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到灯塔去读后感100字

到灯塔去读后感100字

《到灯塔去》是一本由[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到灯塔去》读后感(一):她像个优秀的剪辑师

像是看完了一整个画面太过于美丽的视频剪辑,各种画面场景在她笔下顺着一根丝线流动。她太有能力将这些片段只通过画作的笔锋串联,时间在这里忽快忽慢,十年转瞬即逝,眼前的灯塔又迟迟不来。

大概需要时间,要很宽裕的时间来玩味,要很敏感的气质来承接,而我在短短的周末,刚看完社会学报告文献,听着外面车水喧嚣,感受不到她想要带给我的美。

《到灯塔去》读后感(二):全能感知下的多重世界

女性意识流小说,潜意识自动漫游式书写。想起前几年有个朋友待着我们在一家书店做这样的漫游写作的训练。佩服伍尔夫几乎全开发式的感知力,同理心,观察力,和想象力。想必这样的每分每秒都很痛苦,痛苦却丰盈,她就像可以感受到我们觉察不到的多个重合的世界,比我们复杂很多倍,当然同时感受到放大很多倍的痛苦。

第一部分:每个人的意识宇宙在同一个现实空间重叠,现实的一点交集和冲突,会带来各自精神世界的巨大翻涌。小说中每个人的意识的线性流淌就像一条小溪流,偶尔会在某个现实中不存在的空间中交汇,交汇的片刻正是他们现实中发生对话或者共事的时刻,之后又会因这样的交汇而改变轨迹,而在各自的空间中继续流淌。读感上,意识就像一条丝带在每个人的精神岛屿间反复的穿梭,横跳,作者就像做为全能全知的局外人看见了一切。

第二部分:转向一种客观写作,像是事物自己书写事物,故事还在行进,而故事所处的环境,被细致的描写出来,像是一组一组景物长镜头,背景音是人物的只言片语。是最让我心醉的一部分。

第三部分:回到第一部分的写法,但是时过境迁,闪回记忆的画面穿插其间,有种真幻难辨。尤其描摹拉姆夫人之美的回忆片段。

摘录: 我终于画出了我曾见过的景象; 我们死去,各自沉没; 那就是存在本身; 她所有的感官都已进入恍惚状态,她魂游象外,外表冻结,内心却汹涌疾速地流动。

《到灯塔去》读后感(三):去往心灵的灯塔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现代主义的先锋人物,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堪称代表作品。意识的流淌、诗意的笔触、象征的意义,缓缓展现出作者希望人们从混沌中寻找和谐、从无序回归平衡的深刻思想。

结构上,作者采用了视角转换的方式。与常见小说从一而终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方式不同,伍尔夫充分利用了小说中各个出场人物的观察和感受。毫无疑问,千人千面的描述烘托出了一个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与传统小说对人物外形、举止等外在描述形成鲜明差异的是,通过对人物意识活动的描述也更深刻的刻画出精神的、内在的人物形象,从而带给读者浸入式的想象和阅读体验。拉姆齐夫人作为核心人物,通过拉姆齐夫人自身的、丈夫、孩子、客人,尤其是莉莉的思维活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拉姆齐夫人是如此丰富、真实,读者犹如置身于那一次晚餐,那一次讨论,充分的感受到人物意识的流淌,而其他人物也是同样,通过多个视角的交相印证,塑造出复杂而又鲜明的人物性格。

从象征意义上来讲,拉姆齐夫人是小说中的灯塔,她的慈爱是孩子们心灵的依托,她的友善是朋友们感情的慰藉。拉姆齐夫人的光环覆盖了家人与朋友、不同性格和不同职业的差异,她用自己的温暖和博爱,成为身边人们情感归宿的引路明灯。伍尔夫巧妙的用三个部分讲述了一部完整的故事:透过“窗”,窥探到被拉姆齐夫人精心编制的家,她用自己的心灵之窗包容着复杂的人性;透过“岁月流逝”,人们各奔东西,时事变化,生命逝去,拉姆齐无人似乎被遗忘在了动荡的时局中,悲欢离合各自上演;透过“灯塔”,十年后人们回到这海边小屋的同时,似乎也回到了拉姆齐夫人昔日的光环之下,悲伤得以治愈,愤怒得以平息,灯塔的指引重新给予了人们生活的意义。

《到灯塔去》另一尤为吸引人之处在于语言的优美。作者细腻又灵活的笔触大大冲刷了对意识流枯燥无趣的认知,从而使阅读过程获得一种诗意的体现。“似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在这黑暗的洪流中幸存:无穷的黑暗从钥匙孔和缝隙中溜进来,蹑手蹑脚地绕过百叶窗,钻进了卧室,吞没了水壶和脸盆,吞噬了红色、黄色的大利花,淹没了五斗橱轮廓分明的边缘与结实的形体。”“她蘸了蘸蓝色的颜料,也蘸了蘸往昔的岁月。”“纵是一片混乱也有迹可循;纵是世事如水流动不居也会有瞬间的凝固。生命在这里定格”。如此富有韵律的灵动语言俯仰皆拾,阅读体验堪称美的享受。

