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遥远的桥》读后感100字

《遥远的桥》读后感100字

《遥远的桥》是一本由[美]科尼利厄斯·瑞恩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5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遥远的桥》读后感(一):徒费鲜血的残酷一役

依然随便写写。工作比较忙,三本书拖了三年还没读完,今天才读完这第二本。实际上,会选择买这套书的朋友,多数应该对战争史有一定的了解,市场花园行动在二战中算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时刻,因此,读这本书对认识那段历史有很大裨益。

书是写的不错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高大全,也没有非好即坏的站队思维,努力写了许多战场的细枝末节,我们看到了蒙蒂为代表的英国军方对维护帝国尊严的执拗,莫德尔等人在战争末期的疲态和坚持,当然,更多的是前线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勇气,还有战况恶劣时的低迷。不过,荷兰人民对交战双方伤员的救助,双方伤员之间的插曲,这些也告诉我们即使是最残酷的战争,也许还有一丝人性存在。只是相比诺曼底登陆成功时将士们意气风发,行动的失败让整个战场遭到挫折,愤怒、悲伤、痛苦、悔恨等情绪的酝酿都在一个星期的时光里,真切的让我体会到那场战争到底是多么严酷。

题外话就是,这场战役成为空降作战的重要案例,启示了后来的现代化空中突击部队。

《遥远的桥》读后感(二):被鲜血染红的战役

——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作战,决策者的自大狂妄,却需要用士兵们的青春、鲜血和生命去补偿。 这是我看的二战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本书中详尽介绍了市场花园行动的部署,行动直至失败。 在我看来,这次空军,伞兵的行动在事前完全就没有周密计划好,在书中也提到了拿破仑的那句话。决策者用只有15%的机会去夺取胜利,却没想到这些背后流逝的是生命。在行动开始后,第一阶段进展完全顺利,但是,谁又能想到事情会如此之巧,德军精锐在伞兵降落的区域内,虽然是一次几乎完美的开始,但,后勤不力,供给不足,弹药短缺,信号”不好,交流匮乏加之一系列战中问题。在极不恰当的时间内,地点上进行空投,导致空投物质大部分都落入敌手,为什么明明能协调好的事情在战前完全没有考虑到?让人唏嘘。

许多人的人格魅力让人称赞,厄克特在战火重重中重回司令部,霍洛克斯的坚守与决心,沃特的浪漫冷静以及许多荷兰民众的无私奉献…… 但这本书中所记述的我完全没想到的是,德军和盟军竟然能够如此和平友好的进行交谈,甚至可以提出休战,我感觉这和东方战场完全不一样。可能是民族文化不同。

——盟军在战场上唯一一次重大的失败。1944年,9天,1个师,17000人。

——它取得了90%的成功。

呵。

《遥远的桥》读后感(三):略显混乱的结束

按照战争顺序,这本书应该是战争三部曲的第二部,但从作者的写作顺序来看是最后一部,特别是本书完成不久,作者就因癌症去世了。

但是整体而言,本书不如其余两部那么吸引我。一方面,市场花园行动既不是波澜壮阔地拉开盟军反攻序幕的诺曼底登陆,也不是标志着欧战结束的柏林战役;另一方面,作者虽然投注了近七年的时光,从上到下访问了这次行动的许多亲历者,文字却没有像其余两部那样扣人心弦。

和诺曼底一样,市场花园行动双方也都存在着大量的误判,无论是英军过低的估计了面对的抵抗,还是德军的莫德尔元帅将空投理解成对他本人的一种刺杀。行动本身确实是军事史上少有的试图利用空投完成战略推进的尝试,但是在种种遗憾下,空降兵们的勇气并未化作胜利,而德军虽然有各种重型武器,也远非能炫耀这场胜利,荷兰平民与地下组织也只有痛苦的回忆。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的分歧,成了这次战斗的主要原因。

在一个居住着许多平民的城镇开展,导致战况最激烈的时候,作为战场最高指挥的空降师师长厄克特却被堵在民宅里达两天之久。再加上无线电失灵,信息不畅的恶果是这场行动最大的教训。用当代的术语,恐怕可以叫做战场态势感知失灵。

天气是另一个阻碍,虽然小时候崇拜莱因哈特的那句“大军是不需要战术的”,现在也已经在无数次魔兽和星际中明白,在适当的时候将兵力集中使用,比一个一个分队冲上去送死有效的多。

看到里面许多关于空降的描述,去搜索了滑翔机的历史,也是不小的收获。

由于已经知道战斗的最终结果,特别是即使当时,盟军的军事资源也远远超过对手,所以不太能意识到空降兵们展示的勇气,渲染了半天的牺牲,恐怕不如轻描淡写的几句消灭德国人带来的死亡多。英国人带着猎狗、香槟的空投也让人失去很多敬畏之心。

无论如何,这场战斗没能改变大局,却延长了许多人的痛苦,对后来那些德军重新占领阿纳姆的日子里,这些保护了盟军的人的生活,本书没有太多提及。想想自己生活过的荷兰小镇,二战时又曾经是什么样呢?

