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黎明之前的读后感大全

黎明之前的读后感大全

《黎明之前》是一本由[美]尼古拉斯·韦德(Nicholas Wade)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黎明之前》读后感(一):一个全新的视角看世界

如果说什么可以叫颠覆的话,这本书中介绍的基因技术就是。人的基因在短短的几百年中就可以显示显性。比如犹太人的数学能力。基因技术对考古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考古的巨大工作是沙发思考,重建几百几千年前的历史。这些之前都需要不断的考证不断的新的发掘来完成。现在通过基因技术分析和比较,能事实清楚的介绍很多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解决不了的问题。对语言学家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在语言学家重构语言的发展路径的时候, 通过大量的学习不同的语言,然后进行不休止的比较才能发现一二。而基因技术清楚的告诉语言学家语言在基因里面的痕迹。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是不是一夫多妻制在人的基因里的沉淀,造成了现在婚外情的泛滥?

《黎明之前》读后感(二):一些重要观点

本书一些观点:人类先定居而后发展农业;宗教最初的作用是防止揩油行为和行骗;在行为模式上,人介于黑猩猩和矮黑猩猩之间;灵长类多是妇居制,人类和黑猩猩是夫居制;性的私有化给所有男人生育的机会,是减少人类进攻性的重要一步;史前史中国的人口流动有两个阶段,先是智人从东南亚进入中国,后来掌握稻米耕作技术的人又从长江黄河流域进入东南亚及南岛;奥瑞纳文化、格拉维特文化、梭鲁特文化、马格达林文化是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竞争压力下的产物;智人在末次盛冰期通过桑达大陆和萨胡尔大陆占领东南亚及澳洲众岛;5万年前智人由形体现代人转变为行为现代人;普适人的行为包括烹饪、舞蹈、占卦和对蛇的恐惧,超自然的信念,服装和时尚的概念;精子和卵子结合时,精子里所有的线粒体都会被摧毁;欧洲的漏斗颈陶文化、贝都因人还有非洲一些部落都发展出乳糖耐受力;异父子相像出现在异卵双生子之间;昂贵信号理论表明,美丽是健康的标志;头盖厚度的减少具有在多数群体中的异源同塑性;以基因为生理基础的种族确实存在,人智力的演化最近仍然存在,这包括微脑磷脂(存在于白人和东亚人,出现在37000年前)、ASPM(存在于白人,出现在6000年前)、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智力卓越;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孟德尔疾病和卓越的智力成就之间有关联;贝叶斯-马尔科夫-蒙蒂卡罗最大似然法得出的语言族谱相对更可靠,证明在语言学领域运用基因分析法比语言年代学和语言古生物学更精确;格林伯格构建的欧亚超级语系包括韩-日-阿伊努语系、阿尔泰语语系、印欧语系等八种,印欧语系又包括亚美尼亚语系、阿尔巴尼亚语系、希腊语系、吐火罗语系、古代赫梯语系等11个分支;由长江黄河流域发展出汉藏语系、傣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等;人类文化和进化相互作用,人类15000年前放弃狩猎采集生活方式的时候,有两类基因减少,一是辨别气味的嗅觉基因,二是肝内排解毒素的基因;在未来,基因漂变和基因工程都可能导致人类物种分化。

本书某些理论不顾忌“政治正确”而颠覆了前人成说,比如:基于基因歧异,人类种族确实存在;贾雷德戴蒙德的地理决定论并不全面,基因差异及演化更有可能决定了不同区域人类群体的文明发展程度。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如自然选择是否会压制智力基因。作者也摆出一些异说,让读者了解一些学术争论。总之,这是一本人类学相关书籍中介绍比较全面、客观、前沿的,值得深入思考。

《黎明之前》读后感(三):研究历史有请生物学家

历史学家,在百年前的中国是靠读书写作。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是清朝马骕及他的《绎史》。他写书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何以谓此?翻开第一卷“开辟原始”,原来就是把《列子》《淮南子》《五运历年记》等古书关于开辟鸿蒙的话都抄在一起。我在书店里摩挲过此书,最终没买,当然不是说它不好,而是觉得卷数过多,家里实在摆不下。

司马迁是长途旅行家,还采集过许多口述史资料,但他下笔写上千年的历史,毕竟还是得靠档案。现在,历史学的新贵是考古学了。

史前的人类史比如杭州的良渚文化,只留下几个可疑的无法释读的符号,光靠读书的历史学家根本无所施其技,所以现在的通史,都少不了考古学家写的第一卷。当然,第二卷后考古学家也能发言,比如秦始皇兵马俑等等,但也就是插插嘴了。原先以为历史学由这两批专家说了算,读了《黎明之前》,才发现情形大大不对:生物学家太有资格来此发言,且在某些领域将文献学家和考古学家一举清场。君若不信,请看人类何时开始制衣的研究:

