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何写好一个故事》读后感摘抄

《如何写好一个故事》读后感摘抄

《如何写好一个故事》是一本由(美)安·华福·保罗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写好一个故事》读后感(一):绘本写作也是写作

看过几本关于写作的书,也观摩过某些公众号的写作课。写作水平不敢说有提升,套路倒是摸到一点。有2点小体会:

1、写作并非高不可攀,特别是起步阶段,可以归为力气活。

2、努力写,拼命写,只管去写,写出我心。

凭这2点体会,辅以若干套路,假以时日应该能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以下是我摘录的本书中的套路,个人认为对写作(不单指绘本写作)有不少可参考之处。

正所谓:绘本写作也是写作,技法并无明显不同。

《如何写好一个故事》读后感(二):第一级阶梯

这是一本很好的绘本故事写作指导书。作者介绍的不仅是如何写作,还有如何针对特定的读者群明确写作的要求以及怎样达到这些要求,写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怎样融入绘本写作圈,怎样与编辑及代理人打交道,怎样进行市场推广等相关问题的指导。

我不是绘本作者,我只是一个对绘本有兴趣的成年人。我在阅读的时候,收获到的是了解到了一些故事写作的基本技巧,如三幕式基本情节结构;对英文的诗歌有了非常初步的涉猎,发现自己竟然还有点喜欢,觉得挺有意思的;通过绘本作者的视角对儿童多了一些理解,启发了我对教育本质的思考,比如,作者多次提及了对小读者的尊重,以她为参照的话,那我确实还是无可救药地不会尊重别人;看到了一个陌生领域的运作模式,还挺有趣的。

最后,我引用几段作者在后记里的文字来作结吧。我非常认同她的观点,以为绘本确实是非常重要的读物,并且,更进一步的是,我以为,绘本对青少年及成人是有很好的疗愈作用的。

引文如下:

我们是在向孩子们介绍阅读的乐趣。如果我们给他们的是好故事,他们将带着喜爱之情去阅读。他们会想要继续读下去,读幼儿读物,接着读章节故事、少年小说、青春文学、成人小说、教科书、报纸、网页和杂志。

我们是塑造终身读者的第一级阶梯。

如果没有那些善于思考、阅读、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我们怎么去解决环境、医疗保健、教育、战争等许许多多的问题呢?我们绘本作家手里握着重要的东西,那便是世界的未来。

《如何写好一个故事》读后感(三):从绘本里学习写作的真谛

春节期间重新看这本《如何写好一个故事》,感觉和以前漫不经心的翻阅时,收获差距好大。不用说各种文学作品,单单是32开,不超过25页的绘本写作,原来竟然有这么多的门道!

以前我听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而作者认为:摘掉过阑尾并不意味着你有资格去做阑尾手术。

作者并非文学巨匠,而是一个幼儿绘本故事写手,他告诉我们如何讲好一个绘本的方法,竟然对所有的文章写作都很有借鉴意义。

作者提出一个提升写作水平的关键,叫做尽你最大的努力学习如何做自己的批评家。对于这个问题,别人通常的做法主要有三个:

- 搁置自己的作品几天或几个月,直到突破对自己作品的爱恨情感。

- 学会把作品分解,开头、情节、角色,分门别类的优化提升。

- 寻求朋友或写作社群的帮助,让他们帮助自己修改完善作品。

而作者提出的方法,则是自己通过各种写作技巧的联系,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妈妈们都熟悉小孩子听故事的特征,一个好听的睡前故事他们可能听一个星期都不腻。那么,怎么一个星期每天讲相同故事都不腻呢?作者拿家喻户晓的童话《下金蛋的鹅》当例子,站在鹅的视角上讲,用农夫给妻子写信的方式,用农夫在农舍喃喃自语的方式讲,不同的讲述故事方式,把读者代入故事的具体场景中来。因此,作者提出了四种让读者渐入佳境的“钩子”,勾出小读者的注意力:

这一点,对于新媒体写作,甚至文学创作 同样值得借鉴。

原来,写作在成为艺术之前,真的是门技术活啊!

《如何写好一个故事》读后感(四):写不出好故事?看这里!

