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讨山记的读后感大全

讨山记的读后感大全

《讨山记》是一本由阿宝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讨山记》读后感(一):平凡中的追寻

从“台湾小姐”到“现代农夫”,跨越的不是城市山野,而是在困顿犹疑之际,刚强而不失谦卑地寻找生活方式的态度和勇气。

《讨山记》述说的是平凡心路,是生活的质朴与温暖;走心的《讨山记》,让你串起点滴,舒展成一片汪洋肆虐的心之海。

《讨山记》读后感(二):真实的回归

我们见多了在城市挤压中不堪压力回归自然宁静的人,每每也总是向往生活自然的平和悠闲。古有“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今有众多“回归匠心”不胜枚举。

但是会突然发现,很多在田园生活中并不怡人甚至令人起浑身难受但又无比重要的部分,却在如此之多高调倡导回归自然、歌咏田园生活的篇章中,只字不见。

“村南村北响缫车,谁家煮茧一村香”,诸多篇目勾引无数人想入非非,却不曾想这“一村香”,是将缫丝人煮死成千上万蚕蛹的场景描绘得诗意盎然。

但是阿宝不同,《讨山记》里不仅有她悠闲惬意还林的美滋滋,更有展现出来的自己归根的真实姿态。那姿态,是一双老茧的手,面对着各种其他作者(或者说其他同样回归自然生活的人们)不曾提过的自然灾害。

在这里她守着一片“非宜农地”的果园,执着着“有机农业”,用三年的低姿态学会向山讨生活,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

她租下陡坡上的果园,住帐篷、修厕所,迎来的人心难测和自我的坚持她在台风里抢收果实和理想,在疏果和套袋里守住梨子和心境,在和果商打交道时卖出心血守住尊严和初心,在对付虫子时思考对生命的怜悯和人类生存时面对其他物种之于生存空间生存资料的竞争,发出了“我们无法直接避免或间接避免对其他生命的迫害,我们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深思。

她在自然的胸怀里向我们展示着文人和哲学家不曾向我们提过的形而下,用手、眼、耳,又告诉了我们生活的美好。

在书里,看到了一个果农的生活,看到了一个女子如水如歌的心。

《讨山记》读后感(三):性灵之人

读完,这是一本自传性质的书。性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笔触的温度,非常喜欢阿宝的文笔,自然灵动,又有着对生活难得的感悟与洒脱。 自传性质,往往得从人说起。 阿宝,她自由且独立,坚韧且有野性。她的生命很有一种独特的活力,仿佛来自远古,未染世俗的尘埃。 她的选择在这个社会,是特殊的。在拥有很好的工作的前提下,她毅然辞去工作,上山务农,一步步耕种,收割,收获果实,抵御从未遇到过的自然灾害。四年来,她忍受了许多非议,如被戏称为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台北小姐”;如想要用非合理的土地种植有机农作物的愿望的破产;如怀着知识分子单纯的情怀,却在浮沉的市场中屡屡碰壁的无奈……然让我敬佩的是,无论如何,她都能从自然界中获取一种心灵的平静与坦然。自然界的劳作当然有陶渊明说的那样美好的一面,但是也有“带月荷锄归”的辛苦,她却始终能从其中提炼出一种满足和快然。于是,她用劳动破解了“小姐”的尴尬,用自己的苦学知识和实践经历化解了没有农夫经验的困境,而在市场上被骗的窘境,也更让她认识到本心纯粹的重要性。她从未被打倒,而是一次又一次站起,努力和自然同呼吸着。 她也矛盾,认为人很多程度上是以掠夺的形式在侵犯自然界的,但她却能深入到生命和自然界的交叠之处,以“感知,感动”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时刻保持对大自然的敏感度,以此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的理智,从而和自然对话……确然,她这样的思考也让我获益匪浅。“人是万物的灵长。”深入到矛盾之处,体会到种种困难,又能秉持着热爱继续耕耘,这样的定力,纯正的内心,回归本我的初心和源源不绝的思考力,着实让我感动。 念起自身,又念起社会中的千万人,又念起古时吟唱着山水田园的古人,只觉历史循环往复,我们从历史中来,到尘世中去,却又想卸下行囊,看那蔚然山河。自然能涤荡心境,能养浩然之气,我们不断地在汲取着它的养分,能意识到此,回归到宁静致远的境地,也是一种进步。然而,我们却不可能永远沉入此境……这仿佛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整体,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着一个出口,在其中和无数“无物之阵”博弈着,这或许也是一种难得的乐趣。因为从其中,我们才能笃定热爱的东西,才能继续心怀感念地拥抱它,拥抱自然,也拥抱尘世。

