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难民自述》经典读后感有感

《小难民自述》经典读后感有感

《小难民自述》是一本由小岵女士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01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难民自述》读后感(一):“生于忧患”的力量

世人多有以《小难民自述》类比《安妮日记》者,或谓之“东方版《安妮日记》”。此言良有以也。因皆为小女孩作品,皆反映“二战”时期民众被难情况。然与安妮相比,我们的“小难民”则幸运、顽强许多:安妮在躲避密室两年之久后,竟于战争结束前被纳粹发现,而进难民营,而遇难;我们的“小难民”小岵女士则逃难到大方后的昆明,后来更考入西南联大,而在重得和平后到回家乡从事教育工作,桃李满天下,自己儿子钱乘旦也成为著名历史学家。当年,《益世报》董事长、比利时人雷鸣远为初版的《小难民自述》题字“生于忧患”,现在看来,这题字真可谓精准。我们的“小难民”,不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生于忧患”的生动写照吗?!

《小难民自述》读后感(二):每每看,每每想起三毛

看完了吴大年女士在十三岁时写成的《小难民自述》,语言甚是老练,这些文章出自一个小孩子之笔确实难得。似乎战争会让一个人迅速地成长,里面的评论完全超出了一个孩子的心灵,同时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非常感叹于作者的博闻强记,能够把沿路无说的事物清晰的描述出来,很多的构词造句是我这种没有什么写作天赋和观察习惯的人难以企及的。

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想到《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相比之下在战乱中只能依靠自己一个人的三毛真的是太苦了,苦到在我小的时候总是在下雨天才会在电视上看三毛,感觉这种更能营造一种动画片里灰蒙蒙的氛围,而长大之后呢,我看到任何受苦的小孩子都能想起三毛来。

里面的插画也甚是简洁充满童趣,和原文的感觉相得益彰。

对于我来说又是再一次感受到如文竹般精巧的文字了。

《小难民自述》读后感(三):小难民视界的历史

如果说我们高估了《安妮日记》,也同样遗憾没有这样一部用自己身边的事实来承载民族灾难历史的著作的话,小岵女士在其13岁就已经完成的《小难民自述》一书会带给我们一丝欣慰。但是同样的,灾难对于一个小孩子而言,永远是残酷的。看着死亡和眼泪将自己的生活淹没,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伤痕,也是所有挑起战争的民族所应该悔过和道歉的。

抗日胜利已经70年,对日本的仇恨在我们这个社会比战争的反思要来的强烈。当然,有些时候所谓的家仇国恨缠绕的民族并不是一个勇敢的民族,反倒是那些可以正眼看待我们的民族本身在战争中所作的事的民族是最为强大和坚挺的。作为被侵略的国家,那时候炸弹从四面八方而来,有些人逃走了,有些人甚至对这种东西无动于衷。小岵女士从南京一直往西,想要告诉后方的小伙伴们前线的灾难状况。然而,一直奔走,一直见到的是死亡和眼泪。一个国家对待战争最为正确的莫过于如何看待这些过往的眼泪和死亡,应该将烈士的名字铭记,应该将历史反省,并不是口头上说着要崛起,却遗忘了那些埋葬在地底下的忠骨。

战争是可怕的,在小岵女士这本小书中更显如此。“听说这一个小炸弹伤害了九个人的生命,断送了七个人的自由!”这种描写让人不禁慨叹,那个时候的人如同蝼蚁一般爬行在生活空间中,然而却有一个梦魇空间在等待着他们。防空洞有时候并不是那么有用,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意识,飞机在头顶轰隆而过,毫无意识。也许正是因为战争的残酷,所以有些时候仅仅因为遇到沙滩而感觉到高兴,而拥有久违的故乡的亲切感。对于一个小孩子而言,到底这样的事情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将其一一铭记并且记录在册,我不得而知。

一本记录生活苦难和灾难的书籍并不是仅仅为了记录,阅读如此书籍的时候也不应该对事实记录,然后忘却事实背后人心冷暖和喜怒哀乐。作者或许不需要我们的同情,也不需要我们仇恨什么,如此的小书,只是一个小小的难民视界中的战争,不管残酷是否,我们阅读期间,难道不应该触碰到的是活生生的灵魂?我们面对过去的历史,难道不应该将仇恨放在一边,让那些生命永远铭记吗?