《到灯塔去》读后感(四):读《到灯塔去》

20220720

写于早高峰地铁 激动,真的很激动。 海浪翻涌,心潮澎湃。 过程很痛苦(需要朗读,甚至是出声的朗读,需要用朗读,去对抗稍纵即逝的意识,随时溶解无踪的文字)。掩卷之后的“探索性”“反刍”(404情绪博物馆学到的词,“悲观性反刍”,形容对悲观情绪的反复咀嚼回味。),却层层递进,精妙无比(一半来自于自己的锲而不舍,一半来自于豆友的精妙启迪)。 山下问,“说《到灯塔去》是讲“为人父母”,你读完有何感悟吗?”我想,如果是以“为人父母”的视角来去解读,就太性别化了(难道是暗指母亲如灯塔一样温暖?与父亲暴君般指挥破浪的小船?大概有这一层吧,但仅有这些也太肤浅了。)正如一位豆友短评中总结:“诗一般的文字,奏鸣曲形式的叙事手法,对所处时代的指涉,世俗和美好的古典(拉姆齐夫人),追求功效的现代(拉姆齐先生),质疑、寂寞又反思的后现代(莉莉)”(确认了原文)。 真是妙呀!夫人即母亲,先生即父亲,莉莉是受母亲庇护的一位画家(基本可以断定是印象派)。虽然有“为父为母”的真实家庭架构为基础,但文本中真正的主角是三个!!三个关键角色的结构就这样棱角清晰起来。 另一位豆友对于作者意识捕捉方面的形象解析,也令人拍案叫绝!“我们不动声色的完成了对别人的评价和对自己的权衡”(这句评价没有确认原文,凭借文字留给我的印象复刻)。以及,我们不就是常常这样么? 这已是今年读到的第三本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了,算上读书随笔《存在的瞬间》已经是第四本伍尔夫的作品。不能说在阅读方面渐入佳境,第三本《到灯塔去》实则是阅读障碍最大的一本(小说的情节性最弱,思绪飞散的更无方向感——或者说在过程中更难追赶上作者的思绪)。 但它就是能让人在掩卷之后的日子里,依然“海浪翻涌,心潮澎湃”。这是“时间”的魅力,更是作品赋予“时间”的魅力! 《达洛维夫人》是用两条主线两位主人公在24小时时间上的交错汇流探索生命的共性与连结,《奥兰多》是用一位主人公的漫长数百岁人生的时间贯穿时代的变化,穷尽个体的命途多变…而《到灯塔去》,时间在“窗”(第一章)的部分是从窗中窥探捕捉一个家庭的白与昼,光与影。时间在“岁月流逝”(第二章)的部分是上帝视角的节奏魔法,响板(或某种打击乐)每敲击一次,都是【】中人物命运的极速快进。时间在“灯塔”(第三章)是逝者如斯,而两位生者的缅怀如时空的镜像折叠归于统一!归于“终于”!终于画下来(对于被温暖的画家)!终于抵达(对于被呵护的父亲和孩子们)!终于写完(对于挣扎中的作者而言)(另外需要补充,母亲在伍尔夫生活中是“家中天使”般的存在,母亲的去世是她第一次精神崩溃的开始)!时间在作者的笔下,伸缩自如,起伏跌宕…避之不及,永远无法按照人们预期的节奏推进;又秩序井然,不管是错愕还是悲恸都归于一朝日出一夕潮退灯熄。 当时间展露无遗,无情冷漠又温暖和煦… 当铿锵的诗句变成有力的回想… “你的命令是错误的” “”“各自” 海浪翻涌,心潮澎湃啊…

《到灯塔去》读后感(五):每日阅读之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

2022年3月22日-3月23日,读完了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到灯塔去》()。

P.9 矛盾冲突、分裂对立、各执己见、偏见歧视仿佛拧进了生命的每一丝纤维,……制造分歧,天知道,就算不制造,人的分歧也够多了。

P.72 ……她喜欢独自一人;她喜欢做她自己;她不适合那条规律。……(P.73)人们用什么方法,才能像水被倒进罐子一样,与自己的崇拜对象密不可分?……

P.85 ……生活,它就在她的眼前。生活,她思考着——但她没有完成她的思考。

P.90 ……失去个性,人就失去了烦恼、急切、冲动;当局面归于这种平静、这种安宁、这种永恒时,总会有一声战胜生活的感叹冲到她的唇边;……(P.91)如果人们独处,他们会如此倾向于没有生命的东西——树、水流、花——感到它们表达了他们;感到它们变成了他们;感到它们了解他们,某种程度上就是他们;……感到一种非理性的多愁善感(她看着那道持续的长闪光),就好像顾影自怜。……

P.112 ……我们都应该坐下来哭一场,她想。可她不知道要为了什么哭。

P.126 ……要是他独自在自己的房间里工作多好,他想,在他的书本中间,那才是让他觉得自在的地方。……

P.128 “人们转眼就会各奔东西。”……

P.223 ……全英国直邮一个人能够做出这样的鞋。鞋子是人类的一大祸害,他说。“鞋匠的工作,”他提高了声音,“就是弄伤和折磨人的脚。”……

P.241 ……一切都显得那么遥远、安宁而陌生。海岸看上去遥远缥缈,妙不可言。

P.254 ……他坐在路边修车,她给他递工具的样子——公事公办、坦坦荡荡、友善亲切,证明他们现在相处融洽。他们不再“相爱”;……这次外遇不仅仅没有导致婚姻破裂,反而调和了它。当他坐在路边,而她给他递工具的时候,显而易见,他们是亲密的朋友。

P.279 ……我们死去,各自沉没。

P.281 ……你根本无须说话。你滑行,你抖动自己的船帆(海湾里动静颇大,许多船只正扬帆起航),身处事物其中,又超然事物其外。……(P.282)爱有一千种形态。可能有一种爱人,他们的天赋是挑出事物的某些要素,并且把它们放到一起,从而赋予它们一种在生活中并不具备的完整性;……

P.289 ……说到底,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多半都是荒唐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