小说家薇拉·凯瑟说:“人类的故事其实只有两三个,却一再地重复,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暂且不论这说法是否正确。市面上各种童话故事的书籍,层次不穷。作者们是有讲不完的故事呢?还是他们能够把相同的故事讲出不同的精彩呢,展现出不同的美呢? 美国作家安·华福·保罗在《如何写好一个故事》中写到:如果我们接受小说家薇拉的说法,那么唯一能让我们的写作区别于其他相同主题故事的方法,就是把它们写得独特一些。 《如何写好一个故事》作者曾经获得《纽约时报》优秀图书,桑德伯格儿童文学奖等19个不同奖项,同时还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绘本写作课程老师。有些丰富的绘本写作经验。 书中作者主要通过围绕如何写出出色的绘本,延伸出如何讲故事,如何建构故事的结构,如何写作出色的故事语言,以及如何进行完作后的收尾工作。这些都是写出出色绘本不可缺少的步骤。我们主要来学习下如何讲故事以及如何写出出色的故事语言。 如何讲故事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小明在马路上捡到了五分钱,交给了警察叔叔。警察叔叔说:“小朋友你真棒!”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如何让这个故事变得与众不同呢?作者建议我们变换叙述角色来试试。 从小明的角度来写:今天我在马路上捡到了五分钱,心里乐滋滋的。可是要把它放到哪里呢?装进自己口袋还是交给警察叔叔呢?老师常常教育我们要拾金不昧,我还是交给警察叔叔吧。警察叔叔夸我说:“小朋友你真棒!” 从警察叔叔的角度来写:今天竟然不怎么忙。咦,远远的地方有一位大约10岁左右的小朋友停在路边。盯着地上看,莫非看到什么奇怪的东西?可惜远远地看不清楚有什么。我还是回岗亭里坐下,腿好酸。忽然背后想起稚嫩的声音:“叔叔,给你钱!”我一回头,哦,原来是捡到了五分钱。我夸赞地大声说:“小朋友你真棒!” 还可以从五分钱的角度来写:五分钱静静地躺在地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脚步,时不时的还得被踩一脚。忽然有一个脚步停下来了,拿起了它,还仔细盯着它看。是一张孩子的脸。他蹙着眉头,在想什么呢?这是他又迈开了脚步。原来是来到了警察叔叔身边,把五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胖胖的叔叔夸他:“小朋友你真棒!” 是不是会有很不同的感觉?作者在文中归纳了如下几个叙述角色角度:第三人称,单个视点;第三人称全知全能视点;第一人称故事,或用充满感情的声音讲述;第二人称。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可以多尝试这些角色角度,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还可以通过变换语言的叙述方式着手:自言自语;借名发声;双方对话;互通信件等方式。书中有详细的例证。 另外,想要让故事变得与众不同,还可以变换故事发生的环境,比如改变故事发生的时期;故事的发生地;把人类角色换成动物,或是把动物换成人。这样的例子就枚不胜举了。比如《北京折叠》描述发生在三个时间跨度空间跨度里的人和故事。 如何写出出色的故事语言 如何写出出色的故事语言呢?作者提出两个词语:场景和展示。 南希·兰姆在她的著作《儿童故事写作指南》中说:“场景如踏脚石,引导你踏上情节构建之路。” 场景是什么?杰克·比卡姆说:“场景是一段故事的行动,是一个时刻接着又一个时刻,没有概述。场景呈现出来的是故事的现在。它不是角色脑子里的什么东西,而是有形的。它可以被放在剧场舞台上表演出来。” 为什么要写场景呢?举个例子,你来到了一家饭店,饥肠辘辘。看着别人的菜就流涎三尺。好想吃吧。再换一种方式:今天你和朋友来到了一家饭店。刚落座,就瞟到了隔壁桌上的菜,一盘红烧鸡。而隔壁桌上的人正大快朵颐地吃着鸡肉,满嘴油光,看上去很享受的样子。你默默地咽着口水,大叫一声:“老板,来一盘红烧鸡!”通俗地说,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你可以从每一个角度牢牢抓住读者的心,越是详细具体,效果越好。让读者没有时间来想象,而完全按照你的思路来,自然很容易引起关注。 当然并不是每个场景都要写得非常详细,一个场景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中的一点:能够推动情节或者揭示角色身上的一些新东西。 展示,而不是告诉。书中的例子:“杰里米很高兴”是告知性的。“杰里米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脸上的笑容几乎要咧到耳朵根”则是很具体的。这就是展示。为什么需要展示,而不是告知呢?就如上面的例子,第一种方式需要读者自己去想象,他的高兴程度。而第二种也是已经描绘出他高兴的程度。读者的参与度会不一样,对于不爱思考的读者来说,也许很快会失去兴趣。 总结一下,如何讲故事呢,我们可以通过变换故事角色人称,故事叙述语言方式,故事发生的环境几个方面来讲故事。如何讲好故事呢?则需要注意两点:场景和展示。让读者积极地参与到故事中去,调动他们的每一个感觉器官。当然书中还有更多写作技巧,不一一讲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书阅读。

《如何写好一个故事》读后感(五):记录在绘本解读中,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些元素

