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罗念生译古希腊戏剧》经典读后感有感

《罗念生译古希腊戏剧》经典读后感有感

《罗念生译古希腊戏剧》是一本由[古希腊] 埃斯库罗斯 等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3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念生译古希腊戏剧》读后感(一):神意的精神,现实主义的开端。

古希腊三大悲剧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外加喜剧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四人的九部作品构成本书,按出生年月来看,埃是最早的,他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阿伽门农》取自希腊神话传说和英雄时代的传说,与现实生活基本没有关联,承袭了荷马史诗时代的传统和风格,背景宏大,意境高远。埃斯库罗斯开创了戏剧里的“第二人物”,即在台上除了主人公外,还有另一个人和他对话,更加强了戏剧的冲突。

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时代基本相同,所创作的剧目已经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借神话人物来反映真实世界中的现实,索略早,其经典剧目《奥狄浦斯王》,包含了命运的无情和人在反抗命运过程中的努力,虽然这种努力在奥狄浦斯王这里似乎失败了,因为他无论如何努力也没有摆脱命运加于其身的残酷,但最后他自刺双眼,让自己不再看不应该看到的人,不应该看到的事,我们应该承认,这是他对命运的有力的反抗,显出一种悲壮的色彩,最后借歌队的唱词作者道出了人面对命运无常时的感慨:因此,当我们等着瞧那最后日子的时候,不要说一个凡人是幸福的,在他还没有跨过生命的界限,还没有得到痛苦的解脱之前。

欧里庇得斯的经典剧目《美狄亚》更是披着神话的外衣,讲述凡人的悲欢:丈夫背弃妻子,妻子为报复,残忍地杀害了丈夫的情人和自己的两个儿子。伊阿宋大概也成为和我们国家的陈世美齐名的忘恩负义之人,只是秦香莲是通过法律的力量求取正义,惩罚了丈夫,但美狄亚是靠自己复仇,以亲手杀死丈夫的情人,并且杀害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让丈夫更加痛苦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报复,对比秦香莲,这种方式更加赤裸,更加快意。我们的故事更加注重逻辑和理性,但古希腊的戏剧更加感性,这与两个国家的体系和信仰有关,古希腊崇尚英雄,冲突多以决斗的方式进行,而我们是儒家治国,讲究平和中庸。

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完全脱离了神话传说,讲述希腊的城邦故事,里面有大量的指代用词和希腊典故,虽有注释帮忙理解,但一边读注释一边读正文对理解全剧的整体影响不小,割裂了阅读的连贯性,所以,暂时弃之未读,但公认的希腊悲剧成就高于喜剧,读完《奥狄浦斯王》和《美狄亚》也算是对古希腊戏剧有了初步的认识,虽然这些作品都是两千多年前,但其中表达出来的深邃的思想和动人的情节让人叹服,而由于罗念生教授的精深翻译,让人物的语言具有了传神的质感,人物通过语言散发出的古老的智慧照耀着我们这些两千多年之后的人。

感谢三位伟大的剧作家,感谢伟大的译者罗念生教授(1904—1990)。

《罗念生译古希腊戏剧》读后感(二):补一个剧情梗概

看到有些注释上写着“详见剧情梗概”,翻遍了全书也没有找到,大概是编辑不小心删去了吧/- -

补一个作为参考。个人水平有限,有错误请留言指证,多谢。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

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神召开墨科涅大会,要求人类对他们献祭,以作为保护人类的报答。普罗米修斯作为人类的保护神设法减轻人类负担,教人类用包裹着牛板油的骨头来欺骗宙斯。宙斯看穿了他的计谋,却将计就计故意选择牛骨,并以此为借口,拒绝给人类火种。普罗米修斯为了帮助人类获取火种延续文明,用木本茴香枝杆偷引太阳车的火焰赠送给人类*。这一举动惹怒宙斯,宙斯为惩罚他,命令威力神与暴力神将他押送斯库提亚荒原,由赫菲斯托斯将他钉在高加索山上。剧情从这里开始。

普罗米修斯在山上忍受着被鹫鸟啄食的痛苦,日复一日,唯有他向宙斯屈服这种痛苦才能停止。普罗米修斯坚定不屈,绝不承认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并且拒绝了河流神奥克阿诺斯向宙斯请求宽恕。期间,他遇到了逃亡的伊奥,这位美丽的少女因为宙斯的喜爱惹怒了赫拉,被诅咒必须时刻忍受牛虻的追赶。普罗米修斯在伊奥身上预见了自己和宙斯的未来,宙斯将会被伊奥之子弑杀,而自己则会被伊奥后人赫拉科勒斯拯救。这预言让宙斯不安,他派赫耳墨斯来询问预言的详细内容,被普罗米修斯拒绝。故事结束。