《讨山记》读后感(四):将信仰寄托于土地

特别喜欢“讨”这个字眼,有股刚强而不失谦卑的味道。“讨伐”是一种侵掠,“乞讨”是一种祈求,第一次听到人们把渔夫叫作“讨海人”时,这个字眼就交糅着这两股刚柔的劲力打在心坎上,让我升起一种感动与尊重。“讨生活”三个字,其实已经解答了工作与生活孰轻孰重的命题。

开篇的言语有着沉重的力量,直指人心。

讨山,用更俗套一点的话语来描述,便是从地里刨食。从文明初现的时代,便不乏这样的人。不少文人墨客也为他们耗过不少笔墨,从初学时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后来白居易的“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他们都曾表达过对这些人们的感怀。

我以为到今天,小农时代的辛酸早已成为历史车轮下的尘埃,那些靠天吃饭的岁月也早已被科技改变,阿宝用她的经历让我觉得自我的无知。

诚然,阿宝并未将笔墨着重于讨山时的辛苦,虽然字里行间带出来的一点儿也能让人感觉到这份事业的不易。《讨山记》像着现代的《浮生六记》,脱去了沈复的那些故作风雅的闲情野趣,带着更多生命的张力,一如阿宝在书中说道的:

从最初的犀牛帐篷,到后来的竹屋,阿宝借助语言,辅以插图,让我如同身临其境;从接手梨山土地,规划,育苗,剪枝,除草到最后的收获,让我感受到她对土地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心智上的包容与坚韧。

毛边像着讨山人的双手,带着生命的厚重(借用豆友的图)

《讨山记》读后感(五):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更忠于自己

文/十里红妆

最近看了两部作品都是关于写山居生活的。一本来自台湾,一本源于日本。于是开始思考,也许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阿宝,或者维尼夏·斯坦利-史密斯远离繁华的都市,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

就两本书的作者而言,其人生经历是迥然不同的,但都是勇于追寻自我需求的人。这本《讨山记》的作者阿宝,是一个热爱旅游且敢作敢为的“女汉子”。在书里她坦承,自己之所以会选择山居生活,是因为年岁渐长,那些尽情行脚、放怀天地的岁月,涤荡了她目迷五色的欲求,云游的经历内化沉潜,锻炼出沉静自省的能力,而这些又让她开始看清以往看不清楚的矛盾,听出了内心纷杂交错中最重要的声音:一生中要有一段日子,流汗低头向土地索食,生命的过程才算完整。

《京都山居生活》的作者是出身于英国的贵族家庭,少年时期是与多国的公主等作为同学在著名的女子学院渡过的,就婚姻而言,家人对她颇有期待,但她却在最有机会得到“世人眼中的幸福”时选择了遵循自己内心的呼喊到印度去学习冥想,继而来到日本,长居于此。她是看惯浮华的人,知道心灵的需求才是最值得追求的。

一个是对山河大地亲睐有加,一个是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但都是知道敬畏自然的人。在《京都山居生活》里,她说园艺看似一门小小庭院里的艺术,却容纳着自然,容纳着地球,乃至浩渺的宇宙。庭院也是最接近上帝的所在。《讨山记》里,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山河大地自有它深奥的法则和不可思议的力量,来平复或反击人们加诸它身上的创伤。大自然何尝需要人去成就它什么?只怕是需要一种信念来成就自己--我就为自己而来。”

虽然同一主题的两本书,但叙述的重点截然不同。《讨山记》更像讲一个故事,一个女汉子是如何从完全不懂农园果艺到开始学着剪枝、除草、歼虫、套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开始熟悉与土地打交道,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自己的思想,或者说对人生的感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等关于成长故事。而《京都山居生活》更像是散文。一篇一篇的小故事,每个故事涉及一种花,偏向介绍它的功能和它给作者带来的生活益处等。

天南地北的两个人,南辕北辙的经历,却选择了同样的一种生活。认真的摸索,也能看出她们人生轨迹的相同之处,比如都在旅行的途中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和各自的另一半都有共同的语言,对方也很支持自己做的选择。这让我想起了一句: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热爱自然的,自当受到自然的庇护。而这庇护不仅仅只是提供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给了一颗博大宽怀的心。就像见过高山的坚毅、丛林的挺拔、河流的奔腾之后,那颗心就不会安于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会更向往小桥流水人家吧!

不管怎么样,走出去看看,世界很大。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不一定是内心所需求的,也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活着一天,就该去寻找那些问题的理由:“这世间有什么事值得我非长久活下去不可?”“我该如何度过这一生而毫无遗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