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国史讲话:上古》读后感锦集

《国史讲话:上古》读后感锦集

《国史讲话:上古》是一本由顾颉刚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史讲话:上古》读后感(一):非我盘中餐

上古史真的不是我的菜。每次看起来都恹恹欲睡,囫囵吞枣,不知为何总是提不起兴趣。

许宏老师说甲骨文之前无信史。对于东周以后的故事我还稍微能看进去一些,但也是兴趣寥寥。而对夏及更往前无信史时期的各种上古传说则完全不感冒,同理我在读低幼言情时也完全不喜看玄幻仙侠穿越类型。大概我就是个缺乏这类兴趣和神经的人吧。近现代史就是干巴巴的文字读起来也兴味盎然。想了想,原因一是觉得上古传说都是后人臆测为多,用人类非常有限的认知去描画世界和祖宗,其实局限性很大,也很浅薄,人的想象终究跳不出自己眼睛能看到的内容;二是以前太多人名地名都是奇奇怪怪的生僻字,完全不是现在人起名字的习惯,虽然心里知道现在的习惯恰是那时往后逐渐演变形成的,可是读起来晦涩的感觉平添了障碍,不知不觉就溜号了。

顾颉刚老是泰斗级大家,这套史话类书其实很好读,是讲义整理的,简单易懂。其实考证什么时期开始形成什么样的传说对于研究历史特别有意义,比如辽东地区近似的传说显示了地理对历史的影响。后面的两本都进入信史阶段了,虽然不是专门系统的著述而只是讲义整理,但这种形式倒也保证了内容的趣味性。

《国史讲话:上古》读后感(二):提纲挈领的中国上古史

在看顾颉刚的《国史讲话上古》之前,我看过《左传》和《东周列国志》。我发现这几本书先后都读一遍,更有助于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

《左传》(中华书局出版,刘利、纪凌云译)选取了一则则小故事,反映历史上著名的某个人物或是某个事件。而《东周列国志》则以浅显的故事,全面地展示了春秋战国那段战乱纷争的年代画卷。左传里的很多故事都包含在《东周列国志》里,而且基本上是符合左传原文的,只是多加了些想象,而且语言更加通俗。但是《东周列国志》里的国家、人物实在太多,而且各国发生的事情基本上都可以还原成因为父子猜疑、或是兄弟阋墙、或是宠妾帮儿子窜位而发生内乱,大臣择主而事的故事,所以看的时候很过瘾,但是看完后真的是记不住具体事情,更容易会张冠李戴。《国史讲话上古》跳出了每个国家琐碎的细节,不提这人和那人的个人恩怨,仅用寥寥几笔交代重要事情的起始和经过,有时还轻轻点评一下,这样就让那段杂乱的历史的脉胳一下子清晰起来,读者也豁然开朗了。

同时《国史讲话》的语言也很生动直白,即使是没有什么历史基础的人,读起来也不费劲。因此对于想初步了解上古到春秋早期那段历史的非历史专业人士,这是很好的入门读物。《国史讲话》共有十一章,每一章是围绕一个主题来论述,都是顾先生曾经发表的文章。章节的编排大致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从商到西周,再到春秋。由于每一章聚焦在一个主题,所以观点很鲜明,有助于帮读者理清思路。

《国史讲话》还有专门的《春秋》辑,我很有兴趣接着读一读。

《国史讲话:上古》读后感(三):摘录句

不懂上古就不懂中国:三皇五帝夏商周,是中华民族的初生时代,最早的中国和最初的华夏的诞生。

黄河是孕育中国文明的母亲河,现在很难想象,因为黄河近代以来都是中国的病痛。那时黄河流域气候与今不同,气候温暖,湖泊泽地众多。黄土的性质黏而腴的,得水发酵,助长植物生长,不需要肥料,特别是渭水、洛水流域,尤为富饶,农业文明得以发展,这也就解释了古书中常说的“天玄地黄”的说法了。

任何民族的古代史都是掺杂传说,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五帝之后是夏,夏也无直接史料流传下来,主要也是传说的历史。夏王国对中国历史影响非常大,这是中国文化的底层。夏后转为华,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华夏子孙名称的来源。