《阿伽门农》-埃斯库罗斯

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将墨涅拉奥斯的妻子海伦拐走,引发了希腊与特洛伊的战争。阿伽门农作为希腊的王带军出征,却在海上遇到风暴。为了平息这场风暴,他按照预言将自己的女儿伊菲戈涅亚献祭。特洛伊战争以希腊人胜利告终,阿伽门农带领军队回到希腊。故事从这里开始。

王后克吕泰墨斯特拉为迎接阿伽门农的归来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并且制定了一场为女儿复仇的计划。阿伽门农带着特洛伊公主战俘卡珊德拉回到王宫,卡珊德拉作为先知预感到了克吕泰莫斯特拉的计划与自己的命运,却顺从这个计划为特洛伊报仇。克吕泰莫斯特拉用甜蜜的话安抚阿伽门农,引诱他到自己的到自己房间刺死他,并力辩自己为女报仇的正当性。阿伽门农的仇敌、复仇计划的制定者埃癸斯托斯上场,说出阿伽门农家族命运必将毁灭的预言*,与克吕泰莫斯特拉携手回宫,故事结束。

*一说是从火神的炉中引来火焰

*阿伽门农的家族预言:埃癸斯特斯的父亲提埃斯特斯质问阿伽门农的父亲阿特柔斯是否有为王的资格,阿特柔斯怒,将自己的兄弟提埃斯特斯驱逐。后提埃斯特斯回国请求原谅,阿特柔斯表面应许,召开庆祝宴会,却在宴会上用提埃斯特斯儿女们的肉来招待他。提埃斯特斯吃下自己儿女的肉,发现了阿特柔斯狠毒的恶作剧,诅咒他的家族必将毁灭。

《安提戈涅》-索福克勒斯

忒瑞拜保卫战成功,雅典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国王克瑞昂为了处置特瑞拜保卫战中的叛徒颁布了法令禁止人们收敛叛徒。安提戈涅的哥哥波吕涅克斯在保卫战中帮助妻子部族进攻雅典,死后曝尸荒野,安提戈涅为了给哥哥敛葬违抗了克瑞昂的法令,被处死。克瑞昂的儿子海蒙与安提戈涅有婚约,为了保护未婚妻他向克瑞昂请求争执,失败后随妻子自杀。王后伊斯墨涅见儿子死,也随之自杀。故事在克瑞昂失妻、失子的痛苦中结束。

《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

这个故事太著名了,无需赘述。

《美狄亚》-欧里庇得斯

伊阿宋在历险中结识了科尔基斯的公主美狄亚,在美狄亚的帮助下成功取得金羊毛,并娶她为妻。美狄亚随伊阿宋回到希腊,却惨遭背叛。伊阿宋为了更好的生活迎娶国王的女儿为妻,抛弃美狄亚,并应国王要求放逐美狄亚与其两个儿子。美狄亚被愤怒之火驱使着复仇,以金冠华袍为饵毒杀公主,又杀死与伊阿宋所生两子,最后驾驶龙车带两子尸体逃亡,伊阿宋痛苦终生。

《特罗亚妇女》-欧里庇得斯

特罗亚战后群像,无需赘述。

阿里斯托芬三篇还没想好怎么写。回头补。

《罗念生译古希腊戏剧》读后感(三):《安提戈涅》中民主精神的双面性

故事发生在底比斯。克瑞翁在俄狄浦斯垮台之后取得了王位,俄狄浦斯的一个儿子厄忒俄克勒斯为保护城邦而献身,而另一个儿子波吕涅克斯却背叛城邦,勾结外邦进攻底比斯而战死。战后,克瑞翁给厄忒俄克勒斯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而将波吕涅克斯暴尸田野。克瑞翁下令,谁埋葬波吕涅克斯就处以死刑,波吕涅克斯的妹妹安提戈涅毅然以遵循“天条”为由埋葬了她哥哥,于是她被克瑞翁下令处死。与此同时,克瑞翁遇到了一个占卜者,说他冒犯了诸神。克瑞翁后悔了,去救安提戈涅时,她已死去了。克瑞翁的儿子,也是安提戈涅的未婚夫,站出来攻击克瑞翁而后自杀,克瑞翁的妻子听说儿子已死,也责备克瑞翁而后自杀。克瑞翁这才认识到是自己一手酿成了悲剧。

