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桑榆忆往经典读后感有感

桑榆忆往经典读后感有感

《桑榆忆往》是一本由程千帆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桑榆忆往》读后感(一):勤

本书的主题是程千帆先生的回忆录。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劳生志略、音旨偶闻、书绅杂录、书友评议。主要写先生的生世及所遇老师的求学过程,还有为人师以后培养学生治学的方法及书友的评论。

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先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及理想的崇高性。这体现在先生受批判被劳作了十八年,都是白天干活,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先生劝学生学习的目的即思想境界崇高些,要与人民的事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联系起来,学习的动力才能无穷无尽;还有先生治学的严谨性,可表现在把“目录”写成“目次”。其中最值得精看的部分是书绅杂录。

《桑榆忆往》读后感(二):治學之道

老師曾經推薦的一本書,讀過開頭又放下。直到近日才認認真真從頭至尾讀完。雖有時空間隔,但字裡行間仍能從程千帆先生的生平經歷、治學方法與人格精神中獲益良多。治學之道,尤其注重文獻學與文藝學的統一,要從感出發,從具體作品裡抽出理論的東西。論文的選題和寫作思路上,程先生推重陳寅恪和王國維兩先生,能有宏通的文史觀,從微小處著筆,旁及博採,論證出一個重大的結論。先生家學淵源深厚,會作詩,也推重創作與研究並行的道路,提倡知能並重。我略有體會,十分贊同。先生治學和人格均令人敬佩,他認為學者要有容人之度,能欣賞異量之美,這無疑對我們為人、處事、治學都極有幫助。

程先生在二十年動亂中沒有蹉跎歲月,而是秉持發憤著述的優良傳統,晚年依然老驥伏櫪,不癈治學,同時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學生,使學問與良好的學風繼續傳揚下去,這一點令人感動不已。此外,先生述及生涯過往,涉及不少近代學林掌故,讀之亦趣味盎然。

《桑榆忆往》读后感(三):学术耄宿的人生回忆

程千帆是南京大学的镇校之宝(已故),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莫砺锋就出此老门下,年青时的程老看着不像位学者,倒像个普通的民国白领,但其实学术成就颇丰,学术功底深厚,40年代和同是诗词造诣颇深的夫人沈祖棻颠沛流离,先后到过成都、乐山、武汉等地,为了生活,程老执教鞭于大学,沈祖棻女士则在家操持家务,两人之间也颇多唱和。沈祖棻女士年轻时即有“沈斜阳”之称,得名于其学生时代词作中一句“有斜阳处有春愁”,可惜八十年代初即遭意外身故,可惜。有《宋词赏析》一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甚可读。

程老年轻时就有很扎实的传统文学功底,这得益于其族叔父的私塾教育,小学、诗词、史家、书法,都有不错的基础,这为他之后前往新式学校就学打下很好的底子,这也是他们这一代学者的共同特点。

程老在回忆中详细回忆了自己童年时的生活,和青年时的到处避难的离乱,以及解放后被打成右派的委屈,字里行间,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生生眷恋,也有即便到晚年也还愤愤不平的愤懑,他说,“我这一生如果有什么追求的话,就是想做个学者,然而这一生最好的学术年华都被人葬送了”(大意如此),因为解放后的言出不讳,被有心者利用,十几年不能做研究,身份平反后又因为大学里的派系斗争,沦为牺牲品,差一点连继续读书教书的权力都没有,这也是他之所以晚年回忆起武汉大学,都还不能原谅的原因吧,就这么一点想法,居然也差点被人剥夺了,身为一个就想做点学术研究的人,这该是多么残忍的事,所幸南京大学爱惜人才,拯救了被命运打击的程千帆,这才有程老后来二十多年的学术辉煌,中国文学的研究,才有了一大批出自程门的大家。程老将自己的笔记取名《俭腹抄》,诗作诗论集结成《闲堂诗话》,从文集命名中,可见程千帆先生的谦逊和学者气度。

斯人已逝,徒留怀念。

另:此书中有大量关于如何读书的方法经验,可堪一读。

《桑榆忆往》读后感(四):文中乾坤大,笔中日月长

文中乾坤大,笔中日月长

文/米雪

庄子在《庄子-大宗师》说道:“大块载我以形 劳我以生。”细看程千帆先生跌宕起伏的经历,正应了此言。人生中所走过的每一分每一秒,散落在时间的碎片中,成为记忆的痕迹。而人生的磨难,也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孟子》中也曾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叙述磨难对于人的成长的意义。这记忆与过往,集成《桑榆忆往》。

由张伯伟编、程千帆老先生述的《桑榆忆往》,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劳生志略、音旨偶闻、书绅杂录以及友朋评议。晚年,程老先生已无法握笔,幸而以记忆为基础而成的口述,由他人代笔而成书,是对自己过去的一个总结,也是珍惜当下之意。而尤为可贵的是其所有的经验,方法都传授给了自己的弟子,写于书中使之薪尽火传,代代延续下去。

