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理想国》的读后感大全

《理想国》的读后感大全

《理想国》是一本由[古希腊] 柏拉图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3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想国》读后感(一):我有一个问题

有没有人知道书页边边上的ABCDEFG,以及除了正规页码之外的数字是啥意思? 我看了索引,试图搞懂,然后我发现索引上的东西和书页边边上的数字和字母都对不上……有人搞懂了嘛?求解答。

我早看这本书悟出了一个道理,道理是:一本好书应该有让读者完全能看得懂的能力。在这里我把书给拟人化了。书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因为书是由人编成的,既然书是由人编成的,那么读者在看书的时候,就是读者在和人交流。如若读者看不懂这本书,那么就存在着“这本书不是一本好书”的可能性。当然也可能是读者的阅读能力不足。

《理想国》读后感(二):一场关于正义的逻辑之旅

很难想象这是公元几百年前的思想产物,找了很多个译本,在我们国家这本名著有太多的翻译版本,最终确定下了早读这一版。

第一,这版语言表达精炼,符合我的直观感受

第二,对于苏格拉底呗强留那段的翻译,只在这版我才能明白是个什么内容。

第三,听了复旦大学教授的导读我发现,我确实时选对了。

“搞政治,必须秉持人生而不平等、接受阶级的概念”

这是我从前两卷导读中感触最深的概念,因为在现实中,我也无时无刻不在阶级中游荡,阶级概念早就深入每个人的内心。

《理想国》中有太多的概念值得我静下心来反复思考,我很赞同关于教育的内容,这又不禁让我感叹柏拉图这本书后,人类历史是在无限循环着他所描述的一切,愚蠢的人类!

还有一个重要概念“民主”其实是个不和谐不理想的政治生态。

《理想国》读后感(三):论教育的重要性

匆匆看完一遍,书如其名。开头三卷苏格拉底和人们探讨正义的定义以及正义和不正义那个更有利开始,苏描述了一个理想中的城邦,作为城邦最重要的职位——护卫者,他们应该受到最好的教育,最严格的训练。

首先是心灵的教育,从诗歌和故事开始,禁止一切模仿丑恶,有悲剧喜剧情感的诗人进入城邦,只允许他们为了守护城邦集中精力,别的都不用想。说实话看到这里我的感觉就是思想控制,而且是很高明的思想控制。且不说之后按照苏的想法要教给他们最重要的辩证法,单从这一点,一个人可能只接触正面的事物么?只受到正面的影响么?所以说是理想国,书如其名。

其次是社会制度的建立,一切公有,没有私人财产,一切国家力量都将用于城邦建设。每个人各司其职,国家保障生活物资供应,小孩公共抚养,公共教育,选出其中的优秀着继任统治者和护国者。——这样的国家制度听起来是不是似曾相识?这不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共产主义么?从这一点看,不得不承认作者真的是有先见之明,智慧。

后面有关政治,哲学,伦理艺术等等的论述,无一不追根溯源。从其源头——教育开始从头梳理。所以本书所说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教育。而在教育之中最重要的又是——辩证法。对于辩证法的学习作者的意见是到30岁的时候,才能避免由于基础知识的不足带来辩证法使用的不当。后面几卷较详细的描述了辩证法,其实全书都充满了辩证法的基本方法——提问,回答,不断反复,错误的观点就在辩论中不攻自破。

——————————————————————

说说本书的阅读体验,语言逻辑性很强,稍不注意就找不到前后文的联系,一定要集中精力,如果泛泛而看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云里雾里。建议在精神好的时候看,不然就是催眠了,书中大量精彩的辩证也看不到。