人最早穿的衣服应该是动物的皮毛。吃完动物的肉和内脏后,皮毛仍能自然利用。但今天怎么能知道人类何时穿衣服呢?很难。因为衣料以及缝衣的骨针很易朽腐,不太可能保持到今日。

1999年秋,美国马克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马克·斯托金研究员,接到了儿子从德国莱比锡的学校带回来的一张便条,说是学校中某一同学得了头虱,希望大家防范。

此时,这位遗传学家注意到,虱子离开人体温暖的环境24小时就不能存活。他想,如果真是这样,那虱子一定是随着人类迁移到世界各地的。虱子最早应该依附在人类的体毛上。当体毛逐渐退尽,虱子则盘踞在人类的头发那个孤岛中。当人们开始穿衣,头虱马上收复失地,演变为可以生活在衣服中的体虱。如果这个推断属实,那么,只要找出从头虱到体虱的dna变异时间,就能确定衣服的发明时间。他收集了12个国家的虱子标本,分析遗传体中那一小段基因的变异。结果出来了:头虱与体虱分离的时间大约在7.2万年前,误差几千年。

遗传学家通过基因组中的两个部分来研究人类进化史:一是y染色体,男性特有;二是线粒体dna,女性特有。而且,只有这两个不受基因重组的影响。据研究,今天所有的y染色体都来源于同一个单一的y染色体,线粒体dna也是如此。这不能不使人得出结论:世界上所有的人来自同一对祖先。但是,y染色体中会产生突变,突变的速率相当稳定,所以,可以用来估算时间。同时,根据地球上不同人的突变,可以估算人类迁徙的路线。目前的结论是:人类全部来源于非洲。在约4.4万年前,人类开始走出非洲。当然这个年代可以上下两三万年,在3.9万年前到8.9万年前。

根据基因可以作出很多极有趣的结论。比如说,人类语言的起源时间。

1998年,英国的一群遗传学家针对一个有语言缺陷的家族中的15位人员进行研究,最后将焦点从26.7万个dna单元,集中到了foxp2基因的一个变异上,认为该变异与人类的语言能力密切相关。德国的科学家于是分析了老鼠、大猩猩和各大洲人类的foxp2基因序列,发现该基因变化非常缓慢,只是人与黑猩猩分支后,它的演化突然加剧,时间在近20万年前。人类语言应该就起源于该基因突然变异的瞬间。运用类似的方法,遗传学家们还研究了许许多多的起始时间,比如:单粒麦,1.05万年前开始被驯化;绵羊、山羊,约1万年到9500年前被驯化。

今天的许多人相信,哪怕是现代化的社会,男人与女人们的行为模式仍有明显的不同,如女人喜爱逛街、购物,男人外出则更有目的性。一种解释是上古时期的男女分工所致。

除了性别,种族间也确实存在差异;体育记录是其中比较无争议的例子:短跑的最佳成绩保持者中,95%来自西非或祖先在西非的非洲裔美国人;长跑则肯尼亚人遥遥领先;中国人玩兵乓球;欧洲人则弄举重。这些或许都是基因决定论的例子。但是,遗传学家们也指出,基因变异与漂变,还有自然选择,也使得人类在晚近的年代仍然出现更多的变化,不能将所有变化的原因都归根于几万年、几十万年前。

尽管达尔文早在1871年出版了《人类的由来》,对人类的进化史作了极具洞察力的研究,但真到1953年,dna才被公认为携带遗传信息。2003年,人类基因组的解码工作才得以完成。所以,人类基因研究的帷幕才拉开不久,它目前的研究成果很难说是百分百的定论,让人惊喜的日子还在后面。

昨天晚上,一个来自美国的研究药学的化学博士,向我描绘了一幅未来的基因医疗图景:当一个新人一降生,只需小小的一点标本,计算机就能绘出他(她)的整个基因图谱,预言在何时会得何种疾病,何种药物对其最为有效。病人患病时,只要在家里打开计算机,医生就能当面问诊,并根据基因图谱完成诊断。药方当即传给制药厂,或直接用3d打印机打印。快递员就将药品直送家中。而且可能根本就不用医生了,计算机就能自动完成诊断。

用基因技术研究历史,只是科学家的牛刀小试。不过,站在我们的角度,这种小试确已使人脑洞大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