可以这样讲,程老先生的一生担得起“磨难”二字。磨难对于懦弱的人来说是无法跨越的鸿沟,而对于意志坚定的人来说,是考验是财富。他于一九一三年九月在长沙出生,家境虽贫寒,却是有着文学底蕴的书香之家。幼年三岁即丧母,不得不寄居外家。在上学期间不断遭遇战争,辗转各地,生活一直不是很宽裕。解放后,又因为反右的政治运动被改造了十八年,妻子也是在他刚好一点不久也出了事。大好的黄金时光被磨砺的所剩无几。一生的坎坷,并未使其沉沦下去,更多的是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深厚感情,促使他以“一介布衣”的身份被南京大学聘任,继续把学问做下去,是以“活到老学到老”。

程老先生性格耿直,学术水平深厚。在南大教学期间,“我还是老脾气,比较见义勇为,该管的还是管,或者给校长写信。”作者的口述中就提到南大在培养研究生的时候,谈了很多意见,被匡先生分发个研究室以供参考。诸如此类,以为常事。而治学,老先生文有陈寅恪之风,颇具宗师之资。莫砺锋在《程千帆古代文学研究述评》中说道:“程先生学术研究的范围相当宽广,他在校雠学、史学、文学批评史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但最能体现其治学特点、成就最为突出的则是他的古代文学研究。”这与程老先生的家庭熏染分不开。早期师从黄季刚、吴瞿安、汪辟疆等人,在古文学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了浓厚的研究兴趣。《校雠广义》、《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古诗考索》、《文论十笺》等这些造诣深厚的著作,凝结着老先生的心血和记忆。

在谈到著作《两宋文学史》行文中,程老先生在末尾感叹“韶光到眼轻消遣,过后思量总可怜。”天下熙熙攘攘,细思量这日子,再大的遗憾也一如过眼云烟,蜉蝣不可撼树,愿“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

《桑榆忆往》读后感(五):此情可待成追忆——读《桑榆忆往》

程千帆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许多老一辈学人一样,经历坎坷。程千帆在“反右”与“”时期遭受打击,在盛年耽搁很多做学问宝贵的时间,直到1978年,已经60多岁的高龄,又回归研究事业,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学者,使文学的事业得以薪传。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桑榆忆往》一部分包括了程千帆对人生经历的自述,即“劳生志略”,由其弟子张伯伟整理。程千帆一生磨难,“右派”就做了十八年。但是这些经历并没有使他垮掉。程千帆自认为愿因有二,一是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感情,二是不屈服的个性。这两点在许多以往的前辈宗师那里都有所体现,是知识分子百折不挠的传统,程千帆认为“这个传统从古代,《春秋左传》《战国策》中记载的故事,到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一直到辛亥革命,没有断过。”在程千帆身上,这种宝贵的传统得以延续。

程千帆对自己一生的口述,不仅是对这个传统的再次确信,也是一种“不平之鸣”。很多经历过政治磨难的人,可能在被平反之后,鉴于以往的教训变得畏葸沉默,但程千帆并不如此。他长期以来,将受到的一切不公正待遇都压在心底,而借这次口述得以倾泻。所以他直斥当年徐懋庸培养起来的极左思潮很厉害的武汉大学。也是当年武汉大学褊狭的目光,让他们失去了一个这样杰出的学者,使程千帆得以在更包容的南京大学获得重生。程千帆对过去的不满,不仅是对其个人经历的不满,而是为所有在当年受过不白之冤的知识分子鸣不平。他的目的也不在于单纯发泄私愤,而是在对过去的批判中,企望知识分子能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在程千帆的自述中,并不总是有许多的牢骚和怨念,更有许多深深的感恩之情,对曾扶助过自己的师友,对自己的亡妻沈祖棻。特别是对沈祖棻,程千帆甚至怀着负疚的心情,觉得一辈子对不起她。对亡妻劳碌一身,在生活好转之时又遽然离世表示痛惜。另一方面是,程千帆可能觉得生活的负累,淹没了沈祖棻作为一个杰出的词人和文学研究者应该获得的声名,所以“要以更多地理解她的作品作为对她的忏悔。”这种情感,不仅是夫妻间的伉俪情深,也是两位知识分子之间的惺惺相惜。

程千帆的求学及治学经历,是在一个学人荟萃的环境中,在程千帆的自述中,也忆及这些为学之中的师友,这些文章收录于“音旨偶闻”一章。这些人之中,有些是曾面临謦欬的受业之师,比如黄季刚(黄侃)。黄季刚是章太炎的弟子,是鲁迅的同学。在本书中,程千帆转忆了黄季刚与当时的学生亲密无间的情况,以及其他一些轶事,使我们能够领略这一前辈大师的风貌。与“劳生志略”的口述体不同,“音旨偶闻”中的几篇,如《友杏庵遗集跋》、《吴白匋先生诗词集序》等则以古文书写,反映了程千帆深厚的旧学功底。

自程千帆本人的自述而外,《桑榆忆往》也收录了后辈学人品评程千帆学术成果的作品。这些文章对程千帆的诗学历程、学术品格进行综述,让我们对作为学者的程千帆有一个概略的认识,张伯伟将程千帆的精神遗产总结为“行道救世,保存国粹”,是入门的弟子对老师最真切的认识与观感。这一部分内容与程千帆口述自己的著作可相互参看,对做学问的人来说,也许能够有所启发。

《桑榆忆往》反映了程千帆的光明磊落、快意恩仇的秉性,使我们认识了一个杰出的学者、教育家,一个有担当的知识分子,也让我们从程千帆的追忆中认识了他的时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