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权力与选择(插图第13版)》读后感100字

《权力与选择(插图第13版)》读后感100字

《权力与选择(插图第13版)》是一本由W.菲利普斯·夏夫利 / W.Phillips Shively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权力与选择(插图第13版)》读后感(一):权力与选择不会单独存在

在往常的印象里,国家管理似乎只与那些一呼百应的大人物有关,而政治问题包罗万象,升斗小民既没能力也无必要懂政治这门学问。然而政治学与我们生活中的选择是可以类比的,反过来说,我们生活中的选择也可映射到政治活动中去。退一步说,公民对国家也应当负有责任和义务,只有相对的付出才能持之以恒。

本书从权力与选择这两个角度,试图将政治这门学问做一个科普性的叙述。作者菲利普斯作为政治学的教授,凭借从事政治实践的经验,引领读者踏入政治学的大门,制度的细节与作用、国家管理与政策考量等等,这些富有思辨意义的话题使读者对政治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使零碎的知识更具体系化。

从国家的来源来说,就分为两种不同的意见。究竟国家是因为需要权力的集中应运而生,还是人们做出的一种理性的公共选择?作者所持的观点较为中庸,他认为二者兼而有之,不可以单独评价。这种中庸之道的好处在于,提供了两种角度的思考途径,以便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单从某一角度去解释国家的来源都会有失偏颇,结合二者来看,国家不单是权力集中体,同时也行使其义务,做出有利于多数公民的决策。

权力与选择同样可以应用到共同决策的制定之中。共同决策不仅存在于政治活动中,也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决策的成因与目的,可以使我们做出更好的决定,国家亦然。任何政治决定都不可能来自于单独的用权力或选择来解释,这也是政治的复杂性所在。书中以奖学金举例,列举了一个奖学金政策背后,需要考虑的问题。奖学金究竟是应该帮助那些急需用到这笔钱的贫困学生,还是奖励真正学习优秀的人呢?哪一种决策更好便是政治永恒的话题。

这样一本科普书籍,切入点非常有趣,但从内容来看,更偏向于一本教科书,面面俱到却有失详略,适合需要对政治科学做全面基础了解的人阅读。如果仅仅需要了解部分,也可以按照目录索骥,阅读重点部分。书中包含一些有趣的例证,可以辅助阅读较难理解的知识点。

政治始终是复杂的,但它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真的需要了解它就像了解我们的生活一样。

《权力与选择(插图第13版)》读后感(二):普通人也能进入政治学“殿堂” ——读《权力与选择》

文/岸晓风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现在几乎没有人能游离于“政治之外”了。首先作为一个公民,成年人大部分是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要去政府部门办事,要参与经济活动等等,小孩子同样与政治密切相关,且不说公共生活中的事情,就是班级干部的竞选,其实同样是一种政治。

从某个角度来说,政治就像空气一样,是随处存在的。但是很多人对“政治”是缺乏专业的了解的,因为你不可能要求街头巷尾的人去看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莫尔《乌托邦》、洛克《政府论...,所以,很多人对于“政治”的理解仅限于政治八卦,限于一些政治领导人的轶事、趣事甚至丑闻。这也反映出这样一种需求,通俗易懂而又专业的政治学著作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那么,基于这样考虑,W.菲利普斯·夏夫利所著,出到了第13版的《权力与选择》就是一本绝佳的政治学入门著作、普及型读物,同时,专业的人士也能从中吸收自己需要的营养。读完本书,掩卷沉思,感觉本书有两个突出特点。

首先,这本书能够培养读者的政治学思维。作者提出的用“权力”与“选择”两种视角来理解政治就是绝佳的证明。书中告诫我们,在思索那些产生强烈情感的政治行为,或者那些可能会引起我们偏见的政治行为时,应该牢记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作者举了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例子。