一.安提戈涅中体现的民主精神

(一)自然法与人法的对抗

《荷马史诗》中赫克托尔在对阿喀琉斯那命运注定必败的一战中,赫克托尔的尸体被绑在战车后运回希腊阵营,特洛伊的国王普里阿莫斯在神的指引下苦苦哀求阿喀琉斯终于赎回了儿子的尸体。古希腊信奉人死之后必须入土,如果让一个亡故人曝尸荒野便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与伤害,并且把本应该到另一个世界的人强行留在世间是对神明的不敬,将会为自己,甚至城邦带来灾难。安提戈涅对克瑞翁的挑战代表了自然法对人法的挑战,自然法如剧作中所说的“不是今天,也不是昨天,它们永远存在,没有人知道它们在时间上的起源!”是比人法更高一层的法律,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一个民族在形成和完善文明的过程中地约定俗成。而克瑞昂不顾传统发表禁令,即使民间议论并不支持他,他也要坚持用这种方式赖捍卫自己的威严,他便代表了君主的专制。作者通过回归传统的方式批判君主专制,赞扬了安提戈涅的勇敢与正义,蕴含了民主的精神。

(二)在安提戈涅中地女性地位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虽然在当时是最为完善的民主制度,但是仍然有着显而易见的缺陷。全体公民是城邦的统治者,但是妇女却和奴隶与外邦人一起被排除在民主的大厦之外。似乎在各个许多文明的繁荣时期,女性的地位都不如母系氏族社会那样高高在上,女性难以参政议事并且常常被放在弱者的一边。在瑞昂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对女性的态度,“免得别人说我们连女性都不如”、“哪个汉子敢做这件事?”(这一句中我认为是作者有意强调性别,然而事实却是女子不是汉子,使故事形成了一个小的对比,突出了安提戈涅这个人物的形象)。安提戈涅这个女性作为故事的第一主角,作者赋予了她反抗精神、赞美她对哥哥的情谊、话语言行中体现她的不畏强权,她被塑造成为一个正义的女战士。即使是对于与姐姐完全不同的妹妹伊斯莫涅,作者也通过她愿意位姐姐分担罪责来表现女性的高尚。安提戈涅以女性为叙述主角,通过女性来对抗强权,正是弥补民主政治缺陷的体现。

(三)父子之争—城邦的治理

整部剧作中,最直接、明显表达作者的政治态度的部分现在海蒙与克瑞昂的争辩之中。海蒙为了未婚妻而来,委婉地表达在埋葬波吕涅克斯这件事上人民并不买他的账,指出父亲过于专制而忽视了民意。可是克瑞昂刚愎自用,反驳海蒙并且又表达了对女性的轻视,这使得海蒙据理力争,作者也借海蒙之口说出了自己对城邦治理的见解。“只属于一个人的城邦不算城邦”,城邦并不是归统治者所有,公民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没有民主,制独裁就像是独自在沙漠中做一个国王,亵渎神权也是对自身王权的不尊重。

二、安提戈涅中所体现的民主精神的双面性

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当时是用来形容西元前五世纪希腊城邦中的一种政治制度。从字面意思上看,民主便是人民做主,古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是与精英统治相对的多数人拥有统治权利的制度。

一本名为《民主的细节》的书,里面通过与中国的民主现状对比细数大美利坚的民主制度的优秀,然而即使作者言语中透露着对美国民主的赞美与向往也掩盖不了其实施过程中显露的弊端,人民披着民主的外衣对国家的资源、权利、权威进行侵略。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也不是成熟的制度,虽然权利在大多数人的手中,但是统治阶级仍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着民主的旗号去为非作歹。伟大的苏格拉底曾质疑雅典的民主制度,他说判断应建立在知识上,知识即美德,而不是建立在多数上。[]因此他最终被法庭以多数票处死。人民因为其教育程度、性格、家庭背景、宗教信仰等等很多因素的干扰,可能并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也极容易受到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鼓动或者以自己当下的情绪心境做出并不符合真理的选择。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提出的“陶片放逐法”到底使多少正直的人在多数人的投票下蒙冤受屈,这种影响因素很多的民主制度让民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所谓物极必反正是如此。

