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读后感锦集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读后感锦集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是一本由孔见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读后感(一):被忽视但不乏读者的孔见

识得孔见先生始于《赤贫的精神》一书。说来好笑,近10年前翻阅之时,初初认为是新文学批评、先锋批评一类可读可不读的扯淡无用之书。读了两篇却大觉惊愕——这么重的存在主义味道、那么透的清明禅思,分明是充满灵智的哲理随笔散文嘛!冷静、睿智、深刻,充满人文情感和现世关怀,妙喻隽语迭出又自然流畅,确是好文、好文!

此后便喜欢上孔见先生文字,开始刻意搜求。但发现孔先生书文其实不多,已成书的仅有小说《河豚》、诗集《水的滋味》、随笔集《卑微者的生存智慧》(这几本现在都买不到了,我在淘宝买了《卑微者的生存智慧》的大字复印本,最近在读),《阳光地带》(是海南建省15周年文学作品选集)几本而已。作者有感才发、产量不多。这或许也是孔见先生不多为普通读者知的原因之一吧。

当代写哲理随笔的也不少,最红的大概要算以尼采译介研究闻名的周国平先生了。周先生我也是喜欢的,他有不少文字写得确实蛮好。但不从量而从质来看,我认为孔先生的文字无论从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要比周先生明显好得多。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读后感(二):一场心灵的洗礼

多少人,多少深夜,辗转反侧,白天酝酿的种种不顺在晚上慢慢释放,满脑子的重重叠叠呈现出来的都是不幸,滋生出源源不尽的怨气。昔日的踌躇满志一路跌跌撞撞到如今收获的只是一地荒草,层出不穷的丑陋现象在各种媒体中曝光,内心的脆弱如何能经受得起内外夹击?《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在弥漫的尘埃中与我们一起寻找不幸的根源,以轻声笑语点破重重业障。

1

央视新闻记者曾在《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里问一位务工人员“你幸福吗?”,对方回答道“我姓曾”,这在当时迅速走红,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被封为“神回复”。走红有时是因为恰如其分,有时是缘于适得其反,反正最终都是精彩至极,这里应该是后者。若是提问“你不幸吗?”,我想这个答案相同的概率就大多了。屌丝的各种干瞪眼是不幸;权势者也有苦衷,各种打理累死不省心,有时还惹来性命之忧,也是不幸。忙碌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是得不到的无奈,得到的倦怠。

身边总会有这么一些人,喜欢给自己妄加上一顶不幸的帽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别人欠他太多、社会也对他不公,这个“祥林嫂”在一遍遍的眼泪苦诉中求得他人的怜悯才能感知自身的存在。而有些人则将功利当作所有一切的核心,驾着盲目的意志,闲聊深谈都是功名利禄,宁可高处不胜寒,也不愿只是芸芸众生中的平凡者。甚至有些人脑袋已经短路退休,全凭他人的标签来归类自己幸或不幸。有些不幸只是幌子,并无不幸;有些不幸真是不幸,却从不自知;当然还有明知自己不幸却不知如何摆脱不幸这个恶魔的情况;更大的不幸应是丧失了爱心和感受幸福的能力。这个世界充满了奇形怪状的生活价值观,人们也在各种幻景中相继陷入不幸,不幸不约而同地成了时代的一种产物。这就像是一种病毒,深深潜伏在心底,定期或不定期爆发,整个世界一片阴暗,逃不开世俗的纠缠牵绊,卷入的滚滚红尘很容易出现蝴蝶效应。

承认不幸是一种理性,只有认知不幸才能祛除不幸。不幸从何而来,“把我们的生活搅得一团糟的不仅是某个存在问题的社会,也不仅是一些心怀恶意的别人,而很可能包括我们自己。人应该对自己的不幸承担某种程度的责任,而不能一味推卸于社会并且迁怒于他人,特别是在难免存在种种纰漏的社会里”(《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p11)。不可否认,这个社会确实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这不是打牌娱乐,可以随便要求重新洗牌,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社会的种种不合理因素都应该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不断地得到修订、改良和歼灭,但是,在得到修订、改良和歼灭之前,又是我们必须将其作为自己的命运接受下来的现实”(《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p16)。人我为本位的取向就是给自己挖了一个深坑然后拼命往里跳,权力本位的分割让世人陷入荒凉的孤独存在。人所谓的尊严不是和他人平起平坐,而是要踩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如此算来,这个世界就难太平了。这些不幸说到底都是源于我们无尽的欲望,文中有个比较精彩的打比方是“人们之间的欲望,有相当部分就像狼和羊的欲望一样互相克服着,满足了羊就压抑了狼,满足了狼就伤害了羊”(《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p14)。我们总觉得自己各种不自由,情爱限制心灵自由,法律扼制行动自由,房价控制迁徙自由,其实渴望无限的自由本身就是一种膨胀的欲望。