其次,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政治学的魅力。政治学的巨大吸引力毋庸置疑,但是如何将这种吸引力展现、如何向普通大众阐释政治、如何分析在政治学背后的本质。作者娓娓道来,在谈笑间让我们理解了政治学与国家治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同时通过大量鲜活的事例,让人对政治学知识过目不忘。

本书分为5个部分共18章,包括政治的概念、国家与公共政策、公民与整体、国家机器、国际政治等内容。作者为我们提供的“权力”与“选择”两种视角,如同两把打开政治学殿堂的“钥匙”,让普通读者也能一睹政治的“芳容”,而不是“远观而亵玩焉”。

(转载请联系:anxiaofeng998@126.com)

《权力与选择(插图第13版)》读后感(三):从“权力”和“选择”的角度迈入政治学殿堂

西方国家政治学导论类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写法也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关注点也会有所不同。但论述和处理的概念会有重合点。比如政治的概念,既然是政治学学科,当然都会论述这个话题,还有诸如国家、政体、权力、权利、合法性、官僚机构等等话题都来有所涉及。而本书的作者W.菲利普斯•夏夫利教授是从“权力”和“选择”这两个角度来解读政治的。什么是政治?在作者看来,政治就是指一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人,通过权力为另一部分人制定共同政策的行为。他认为从权力的使用、公众的选择的这两个角度来认识和把握政治是比较准确的。

“权力”和“选择”这个主题贯穿这本书的始末。通过这条主线,作者把相关的一些话题组合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政治学体系。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依次为:政治的概念、国家与公共政策、公民与政体、国家机器和国际政治。每一个部分又或多或少分成多个章节。这本书里的内容,作者不是按照国别来分类的,而是按照不同的主题来进行分类的。这本书主要也不是对政治学理论的阐述和分析,更多的是对比较具体的政治事件的分析。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这样的分析阅读起来会更加生动有趣些,所以把这本书作为政治学导论类的书籍是比较合适的。对于比较专业的政治学者来说,这本书值得借鉴之处在于,作者如何从“权力的使用”和“公众的选择”这两个角度来分析问题。每一个现实的政治问题,作者都能紧紧围绕这两个角度来剖析,比较细致地论述相关的政治问题,这样的政治学写作手法值得借鉴一下。值得称道的是,在每一章的结尾部分,作者都会列举一些国家的实例,这对于读者来说,有助于读者对这章理论的理解和学习。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这本书还配有不少生动活泼的漫画插图,一些比较数据比较详尽的图表,这有助于读者更多地理解有关的论题,而且在阅读过程中,也会更愉悦些。

作为一本政治学导论类书籍,这本书可圈可点之处有不少,值得读者阅读一下。从“权力的使”和“公众的选择”的角度迈入政治学殿堂,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权力与选择(插图第13版)》读后感(四):从《权力与选择》透视政治与生活

从《权力与选择》透视政治与生活

读《权力与选择:政治科学导论》

文/方木鱼

没有谁可以真正地远离政治。尽管我们常常从电视上看到某某人故作物外地说:“我已经不问世事好多年了。”或者,身处漩涡中心的男女主角充满向往地说:“我们不要这样的生活了,我们找一个没人的地方,隐姓埋名……”

但是,能够做到的,少之又少。蝴蝶效应注定我们谁也离不开政治,只要你还活着。甚至,哪怕你死了。

对政治最原始的印象,是很小的时候,村里选支书。父亲和母亲意见不一。本以为在选举前已经达成一致。不曾想,真正选下来,居然不一样。父亲和母亲是同村,母亲从村东嫁到村西。母亲选择了村东本院的一位叔叔,父亲选择了村西本生产大队的一位候选人。回家后,二人对选举人选交流意见,发现不一致,激烈争吵。