据说电影很精彩,有机会去找来看看。

《遥远的桥》读后感(四):史诗般的开始 噩梦般的结束

简单总结一下:

市场花园行动目标:利用空降部队分段迅速打通从荷比边境到荷兰阿纳姆大桥的64公里,地面部队迅速通过后,跃进到德国的鲁尔河工业区。

背景:自诺曼底登陆以来,盟军在欧洲大陆一路高歌猛进,但速度越来越慢,主要是补给无法跟上,这导致德军有机会聚拢残余军事力量,以及从国内增援,蒙哥马利将军希望利用强大的空运能力,直捣黄龙。讽刺的是,闪电战本来是德国的长项,坦克搭配机械化部队,迅速插入敌方阵地,并不断快速推进,不让敌人有反击的机会。现在盟军更生猛,直接是装甲师搭配空降师。

军事部署:美军101空降师负责夺取占领最靠近边境的埃因霍温和费赫尔的15英里,美军空降八十二师负责夺取占领中间格拉夫和奈梅亨的10英里,英国第一空降师和波兰第一伞兵旅夺取阿纳姆大桥。

空降兵力:35000兵力,1000多架轰炸机护航或者负责运送,分三次空投。

结果:阿纳姆大桥得而复失,英国第一空降师苦守奥斯特贝克,最终放弃,全师1万多兵力,仅剩2163人。而此时,爱尔兰近卫团的坦克团已渡过奈梅亨大桥,但通往阿纳姆的公路过于狭窄,加上德军的猛烈火力,坦克团再也无法前进。

失败原因:盟军过于自负而忽略了荷兰地下抵抗者的力量,对地形、渡口分布完全不了解,尤其是低估了德军的力量。携带完整作战计划的飞机正好坠毁在德军总部旁边,导致第二次空投失败,空降区失守。通讯设备没有准备好,大部分时间信息不通畅。

个人感受:距离成功一步之遥也是失败,影响战争的因素太多了,客观的说,很难就因此来判定蒙哥马利的计划不行,如果运输到位的兵力再多一些,是不是还能再坚持一下,能不能夺回阿纳姆大桥确实不好说,如果可以,这种跳板式进攻说不定会成为军事成功经典案例。但双方对待俘虏真的非常绅士,打算突围离开,先把自己的伤员运到对方阵地医院,简直了,大家职业军人就是打仗,受伤了也坚持,坚持不了就投降,也没啥,我尽力了。

《遥远的桥》读后感(五):一部伟大的作品,一次糟糕的阅读体验

《遥远的桥》是著名记者科尼利厄斯·瑞恩“二战三部曲”的第二部(若按完成时间来看,本书是“三部曲”里面最后出版的,但按照战争的时间线来说确实应为第二部)。这本书主要描写了盟军于1944年9月开展的大规模空降配合地面装甲部队奇袭,以打通由荷兰前往德国北部工业重镇鲁尔区的通道为目的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市场花园行动。一如本系列的另外两部作品,本书依然以细致入微的刻画,丰富详实的史料而获得了高度的赞誉,是为军事纪实类作品中的经典。但就个人对本书的阅读体验而言,却是有些糟糕的。下面,就把个人认为的造成这种“糟糕的阅读体验”的原因尝试列举一二。

重细节,轻宏观。对作为个体的人展开细致的描写,刻画宏大战争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这种“于细微处见真章”的手法是本书乃至整个“二战三部曲”所惯用,也是整个系列的一大亮点。但在本书里,这似乎倒成了一个影响阅读体验的“障碍”。因为过于繁复的细节刻画,以及由此塑造的一个个人物,往往会对情节的推进产生一种“割裂感”。特别是在战争纪实这种需要明确时间线索为辅助的题材中,这种感觉就尤为强烈。一个接一个如走马灯般出场的人物,让读者似乎不停的在走进一些分岔的小径中,终至于迷失其中。而对比最近读到的另一本战争纪实类作品《攻城血路》,这本讲述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衡阳战斗的书,以日军133联队的作战日记为主要素材,重构了日军在衡阳度过的“地狱般”的47天。和本书一样,《攻城血路》中也有大量以日军亲历者视角出发的细节描写,从对他们的刻画中展现战斗的残酷。但作者始终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以整个战斗的发展为主线,用一个个“个体”的经历去逐渐勾勒出战斗的全貌,而不会为了塑造某个角色就去开启一条支线。因而在阅读的体验上,《攻城血路》比本书要好许多,真的有一种“不忍释卷”之感。

好的翻译真的很重要。本书的阅读体验较差,翻译也要背很大的锅。例如在一些特定名称的翻译上,101空降师的呼号“呼啸山鹰”被翻译成“尖叫的老鹰”,英国伞兵第一师的绰号明明可以翻译成既霸气又更广为人知的“红魔”,却被生生译成了“红毛鬼子”..........此外,书中还有错页的情况。这虽然不是翻译的问题,但这种低级的排版错误也会大大影响读者的心情。诚然,本书作者在资料收集上的苦心孤诣,以及对盟军战士在绝境中所迸发的勇气的生动描写,都是动人之处。毕竟从精益求精的角度来说,还是希望在各方面都能臻于至善,这样才能真正担得起“经典”二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