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到灯塔去的读后感大全

到灯塔去的读后感大全

《到灯塔去》是一本由[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到灯塔去》读后感(一):太细致了

在你读它的时候,完全意识不到这么多事情居然是在几个小时里发生的,或许是心理描写细致精彩的原因吧。这本书人物众多,却只有三个角色:女人、男人、小孩。而且都有其命定的禀赋与特征。不知是讽刺抑或归纳。

《到灯塔去》读后感(二):踏入这条不息的意识暗河

伍尔夫是能够交织视觉、听觉、触觉、幻觉写作的人。

她让我踏入那个隐秘的意识国度——存在于现实日常生活行为与飘渺交叠的意识活动之间的永不停止流淌的意识暗河。

作家的能力是预见,像个先知,并将自己预见到的东西当作是必然的去呈现,小说中的情绪才具有足够的牵引力。而这时,读者就会像是一个寻求塔罗牌答案的那个紧张的占卜者——热烈渴望着听见自己面前牌阵的解语。

那么,伍尔夫就是一个超凡的巫师。

而这却是是一本不可能在一个下午或者一个夜晚能一气呵成读完的小说——因为涉河总比陆地行走来的艰难吃力,一条不息的意识暗河,你不知道它将流到何方,它的长度和深度都难以预计。

到灯塔去——象征着一个童年的渴望,每个人都有过的渴望。

小的时候,父母答应带你去的动物园,一直到你长大后也没有来得及去。于是 “他一生都会记得这件事。”

《到灯塔去》读后感(三):明天还去吗?要不再说呢。

专业使然,《到灯塔去》先读的英文,之后隔了几年才读的中文。时间很久,提起这本书,我想到的是书中一直在吹来的海风,房间里的窗帘,家具,纷乱的景色被勾连起来,就像印象派的画作,具象鲜少,印象却一直保留在心中。

到灯塔去,这个书名也是贯穿整部小说的事件。拉姆齐夫人想带儿子去灯塔,但是天气不好,她织袜子,透过窗子看着灯塔,时间久了,灯塔仿佛就是自己。灯塔是拉姆齐夫人所想要成为或者保有的那份追求,她努力为晚餐活跃气氛,想照顾到每个人——也正是这次晚餐,莉莉得到了改画的灵感。

看到群内有群友说这场晚餐很感动,我又何尝不是呢?家中晚餐,守护某种稳定或者团结的家庭秩序,大概都是我们的父母所努力过的。

伍尔夫的文笔很美,她笔下的景色,每个意象透过感官动词变成了流动般的诗行。这部15万字的小体量书,我更愿意认为这是伍尔夫写的一部散漫的诗集。

《到灯塔去》读后感(四):尝试概括意识流小说的大意

拉姆齐一家和几位朋友到小屋度假,小儿子詹姆斯想到灯塔去,但由于天气问题未能成行。后来也没有实现这个愿望。若干年后,时光流逝,各人的生活处境都出现了剧变,小屋也在时间流逝中不断衰败下去,但一封来自拉姆齐的信扭转了这一切,拉姆齐先生、一双儿女(卡姆和詹姆斯)、莉莉和卡迈克尔先生回来,拉姆齐先生带着儿女们上岛,莉莉画出了那幅十多年来未能完成的绘画。 小说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热闹的聚会,焦点在聚会诸多人物之间流淌,将其心理活动诉诸笔端,通过意识流活动塑造人物形象。拉姆齐先生是哲学教师,在学术领域小有成就(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但却缺乏安全感,内心纠结,一方面不知道八个孩子的家庭是否阻碍了他的学术成就,另一方面又对妻子十分依赖,需要从她那里求得安慰。拉姆齐夫人则颇具神秘色彩,深受众人喜欢,社交能力突出,却有着不为人所知的内心世界。在她死后,依然影响着莉莉和丈夫等人。 第二部分主要描写老房子如何抵不住时光流逝,逐渐破败下去。在其中穿插人物命运,拉姆齐夫人和安德鲁死了,普鲁出嫁后死了,在一战残酷的时代背景下,好比一颗炮弹穿透了第一部分中和谐安详的范围,人物各自奔赴前程,迎接或喜或忧的命运。 第三部分是一些人重新回到小屋,采用莉莉的内聚焦视角,描写了她对绘画的理解。 在空间上形成闭合模式,看似重新回到原点,但人物之前的内心状态被改变了,拉姆齐一家的关系似乎得到和解(詹姆斯对父亲的仇恨不再),莉莉对绘画似乎有了深入的理解。

不晓得这个译本是不是有点不太流畅。。。可能其他版本好些吧

《到灯塔去》读后感(五):为最后30页狠狠地减成了4星(

真的太久没有尝试看欧美原著的译本了…译文的语序永远都那么难读……

前面十几页看得还是有些无聊的,但是后面慢慢摸清了作者转换“场景”、切换叙述视角的规律,就没有那么难读了。

一直到中后期,都还是有不少很“正确”的描写。不管是普通的心理描写、还是通过实景或心象风景来体现的感情形状,都是比较恰当、“真实”的。

整体来说真的本身就像是一部电影的剧本,把所有的镜头细节都写到位了。一种观点来看,是很厉害;但抛开时代角度,却又显得很平淡——因为有“电影”这种更直观、发挥空间更大的形式。(当然,肯定还是会有更喜欢文字体裁的人、喜欢文字所能留给自己的“想象”的空间)

但是我要说后期…从小船开走、莉莉思考关于自己的画开始,文字越来越枯燥,完全失去了前面的那些文字“带有意义”的特点,变得仿佛单纯是在凑字数,花了30多页去描写其实并不适合这样用文字事无巨细地描述的景象。人物的心理描写也开始变得拖沓,十行里只有一行是重点。

并没有看过很多书,所以我的感想永远不会跟学术研究的角度沾边儿。

不过单从角色塑造的成功度上来讲,一定是:拉姆齐夫人>莉莉/坦斯利/拉姆齐先生>>>拉姆齐家的孩子们。——后面那段真的看得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但总体来说还是挺愉快的体验,和作者的脑电波大概也能对上70%(不要脸)的样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