克瑞昂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颁布法令禁止埋葬国家的背叛者,是符合国家利益的。并且,克瑞昂作为一个所谓的“见主”,他需要对他颁布的法令负责,坚持法令的实施是他对自己的权威的树立。然而安提戈涅的的勇敢对于他来说变成了一种挑衅,海蒙的辩论变成了一种背叛。倘若国王日后再颁布什么法律条例,公民有安提戈涅的经验便能直接跳出来与国王对峙,国王一旦不顺应某些人的要求,其他公民便能很容易的被鼓动起来批判君主的专制。因为“民主”这个词在他们心中被过于放大了,他们高呼民主或许并不是因为君主的专制而是因为有人反对他们。那么纪律、法律,在自由和民主的面前就像鸡蛋一样易碎。

安提戈涅在某种程度上是否也能代表个人权威的过分强调呢,剧作者对安提戈涅的形象是否过于美化,作者通过熟练的人物形象塑造突出了她的反抗精神的同时,也让极端民主显出了苗头。海蒙说,城邦的公民对克瑞昂做出的决定有所非议,克瑞昂应该听从民意不对安提戈涅做追究,公民的声音是国王必须服从的么?雅典民主缺乏有效的制约,即使是一切国家重大制度都由普通民众的意见决定,更何况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禁令呢!

安提戈涅所体现的民主精神有很多值得肯定的部分,但其若发展到民主的极端,“多数人”的权利不断膨胀,甚至最终凌驾与法律之上,这便是另一种专制了。

[参考文献] [1]杨永升 论古希腊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与局限性 [D]

《罗念生译古希腊戏剧》读后感(四):文学是自我教育提升的途径~阿来

罗念生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古希腊戏剧》包含有: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奥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特洛伊妇女》;阿里斯托芬的三部喜剧《阿卡耐人》《骑士》《马蜂》。共九部不同戏剧家的作品。罗念生的文笔优美隽永,翻译得非常好。

我觉得杨宪益翻译的阿里斯托芬的《鸟》也值得一读,有趣诙谐搞笑、生动热闹。

如同中国古已有之屈原的《天问》,人始终有一天会抵达著名的哲学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古希腊戏剧多以神话、英雄故事为题材。古希腊神话体现了人的理性逐渐突破、解体原有神话世界观,追寻新的世界观。

希腊地理环境不适合种植粮食。因此粮食不能自给,必须以生意形式与周边地区互通有无,因此工商业贸易发达。但希腊适合葡萄、橄榄栽种,盛产葡萄酒。戏剧源于春秋两季祭祀酒神,题材多为神话英雄,对社会问题严肃思考的悲剧,也称肃剧;喜剧来自秋季狂欢歌舞,也叫谐剧。

一、尽管是希腊戏剧,但仍旧充分揭露了人的罪性

从巫术文化解体、希腊神话世界观形成,至万物有灵论崩溃,到高举人为万物尺度,各种问题出现,理性人文主义行至尽头。古希腊文明走到最接近真理时代。

《美狄亚》

美狄亚以爱情为中心放飞自我。背叛父家,逃离过程中杀弟弟及其他人等,爱情破灭设计杀公主,杀子惩罚丈夫;这部剧呈现人文主义高升对人欲的肯定与人的有限必然带来的纵欲之间的矛盾;以人为本遇到人性绝对意义上的有限,理性之人做出不理性的举动;人掌控自己命运的要求和自信对世俗的乐观主义遭到彻底颠覆。

“人类最大的毛病叫做无耻”;“保傅:哪个人不是这样呢?你现在才知道谁都“爱人不如爱自己吗?”,勇敢直面人性恶,都是罪人本质,而非以君子小人区分。没有义人,一个都没有。“孩子,我真是白养你们,白受了生产时的剧痛。我先前对你们怀着很大的希望,希望你们养我老……” “我生了他们,就可以把他们杀死。命运既然这样注定了,便无法逃避。”与东方养儿防老投资如出一辙。

欧里皮德斯刻画小人物,保姆保傅对主人价值观是非评论,管理者更需要知道节制。当地人组成的歌队并不因美狄亚是异族而歧视她,反倒同情其被抛弃。国王驱赶美狄亚的客气样子,与东方古代霸气的皇帝相比显得憋屈无力。

二、人的罪性与古希腊政治密不可分

古希腊喜剧作品通过与场内观众互动,对现实中各种真实人物和事件的讽刺比比皆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夸张诙谐,场景生动热闹发人深思,尤其《鸟》。

在《阿卡耐人》中,希腊人厌倦连年战争,憎恨告密人、年轻诉讼者、好战分子,渴望和平自由做生意。

雅典 “正直的公民” 狄开奥波利斯,用智慧平息备战的老战士阿卡耐人怒火,个人与斯巴达缔结30年和约,他建立市场与邦邻贸易,其美好生活与好战的拉马科斯悲惨境地形成鲜明对比。

