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读后感100字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读后感100字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是一本由梅广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6.00,页数:5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读后感(一):王弘治:活水新流 别开生面 实言有据 理辞俱腆 | 读梅广《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梅广先生《上古汉语语法纲要》一书初版由台湾三民书局于2015年发行出版,2018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将繁体字版迻介为大陆简体字版,使更多中文读者能够有机会了解在生成语法框架下古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面貌。

生成语法学,或名之形式句法学,自乔姆斯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奠基以来,在世界语言学领域蔚为大国,从其理论体系创建伊始,汉语便是挑战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系统规则的重要对象语言,诸如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移位等理论问题的研究,有力地拓展了形式句法学的解释相域,从理论体系内部推动着学科前沿的发展。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形式句法学发展到极简方案(the Minimalist program)阶段以来,形式句法学愈加重视不同语言参数类型的表现,并积极寻求解释句法历史演变的实践。

2007年剑桥大学教授 Ian Roberts 的 Diachronic Syntax 即以比较句法学的眼光,对形式句法在语言历时研究的运用进行了理论建构。继此嚆矢之后,梅广先生的《上古汉语语法纲要》在汉语史领域中与国际学术潮流迭相呼应,勇步踵武。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全书框架,基本沿守生成句法学的范式,以演绎逻辑为工具,从普遍句法体系的基本假设出发,寻求参数映证。本书第二章《句子的结构基础——句法学略说》作为全书的理论前提,对生成句法学基本理论芟夷枝蔓,择要介绍,以令对乔姆斯基学派尚少了解的读者皆能循理得意。后续内容,均为对生成句法框架下上古汉语具体现象的解释研究。

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可分为三大部分:

《纲要》的此种结构安排,体现了鲜明的论述逻辑,上古汉语的句式,在后代多有向内部结构更加凝固的句法成分发展的趋势,如动结式、介词框式结构,与上古条件句、连动结构等有接近的同构关系,显示了古今之间的历时演变关系。

《纲要》先从大势着眼,着重于揭示上古汉语从早期向晚期内部过渡的动力与方向,因此并未详论上古汉语中诸如代词前置倒装、否定词系统等许多引人入胜的细节问题,但这并不影响有能力的读者在掌握《纲要》大势的基础,利用书中提供的理论思路,继续寻路探幽。

笔者最初接触使用生成句法学理论研究上古汉语,是在2011年负笈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时,受教于Edith Aldridge教授的研讨班。初时因未熟稔极简方案的基本框架,又限于传统句法学的背景,尚未能窥其妙。

Aldridge教授洞烛笔者心中的疑惑,劝诱我继续保持听课的好奇心。她在课上分享,自己在康奈尔大学最初开始用生成句法研究上古汉语时,系中的前辈巨擘曾直接告示此路不通,但不予尝试即行放弃,绝不是学者应有的态度。而后两年间,句法竟也成为笔者在语言学系修习学分最多的课程。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笔者同时也领悟到生成句法学自有其局限,但其优点也不可轻言抹杀,比如理论前提清晰、结构分析客观、论证逻辑严密,近来更兼及语言类型比较,与传统句法学在古汉语领域倚重语感的主观判断相比,生成句法学不失为一套值得尝试和推荐的分析工具。而梅广先生的《纲要》已导夫先路,为同道打开了一片局面。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梅广先生专精句法学之外,也是古文献学的行家里手,兼具现代linguist(语言学家)和传统philologist(语文学家)的双重身份。《纲要》的第一章,是对解读和利用古代文献材料的理论分析,在抽象的句法理论之外,更增添了上古汉语研究在材料处理上的实学风格。虚实互见,相得益彰。

捧读《纲要》初过,受益良多。正所谓:活水新流,别开生面;实言有据,理辞俱腆。是为记。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 /华盛顿大学 王弘治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评价人数不足

梅广 / 2018 / 上海教育出版社

责编旁白:

如果觉得这本书还不错,请各位书友帮忙给《上古汉语语法纲要》(2018)在豆瓣打个分,写个短评~写长评或书评,就更加感激了!

目前还是评价人数不足=,= 体现豆瓣活跃性的时刻到了~~

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激发~

转发也是支持哦~

也可以来微信关注“上教语言学”,搜索关键词“梅广”或者“上古汉语语法纲要”,获取更多图书信息!

