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法律职业的未来》读后感摘抄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法律职业的未来》读后感摘抄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法律职业的未来》是一本由〔英〕理查德·萨斯坎德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015-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法律职业的未来》读后感(一):未来有无数种可能性,法律也需要创新

知道的越多才知自己知道的越少 一本非常开阔眼界书,原本想就这未来法律发展上写个论文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我想现在的社会发展我远不够了解,这一本书告诉我的,只是一部分,大部分的东西可能已经在现实中实现了,如果我还傻乎乎的从这方面写下去估计会很浅显,我可能还需要看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才能从大部分的观点中找出共同点继续往下深思,别人嚼过的东西不能捡来嚼,但是应该往它发展的那个方向继续去追击

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大致方向,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与法律,甚至与生活各种相关的都可以结合起来,社会越发展可能性就越多,书中也提到了很多概念性的短词,我一部分已经记不清了,很幸运看了这本书,增加了自己的视野,希望多动脑思考,有时间反过来再看看结合其他资料在思考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是创新未来。我们生活在现代化的世界,前几年一直在提倡创新,就业要创新医学教育也要创新,当然法律也就需要创新了,书中提到了很多先进的概念:法律工作大众化,在线法律服务,在线纠纷解决,智能法律检索,法律社区,计算机辅助速记,虚拟法院! ! 内部处理,离岸处理,分解工作外包,会计师与法律人、税务与法律、网络与法律的结合,跨学科法律人才,法律出版商,在线服务提供商,法律流程分析师,法律风险管理师,(奔向冰球所向而非冰球所在)避免问题而非解决问题…… 像纸牌游戏一样嵌入法律知识到系统中,加强规则。

面试给雇主的问题:有长期战略规划吗,以后的法律服务会往哪个方面发展,你觉得律所现在发展算不算止步不前,信息技术在法律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会带来颠覆性发展吗,事多钱少应该怎么发展替代性处理方式,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法律职业的未来》读后感(二):奔往冰球所向,而非冰球所在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信奉的观点是,律师行业是非常传统的行业,几乎不会受到信息技术、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冲击和挑战,这个观点几乎是根深蒂固的。带着法律人与生俱来的批判精神和对法律人未来的疑惑,我翻开了这本书。

作者理查德萨斯坎德(Richard Susskind)是牛津大学教授,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他曾在跨国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及政府机关担任独立顾问,他担任计算机与法律协会主席,首席大法官信息技术顾问以及牛津互联网研究院顾问委员会主席。可见,他在法律领域、计算机领域以及二者的交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书的观点其实很简单。作者认为:法律市场已经在发生剧变,传统律师按小时收取高额律师费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加、公司经营合规风险增加、大型企业法务部削减法律预算等因素叠加,法律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墨守成规的律师将在未来失去竞争力。在作者看来,变革的三重驱动力是事多钱少、执业泛化和信息技术。作者大胆地预测,法律工作也将会成为“大宗商品化”,律师的价值会体现在策略、战术和法庭辩论等个别方面;而诸如格式合同文本的制定、电子披露等重复性、流程化的工作,律所提供的服务将被第三方机构所取代。未来还会出现颠覆性的法律技术,以及在线纠纷解决、虚拟法庭等新事物。基于此,作者向未来的法律人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意义是,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积极准备和拥抱新事物。在大数据时代,不管人们是否情愿,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各行各业,自然包括传统的法律服务业。一些行业既有的规则和格局将被颠覆。在把握事物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如何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如何做好准备拥抱新事物,使更多的人得到法律服务,提高法律服务的可及性,让法律更加普及,用法官同志的话说,是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也许是我们这一代法律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法律职业的未来》读后感(三):书摘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泛泛地讲,前两部分可以大致概括为“法律服务的未来”,第三部分是“年轻人如何应对”。

开头讲法律行业变革的三重驱动力:钱少事多、执业泛化(执业门槛降低和监管放松)、信息技术。作者随即提出两条策略:效率策略(将重复性流程性工作交给成本更低的人或电脑)和协作策略(多个需要相似服务的客户共同分担成本)。

作者将诉讼行为拆分成九项:文件审阅,法律研究,项目管理,诉讼支持,(电子)披露,策略,战术,谈判,法庭辩论。除了含金量较高的策略、战术、辩论等,其他工作都可以“外包”。作者同样介绍了他认为会对法律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新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

第二部分讲了作者认为未来的律所和法务工作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该如何面对这些变化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作者提到了律所和法务共同协作,建立类似服务中心的team。