而在《鸟》里,两个厌恶城邦变质政治法治的老公民,离开当时最强城邦雅典,至悬崖绝境处寻找“家”。他们帮助鸟类建立乌托邦云中鹁鸪国后,各种寄生虫骗子蜂拥而至。云中国最终打败宙斯神权。剧中没一个正面形象,两个寻者脏话连篇;反抗暴政、受人爱戴的神普罗米修斯,成了胆怯猥琐的告密者;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则是馋嘴糊涂、有奶便是娘的私生子。初次读特困惑,待老师讲解才明白:万物有灵论当时彻底破产,人本主义后的希腊民主政治已各种问题,靠人找不到答案。乌托邦如空中楼阁。

此外,在《安提戈涅》中城邦民众都认为国王颁布的律令背后,还有更高天条存在,是凡人不能干涉的。劝说者先知,王子、歌队长不因国王位置而奉迎,他妻子也反对。但国王克瑞昂一意孤行,以图城邦利益为名处罚遵循天条的安提戈涅,却破坏城邦利益,悔时已晚,自己也家破人亡。该剧大异于移孝作忠家国同构的三纲五常。

三、希腊思想史以没有神性的理性认识判断一切

从泰勒斯“水”是万物之源,阿拉克西曼德“无定”,阿拉克西美“气”,赫拉克利特的“火”,巴西尼德的“存在”,毕达哥拉斯“理念论与共相论”,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发展到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苏格拉底的知无知、寻求灵魂之完善、相信宇宙秩序背后有更高神,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古希腊人从哲学一步步递进追问世界与人的本源。

㈠《普罗米修斯》

希腊戏剧里神明和人一样有爱恨情仇,神人同性。三代神系更迭是后一代推翻前者,如同人间杀父。人与神都被看不见的命运操控,且神对人不善,尤其第三代主神宙斯形象分裂。

该剧塑造同情人类反抗宙斯的英雄神普罗米修斯,通过伊娥反衬主神宙斯的无耻,对命运之神的正义提出质疑和否定。神话世界观在衰微和解体,但出路在哪里?盼望在哪里?

㈡《俄狄浦斯王》

作品以前史式的结构,冲突集中激烈真实,步步惊心,观众以上帝视角看剧。俄狄浦斯王不屈服命运,紧逼本源,把自己送上审判台,最终以自伤否定、更新自我。显示人远超命运力量,必将挣脱命运锁链获得真正自由的希望。

杀父是重复罪恶,对现有生存秩序的否定、突破与超越;恋母在对生命本源的回归;自伤勇于担责通过否定旧我以获得新我。可是无救主替代赎罪,依然只能自担罪孽结局悲惨。

比血腥仇杀循环的《阿加门农》有盼望,但靠人回不到生命源头伊甸园,还是没有好的出路。

万物有灵论被突破,人本主义体现出与东方专制不一样的平等,国王首先是公民。先知特瑞西阿斯可以同王对等说话,而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罗克阿西斯的仆人还在延续偶像崇拜,但已在开始过去。

四、戏剧涉及政治和个人行为准则问题

柏拉图根据统治人数多寡及合法与否两个因素,对古希腊城邦统治分类6种,合法制3类:1人的君主制;少数人的共和制;多数人的民主制。亚里士多德仔细观察和分析地中海沿岸多个城邦国家如何运行,得出结论和柏拉图差不多,他解释这6种政体都不稳定也不绝对会互相替换,根本无法保证政治的目的:绝对正义。古希腊政体贡献的结论:不同政体之间均衡融合的混合政体,相对而言是最好的。

亚非欧上古神话传说相似,因为来源一致。都有创造天地的神、都有大洪水,也都有子孙的繁衍。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也如此,有造物主按自己形象造男又造女,男女有别分工不同但平等。婚姻的意义是彼此互补,彼此成全。

百年回望,希腊人或许受困于理性,我们则沉陷于物质。尔虞我诈、巧取豪夺,都是源于法律之上没有更高的信仰规范。

北美清教徒为信仰而建立山上之城,人们在法律之上有着更高的基于信仰的道德标准和信念,因而才有北美的大发展。今天很多人享受着因信神而来的祝福,心却远离。

阿来曾说过“文学是自提升自我教育的途径。”