先看一篇(“从2016年的北大,到2017年的浙大,这本书,他们都在抢先读!”),

请戳:https://mp.weixin.qq.com/s/SmGYHoRjWwMgm67RaiG88Q;

更多学者和书友为你推荐本书!

购书,请戳当当页面:http://product.dangdang.com/25582924.html;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读后感(二):导言∣梅广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是我多年来思考和硏究古代汉语语法的一个总结。我从事语言学研究,最初做现代汉语语法,开始认真探讨古汉语语法是很晚的事。1986年以前,我在大学教的科目主要是语法理论和现代汉语语法。但我的兴趣广泛,对各种语言都很好奇,因此汉语以外,就近取材也接触了台湾南岛语。台湾“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成立以后,因为教学关系,我对台湾南岛语语法也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我开过几年田野调查的课,带着学生到台湾中南部山区去认识一个个少数民族语言。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开放民众去大陆探亲旅游,我又有了新的研究方向。藏缅语一直吸引着我,如今我终于可以到藏缅语地区做实地调查,以我的年纪而言,这也是最后的机会了。于是我便一头栽进云南西北部山区的独龙语、阿侬怒语和怒苏语等藏缅语中考查。这工作做了差不多十年。2003年,我从台湾“清华大学”退休。退休以后便不再做语言调查,兴趣慢慢转到古代文献学,特别是先秦思想典籍的研究。从此便比较集中地思考古汉语的问题。

我因为长期在中文系教书,必须担任一些跟汉语语文学有关的课程,古汉语语法导论就是其中一门。这门课我在台湾大学教了十多年。每教一次,讲义都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这部讲义便成为本书语法学体系的基础。

目前大学中文系古汉语语文课程,文字学、声韵学都有合适的课本可供选择,唯独语法学没有。坊间古汉语语法的专著不下数十种,但是写得好的少之又少。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已经是七十年前的书,且并非专论文言文,刘景农的《汉语文言语法》也有五十多年了。二书都是好书,然以语言学学科日新月异之进步标准来看,自然昔非今比,二书不能满足今日之需要,是显而易见的。本书作者希望以本书填补这个空缺。

本书的语法理论基础是生成语法(generative grammar)。一般读者对生成语法理论一定会感到陌生。即使想去了解它,也会觉得困难重重。也许有人会怀疑,为什么要把这样高深的理论介绍给古汉语学习者?本书作者的想法是,讲语法就不能不讲理论,就如同谈民生经济不能不谈经济学理论一样。语言是一个建构性的体系,不是词类、句型的集合。语言事实需要解释,解释必须根据一套理论假设。理论有大有小,小理论解释局部事实,大理论寻求最高通则。生成语法理论是个大理论,它把人类的语言能力视为人类心智发展的一面,可以放在心理和生理的共同基础上加以研究,而建立普遍语法。语言表现人类执简御繁的心智能力,人类使用的语句都是由简单的步骤建构出来的。在各章中,我都一再强调汉语句法的简单灵活。在生成语法极简方案(the minimalist program)的架构之下,汉语之简,对照西方语言句法之繁,更能够显出它的特色。

全书十一章,可分为三个单元。一、二两章是绪论,成一单元。第一章说明句法学对古汉语研究的理论价值以及对古汉语学习的实用价值。第二章介绍生成语法理论,在进入本书语法体系之前,提供与各章题目相关的句法知识。第三章以后,进入上古汉语语法体系。本书的讲法是从大单位的语句组织讲起。第三章条件句、第四章主题句分别讨论上古汉语语句的偏正关系。第五章“而”字结构讨论上古汉语的并列(联合)关系,提出了上古汉语是以并列为主体结构的主张。第六章谈句段结构。句段是单句、复句和主题句三种基本句式的延伸和混合,构成更大单位的信息结构。依其形式和结构,句段应属于语法的研究范围。句段以上的研究,则属于篇章分析,不在本书讨论之列。这四章构成本书第二个单元。

本书第三个单元讨论上古汉语的基本句法结构原则,也就是句法学(syntax)的核心部分。这一单元共有五章。第七章主动、受动、被动,描述上古汉语主动句的样式并分析主动与受动的关系。上古汉语并没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只有受动句。受动句是单一论元的句子;被动句是双论元结构。被字句是汉以后产生的,本章叙述其发展经过。第八章讨论“于/於”介词组,指出“於”介词组的衰落对上古汉语由对等的并列形式发展成为不对等的偏正或主从形式这个变迁过程有促进作用。第九、十两章讨论上古汉语的论元结构,第十一章讨论汉语句子论元结构以上的功能结构,并从上古汉语的分析入手,对生成理论句法学有关时制、动貌等问题的研究提出一些个人的想法。