“我认为改善获得正义的状况不仅仅限于改进纠纷解决方式,还应该包括我所称的纠纷控制、纠纷避免、法律状态改善。”(101)

作者认为普通公民和小型企业会是在线法律服务的主要受众,而传统律师并不是这种服务最经济的来源(对此我完全赞同)。在线服务有很多形式,而现在也有许多社区、平台等正在萌芽。(于是我想起了某律开的微博问答。习惯移动支付的中国人甚至可能会比保守的英国人更容易接受在线法律服务)

第三部分作者再次强调了在未来,传统律师的需求会缩减,地位可能也会下降。作者列举了许多他认为会出现的新工作,例如法律知识工程师、跨学科法律人才、在线纠纷解决人才、法律风险管理师等,并简单描述了这些人日常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我感觉这些工作基本都是为复合型人才准备的,大部分是类似法律+计算机或者法律+管理学这样的组合。

最后作者提了一些给年轻人的实用建议,包括潜在的雇主(即提供新型法律服务的企业)、以及为了应对变革需要掌握的一些技能。

“现在有比过去更强的理由在开始法律生涯之前,首先学习例如管理、计算机、系统分析等其他学科。”(160)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法律职业的未来》读后感(四):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书摘和一点体会

理查德·萨斯坎德教授为法律人描绘了一副清晰的未来图景,“事多人少”、执业泛化和信息技术是法律人和法律市场变革的三重驱动力。“事多人少”的挑战是企业当前为法律人设置的一道难题,大型公司和金融机构既要增加法律服务,又要削减法律开支,这是法律服务对象层面的变化。执业泛化则是批评者和改革家倡导放宽法律服务主体资格和组织形式方面的限制,要求法律执业资格的宽泛化,这是法律服务主体层面的变化。信息技术则指势不可挡、全面覆盖个体和社会的以互联网科技为核心的电子科技对法律服务带来的冲击,这是法律服务方式层面的变化。

总体而言,企业需要更快捷、低廉、高效的法律服务,法律人如何能在信息技术、执业泛化的双重挑战下,不断革新法律服务提供方式,满足市场需求,是每一个法律人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如同作者所说,执业泛化和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实现变革,而事多钱少这个严峻经济形式下的困境,则一直是推动变革的主导力量。理查德教授提出了两条可行的策略来帮助法律行业应对事多钱少的难题,即效率策略和协作策略。效率策略要求寻求削减法律服务成本的方法,协作策略则是与客户合作,令客户分担某些法律服务的成本。

理查德教授主要阐释了如下方面的变革趋势。第一、法律服务呈现出这样一种变革趋势,从量身定制走向标准化、系统化,再进化到分包和大宗商品化;第二、法律服务如同商品一样,可以被分解,诉讼可分解为文件审阅、法律研究、项目管理、诉讼支持、(电子)披露、策略、战术、谈判、法庭辩论;交易工作可分为尽职调查、法律研究、交易管理、模板选择、谈判、针对性起草、文件管理、法律意见、风险管理;第三、替代性法律服务处理方式包括内部处理、非律师化、异地、离岸、外包、转包、共同处理、近岸、租赁、在家处理、公开处理、众包、计算机化、单包、不处理;第四、法律领域至少存在13种颠覆性的新技术,包括自动文件组装、无间断互联、电子法律集市、电子学习、在线法律指导、法律开源、封闭的法律社区、工作流程和项目管理、嵌入型法律知识、在线纠纷解决、智能法律检索、大数据、基于人工智能的问题解决;第五、法律人的新工作包括法律知识工程师、法律技术专家、跨学科法律人才、法律流程分析师、法律项目管理师、在线纠纷解决师、法律管理咨询师、法律风险管理师;第六、年轻法律人未来的雇主包括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大型法律出版商、法律知识提供商、法律流程外包商、商业街零售商(合作银行、替代性商业机构)、法律租赁中介、新型律师事务所、在线法律服务提供商、法律管理咨询公司。