谨以此文致敬罗念生。

《罗念生译古希腊戏剧》读后感(五):我从崖边跌落

“我从崖边跌落 落入星空辽阔

银河不清不浊 不知何以摆脱”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去读古希腊悲剧。【摊手.jpg】

记得肖大侠临行前的教诲,一群人的相遇最是不易,也许以为可能是自己在上海最后一场读书会了,到了明年不知会被命运簸弄到何方,才会狠心咬牙闭眼跺脚,读了这本罗念生译本的《古希腊戏剧》。

当时还没被学校“赶”出来,自己在外实习。每天站在回校地铁上,被人群挤得伸不开胳膊,手里捧着《古希腊戏剧》,读着命运设下的不可摆脱的局,让原本很丧的心情就更加丧了。书中的人物皆是“戏精”,用一些装腔作势的语言,讲着一些答非所问的话,而译者又押着一些令人尴尬的韵,让人满脸的 “EXM?”于是,硬拗完了悲剧部分之后,就没了心气读更为破碎的喜剧部分。初次的阅读体验着实不快。

读书会那天是个雨天,在地铁里温习着书中的情节,耳机突然闪过“我从崖边跌落”的旋律,当“明火”“绳索”等词滑入耳朵的时候,却得到了意外的对应感。

知道自己喜欢天马行空式的联想与幻想,像这种文本与歌词相互对应的想法完全荒谬。可是,“银河不清不浊”,一本书背后就是一个宇宙,文字组合成的含义无穷无尽,其最终解释权完全在读者个人那里。既然“失足”跌入了古希腊的世界,从自己的逻辑去解释文本,也不失为理解它一种方式。

我从崖边跌落,落入自己的小宇宙里,自说自话。

面对命运,我们该选择怎样的切入角度?

不需要犹豫,一刀下去必然都是鲜血淋漓。

人在命运面前不成比例的渺小,无论是谁都没法全身而退

“谁引我入明火 谁推我入筐箩”

《奇葩说》第四季中有道辩题:“用时光机看到十年后和现在喜欢的人不在一起,你还追吗?”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了选择的结果,那我们还敢做“从心”的选择吗?至少,普罗米修斯是敢的。

普罗米修斯意为"先见之明"。希腊人就是很喜欢玩这种恶作剧,他们让最智慧的西西弗做那种把大石头推上去落下来的最无聊的事情,也让具有预知能力的普罗米修斯去预知自己惨淡的命运。我想,普罗米修斯对人类大抵是有父爱的,在明知后果的情况下,把人类“引入明火”,却把自己“推入筐箩”。

在荒凉的悬崖上, 锁链捆绑着他的手脚,铁楔穿过他的胸膛,兀鹰每天啄食他的肝脏。烈日炙烤下,皮肤被烤的滋滋响,可是那颗心却在砰砰跳。他对命运是消极的,“定数的力量不可抵抗,就尽可能忍受这注定的命运。”试图把他描述成为人类受难钉上十字架的耶稣或是反抗威权在五指山下压了五百年的孙悟空都不甚合适。只能说他对宙斯个人的诅咒胜过了对命运不公的诅咒 ,他对人类的爱胜过对后果的恐惧。他是英勇的,同时也是傲慢的,他知道权力和时间的利刃对他无可奈何,他只需要忍耐。

对于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他还算幸运,他尚知道自己有被解救的一刻。可是命运脚本的残酷之处在于:它不允许给一些人出路。

人能否通过机巧的算计逃离命运?“技巧胜不过定数”,普罗米修斯表达过这样的主张,俄狄浦斯的父母却实践了它。他们就试图通过杀子来避免自己被杀和受辱的命运,过上平和的生活。可是,命运就是这样,会不动声色地粉碎你一次又一次的越狱计划,让你无处遁逃。

“谁割去我耳朵 谁圈我以绳索”

从开始学习心理学,便听说过“俄狄浦斯情节”,也从课堂上听过一遍又一遍俄狄浦斯的故事。可是,命运要比情节和故事来得更懊恼和罪孽深重。

俄狄浦斯,这个被命运剧透一脸的男人,从出生那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走向那个必然的结局。可是,放弃挣扎吗?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的绳索就算不断收紧,就算真相越来越逼近于神的预言,坦然接受吗?不存在的。“那血红的眼珠里流出的血打湿了他的胡子,那血不是一滴滴的,而是黑色的血点,雹子般一齐下降。”就算瞎掉我眼睛,割去我耳朵,你给的命运,我不要。

俄狄浦斯的悲剧成了命运显示自己力量的舞台,成了命运游戏众生的高级游乐场。但是,神会永远胜利下去吗?