本纲要是笔者对汉语语法体系最完整的陈述。它既有实用一面,又有理论一面。其句法理论是生成语法。在第三单元中,我尝试在极简方案的架构之下建构一个非常简单的汉语句法体系。我先从论元结构讲起。论元,argument,是指语句中跟动词结合的名词性成分。句子的主语和宾语都是论元。本书第九章提出“最小论元结构”的主张,以解释上古汉语的单论元受动句,由此而说明受动与被动之差异。最小论元结构的基本假设是句子的论元可分为内部论元(internal argument)和外部论元(external argument)。内部论元在动词组VP之内,句子的宾语是标准的内部论元。内部论元是句子的主要动词所支配的,故可称为核心论元(core argument)。外部论元则指在动词组VP之外的论元,不受主要动词的支配。在当今句法理论中,主动句的主语如施事者、致事者都是外部论元,无论施事论元或致事论元都必须用结构的增添方式引进来,亦即通过一个轻动词(light verb)外接到动词组VP上。因此严格地说,施事和致事不是主要动词的论元,因为它们都在VP之外,不受主要动词V的支配。支配它们的是作为中心语的轻动词,不是句中的主要动词。“最小论元结构”是说一个句子即使只有内部论元,亦可满足句子的论元结构所需。这种只有内部论元的句子就是上古汉语的受动句。内部论元才是主要动词真正的论元,外部论元不是。这是语言的共同句法性质,世界上各种语言恐怕都是如此,但并非都像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表现得那样清楚。

轻动词的增价装置(applicative construction) 在汉语句法中的作用,已引起现代汉语研究者的重视,本书第十章以增价装置理论解释上古汉语的为动、供动、与动、对动、意动等动词活用,是进一步把这个理论深化,特别是用增价结构解释双宾语结构,更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延伸。第十一章探讨汉语的时制、动貌和情态的问题,提出弱时语言这个观念,为汉语句法的功能范畴勾勒出一个简明的轮廓。

本纲要不以生成理论为限,也试图讨论一些生成句法学不太注意的语法问题。本书从句子的大单位谈起,第七章才开始描述小单位──单句。第三章到第六章主旨为句子的延伸。复句──偏正、并列──是单句的延伸:单句是IP句,复句是CP句,第二章均有说明。主题句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句子的延伸:主题句是CP句,第二章也有说明。主题句和复句在汉语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生成句法学都很少讨论到它,本书对这些语句结构也有比较详细的讲述。这些句式还可以延伸混合,构成句段。这也不是生成语法的课题,但应归入语法学研究范围。句段的结构在第六章讨论。

本纲要也注意到上古汉语的历时发展。上古汉语可分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本纲要以中期──春秋至战国中期──的语言为主要描述对象,但也略及前、晚期与中期句法的差异。中期语言的最大特色是主题句(第四章)、并列连词“而”(第五章)和时制指示成分“矣”(第十一章)的出现。上古前期汉语以系词句表判断,以带系词的分裂句表达信息结构,系词“惟”标注信息焦点,地位非常重要,但构成主题句的要件“者”“也”两个虚词尚未出现。东周以后系词“惟”逐渐废弃不用,主题句式兴起,取代了部分上古系词句信息表达的功能,并发展出主题链等句段特色。上古前期时制标志不明,至中期以后始用句尾词“矣”表达时间定点。上古前期并没有显性的并列连词,中期以后连词“而”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得上古汉语成为一个具有鲜明并列结构特色的语言。从对等连动到不对等连动,从并列到主从或偏正,是汉语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含有两个演变因素,一是连词“而”的式微(第五章),一是“於”介词组的衰落(第八章)。“於”介词组的衰落导至引介起点的“从”、引介对象的“为”“对”等结构的兴起,又因为并列连词“而”的功能衰退,这些前置的结构不能取得与句子中心成分对等的连动关系,乃成为不对等(偏正)的从属成分,中古以后一部分这样的结构逐渐演变为动词前的介词组。汉语的结构类型于是发生了一个大转变。同时,表判断的系词“是”也在上古晚期产生了,于是上古汉语的系词经历了一个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的循环过程。

