺从、抗拒、争吵、疏离......伯母有自己的秘密,她不知道全部,并因为不知道全部而害怕。

当得知伯母病重到可能死掉后,她回家像一个亲生女儿那样细心照顾她很久,伯母一直含着一口气,她以为她是为了多年前闷死邻居的男孩而担心无法赎罪,请邻居男孩的弟弟来原谅她。殊不知,伯母的真正想法可能是让想让她明白,人是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死选择权的。她想死,却连自杀的能力都没有。她只剩躯体在世间被苦痛折磨。当玛丽娅明白并同样用枕头闷死自己的母亲后,她开始完全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接受邻居的已经成年的男孩,接受做一个裁缝的未来。

故事很简单,作者写得很好。

读完这本书我只想哭,因为大年初一我的大儿子玉玉离开了,虽然他只是一只兔子。但是他三岁时因为第四腰椎骨骨折而做了大手术,由全国最好的兽医中专攻神经类疾病和骨科的姚博士主刀,然后每一天都担心他会突然离开。到他坚持了一年多,虽然他越来越瘦,一直需要挤尿,前肢也无法支撑身体,但是他还是很爱吃,和他弟弟在一起勇敢地活着,我可能曾产生幻觉,他可以再坚持五六年。但是,春节寄养时,他就这么走了,我都没有见上最后一面。内心一直极度痛苦。

这个故事让我仿佛看到,我作为一个养母,应该接受他的解脱。谢谢他的陪伴即可。

《送魂婆》读后感(二):《送魂婆》:如果死亡可以选择

历来,与生死有关的职业,它的从事者都会被人们另眼相待。这或许是因为,对于出生或是死亡,人们永远都无法以真正可信服的方式得到理解——无论是出生之前还是死亡之后,旁观者所面对的,都只是一段完全空白的静默。人们试图用想象来弥补令人不安的空白——想象衍生敬畏和盲目,误解也就在所难免。

人们最慌张的境况,莫过于突然发觉自己至亲之人也有着如此的神秘和罪恶的可能。这便是《送魂婆》的故事里,小女孩玛利亚出走的原因。逃离的原因,往往不是确定的恐惧,而是不确定的恐慌。她实在不愿意承担,自己原本如此信赖的养母,竟会是死亡的操纵者——所谓“送魂婆”,是一个与“接生婆”相对的概念。她只好离开,因为憎恨或是接纳,都不是她能做出的事情。可她到底还是要回来的,因为关于死亡,没有人可以总是旁观。

如果将死亡作为某种指代,将“丈夫在战争死去之后便孓然一身,白天做裁缝晚上要做神秘事情的老女人”和“家中最小的女孩,因为贫穷而被收养的小女孩”看成一对普通的母女,那么《送魂婆》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成长故事”。女儿无法理解母亲的营生之道,而做母亲的,即便曾是孩子生活的全部期盼和依靠,却终究无法阻止她的远走高飞。只不过,至亲之间的羁绊,从不会如此轻易便被扯断。孩子总要长大,也总会回来。当她不再幼稚,她也会因无法再置身事外,而真正地感同身受了。

米凯拉•穆尓嘉的文字是细腻而沉郁的,这使得这个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萧索的意大利乡下的故事呈现出足以承载荒凉的丰满。把它看成是一个“成长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可以解释我们读过作品后“莫名的感动”究竟从何而来——如果是个普通的故事,那我们每个人大概都经历过相似的出走和回归。但它又绝不仅仅是一个“典型故事”——因为死亡,并不是简单的、可选择的矛盾。对死亡的观念像是一根生锈的指针,一旦落定便不易被拨动。于是面对死亡,当老人们以自己认定的规则解释着顺其自然的意义,年轻人的分歧,却在于强调自然与权力——无论如何,生命是不应被抹杀的,杀人是滔天之罪。

但即便是指针固定不动的时钟,一天里也会有两次可以指向正确的时刻。儿女与自己的父辈,隔阂的消弭也并非是不可能之事。只不过那时刻太少见也太短暂——像是奇迹,即使必然发生,也足够让人感动。

那么说到底,作品的主题究竟是成长还是死亡呢?这大概并不是一个需要做出选择的问题。于有生之年,死亡看似可以选择,但实际人们却并没有这份自由。即便是主动结束的生命进程,那么必定是内心无比绝望和衰老的结果——那是成长的终境,标记着终结,或许也是全新的开端。

《送魂婆》读后感(三):成长,是漫长而孤独的过程

这本书的主角究竟是谁?是职业为“送魂婆”的波纳莉亚伯母,还是“灵魂的孩子”玛丽亚?这本书的主题,究竟是生命,还是成长?从阅读《送魂婆》这本书开始,我脑海中就充满了这样的疑问。等到读完,细细思考,恍然发觉,主角从来都是玛丽亚,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包装在生命和死亡话题外壳下的成长故事。当然,这种成长,并非我们在青春小说中常看到的打架、早恋、流产等老梗,而是历经死亡体验后,对生命的感悟和认知再上一层。