我们反抗不了命运的结果,所有命运的归宿不过都是一死,可是反抗命运的过程才会让我们心安。我试图在构想一个中间一切曲折都没有发生,俄狄浦斯坦然接受自己杀父娶母事实命运的场景。那岂不更是悲剧吗?那时,俄狄浦斯成为真正的人伦禽兽,他还能安心说出那句“罪过在天不在我”吗?

神不会永远胜利,命运不会永远胜利。从古至今的每一刻,当人类敢于用肉身搏上与命运对赌的一刻,他的处境就改善了一些。

在古希腊戏剧里,讲的不仅有“HISTORY”,还有“HERSTORY”。而“她”的故事,着实迷人。

“谁耻笑我执着 谁把岁月蹉跎

谁碾碎了泡沫 谁心已成魔 ”

在女性“缺席”的历史中,她们的生活从属于男性,她们的喜怒哀乐或被淹没在社会生活中强大而弥漫的男性世界中,或以贤妻良母孝女的形象出现在父权的公序良俗之下。所以,出现克氏和美狄亚,一个杀了得胜还朝的亲夫,一个为了报复杀了小三和自己的孩子,提供了更多体悟女性心理的样本,而所谓的“心已成魔”,遵循的恰恰是男权社会下的逻辑。

将克氏比作吕后是极为妥帖的,因为她们遵循着同样的原则:家庭秩序先于社会秩序。吕后诛杀诸刘,却能使天下安稳,这并不意味着她有多强的治国才能,只是她的触手没有兴趣伸向社会。对于克氏而言,阿伽门农王无疑是家庭的背叛者。为让船只顺利出港,他竟忍心“杀女为舰队祭祀来平息风暴”,“把她当一只小羊举起来按在祭坛上”。对于克氏,“为小鸟抱窝的辛苦算是白费了”,女儿是她千百次抱养养大的,是她的灵与肉。女儿的惨死,就意味着她母亲身份的消失。阿伽门农在国王和父亲的角色之间选择了前者,那么就不能怪克氏在王后和母亲的角色之间选择后者。如果“杀人者死”能够成为后来儿子杀母亲的理由,同样的也可以成为妻子杀丈夫的理由,“这里躺着的是个侮辱妻子的人”,正是对父权社会构建的所谓“战争英雄”的一记回击。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波伏娃的这段论述几乎可以概括美狄亚的人生悲剧。

当美狄亚无可救药地爱上伊阿宋时,她的悲剧就已经发生了。她与他私奔,手刃了追赶过来的亲兄弟,以为可以从此两厢厮守,过上童话般的生活。“爱情在男人的生活中只是一种消遣,而它却是女人的生活本身”丈夫为了政治前途很快地另有新欢,梦破灭了,一切都是海市蜃楼,昔日的爱转化为巨大的愤怒,面对伊阿宋她是无力的,她把她的愤怒转移到破坏她幸福的小三和他们曾经爱过的痕迹——孩子身上。

“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波伏娃这么说。男性亲自碾碎了女性对于完美家庭和完美爱情的泡沫,却又同时感慨那些女人发了疯着了魔。

“谁结束这折磨 谁轻柔的抚摸

谁纵身入湖泊 换温暖魂魄 ”

(安提戈涅,没想好怎么写,放放)

“谁低头只沉默 谁迟疑难定夺

谁把美梦捕捉 谁将画卷涂抹”

从崖边跌落的不止我一个,这本书里至少还有三个。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这几个名字初中学历史时就一下子记住了。就像看球时能一口说出帕帕多普洛斯和帕帕斯塔索普洛斯,听起来就很装x。

我去试图去理解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相关文献说从写作技巧上可以看到缔造、完善到突破的过程,这自有专家们去论述,而与我而言,则是分明看到了反抗命运大旗的薪火相传。对于埃斯库罗斯,还需要用普罗米修斯这尊大神去表达反抗神诏的意愿;到了索福克勒斯便可以用理想化悲剧英雄,通过俄狄浦斯自毁双目的决绝去表达对命运荒蛮无礼的不满;最后到了欧里庇得斯那里,他笔下的人物就可以脱去神性的外衣,写那些如我们般日常的男女,他们的人生路可以自己选择,他们的爱恨可以舒张,他们的意志可以多出来一份自主性。这一代代剧作家不断摸索着命运的边界,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呕心沥血破釜沉舟所得,都意味着个体代表全体与诡谲波折命运的一次抗争。