商的祖先“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有娀氏公主简狄,吞帝喾所派玄鸟(燕子)所生的蛋而孕,生子契,为商人始祖。部族发展后建都商丘,所以称作商人,400年后,商汤灭夏桀。商人尚鬼神,用龟骨、蓍草来卜筮。卜用龟骨,繁琐;筮用49条蓍草,用法简易,所以称筮为“易”,因为这是周人发明,所以叫做“周易”。

周的来源与商相似,也是上天特地降下来的。有贤德女子姜嫄,德行为上帝赏识,在田野中行走,路上有大脚印,其踏步于其上,遂孕,生一农业天才,即后稷,为周人始祖。武王太子发伐纣灭商,纣王至周公旦辅政,剿灭管叔、蔡叔之乱,灭纣王子武庚,封建起,封是分划土地,建是建立国家。

中国人什么把国叫国家?因国是国,家是家,国是公,家是私,为何混合而说?人类最早的结合形式是家族,慢慢扩大为部落,部落中有一雄主扩张吞并而壮大,慢慢大部落变成一国,王国的出现,并不基于人民的公意,只是一家一姓的英勇成绩,一国就是一家的私产。公的来源,不是公共的公,而是王公的公,家国一体,家指人众,国指疆土,只是一事的两面。

王都为何都叫京?是因为公刘将都城建在京丘上,就叫做京,用久了变作都城的通名,所以后世的王都也都称为京。

我们现在一想到古帝王,总觉得他们的面目是一例的慈祥,他们的政治是一例的雍容,就因为他们的故事都给德治的学说修饰过了,而德治的常说是始创于周公的,他所以想出这个方法为的是永久保持周家的天位。从此以后,德治正了正统,神权落到帝门,二千数百年来的思想就这样的统一了,宗教文化便变作伦理文化了。

《国史讲话:上古》读后感(四):《国史讲话:上古》:像顾先生一样谈历史

“究竟应当怎样去谈论历史?”如果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人们总难免给出迥乎不同的答案。就像是观察一件物体,处于不同的角度,人们会看到它不同的模样。而互有差异的描述,也不过是遵循自己所见。至于偏差,也并不一定要归结为谬误。可这种视角上的见仁见智,如何才能实现历史意义的准确传递,又着实是件不易的事。

顾颉刚先生的《国史讲话》,在“如何谈论历史”这一问题上是一部极具启发性的作品。作为我国史学研究领域公认的大家,顾颉刚的“层累说”对于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自然不言而喻——那是一个全新的角度,更是一种更加可靠的分析手段。旧日的陈迹如断裂的岩片一般层层叠叠,"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不立一夏,惟穷流变"。

去思索如何“流变”,并将此作为发明原迹的最佳方式,便是顾颉刚的“致知之道”。手上的《国史讲话:上古》,是顾先生1939年在云南大学任教时的《上古史讲义》,配以后来续写的两章内容,加上一篇《中国古代史述略》为前编,编纂而成的作品。作品介绍的历史时期是自上古至春秋的“大时段”,而由于是出于“以语体文字撰述讲义,使读之者弗为考证之语所困”这样的自我要求而完成的作品,《国史讲话:上古》语言晓畅,故事性极强,是很适合入门者来阅读的史学作品。

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历史”的讲述,在今天其实正在偏向两个极端——要么正说,要么戏言。“正说”往往故弄玄虚,使人听了乏味困顿;而“戏言”却又显得单薄、尖刻、哗众取宠,毫无历史的庄重美感可以探寻。这也许是在今天,人们对于行为的功利性要求所致。要么是谈历史,要么是说故事,二者似乎无法“共处一室”。

但是这样的“共和”,在顾先生的作品里却是显而易见的。客观地讲,如果是把《国史讲话:上古》作为一本专著来阅读,其实并不合适——整部作品并没有太多让人惊艳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它是作为“普及讲义”而存在的,“介绍真实”、“引导兴趣”才是格外重要的事。