科西嘉岛贫苦之家的小妮子玛丽亚本来身染恶习。幸运的是,在十几岁时,她被波纳莉亚伯母以“灵魂的女儿”的名义收养,从此生活无忧。在养母教导下,她渐渐懂事,改掉顺手牵羊的毛病,甚至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精神世界,乃至精神洁癖。所以,当她得知自己敬重的养母竟然是连接死生的“送魂婆”,还“杀”死好朋友安德烈亚的哥哥尼科拉,一时无法承受,便远走他乡,直到多年以后对生命的体味更加复杂,才同养母和解的成长故事。

这个故事说白了其实非常简单,但简单的故事里,却蕴含着大乾坤。才一百多页的小书,承载的情感的分量,和情节的跌宕起伏,完全抵得上很多砖头般厚的大部头,让人觉得非常过瘾;对青春期的躁动和迷茫,又表现得非常细腻走心。加上夹杂着送魂婆这个意大利古老的职业和传说背景,更沾染了一丝神秘色彩,显得十分迷人。

印象最深的有两处,一处是玛丽亚的两次春心萌动,一处则是作者对索莱尼村葬礼仪式的渲染,以及玛丽亚、波纳莉亚伯母、安德烈亚对生命和死亡认知的逐步进化。玛丽亚曾面临的两次青春期躁动:一次是姐姐结婚时,因为未来姐夫的调笑产生了朦胧而不当的情愫,以致偷偷试穿姐姐的婚纱时产生幻觉;一次则是在自己帮佣的家庭,和主人家处于青春期的儿子皮埃乔埃尔由敌对到相互亲近。米凯拉用她细腻的心思和细致的文笔,将一个女孩青春期懵懂的心思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要理解书中人物对死亡认知的进化,则离不开对葬礼仪式和送魂仪式的渲染与关照。索莱尼村的葬礼仪式总是热闹的,可热闹的吹打和富有乐感的哭丧妇的哭声,怎么也掩不住背后的悲凉,掩不住死亡的冰冷。因为哭丧再热闹,那也是属于身后人的,与故去的人无干。

玛丽亚之所以和养母决裂,在我看来,既有一直被蒙在鼓里的悲愤,很大程度上,也有她对死亡恐惧和厌恶的本能作祟。年轻的她,暂时无法承受;等到多年后,照顾卧病在床的养母多年,才深觉,带有负罪感和绝望感的苟且偷生,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于是豁然开朗,旧怨皆消。

生命本就是一场孤独而又漫长的过程,成长本身无可避免地伴随着孤寂和疼痛;死亡也是无可避免的结局。不管我们多么不愿,多么抗拒,乃至逃离,死亡总会一次又一次靠近你。这次是朋友的亲人故去,下次也许就是朋友意外,再下次,也许就轮到自己的挚爱,乃至自己。

等到你看淡了死亡,那就是真正的成长;等你懂得谅解,那才是真正的成长。

《送魂婆》读后感(四):成长,是漫长而孤独的过程

这本书的主角究竟是谁?是职业为“送魂婆”的波纳莉亚伯母,还是“灵魂的孩子”玛丽亚?这本书的主题,究竟是生命,还是成长?从阅读《送魂婆》这本书开始,我脑海中就充满了这样的疑问。等到读完,细细思考,恍然发觉,主角从来都是玛丽亚,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包装在生命和死亡话题外壳下的成长故事。当然,这种成长,并非我们在青春小说中常看到的打架、早恋、流产等老梗,而是历经死亡体验后,对生命的感悟和认知再上一层。

科西嘉岛贫苦之家的小妮子玛丽亚本来身染恶习。幸运的是,在十几岁时,她被波纳莉亚伯母以“灵魂的女儿”的名义收养,从此生活无忧。在养母教导下,她渐渐懂事,改掉顺手牵羊的毛病,甚至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精神世界,乃至精神洁癖。所以,当她得知自己敬重的养母竟然是连接死生的“送魂婆”,还“杀”死好朋友安德烈亚的哥哥尼科拉,一时无法承受,便远走他乡,直到多年以后对生命的体味更加复杂,才同养母和解的成长故事。

这个故事说白了其实非常简单,但简单的故事里,却蕴含着大乾坤。才一百多页的小书,承载的情感的分量,和情节的跌宕起伏,完全抵得上很多砖头般厚的大部头,让人觉得非常过瘾;对青春期的躁动和迷茫,又表现得非常细腻走心。加上夹杂着送魂婆这个意大利古老的职业和传说背景,更沾染了一丝神秘色彩,显得十分迷人。