其次就是书中的比喻,运用大量古希腊神话故事,荷马史诗。作为一个古希腊文化的小白…看到这些例子真的痛苦,并不能理解。

经典是没错,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去揣摩,今后再刷吧,看的有点累。

以上

第一次书长评

《理想国》读后感(四):永远坚持向上的路

和《论语》一样,《理想国》采用对话体,柏拉图借老师苏格拉底之口发表自己的观点。整本书里绝大多数有洞见的思想都是苏格拉底提出的,与他对话的众人则主要起提问和附和的作用,以至于颇有种相声捧哏的感觉,每当他们说出一句“正是这样”或者“怎么会不是这样呢”的时候,就好像耳边想起了于谦大爷的“谁说不是呢”。 当然,《理想国》的内容要比相声严肃的多。他的核心问题在于讨论“正义是否比不正义有利”,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一系列相关问题的讨论,比如“什么是正义”、“怎样的人是正义的”、“怎样的国家是正义的”、“怎样实现正义的国家”等等。书中很多观点都极具洞见,即使放在当下恐怕也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更不用说在两千多年前了。 在讨论正义的起源时,柏拉图认为人们行不正义的事得利,受不正义的事遭害,两者相权遭受的害会更多一点。由于人们无法保证只得利而不遭害,所以要定立契约保障正义。 在讨论怎样的国家是正义的时,柏拉图认为一个国家分为三部分:国家内部的公民们形成各种关系,国与国之间需要靠军队保证安全,而在这之上是国家的治理者管辖全局。公民的美德是节制,军人的美德是勇敢,治理者的美德是智慧,只有当三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美德并且各司其职互不干涉,才会形成理想的正义国家。 “三喻”应该是《理想国》中最为经典的内容,它们实际上是关于认识论的阐述,其中又以“洞穴比喻”最为有名。只要对于西方哲学稍有了解,应该就会听过“洞穴比喻”的内容。它的伟大之处在于,似乎整个人类的思想史——不论是向外认识世界还是向内认识自己——都可以用这一个比喻作概括,那个冲破枷锁逐渐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人就是人类的缩影。每每想到这里,内心很难不激起波澜,甚至澎湃。我不知道人类的认知是否有终点,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有,那我们现在也仍然在到达的途中。 全书最后,柏拉图试图回答那个核心问题,正义是否比不正义有利?我们是否应该坚持正义?尽管他借助了一个轮回宿命的故事,但其结论铿锵有力、感人肺腑:“不管怎么说,愿大家相信我如下忠言: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善恶。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还是死后。”

《理想国》读后感(五):卷I-II随手记

第一卷

* 正義 (social justice):關於適當安排社會內的東西和人民的概念

- 分配正義:在人群間適當分配好的東西(財富、權力、報酬、尊敬等)

- 應報正義:對惡行的適當回應

* 这两卷中,不同的人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对正义的理解。你觉得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苏格拉底是怎样反驳他们的?

1)正義是有話直說,有債照還。➡️ 交還給瘋子武器是不正義的。

「正義就是還給每個人以合適的東西。」此定義為主觀定義,那麼是否在這種定義下,正義也是個人主觀感受?

2)正義是幫助朋友,傷害敵人。➡️ 如果朋友是惡人,敵人是善人,這樣就是不正義的。

❓正義真的向善嗎?在人群間適當分配財富(如繳個稅)是否對富人來說本質上是偷竊或強盜?或者在正義的情況下不應有重新分配的問題?

正義是否只能向好的方向影響他人?「傷害任何人無論如何都是不正義的。」

3)正義是強者的利益。➡️ a. 如果統治者犯錯誤,那麼就會照顧到弱者的利益;b. 在制定政策時,往往無形中雙方的利益都會被照顧。

4)不正義比爭議有利。

➡️ 「正義的人又智慧又善,不正義的人又無知又惡。」

➡️ 「(不正義)一出現,首先使人們不能一致行動,其次使人們自己彼此為敵,並且也跟所有正義的人們為敵。…… 不正義的人根本不能合作。」

➡️ 「正義是心靈的美德,不正義是心靈的邪惡。……(因此)心靈正義的人的人生活得好,不正義的人生活得壞。生活得好的人必定快樂、幸福(,而)快樂才是利益。」

* 「現在到頭來,在這場討論中我是一無所獲。」

只知道正義「不是什麼」,而不知道它「是什麼」。

第二卷

- 問:正義造成的結果(好名聲)有利,但它本身會使人痛苦,因此「那些做正義事的人並不是出於心甘情願,而僅僅是因為沒有本領作惡。」如何證明人有理由愛正義本身?

- 問:做正義者的過程是痛苦的,結果可能有利,但做不正義者的過程是幸福的,結果(通過懺悔)也有可能有利。不正義者是否比正義者過的生活更幸福?

* 苏格拉底为什么不愿意直接探讨什么是正义,而要借助城邦的正义来类比个人灵魂的正义?你觉得这个类比成立吗?

1)個人各司其職

2)城邦的戰士需要同時對敵人兇狠及對自己人溫和

3)詩人需要遵守兩個法律:神只是好事之因,神不會成為「變形的魔術師,在言行上欺騙我們,把我們引上歧途」

* 你怎么看待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的论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