我曾以为这些抗争会得到人民的支持,他们的生活也会是养尊处优。在查过了相关资料以后,除了混仕途的索福克勒斯生活还算优渥以外,这些剧作家的生活难言太平。埃斯库罗斯曾因渎神差点被公众打死,幸亏在之前战争中的英勇表现救了自己;而不热衷于战争的欧里庇得斯,在《特洛伊女人》演出后众叛亲离,夫妻反目,只得去马其顿寻求庇护。

命运和公众将这些剧作家们齐手推下悬崖,而剧作家们却跌入了星河辽阔之中,他们在神话和史诗中捕捉着那些振奋人心的瞬间,努力地把它们描绘涂抹出来,而这些涂抹则成为了他们存在过的痕迹。相传,索福克勒斯晚年摊上一门官司,需要证明自己清醒。他当即朗诵了一段自己写的戏剧,于是,法官判他胜诉。戏剧,成了他们自身的一部分。

与命运较量,写作使他们忘记了现实中的苦厄,重返神话时代和英雄时代。

“撕破 我从崖边跌落

为何 是梦还是解脱”

有人说,人本来就是悲剧性的存在啊。动情不值得,滥情不入流,同情太虚伪,煽情太矫饰。人类也早就娴熟掌握了一套对待悲剧的解决方案,去满足那些吃瓜群众的八卦之心。

在希腊观戏很是热闹,与中国传统庙会类似。他们边吃果子、喝酒,边听戏。观众们为了争抢位子而争吵,为自己喜欢的演员而喝彩,而遇到讨厌的,会发嘘声和倒彩,情绪激动时,会扔石头把演员赶下台,埃斯库罗斯就有差点就被观众打死的经历。

观众们无疑是傲慢的,他们站立在神的视角,无需离奇曲折的剧情,他们就可以预知每一个人物的命运。而不同的剧作家一遍又一遍讲着同样的故事,告诉人们致良知、崇荣辱、知谦抑的道理。

无论在哪种文化中,悲剧总比喜剧来得伟大些。可是剧就是剧,其作用无非就是娱乐和教化,无所谓高贵与肃穆。即便如后世莎剧,哈姆雷特问出“TO BE OR NOT TO BE”时,前面会蹲着一个撅起屁股肥硕的妇人,观众们则喧闹着:“BE BE BE”。

那么写出来演出来的悲剧有什么意义?

《人性的枷锁》里看过这么一段故事:在古老的东方有个国王,他想探求人生真谛。他手下的一位智者受命解题,带着五百卷皇皇巨著前来拜见。国王忙于国事,无暇细读,就令后者回去重写。二十年之后,智者来了,奉上经过浓缩的五十卷的版本,可是国王已经年老体衰,就令智者回去进一步浓缩。又过了二十年,白发苍苍的智者只带回一本书,此时国王已经奄奄一息,连单卷本的人类历史也无法读完。见此状,智者只留下了九个字:人出生;人受难;人死亡。

真是很丧的故事,在人出生与人死亡之间只有人受难三字,而三字之中又是“受”字最为重要。而在我看来,正是“受”给人生带来了可能性。“受”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承受”,它是被动的,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是命运中不可承受之重,是人的意识最终也无法逾越的业障,是人的意志无法战胜的力量。而另一层我觉得是接受,这也正是悲剧的意义所在。

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每年一度的酒神节,所谓酒神节可以理解古代的狂欢节,那么狂欢节期间为什么要和七大姑八大姨嗑着瓜子看悲剧呢?因为“受”啊!每一时期每一代人总有你摆脱不了的东西,有你要“受”着的东西,在古希腊这个东西那个叫做神、大自然;进入工业社会,那个东西叫社会压力、人际压力;而到了现在,那个东西叫孤独,迷失。那个东西就是“命”啊!人生都已经这么苦了,除了无可奈何的叹息,我们还能怎么样?被动地承受吗?只能抱持着主动的心态,主动的接受命运和命运带来的后果,它不意味着“认命”,而是在承认局限性的基础上有所作为。而一场戏剧就是一场大梦,它把每个人放入一些典型场景之中,让每个人都随剧情的发展从崖边跌落一次,认清这种局限性,接受那些你承受的苦厄。

尼采《悲剧的诞生》里有句类似的话,蛮喜欢的:“就算人生是出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出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如果人生是一幕无意义的悲剧,记得不要轻易地领便当,学学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们,多跟命运飚飚戏,让导演多加两个鸡腿。

我从崖边跌落,接受它,兴许,银河还算辽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