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曼荼罗﹒红(上)》读后感精选

《曼荼罗﹒红(上)》读后感精选

《曼荼罗﹒红(上)》是一本由海旻著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曼荼罗﹒红(上)》读后感(一):活着,知道

我活着,我知道;我同时也知道,地球上有许多人跟我一起活着: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要寻找活着的理由。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就像荒原上的野草一样,一绿一黄,然后就化为泥土,随风而逝,就如同谚语所说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封建极权体制下的老百姓自称“草民”,倒不是自谦,在封建君主的眼里,它们跟一根草杆没什么两样。有许多人终其一生的奋斗,渴望突破这种卑微的处境;然而,他们最终深埋黄土,湮灭不闻!

《曼荼罗﹒红(上)》读后感(二):在心灵的孤岛上自言自语……

与其说是一部小说,还不如说是一部哲理散文。作为小说,情节已经完全蜕化成次要的东西,围绕平凡而琐碎的人生,是繁复的精神思索和感悟。

整个文字中间,氤氲着一种潮湿的、忧郁的,似乎是南方冬天里的那种挥之不去的湿气一样的、淡漠而冰冷的忧伤,恰如一个独自伫立在大洋孤岛上仰望星空的人抒发的那种清冷与孤寂的心灵呓语。

全书大约五、六十万字,基本都是由这种散文式心灵独白构成的,很适合一个人独自旅行的时候读,也适合在午后的阳光下,一边喝茶、喝咖啡一边读,不过说实话,这故事情节还是比较沉闷、苦逼的,读起来让人心情沉重,呵呵!

《曼荼罗﹒红(上)》读后感(三):闷骚、苦逼、压抑!

适合在社会底层挣扎的蚁族阅读,看过之后可以找到很多共鸣的地方。

公民是被忽悠的奴隶。奴隶知道自己是奴隶,公民是以为自己是主人的奴隶。本质上公民和奴隶都是奴隶,只是公民貌似更自由,但是因为没钱还是没有选择的自由。奴隶是人身自由受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不受限,但是因为经济问题一样是寸步难行,只能心甘情愿的被奴隶主压榨。但是还误以为自己是国家社会的主人。相比起奴隶,公民更可悲。普通中国人自认为是奴隶,不是分不清,而是没有那些自以为是公民的奴隶那么幼稚。只有奴隶主和帮凶(比如公知)喜欢鼓吹公民理论,那样的话奴隶们可以更乖乖的接受压榨,而且在被压榨的同时还以为自己就是主人呢。公民理论不过是统治集团在新时代愚弄被统治者的理论。

《曼荼罗﹒红(上)》读后感(四):有真性情才有真文字!

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世上的文字也是如此,有为了取悦世俗的文字,也有揭穿了世俗的帷幕,揭示人性真实和人生真相的“真文字”。

为什么要有真文字?因为我们无论如何粉饰现实,最后还是必须面对现实,真文字就是我们认清社会的镜子。

偶早年读的几本书,《红与黑》《罪与罚》《安娜•卡列宁娜》就是这样的真文字。读过他人的故事,感受到他人的悲欢哀乐,差不多等于我们又重新感悟了一次人生,这样,我们又多活了一辈子。

初读本书,直觉上说,作者有真性情,生存有真感悟,因之,作品才是真文字!

《曼荼罗•红》在内容和风格上,让人联想到《罪与罚》,直面生存的真相:浸透着底层小人物的辛酸与悲怆,拙见充溢着对于人性的复杂、阴暗的透视,把一个在生存的苦难和困境面前挣扎的、孤独而高傲的灵魂揭露的淋漓尽致。何以如此?执笔者敢于直面人生!

多年来基本不读国产小说,前有从一位从事传媒工作的朋友处得知此书,始读半卷,已不能释卷:文笔精美自不必说,思维独特亦不足论,而始终感人至深者,笔者有真性情,而书写必是真文字。

自路遥以殁,原不想世间有以心血书写者,昨者始读《曼荼罗•红》,始知世间有以生命书写人生者!

举世浮躁如狂,而耕耘者独默默,真可为一叹也!

《曼荼罗﹒红(上)》读后感(五):中国文学的中的“多余人”?

多余人是指俄国19世纪前半期文学中的一组贵族分子形象。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不满现实,却又不能挺身反抗社会;想干一番事业,又没有实际行动;想得多,做得少,最终一事无成,成了整个社会多余的人,无用的人。

“多余人”这个词最初见于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多余人日记》,1851年赫尔岑在评价奥涅金时,称他为“多余人”,以后这个词就专指一种人物类型,并形成了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模式。一般认为,多余人形象有奥涅金(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毕乔林(莱蒙托夫《当代英雄》),罗亭(屠格涅夫《罗亭》),拉夫列茨基(屠格涅夫《贵族之家》),奥勃洛摩夫(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

中国文学中的多余人还没人在整理过,估计西门庆、贾宝玉一类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纨绔子弟肯定算。当然,现代中国文学没多大成就,也没有塑造出什么经典人物,就没法评价,一定要说有的话,巴金小说《家》中的觉新大概算一个。

不过读过《曼荼罗•红》这本书的人,大概都不会否认,这里面塑造的男主人公方序实在一个标准的多余人形象:他“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不满现实,却又不能挺身反抗社会;想干一番事业,又没有实际行动;想得多,做得少,最终一事无成,成了整个社会多余的人,无用的人。”

无论是在人物性格,人生轨迹和生活态度方面,几乎就是中国版的“多余人”典型,好歹也算填补了一个文学画廊里的空白,呵,很值得思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