了解绘本创作,其实对选择绘本和写绘本评论都有很大帮助。正好这两天读了一本非常经典的创作类书籍——《如何写好一个故事:从绘本入手》

绘本,远比想象中细致的多。这本书深度剖析了绘本创作中需要留意的各种细节。

不同年龄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2岁以内的孩子,注意力非常短暂,低幼绘本到字数,也应该做到短而精。只需要每页一句短句即可。

2-5岁的孩子注意力稍微长一些,400-900左右的字数,孩子尚可接受。

等到他们上学,注意力时间就可以读6-15页的文字。

好的绘本应紧扣孩子关心的问题。

每个人在阅读文章的时候,都有他们关心的内容。孩子也不例外。优秀的绘本应当抓住孩子的内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又能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

绘本有时候也追随潮流。除了那些非常经典的绘本,我们最好选择五年之内出版的。作者认为,书和时尚界有所雷同。

叙述方式也需要注意,控制在孩子容易理解的范围之内

像年幼的孩子都喜欢有韵律的文字。我们可以尝试将文字设置得朗朗上口。

此外,绘本到人物也需要尽量简化。低幼绘本出现的人物不能太过繁杂,否则孩子很可能记不住。最好线性一直下来。

叙述用对话方式也增加了文章的活跃性。对话,很容易使读者带入进去,活动更加真实的体验。

通常,孩子的书分为故事书和概念书。然而,无论哪种类型的绘本,都应该紧扣主题来写。

故事书,必然有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答案。

概念书,通常围绕一个概念,我们可以尝试阅读,以此证明它是否紧紧围绕一个主题。

绘本,虽然文字简短,却往往涵盖着多层次的内容。我们可以尝试拆解绘本的多个层次,寻找其中的乐趣。

比如:《来喝水吧》,这本书,既是一本环保书,又是一本对动物的认知书。还是一本简单的数字书……

此外,这本书的元素非常多,在阅读的时候,你可以寻找隐藏在画面中的各种动物。这些动物都来自书中相应的地区。通过寻找你就加深了对动物地域的认知。

而且每一页它还在背景上绘制出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或相应的物品,用能很确切了解到该地区的地址风貌环境。

多层次使绘本拥有了许多内涵,也赋予书籍多种用途,适应读者的多种需求。

为了吸引读者注意,文中需要设有“钩子”,也就是那种让读者出乎意料,或是留下悬念的“钩子”。

好绘本一般会想方设法吸引读者,往往会留下一些悬念,让孩子们有想继续看下去,寻求答案的欲望。

像其它文学作品一样,绘本虽然简短,却也要有意想不到的结局。这样会给读者非常反转的感觉。

当然,故事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必须紧紧为结局服务,有必要给结局做铺垫。

即使像低幼绘本,也是如此。

举个简单的例子。像这本《蹦》。

全书紧紧围绕“蹦”这个主题,展示了各种各样的“蹦”。有出乎意料的情节吗?答案是有的。这些情节给读者留下了“哇”的感觉。特别是小读者,他们看待很多事情,都会感觉非常新鲜。

前一页是鱼,可是鱼怎么蹦呢?居然蹦得如此笨拙。

前一页有两只鸡(其它每一页都是一个动物),那么两只鸡怎么蹦呢?你在读的时候,如果声音一大一小,孩子就会感觉非常有趣。

还有蝗虫一蹦,竟然瞬间“开花”。不同动物“蹦”,竟然截然不同的结果。

角色分析全面而非片面

绘本故事中,往往有很多角色。很多人在阅读绘本之后往往只盯着某一个人物看。

其实,在绘本创作的过程中,每个人物都有他存在的独特意义。

就拿《小猫头鹰》来说,尽管很多人都被那只最小的猫头鹰“比比”所吸引。就是那只总喜欢说“我要妈妈”的小猫头鹰。

然而故事中每一只猫头鹰都有它不同的想法。就像人们对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理解一样。

书中的三只小猫头鹰,在妈妈离开以后。

秀秀——盼望妈妈回来

皮皮——因妈妈出远门而担心

比比——因为妈妈离开而心痛,迫切地希望妈妈回来。

他们每人对妈妈离去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可以在阅读绘本的时候,每个人物他们都有不同的立场和观念 我们可以走进每个人物内心,感受他们所感受到一切。

绘本往往喜欢使用韵律感强的词句,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

此外,长句和短句的使用,在绘本中,也能感受到不同的调性。

长句,往往给人深沉的感觉,适合运用在沉思中,或者描述一些哀伤的事物。

短句,更显得欢快明朗,往往能给作品增加节奏感,同时营造喜悦的氛围。

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如何写好一个故事:从绘本入手》不仅是介绍绘本这书也是一本关于写作的书。讲述了创作的语法和结构。还能提高读者对绘本深入分析、挖掘的能力,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