个人的主要体会如下。首先,法律人应当具有创新意识。作为中国西部的一名法律人,该书给我的最大冲击是如何在三重变革的巨大压力下寻找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角色,创新工作方式,应对法律服务市场的外部挑战,尽管由于国情和法律市场发展不均衡,这些挑战尚未完全现实来到。而作为一名以理论研究为主的法律人,研究法律服务市场巨大变革下对法学理论研究的影响,更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其次,法律人应当具有警惕意识。在作者看来,法律知识和服务更多被看作一种普通商品,未来法律服务将演变成福特的工业化流水线制,法律服务被肢解为标准化的流程和环节,各个部分尽量地以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式完成,法律专业性壁垒有逐步被打破的趋势。费尔德曾说道,“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而在三重变革的驱动之下,法律这个同时存续于精神理念及世俗生活的行业如何体面地发展、完善,普通法律人如何维系其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个法律人需要警惕和反思的重要问题。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法律职业的未来》读后感(五):法律职业的未来,也要看历史的进程

技术的发展将会改变的不仅法律人的职业未来。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这几年AI发展大火,ML/DL/CV/NLP等领域论文满天飞,相关的创业公司几乎都站在风口上。几乎是一个人人都要懂一点人工智能的时代。时代的剧变不会漏下任何一个幸运儿,法律职业从业者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再也不能只着眼于拼命努力刷绩点刷外语能力刷实习进入好的律所/公司了。如果我们期望像上一代法律人那样的职业生涯,我们必将失望。

---

用零碎的时间把从所里借来的书《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法律职业的未来》看掉了。作者Richard Susskind, 作者有深厚的法律*技术背景。因此他对于技术发展对法律行业的影响的看法,很有前瞻性也比较中肯。

正好最近对于legal tech industry和法律与AI的结合等话题很有兴趣,看这本书挺有共鸣的。

Richard Susskind认为,法律的变革将由三股力量来驱动:事多钱少,执业泛化,信息技术 。关于执业泛化,未来的法律市场必然更多地外包给从事替代性法律工作的机构/公司,从而大幅降低成本。

法律服务的大宗商品化,是文中我比较认可的一个观点。Richard提出一个看法:将法律服务看成是量身定制,是天真而浪漫的想法。实际上需要量身定制的法律工作远没那么多。

例如我现在所从事的劳动法业务,工作非常大的部分是起草劳动合同。但这项工作本身并不需要从头到尾的量身定制,我们完全可以使用标准化的合同。如果在一个合理的系统协助下,我认为这项服务完全不必由律所来完成,外部律师仅仅需要审阅合同的组织架构即可。

Richard也在文中提到一些颠覆性的法律技术,例如自动文件组装,在线法律指导,法律开源,智能法律检索,大数据,基于AI的问题解决等。我理解这些技术已经在新兴的市场上出现,但是并未完全普及,亟待技术的发展。

关于律所的未来。事实上,因为即使在非常高端和复杂的商业交易之中,也有许多流程化的事务。(例如我之前参与过的一些大型交易,实际上律师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参与交易模式设计,这部分工作可能只占据了工作总量的20%,而剩余80%的时间被用于交易结构的落实,通过满足政府部门的各项条件。在这个部分,律师需要会做大量的截图、电话、表格比对等机械性工作。这是很无趣而浪费时间的。)

律所的商业模式和内部运行模式都正在受到冲击。律师完全可以尝试去打破这种“精英化”的观念,例如一定要在最昂贵的写字楼中租用办公室,来降低成本。

“未来跨学科的的法律人才将接受严格教育,成为相关领域的真正专家,再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之外的重大价值...”也应了这个职业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的自我介绍里没有几个“/”,大概都不好意思让自己BIO见人。但任何领域要做到专业,都需要大量的学习和实践投入。但复合型的知识背景会给律师的职业生涯带来巨大的加成。

同时我理解给自己的人生多加几个“/”,不仅是作为职场人的追求,同样是作为“人类”,在短暂的人生中,拓宽生命的宽度和广度的追求。

Richard谈到,和一些优秀的初级律师交流时,一些在审阅大量诉讼文件,还有一些在为大型交易项目做尽职调查。有趣的是这些人也认为,如果把他们这些项目外包到印度之类的地方,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学会搞定那些文件,而客户目前却常常要为这些初级律师的工作时间买单。这个部分我深有同感:在前一家律所实习的时候,核对到头晕目眩,而那只是一些我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也可以完成的工作。那时候吐槽过许多次当今律所工作的效率底下程度。

现如今的年轻律师的成长模式,仍然是花上许多时间来学习一些行政人员所做的工作。如果需要在这方面有所改变,应该修正对年轻律师的训练模式。例如,让他们和中高级律师、资深律师并肩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和观察他们的工作方法。

只做一个对计算机充满热情的律师,不足以支撑我进入legal tech industry. 要学习一个领域,仍然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