在语言类型学的划分上,汉语属分析性语言。本书指出,上古汉语致动、为动的动词并合非常发达,因此上古汉语具有颇多综合性质。上古汉语致事结构有用“使”或不用“使”两种,前者是分析手段,后者是综合手段,本书第九章都做了详细讨论。上古前期致动、为动仅有综合(动词并合)形式,中期则综合、分析两种手段并用,以后分析手段占上风,综合手段的动词并合方式渐废,这个发展趋势使汉语的分析型性格变得更为显豁。

有关上古汉语语法题目尚多,这本小书自然不可能一次处理所有的问题。大抵书中所谈的都是作者多年研究所得而且认为有贡献价值的。有一两个题目,如“以”字结构、有无句,虽然是重要的句法题目,但作者尚无把握能做出结论,只好暂付阙如,希望日后能补上。

本书为了适合一般读者的需要,因此行文尽量求其明白易读,不作艰深、抽象的理论探讨,不作繁复的论证和征引。然而语言学跟其他学科一样,自有它的学术深度,无论句法、语音或语意,都有一些技术性的概念和术语需要掌握。不过,要了解本书所谈到的理论和道理应不是什么难事,因为读者将会发觉它们其实都很贴近我们对语言本身的直觉认知。只是生成语法学有些用词很特别,中文还没有统一的译法,有时只好自铸新词,这会造成阅读上的困难,但我都用括号加注了原文,以便于对照。读者如果具备语言学基本知识来读本书,效果自然会更好。不然的话,把本书当作自修教材用,仔细反复一两遍,也必能对其理论部分有所领悟。好的理论能帮助我们发掘事实,让我们看到事实跟事实之间的系统关连,提高我们的语言自觉,加深我们对语言结构的认识。理论学习是有很多好处的。

当代西方语法理论已经备受中国语言学界的注意,但恐怕对古汉语学者,它还是一门生疏的学问。现阶段古汉语语法研究,无论从量(论文篇数)或面(研究题目)来衡量,都可确定已开始进入一个密集研究时期。研究所需的人力和物力之盛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对古汉语的知识确实是越来越丰富了。这个研究领域需要加强的是研究人员的语言学专业。现今从事古汉语语法研究的学者大多是古汉语专业,而不是语言学专业。由于没有语法学的专业训练,学者勤搜博采,往往只能做到资料的研究,而无法深入语言结构里面发掘新课题。数据研究即使做得再好,也只是提供语言事实给别人利用。当今古汉语语法研究的队伍虽然日益壮大,出版的专书和论文数量虽然可观,但研究水平没有相对提升,研究能量处于一个瓶颈状态,没有突破性的发展,我认为这是主要原因。

吕叔湘先生说过:“要明白一种语文的文法,只有应用比较的方法。”(《中国文法要略》例言)在今天,古汉语语法研究在语料的掌握上既有高效力工具可用,在体系的建构上又有现代汉语、中国境内各民族语言以及世界上各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可资参照。更重要的是,这些具有各种不同句法特色的语言大致上都能放在一个共同的理论参照体系中加以比较。从事古汉语语法研究也必须用比较的方法。这就需要大量吸收各方面语言知识,开阔视野,把古汉语研究放在一个有高深学理依据的比较基础上,方能推陈出新。唯有与当代语言学接轨,古汉语研究才有发展,才有可能开创新局面。

语法学家必须根据语言事实说话;研究古汉语必须对古代典籍下功夫。古书必须细读,一字一义都不能放过。对我来说,语言事实,也就是说语言现象本身,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我做古汉语研究,喜欢从小地方入手。一字一句地解释,若是能引出比较深远的语法意义,就是我认为最珍贵的研究成果。读者不难发现本书积聚了一些这方面的成果。经验科学的理论必须基于事实。事实与理论不可偏废,这是我治学的一贯态度。一方面,语法体系必须根据语言事实建立;另一方面,也只有放在一个语法体系中,语言事实才充分显出其意义。二者相得益彰。因此,我认为从事古汉语研究的学者,必须尝试把古汉语专业跟语言学结合起来。本书是这样的一个初步尝试。至于其成效如何,还希望读者大众不吝批评指教。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读后感(三):转读者书评:高山仰止,细水流深 | 评《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收稿时间:2020年