《小难民自述》读后感(四):谁都在路上:《小难民自述》

一个值得思量的说法,所谓初恋,并不是单纯指你的第一个女朋友,也不是你第一个动心的人,而是当提及初恋这个词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的人。类推来说,故乡好像也是这样。

主题有关故乡的故事不胜枚举,离开,回忆,领悟或深陷。《小难民自述》便是个很好的例子。

这本书诞生于近代历史上最混沌,难以看清的那段日子。战争迫使年幼的作者离开家乡,开始了“一路向西”的求生之路,用笔为我们记叙了身为战争受害者,背井离乡者的万分之一的遭际,从一个孩子的视

角,感性地为我们带来一个真实度很高的故事,与她想说的一切。

如果用刚才提出的说法去下一个比较感性的定义,那么故乡就是与人发生的关切最深,最值得怀念的环境。那么,就故事的主人公来说,记忆最初的祥和平静的几年固然值得回味,然而讽刺的是,这种感触却是和之后的流离、不安相较才烙印深刻。反之,记忆最留恋的地方莫不是生理和心理最负重的时刻,而生命的飘摇不定,换一个角度来看,她至少迈出的每一步都有意义。那么,从南京到昆明的这一段路,便可以算作故事主人公小岵的故乡。

像是加缪在《鼠疫》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一旦生活成了习惯,那么人将感觉不到任何痛苦。”小岵一家的逃生,在前几个月如同炼狱,甚至发出了“总有一天要吃真的日寇”这样恨之入骨的诅咒,然而在书的后三分之一,关于憎怨、无助的笔调明显减轻,记叙的重点由生活的艰辛向所见的社会风情转化。细腻的景物描写,与路过的一切“拥抱”过和离开,这时的逃生更像一种“以逃生为主题的旅游”。对她而言,这一路的所遭受的,所失去的,会是一生的疮疤,更是一生的最值得回忆的,甚至最宝贵的记忆。通过这些文字,一个个故事,与我们共享,她“故乡”的故事。

之所以“日寇”或者战争被认为是罪魁祸首,是因为把太多无辜的无可选择牵扯进同一个大事件,连生命的保有也不是可以自己决定的事,想活下去,要么做一名战士,而多数心理和生理的弱者,只能选择逃生。但一味地指责战争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假设没有战争,我们也不会拥有永远平静祥和的幸运。

有了风浪,我们就已经在路上。

《小难民自述》读后感(五):不忘过往,记住苦难-----评《小难民自述》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如今只是从历史类的书籍中看到关于1937年民族灾难时代的故事,也或者说我们会从祖辈们的口中听到那时候的艰苦岁月。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并不代表着我们选择遗忘历史。至少作为80年代的我,更乐意于引导自己的孩子重温历史,寻访过去,在幸福时代去感知曾经祖辈们的苦难过往。

一部《小难民自述》的历史书册很是不经意地触动了我的心弦。尽管这部作品出自于灾难年代13岁孩子之手的文作,但是我们书外的读者毫无疑问地被深深影响着。那个年代的历史,那个年代的逃亡,那个年代的自述,引发而出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带领着我们记住苦难的年代点滴。

配合书作的内容,本书的封面首先于昏黄的,泛着旧色气息的底色吸引着我们的注意。书如其名,其中的内容其实就是关于一次小作者逃难经历的文字描述。尽管这里没有抑扬顿挫的笔墨;尽管这里没有纷繁精致的文笔,但是这里却有着最为真实的,发自内心和肺腑的真实叙事描述。抗战爆发伊始,小作者和全家在外公的带领下辗转于各个城市颠沛流离。南京,安徽,湖北,湖南、贵州和云南昆明。相较于今时今日的便利交通,这样的行程是异常艰难的。尤其是在日本军随时出没,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们走得是那样地让人难以想象。战乱年代,民不聊生,如此的情况是那样真切地发生在了小作者的身边。读着这样的故事,我觉得自己情不自禁地为小作者的辛苦难逃路唏嘘不已。相较于今日的孩子们而言,她更值得让大家学习。虽然身处艰苦的环境,她都可以如此把握时光,抓住灵感,创作精彩,鼓舞读者。此时此刻,不需要华丽的辞藻都能深刻地展现作者不凡的创作水平。条件再为艰难也都不会难道她,透过这一路逃难的所见,所闻,所感,她是那样随性地有感而发地,却又是那样精彩生动地生动勾勒。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的亲身经历,所以我们在读这个有关于她的逃亡经历时品味到了那份真实的,动情的,质感的画面。甚至于深入阅读之后,我们更能看到那由逃亡经历提升递进而出的感染力量:“新生和光明展在我们的前头“。很是感到鼓舞,很是感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本书的文字之中,读者还可以经常翻看到一些简洁,明了的场景配图绘画。带给我们更多的身临其境的感触和影响。

虽然这部作品《小难民自述》出自于一名孩子之手,但是我却更觉得这本书值得和平年代的我们大家分享和阅读。透过这部书,我们可以悟出不少的东西来。类似于国家要富强,百姓要和平,历史要缅怀,苦难要牢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