印象最深的有两处,一处是玛丽亚的两次春心萌动,一处则是作者对索莱尼村葬礼仪式的渲染,以及玛丽亚、波纳莉亚伯母、安德烈亚对生命和死亡认知的逐步进化。玛丽亚曾面临的两次青春期躁动:一次是姐姐结婚时,因为未来姐夫的调笑产生了朦胧而不当的情愫,以致偷偷试穿姐姐的婚纱时产生幻觉;一次则是在自己帮佣的家庭,和主人家处于青春期的儿子皮埃乔埃尔由敌对到相互亲近。米凯拉用她细腻的心思和细致的文笔,将一个女孩青春期懵懂的心思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要理解书中人物对死亡认知的进化,则离不开对葬礼仪式和送魂仪式的渲染与关照。索莱尼村的葬礼仪式总是热闹的,可热闹的吹打和富有乐感的哭丧妇的哭声,怎么也掩不住背后的悲凉,掩不住死亡的冰冷。因为哭丧再热闹,那也是属于身后人的,与故去的人无干。

玛丽亚之所以和养母决裂,在我看来,既有一直被蒙在鼓里的悲愤,很大程度上,也有她对死亡恐惧和厌恶的本能作祟。年轻的她,暂时无法承受;等到多年后,照顾卧病在床的养母多年,才深觉,带有负罪感和绝望感的苟且偷生,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于是豁然开朗,旧怨皆消。

生命本就是一场孤独而又漫长的过程,成长本身无可避免地伴随着孤寂和疼痛;死亡也是无可避免的结局。不管我们多么不愿,多么抗拒,乃至逃离,死亡总会一次又一次靠近你。这次是朋友的亲人故去,下次也许就是朋友意外,再下次,也许就轮到自己的挚爱,乃至自己。

等到你看淡了死亡,那就是真正的成长;等你懂得谅解,那才是真正的成长。

《送魂婆》读后感(五):死亡的意义

《最好的告别》中用这样的话,来描述如今那些将逝之人的状态:“他们不是反抗,而是接受。或者,用更令人伤感的说法,他们妥协了。”和死亡妥协,就是生命的终焉。但是,意大利的新生代作家米凯拉•穆尔嘉却在她的代表作《送魂婆》中,写下了另一番面对死亡的场景:穿着黑纱的送魂婆,在众人的瞩目下来到濒临死亡的人面前,给予死神的拥抱,帮助其前往永恒之地。

米凯拉•穆尔佳根据自己少时住在撒丁岛的人生经历,将《送魂婆》的故事背景放在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意大利撒丁岛的索莱尼村庄里,在这个偏僻而落后的村子里,村民们依然保留着古老的生活习惯与传统习俗,所以他们认为,送魂婆所赐予的死亡,实际上是来自上帝的祝福,就像只有一个女人能将生命带到世上一样,也只有一个女人能将生命带走。那么,受人敬畏又神秘莫测的送魂婆,到底有没有赐予死亡这样神奇的能力呢?

解开这个谜团的人,是玛丽亚。几乎完全复制着米凯拉的记忆,玛丽亚被赤贫的母亲转送给了一个叫做波纳莉亚的“寡妇裁缝”,成为了“灵魂的女儿”。波纳莉亚为人沉默严肃,过着较为优渥的生活,却无儿无女,始终孤身一人。聪明的玛丽亚不但不曾陷入痛苦的境地,相反从此犹如跨入了梦境般的转折:她有了自己的房间,不必和其他姐妹们挤在逼仄的空间里;她可以尽情地读书学习,不必再烦恼于繁重琐碎的家务活;甚至她还有了亲密的小伙伴安德利亚。她几乎是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直到安德利亚的哥哥尼科拉身上发生的不幸:那从强烈的心跳到归于平静的瞬间,无意间得知的真相,烟消云散的过往……

如果说玛丽亚是整个故事的视角,那么故事的聚焦点就是“送魂婆”波纳莉亚。玛丽亚的崩溃与离开,波纳莉亚的沉默与守候,每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动作与姿态,都是两个人交集的循环,是一场盛大的“生死交缠”:玛丽亚追寻着生的未来,波纳莉亚停留在死的回忆。生对死的“猛烈侵入”与“愤然离弃”,死对生的“悲伤眷恋”与“无限怜悯”。它们本身就是两极,随之而来的欺骗与赎罪,原谅与挣扎,愤怒与泪水,生与死,爱与恨,交织不尽,徘徊不去。而它们最终得到了和解的机会,却源自于对于死亡的意义。

波纳莉亚曾对玛丽亚说:“永远别说‘这桶水,我不喝’。你会发现自己掉在桶里,却不知道是怎么掉下去的。”因为波纳莉亚掉下去了,所以她不愿玛丽亚一起坠落。面对死亡,人们只能追溯到临死前的最后一秒,而那一秒,也许就是所有的生之挽回。对于死亡的厌弃或期待,那么强烈的动机,其实都源自于生的欲望或沮丧。而能够在死亡面前真正交心并活下来的人,并不是因为有多坚强,更不是因为放不下的执念,而是理智的慈悲,清醒的温柔。

送魂婆就是这样的存在。

在故事的终焉,当波纳莉亚呼出了最后一口气,当安德利亚再次坐在玛丽亚身边,一切好像又回到了最初,但每个人都知道,不,这还不是结局,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每个人都要拥抱死神,只是或早或晚。而死亡的意义,也许就是为了让我们看清那个临界点,因为生生不息,因为死而不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