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巴黎伦敦落魄记读后感摘抄

巴黎伦敦落魄记读后感摘抄

《巴黎伦敦落魄记》是一本由[英] 乔治·奥威尔著作,译言古登堡计划/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黎伦敦落魄记》读后感(一):读书笔记

奥威尔 是一个真正漂泊过的人

《巴黎伦敦落魄记》读后感(二):所想 所惑

之前看了冷峻的良心之后就特别想把这本看一下,看看奥威尔到底是被什么吸引,甘愿抛弃暖衣饱食的生活,跑去巴黎故意受难的。 奥威尔这本书完全就是从流浪汉的角度来描述的,回忆之前毛姆的,从一个优雅的英国绅士的角度看待的流浪汉,真的是完全不一样。 贫穷、无所事事、流浪、营养不良,这些流浪汉的日常状态通常会被人归咎于流浪汉自身的懒惰、酗酒或无赖,但实际却是体制的不完善,法律的缺失,没有人从流浪汉的角度来制定规定,所以最终流浪汉也不会从所谓的救助体制中获得救助。 里面有一处让我感到了疑惑,就是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但是大家都不愿意接受嗟来之食,虽然贫穷会消磨人的意志,自尊,在有能力表现出他们对这种高高在上的施舍的时候,就一定不会放过机会,大声的嘲弄,卖力的嘲讽。我能感受到答案就在自尊的定义上,不过还是再等等看吧。

《巴黎伦敦落魄记》读后感(三):流浪啊流浪

奥威尔流浪记 先立一个flag,一年内不买鞋子。 不想给这本书贴上底层生活速写之类的标签。但得承认,奥威尔的确在讲述赤贫阶层的生存状态。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巴黎和伦敦,“流浪汉”没有生活,只有活着。奥威尔的笔调还保留着最后一丝丝幽默,使得流浪的生活读起来似乎还有那么一点乐趣,但在结尾,奥威尔也说自己再也不愿回到收容所(毕竟奥威尔有机会选择其他工作)。狄更斯时代的阴郁还有着宗教信仰的虔诚庄重作为底色,而奥威尔笔下则完全是现代人的绝望与破碎,贫苦是透明的、赤裸裸的,完全的空消解了痛苦的意义,读完心里憋闷的很; 奥威尔的黑色幽默里渗透着克制的情绪,大概也是在告诫自己,保持谦卑以及对世界多面性的理解和共情,他也希望外界破除对流浪汉这一群体的偏见,如书的结尾所说,自己对于贫穷的认识仅仅是些皮毛而已,当然不是说流浪汉就有高尚的品格,而是说他们也是普通人,如果说他们真的比别人坏,那这也是他们所过的生活造成的,而非因为他们比别人坏,所以他们选择过那种生活。 第三十章,出现了本书唯一一位贫穷仍旧能够保持相对自由的流浪汉博佐,他觉着无论贫穷还是富裕,人仍可以保留你的知识,坚持自己的想法。博佐说星星✨是免费演出,用眼睛看就可以,不用花钱,他时不时在晚上出去看星星,而且给皇家天文协会写过稿子。 这样想来,流浪不仅可以

《巴黎伦敦落魄记》读后感(四):贫穷是什么滋味?流浪是什么生活?

《巴黎伦敦落魄记》乔治•奥威尔 贫穷到底是什么滋味?流浪到底是什么生活?如果对这两个问题有疑惑,这本书能给出答案。生活在物质优渥条件下的我们,有工作有收入,可能对于清贫的生活充满了浪漫的幻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由的风,美丽的霞,带着芬芳的泥土和草木,简单的小日子…… 其实真正贫穷的生活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贫穷,是食不果腹、衣衫褴褛,是磨人的疾病缠身,是满身杂臭,是恶臭阴沟,是浩荡行军扰人睡眠的虫子,是收容所看守人的欺凌和鄙夷,是来自普通人的轻蔑和敌视,是对一切感到自卑、怯懦畏缩、不配拥有的自我认知,是跌落尘埃后无法再爬起、没有心力再爬起的绝望。流浪的穷人,每日唯一所求便是吃到一点食物以免活活饿死,至于其他的,没时间、没力气想,也不敢想。如此每日的轮回,就这样一步步地摧毁肉体和精神、侵蚀道德和灵魂,直到不可救药。 这本书的作者,乔治·奥威尔,以三年亲身体验非常纪实地给出了这个答案。 社会层面的问题,我没有那个能力去谈论。只能说,我非常佩服作者的做法,也非常敬佩他这一副不同于常人的心肠,更钦佩他能经历一切后,从经历中跳脱出来,站在国家和社会的层面提出自己的思考。可以感觉到,他是真的觉得这一切不合理,他是真的对人类有爱,所以才会如此。我这样的小人物,能做什么呢?也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动不动说什么放弃一切去流浪了,不要让自己落入这种境地。真正的穷人流浪生活,不是一般人过得了的,别高看了自己。

《巴黎伦敦落魄记》读后感(五):二三十年代巴黎伦敦的贫穷生活是什么样的

读的奥威尔的第一部作品,从二三十年代最底层的苦难人民的角度,给读者描绘了一副真实、残酷与无情的贫穷生活的画面。奥威尔自己委身于其中,在巴黎伦敦过着只为生存而不是生活的日子。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即使有钱也得掰着手指头,把一便士当成两便士花。在这段经历中认识了很多朋友,基本都是洗碗工、酒店厨子、餐厅侍应、小偷、流浪汉、街头画家等等。也跟他们学到了很多生存的技巧。

奥威尔这本书让我了解到那个年代生活在最底层人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比起很多粉饰的小说与故事描绘的那些天真烂漫的爱情故事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这种关于贫穷的真实的纪实故事读起来显得很亲切。而且奥威尔的文笔不乏幽默感,明明书中的故事很是令人同情,但是他朋友的故事却被他写的总是令人忍俊不禁。

他所认识的人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街头画家博佐(第三十章)。奥威尔在书中曾多次提到流浪汉那种枯燥无聊的生活对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来说更难度过。这是因为接受过教育开化的人心智会更加成熟,也更有自己的想法。这种人即使身处困境也懂得如何给自己找乐趣。而博佐就是这样一种人(他的学识积累可能与他的书商父亲有关)。他跟奥威尔说的很多话都值得深思,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我时不时会在晚上出去看星星,看星星是免费演出,用眼睛看就行,不用花钱”、“其实,你应该有某样兴趣爱好。一个人到处流浪,并不一定非要只想着一杯茶和两片面包”、“你只要下定决心,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一样的,不论贫穷还是富裕。你仍可以保留你的知识,坚持自己的想法,只要对自己说:‘我在这儿是自由的。’这样你就会过得不错......”

现代生活的诱惑太多,人人追名逐利,金钱至上,所以很多人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却把灵魂给遗忘了。很多人活的还不如一个流浪汉自在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