书评作者: 王路宁 ( 武汉大学汉语史方向博士 )

研究古汉语语法的人常常会面临一种窘境:运用传统训诂方法进行研究的,或被认为“功夫”不到家,或被认为“解释”不够新;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进行研究的,或被认为“理论”不够新,或被认为是生搬硬套西方的理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汉语特有的“问题”。

于是,近年来研究汉语史的学者开始注重传统训诂与形式句法的综合解释,如冯胜利(2005、2008)、宋亚云(2015、2017)等。这种综合性的解释手段既弥补了传统训诂和传统语法的短处,譬如难以从更为形式化的角度对考察结果进行更为简洁的可重复验证,关于语义的问题传统训诂及传统语法也不是无往而不利的,义素分析法的介入能够帮助我们从人类的认知共性出发,更为细致地剖析词汇的语义,及其可能产生的语义演变。

自生成语法理论开创以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对于汉语的形式句法研究已经非常透彻深入,现代汉语方面的生成语法学著作已经成系统,如Huang(2004)、何元建(2011)、熊仲儒(2013)等,但古代汉语方面的研究一直流于零散的论文。

梅广先生的《上古汉语语法纲要》是第一本(主要)借助生成语法理论对上古汉语进行系统性描述的著作,自2015年出版以来,受到学界的高度赞扬。如今这股浪潮还未散去,为方便研究者的阅读,上海教育出版社又出版了将该书的简体字版。无论是对于生成语法的拥趸,还是古汉语的研究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不可不看的。

总的说来,这本书有三大显著特点:

首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作者将传统学问与现代的语言学理论结合,主张更为综合性的解释。以第一章为例,作者针对传统的虚词训释没办法解决的问题,譬如有些虚词“义项”繁多,某些含义令人费解,以及有些“词”(或称语词)没办法给出具体的解释的问题,主张结合古文字学、训诂学和语法学几方面的力量来解决(第5页)。应该说关于虚词“焉”“言”“而”的研究已经很多了,作者曾提出的Ego Phrase(EP)设想,从语言类型的角度说明汉语语法成分中可能具有的这个句法功能(如果谓语的复指成分出现在EP结构中,则指向说话者,出现在其他地方,则表示随指)。这一说话者取向的特点是符合汉藏语系的特点的,藏缅语都具备。作者既注重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如George Kennedy提出的“焉”相当于介词“於”结合 “之” (-an)的合音形式(与此类似的还有“然”,相当于“如”结合一个 “之”(-an)),也注重音韵学等传统学问的细致分析,如 “焉” 和 “言”在《广韵》中分属影母字和疑母字,韵母相同,二者的上古语音必有相似,故而作者推想“言”也是两个词素的合音词,包含与“焉”相同的指示成分-an。这合于其他一些学者所提出的上古音应当含有复辅音以及汉语单字便可析出词根及词缀的观点。尽管这一假设论调到目前为止还是争议不断。

作者在前人有争议的地方,从训解的具体分析入手,既没有标新立异,也没有从情理来推断,而是结合细致的语法分析来考察前人训解的合理性。总的说来,不盲从前人的训解是我们在解读经典文本时所应该注意的,但是传统的做法常常从情理出发,缺乏语言的系统性的依据。可是又不能否认,汉以来的解经者确实比之今人有更多的优势,他们离上古时代的语言更接近,他们的语感或许更好。因此,将传统的考据和现代语法学结合来考察训解,这样得出的结果必然更可信。

