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遥远的桥》读后感精选

《遥远的桥》读后感精选

《遥远的桥》是一本由[美]科尼利厄斯·瑞恩著作,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遥远的桥》读后感(一):遥远的桥

《遥远的桥》是描写市场-花园行动的典范之作。1944年9月17日,诺曼底登陆后的第11个星期日。

为了在圣诞节到来之前结束欧洲战事,志得意满的盟军指挥高层,决心对德军发动一场大胆攻势,代号市场-花园行动。这次行动由空降部队和地面装甲部队协同作战,战斗地点选在荷兰境内的阿纳姆市,那里有一座横跨莱茵河的大桥。夺下该据点,盟军就能横跨德国边境最后的天然屏障,直插德国腹地。

17日上午10点整,盟军近5000架战斗机、轰炸机与2596架滑翔机,组成两个巨大的空中队列,以纵身150公里、横贯4.8公里的惊人支使,向荷兰境内的德军阵地压去。二战史无前例的昼间空降空袭从这里正式开启。德国士兵惊恐而又敬畏地注视着35000名盟军士兵从天而降;渴盼解放的荷兰平民向盟军热烈欢迎,他们确信胜利在望。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接下来将见证的,是盟军在欧洲战场上蒙受的一次空前惨痛的失败。

《遥远的桥》读后感(二):被忽略的一场战役

遥远的桥,难得的战争佳作!关于二战的书籍很多,瑞恩的三部曲在出版五十年后,依然可以是经典。

市场花园行动,在大部分关于二战的书籍里面都没有重点介绍,似乎是被有意的忽略了。从盟军方面来说,它是一场没有达到战役目的战役,未能在1944年的冬天结束战争;从德国来说,它只是迟滞延缓了盟军的推进。与阿登战役不同,后者是德军主动发起,为了夺取战争主动权的战役。但是,战斗的伤亡是巨大的,英国第一空降师,几乎被消灭殆尽,而且是在阿纳姆狭窄的街道里,地下室里,一点点的被碾压,被炮火消耗掉了。

作者的视角是全方位的,展现了所有的参与方,英军,美军,德军,荷兰百姓;元帅和战略决策层,战役策划的将军们,战场上的师长,旅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军士长和普通士兵们。看完全书之后,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哪些在战场浴血战斗的鲜活生命个体。这也是建立在作者采访了1000多名战斗参与者,积累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基础上。

自战斗一打响,蒙哥马利就从书中消失了。在绝望中等待的士兵仍在期待蒙蒂的坦克能开过阿纳姆大桥。为尊者讳?

《遥远的桥》读后感(三):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边的桥

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一将,功未成而万骨枯,真真是悲剧中的悲剧……

全书着墨最少的蒙哥马利将军,对此次战役失利应承担最大责任。结尾处,引用他自己对“市场-花园”行动的“正面”评价,我认为不是讽刺与否定。客观来讲,如果各方面条件成熟,时机正确(天欲成事,人亦奋争),这个行动策划不能说没有想象力,完全不切实际。但诺曼底登陆后的超级乐观、傲慢的态度,英、美将领争功冒进的野心,不重视情报收集,尤其是直接忽视荷兰当地的情报。明知作战方案一环套一环,时间是取胜的关键,却不研究备选方案,例如交通、通信、天气造成重大延误时如何处理,一味仓促组织大规模、多军种、多国家协同作战。当美军第82空降师强夺奈梅亨大桥后却发现英军装甲师不再前进,愤怒中地那一句质问,前面被包围的难道不是你们英国的伞兵吗?这既是跨国同军种的袍泽之情,也是同国跨军种的无奈之举,因为英国坦克兵要等他们自己的步兵赶上来才肯出击,或者说才能如教科书所授般正常、稳妥地出击。而那一刻,快速推进行动,全力挽救生命的利器—时间,被无情而又讽刺地丢在了英军茶杯里……