所以整部《国史讲话:上古》读下来,我们既可以看到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有趣故事,但对于故事的讲述,顾颉刚却是十分庄重的。在讲述的同时他也在思考和总结——而非是让“国史”,成为供人获趣的东西。

一位真正的学者,是应当时刻保持单纯的,而顾颉刚似乎便是这样的大师。他不谄媚,也不特立独行。他只是在讲述历史:那些应该被记住的,应该被发现的。层层累累的历史,倘若没有忠实的观众或是记录者,真相终究会被湮灭和质变。去记住些、读懂些什么,正是我们应当透过历史去把握的东西。

而可以由这样的大师,来完成一个“举重若轻”的文本,去补齐人们的记忆与崇拜,实在是快意,且值得被看重的事。

《国史讲话:上古》读后感(五):“可爱”的上古风月

发于《陕图读览》2016年第2期

《封神榜》中表现的上古,是一场人神混战的大片。纣王请来了申公豹,周王有姜子牙、杨戬帮携,神仙们在不同的阵营里对立厮杀,血腥且暴力,颇有些西方“特洛伊战争”的味道。但是真正的上古确是如此残酷又神奇吗? 中国著名的史学大师顾颉刚在《国史讲话:上古》中还原了一个比较真实的上古时代。全书总共分为十一章,从茫昧的夏王国讲到商周王朝,再到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之流,前后跨越上千年。通读全书,我们能够感受到上古时代更迭时战争的残酷,而神奇则多是古人们的想象,那些受到崇拜、能够上天遁地的天神们,沾染着人性中强烈的欲望,说话做事每每藏着人类最现实的那点“小心思”、“小私心”,再经过顾颉刚这位极会讲故事的语言大师的肆意渲染与编排,其间数不尽的人情世故,顿时变成了一场“无边风月”。上古褪去了原始的笨拙与无知,尽添“可爱”的气息。 所谓“可爱”,《书•大禹谟》中有言:“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古时的“可爱”有令人敬爱之意,在这本书中,世代商王们虔诚祭祀的神宗是“可爱”的,以德行治天下的周天子是“可爱”的,称霸中原、尊王攘夷的霸主们亦是“可爱”的。而我们追随顾颉刚的脚步寻其“可爱”的溯源,可以看到的是商王国以神权统治人民,通过甲骨来卜问凶吉,商王的王权甚至都比不上神的旨意,因为那时天地自然的威力是那么令人敬畏;看透天意无常的周天子,则将神权向德治的统治方式过渡,用个人的“进德”与“警惕”来维持集体的安宁,因为以此培养而成的礼仪风度是令人爱戴的;而后来那些有才能的霸主们,特别是齐桓公、晋文公二人,作为这种贵族教育的最后产物,以其胸襟仪态令诸国刮目相看,即使放眼如今,也是值得人们去敬仰的。上古风月的“可爱”正是在这种循序渐进、正统严肃的大环境中塑造锻炼,于赤裸裸的现实中寄托理想的风骨,才化成中国古代历史文明的精髓。 当然,如今我们所理解的“可爱”在这本书中也时常可见。顾颉刚的语言幽默风趣,上古的华夏祖先们在他的笔下不再遥远如昔,相反充满了人情味儿。比如大诗人屈原,我们感叹《离骚》想象丰满绮丽时,又可曾想过诗中描述的天上生活其实也同人间一样,即使真的上了天也未必快乐?顾颉刚用平易简洁的语言将《离骚》里的故事娓娓道来,将写《离骚》的动机说成是“突发奇想,莫如上天散散闷罢”,而后又感慨:“像屈原这样的癖性,在人间是碰钉子,到了天上还是碰钉子,这有什么办法?”到最后竟带着一种无奈,生性浪漫的屈原偏偏存着刚正不阿的性情,这种别扭的性子真是读来可爱非常呀,于是一场与神交游的“奇遇”化作没有结果的风月情浓,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归根结底,上古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可爱”是充满人性原始欲望的,同时也是祖先们在时代发展、社会巨变中的一种标准,而它的“风月”不同于封建后期在繁复冗长的礼节中所表现的风雅情致,更多的是酣然的原貌、淳朴的放纵,想来这也是上古极具魅力的地方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