其次,作者运用当代句法学、语义学的一些概念厘清采用传统分类法容易混淆的概念,譬如将让步复句进一步分为表示semifactual(半事实假设)的纵使假设,以及没有假设意味的容认(第三章);对上古汉语判断句进行描写时,从主题句入手,东周以后判断句多表现为无标(unmarked)的主题句,而以无标的主题句为基础,每每加标记(mark)都伴随着功能的变化(第四章);将“若”“若夫”“且夫”等传统意义上的发语词重新定义为古代汉语主题语的引介词,区别于可句首的“夫”;引入分裂句(cleft sentence)的概念来解释主题句中常见的“主之谓”结构,将其定性为一种突出信息焦点的句法手段;作者对词语的类别划分得更为细致了,譬如有生名词和无生名词的划分,非作格动词(不及物行为动词)、非宾格动词、瞬成类动词等。作者运用这些区分性概念来论证时逻辑非常清晰,而上古汉语词汇的用法极为复杂,词内的词义及用法的细致区分能够使许多问题得到有效讨论和解决。以“塞”为例,本身单独作状态动词,表示“充满”,当可及物时,由状态动词转成致动,当致动用法专用来指“填塞”义时,转为行为动词,这种情况下“填塞”义的“塞”不能有表状态的不及物用法,因此“门户塞”不应该判定为主动句,而该是受动句(第七章)。这一说法让笔者想起了耳熟能详的“君子不器”“大道不器”,“不器”自东汉就被各注家解释为“非器”,“不像器具一样仅施于一物”,但我们察看类似的结构“不毛”“不地”“不国”都和它不同,“毛”和“地”多与该名词所关联的动作有关,“不长植被”,“(史官)不记地名”(多见于《春秋》三传),而“不国”则和“不君”“不臣”之类的词有过相同的结构,即“X不X”,这些结构中的“X”在共时的社会中有公认的一定标准,什么才算得上可以称为“国”“君”“臣”,而“器”不属于以上所说的任意情况,但恰恰在《论语》中就已经出现了“器”的及物动词用法,“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论语·子路》),汉以后就更为常见了,我们认为或许“器之”“不器”是陈述与否定句对立的两种用法,后者的“X不器”实则为受动句,可以理解为“……不见用”,“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就是说真正有德行的人是不做官的,真正的道义不(一定)会被采用,而“君子不器”中可能重点在“君子”,这里的“君子”应该是无瑕疵而完全遵循仁义之辈,这样的人如果存在,的确不一定会被器重。当然,这句话缺少前言后语,孔子说这句话实的背景已经不得而知了。这类被传统语法书描写为无标被动句的,作者是定义为受动句的,因为他认为即便是上古时期的有标被动(如见字式和为字式)算不算真正的被动还有争议,真正的带施事论元的被动句是后起的,故而简单地以“被动句”来描写不够准确。而且正如作者所说,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把现代汉语的带施事论元的被动视为语言的普遍基本性质,许多藏缅语中就没有被动只有受动,典型的“作格语言”也没有这类被动式。像这种细致的描写和划分在全书中并不鲜见。

最后,这本书已经极尽所能地吸收了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还从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比较、总结上古汉语的特点,用当代句法学将其纳入有别于传统的句法体系中。最新的轻动词位移理论、最小论元结构假设等都被用来解释一些在传统研究范式中争议不断的问题。当然,运用这些概念理论来研究的论文很多,但是开始形成体系的应当以梅广先生为先。空语类及隐性的轻动词、系词等概念被引入到古代汉语的句法研究中,如作者提出系词的产生与上古汉语的隐性系词Vcop有关,与表示否定的“非”相对应,指示词“是”常与“非”连用,因类比(analogy)关系而逐渐取得了系词地位,故而于周秦之际得以凭显性形式填补了零形式的Vcop的空位;作者还将连词“而”的功能、兴衰提到汉语史中的一个关键位置上来,“而”的使用从上古时期的兴盛,到东汉以降的衰落,标志着汉语从上古的一种以并列微结构主体的语言,发展为中古的以主从为结构主体的语言。作者还比较了英语和荷兰语的相关语法机制,从人类的认知结构的共通之处及语言结构的差异出发,将上古汉语定性为偏向并列结构来连接两个子句或谓语,即便连词连接的偏正两个成分也是如此(第五章)。轻动词理论、最小论元结构被用来解释句法中的受事和致事,其中还牵涉作格动词、非宾格动词等诸多概念,虽然复杂,但实践证明很有效。

相信这样成体系的采用前沿语法理论来研究古汉语的著作会不断涌现的。

参考文献

梅广.上古汉语语法纲要.[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冯胜利. 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J].语言科学2005年第1期.

冯胜利、蔡维天、黄正德.传统训诂与形式句法的综合解释——以共、與为例谈“给予”义的来源及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8年第3期.

宋亚云. 从变价的角度看古汉语动词自动化的趋势[J].湖北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宋亚云. 古汉语轻动词研究——以“发”“生”为例[J].历史语言学研究2017年第12辑。

黄正德、李艳惠、李亚非.汉语句法学[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9年版.

何元建.现代汉语生成语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熊仲儒.当代语法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9.3

梅广 / 2018 / 上海教育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