当然,这次行动失败还有许多运气成分,比如作战计划被完好地带到空投区且被德军顺利拿到,厄克特将军的倒霉体质,不停遇袭导致“失踪”多时,德国党卫军装甲师意外选择的修整地,德军冯·灿根余部顺利撤回荷兰等等,不得不让人嗟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PS,阅读这部书是因为自己深受同名电影《遥远的桥》的打击。未读原著前,观看此片,慨叹,这桥真是遥远啊!(缺乏历史背景了解,加之电影不做旁白处理,观众想一次弄清事情原委有些困难。但不做旁白这点非常见导演功力,只是对非军迷观众有些不友好。)读完原著后再看此片,真正了解了为何这桥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这本书和这部电影的意义即在此处。

《遥远的桥》读后感(四):遥远的桥:1944年市场花园行动

#阅读打卡#《遥远的桥:1944年市场花园行动》科尼利厄斯·瑞恩 计划阅读840min ,实际阅读605min,完成率100%

摘录:

莫德尔跳了起来,匆匆下达了几句撤离指挥部的命令。当他走出餐厅去收拾自己的东西时,朝身后喊道:“他们就是冲着我和指挥部来的!”几分钟以后,莫德尔只提着一个小箱子就冲出了塔费尔贝格旅馆的大门。他的箱子不慎掉在人行道上,打开后露出了他的内衣裤和梳洗用具。

感悟:

这本书科尼利厄斯·瑞恩写了七年的时间,而且他是在还身患绝症之下,采访了1200多人,从浩如烟海的翔实资料中抽丝剥茧,极尽客观之能为我们展现了一次关键战役的全貌的。

在读完了《最长的一天》之后,我马不停蹄地拾起了这本书。经典就是经典,这本五十年前的著作,读起来还是那么的发人深省。瑞恩保持了他一贯的风格,又突破了他的风格:他仍然将这场发生在1944年的联军空降战役写得相当详细,保留了他收集到的资料的原始性,不作任何偏颇的描述;同时不像《最长的一天》写到了相当多的普通民众的状况,这本书终于聚焦在了作战双方的行动上,让全书主线很集中很清晰。

1944年9月17日,在诺曼底登陆后两个月,基于各种原因(非常复杂,牵涉到艾森豪威尔对美国政府、美国民众的交代,蒙哥马利、巴顿、布莱德雷三位将军之间的政治斗争,战争实际中的形式等等)艾森豪威尔下令允许蒙哥马利执行他的市场花园行动——3天内夺取比利时境内一系列桥梁,最重要的就是阿纳姆的下莱茵河大桥。

35000名士兵,2500架战斗机,1500架滑翔机,1000架其他类型飞机,无数的作战设备、补给。如此庞大的作战,要在几天内制定出计划并实施,是很困难的。通过瑞恩的描写,我知道了原来具体的实施计划,都是落到了元帅下面的上将、中将、少将们的身上,他们要冥思苦想在哪些地方让士兵着陆,哪些地方让补给着陆,然后怎么对抗德军的反击,如何抢夺桥梁,怎么保护,怎么形成整条战线的互帮互助······

战争是残酷的。飞机从英国起飞了,轰炸开始。死去的不仅仅是寥寥无几的德军,德军的装备,更多的是荷兰当地的普通老板姓们。一位父亲外出了,听到炮火声后回去找他的妻儿。一路上看到的是他熟悉的邻居们炸飞了的尸体,是受伤逃跑的德军。幸运的是他找到了妻儿,妻子很好,没有受伤,但是十五岁的儿子右半身被炸开了,手臂已经没有了。儿子躺在他怀里,虚弱地问父亲:“我的手臂还在不在?”(根据医学原理,就算是失去了身体的某一部分,大脑很可能还是会默认那个地方存在,并感受到疼痛)父亲哭着说:“还在。”两个小时后,儿子死在了他怀里。

每一个经历了这场战役的荷兰民众,都是英雄,没有他们的牺牲,也换不来日后整个二战的胜利。尽管,实际上市场花园战役,是失败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