我那是还小,不懂世事,但那次无意中的冷眼旁观,让朦胧中的我在很久以后,才知道,其实那也是政治的一部分。

《权力与选择》是一本大部头,初拿到这本看似大学课本又似学术专著的大部头时,我心中一惊,久已不读这种书,我能看得进去吗?我能看得懂吗?我能看得完吗?我看完之后能写出什么或者悟出什么来吗?这些顾虑,在我心中盘桓,让我不安。

真正读了之后,才发觉,原来自己是真的多虑了。就像封面上那幅漫画一样:一个装选票的箱子,一张绿色的是YES,一张红色的是NO。浅显易懂。这一幅通俗的漫画给这本书增色不少,让我的一律瞬间消失了几分。

《权力与选择:政治科学导论》包含了政治科学的方方面面,从最基本最原始的定义到各个学派百家争鸣的不同观点,从政治学的高端研究到现实生活的密切应用,再到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看不见却隐秘存在的联系,书中既有充满趣味性的漫画插图,又有扎实详尽的图表数据,还有穿越历史风尘而来的老照片,一幅完整的政治常识长卷,就这样,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从“权力”与“选择”两个角度来解读政治,这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切入点。这让我想到历史上血淋淋的“站错队”的悲惨结果。但作者,恰是通过这样一个角度,将政治的概念、国家与公共政策、公民与政体、国家机器、国际政治这五方面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

我深知,一次阅读,是无法完全领悟到这本书的精华的。但能够明白选择站对队,跟对人,也不枉此一读吧。

《权力与选择(插图第13版)》读后感(五):谈论政治从了解政治开始

关于政治,往往会碰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小的时候觉得谈政治的人有点耍酷之余还带着一些愤青,随着年龄的增长,又觉得谈论政治的人有些犬儒,或者更是激进,到底最后发现不管是左还是右,难免都掉入权力的争夺漩涡,在争取属于自己的思维表达的权力制高点。这些争夺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意识形态的争执的格局,争夺的人没法逃离这样的圈子,就像争论的人总觉得自己的意识形态才是正确的。

意识形态曾经一度是一个关于生死的问题,至少在十年之中是这样的。随着思想的部分解放,意识形态允许被讨论,各种外界的思想被介绍到大陆来,让关于思想解放和思想实践变得更为蓬勃,从而也导致了一些围绕着权力旋转的状况。比如说八十年代末曾经掀起一股民主化思潮,在保守派和改革派的相互博弈之下,最后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悲剧。从此,权力的争夺环境变得更为糟糕,国家的行政力量选择了以发展经济引导政治意识形态的思索。慢慢延续到了今天,依然还有着八十年代的一些讨论,只不过这个时候的讨论显得有些空泛,喊话到处都是,结果却是没有谁能够说出道理。

意识形态的争论并不是政治的全部,意识形态引起的关于事物的思考以及在此建立起的国家体制影响着国民的生活。但是国民并非都懂得国家机器运转的法则。我们关于选举,知道公民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似乎也没有听说哪些公民参加了选举。我们羡慕别人的选举,却又说国情有别的选举有着“优越性”。国民在国家机器运转的范围之内,但是国民对这套机制并不真的那么了解的情况下,国民便在于国家争夺政治权力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位置,从而形成了国家主导下的国家体制,而不是国民选举为核心的体制。

是否有一种体制比另一种体制优越的存在?或许我们不能轻易下定论,就像我们不能轻易说哪个国家的发展比较好然后它的制度就是最好的。国家间有着国家间的博弈,这样的博弈是在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利益之内的,也就是说,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权力的选择。这个时候,比较的已经不是选举的问题,而是国际秩序的问题了。

不管是国内的政治问题,或者是国际之间的国家关系问题,要了解个中的原则以及运转方式,终究需要一点政治上的常识或者了解。夏夫利所撰写的《权力与选择——政治科学导论》一书则是一本再适合不过的引导入门的教材。从基本的政治概念开始一直都国际政治,这本书试图把政治的内容展现给读者,而且也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着实写出了一本让人满意的导读教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