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父亲南怀瑾》读后感100字

《父亲南怀瑾》读后感100字

《父亲南怀瑾》是一本由南一鹏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78.00,页数: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亲南怀瑾》读后感(一):最真实的南师传记

这本书刚读了开头就已经很感动了。与王国平写的那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里面的语言情真意切,娓娓道来,读着南师像活着一样,他经历的事情像电影浮现在我的脑海,每次读南师的著作都觉得他就在我的面前。他儿子也是得南师真传,有文学功底的。很值得一读的,不知道为什么评分为什么这么低,想不通。

《父亲南怀瑾》读后感(二):南师的权威传记

深深缅怀南师!这是阅读除南师述著的书籍外有关南师个人的第六本,也是最权威的南师传记了。书籍质量非常之高,捧在手里,沉甸甸的,更让动容的,是封面南师的照片,安详宁静,有如圣者的光辉。在书中,从南师出生开始,到最后仙逝,整个一生,南一鹏先生细娓道来,如在耳畔,更有数数珍宝,有意无意洒落字里行间,非常感谢南一鹏先生,再聆受教!

《父亲南怀瑾》读后感(三):人生的行路指南

这本书完全抹平了我对传记书籍的偏见。感恩结缘此书,受益良多。

不仅南怀瑾大师的生平让人感动至深,作者南一鹏的文笔也让人赞叹不已。这两点必定让这本书成为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书,也成了我行路途中的一盏明灯。

这本书让我更加认清了“什么是人走的路呢?”“人的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人的一生要追求什么?”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这样的路途中该有怎样的心态呢?“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自净其意” 要有空灵的头脑和剔透的心灵,用智慧用慈悲用最宽广的心胸面对周遭境遇。儒释道都是我们的行路指南,在这个旅程中需要我们自己努力修炼。

那么,该如何修炼呢?如何教育自己呢?“三个结合”:“1. 文武结合; 2. 古今合一; 3. 中外结合。” 这真是无比精要的总结。在这个文化贫乏的时代,身为中国人,我们要扛起弘扬中国文化精华的历史使命,为利益众生不懈努力。

总之,这本娓娓道来南师生平的书,却意外地回答了很多在我心中一直找不到满意答案的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感动至深,感人至深。

《父亲南怀瑾》读后感(四):一个渐渐远去的时代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常常听到南怀瑾大师的盛名,被誉为国学大师,其实究竟是研究什么的大师一直不胜了了。但近几年由了解中医开始,慢慢接触传统文化乃至佛教,终于有一天机缘巧合看了一段南师在厦门的南禪七日的录像,感觉讲得非常通俗通透,但自己基础太差便没有听完。希望等以后有机会学多一点基础知识再来细听,希望不至于浪费了这精彩的开释。再后来有机会看到这本书,终于详细了解南师的经历成就造诣,也才终于了解何为国学大师,禪学大师。 从小被科学教洗脑的我,到最近几年才慢慢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和智慧,也慢慢理解当年张之洞所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才是真正符合中国文化需要的发展。可惜,在西风铺面而来的一百多年,中学早已被抛在脑后,踩在脚下了。 一向觉得民国前后的学者才是学贯中西的大家,现今的人,莫说难以领会前人的思想与智慧,大部分人像我一样从小被科学教洗脑,恐怕连一两篇古文都读不下来了,更不必说什么文化根基。南师一生学贯中西,融通三教,却没有真正的学生和传人,且不说个人根器如何,光是古文基础合格的就找不出几个,想来南师对此也是极其失望与无奈。更可叹的是,从今以后,莫说找不到传人,便连真正的大师恐怕也越来越难见了。 本书的作者是南师的儿子,行文难免多用溢美之词。尽管如此,仍是一本介绍南师的思想为人的好书。

《父亲南怀瑾》读后感(五):上下五千年,纵经千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李石曾先生曾赠南怀瑾先生“上下五千年,纵经千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一句。可见南怀瑾先生所取得的成就之高。 《父亲南怀瑾》是首部完整翔实还原南怀瑾先生一生的传记作品。是南师的第三子南一鹏所著,读完这套书不仅汲取到了很多南师的人生智慧,更从南师的人生事迹中获取了很多思考! 书的封面是南怀瑾先生老年时期穿着一袭长袍的照片。先生虽头发苍白,却眉毛上扬、眼神慈悲、精神矍铄、神情和善。被老年斑爬满的双手,平摊着一本线装古书。只觉这位老者通身散发着大智慧!

南怀瑾先生激荡的一生注定了他的不平凡:幼时在家开蒙立志、青年离乡拜师访道、而立之年前往台湾弘文励教、年至花甲前往美国传道授业、古稀回香港广行善业、晚年归根定居太湖。 先生生平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主张东西精华文化融合,造福人类未来。他主张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人们尊称他为国学大师、佛法泰斗、禅宗大师、道家高人、宗密上师、当代大隐…… 而南怀瑾先生却总结他的人生是:一无是处,一无所长。南怀瑾先生并没有把世间的成就放在眼里,并常常告诫诸子,训以“平凡”二字。或许大道至简便是无畏世俗之名,以凡人之心,得真逍遥之境界!

作者不仅追忆了南怀瑾先生一生的主要事迹,也记录了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情分。 父子的情分并不是子女出生就完成了的,是需要经过传授与承接才能够体会的。传授须有心,承接必又能。否则看似有缘,却是无分;名为父子,实同陌路;许多家庭中父子的关系仿佛若是。 我们常说“慈母严父”,在中国传统家庭中,父亲总是冷面不易笑,似乎只轻轻一笑,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建立的威信便灰飞烟灭。 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态度经历了仰望父亲至想要跨越父亲,而待父亲年老归去,立于西子湖畔,又不免思念父亲。 或许这就是血缘亲情的微妙吧,即使南怀瑾给予孩子的陪伴、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回忆并不多,但这依旧不影响刻入DNA的关系! 读完这一套书,更觉先生本身就是一本书,值得我们去探究他的大智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