但有些自由被剥夺了我们却浑然不知,其实是物化后的我们已经心不由己。还记得“威马逊”台风过后断水断电的那几天,大多数人都在心急如焚地到处问水借电,手机拥有平复焦躁的神奇,手指在自动关机的最后一刻还拼命点划,真不知是怕这个世界找不到我们,还是怕我们找不到世界。其实有点可怕,我们自以为是自由地在各种信息中穿行,却不知自身的自由也已被绑定在所谓的高科技中,“人们总想拥有、支配更多的事物,但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行为服从于物的逻辑,为异己的力量所挟持,甚至把物的意志当成了自己的初衷来执行,以为这就是自由真谛”(《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p2~3)。手机诱惑着我们去透支绝大部分尽可能的时间陪它左右,说不清是我们在用手机还是手机在用我们,只能怪自身的定力不够。这也正是作者提到的《惶然录》里的“占有就是被占有,然后失去自己”。

2

改变环境只是治标,改变人才是治本。追求幸福之旅不排除会受沿途风景的影响,但取决定性的是自己的内心和定力,正所谓“境随心转”。在崇尚西方的思潮下,我们也一度沉迷于西方文化而不知返,在卡夫卡的地洞里自残,在普鲁斯特的逝水年华中追悼,在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中堕落。我们斩掉自己的根,在他乡又水土不服,实在危险。还好,还有清醒的,本书的作者就是其中一个。

《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是这本书里较好的篇目之一,让你在隐隐的羞愧中领会老祖宗的高明。中国传统文化自有一套十分清晰的理法、心法和行法,在诸子百家学说和后来的思想流变中,“不同层面的人性内涵的合理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认可,并且形成了一种和而不同的互补效应”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p58)。作者最欣赏的是儒家,认为它最为中庸、最为全面周正,具有宽阔的包容性。儒家归纳出一个内修外治的体系,中国人是站在一个以内修为纵向、外治为横向的坐标系统里,追求的是自身性命的深度,穷尽人性的内涵以最终达到本源贯通。儒学也从不固守自封,而是以一种开放性去兼容转化吸收他者文化。“任何一个人,不论处于什么地位,在人生的进退沉浮之中,都可以从这个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开展的领域,获得一种清晰的方向感”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p93)。理法容易理解,心法却不好参悟。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其指向在于完满而恰如其分地领悟事物的本来面目与解决各种问题”(《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p99)。作者在文中指出我们为什么会带有偏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不能同时站在所有的立场和视角上来看待问题;二是线性的理论与非线性的事物相差太远;三是有限的因果模式不能适用事物随机的缘起;四是我们预先的情感期待扰乱了本来的判断。中庸之道的核心是全然和公允,难就难在融会贯通、了然于胸的悟性;中和之道是还原心性,最终天人合一。中西的思维模式本不一样的,中国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主客不分,而西方则是天人分离、主客二分。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应该懂得“修养、完善自己的心性,是上天降给每一个人的、不能推诿给社会和他人的大任,也是一个人可以不借外力也可以去完成的事情”(《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p25)。

祝福语常用“富贵”,心愿也常提“富贵”,但又有几个人真正去注意到“富”与“贵”的区别呢?《富而不贵的生活》的吸睛之处就在于道出了大家熟视无睹的“富”与“贵”的区别,指出当前部分中国人的富而不贵的状态,最终倡导我们要致力于当一个真正的贵人。“富”是属于经济学的概念,着重身外物质,遵从加法;而“贵”绝不是我们理所当然认为的“富”的延伸,是指人的精神品位或精神境界,注重心灵净化圆满,服从减法。“富”与“贵”分别为人生存的横纵坐标,一个是社会成就,一个是人性成就,真正的尊严取决于你的人性成就。今天的国人有着不同程度的物质焦虑症和精神恐高症,完全颠倒了内学为本、外学为用。其实细想一下,富,不过指日可待;贵,却永无止境。求贵的同时也就化解了所谓的不幸,何乐而不为呢?

把心打开也是不幸者自救的一个方式。“忍”字心头一把刀,各种不良情绪的积累,最终一定是伤己伤人,写作则是排解的一种温和有效的方式。在写作中,所有的憋屈化成文字后自然也就疏通心脉,这是属于排解性的写作,“独善其身”;若想“兼济天下”则需要追求精神上的建树,是属于升华性的写作。后者拥有更强的力量去让更多的心灵得到救赎。写作者是自由的,是想象力的自由,是另类时空飞行无阻的自由。

3

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涌起一股暖暖的感动,说不清是字里行间的迷人气息还是文章里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因流放闻名的海南岛提供的心灵净地,感恩它的化外之美所带来的人性的还原和解放;感恩椰子的救命之恩及窖藏的玄机密意。还有一颗慈悲的心,在夜深人静时如老牛反刍,每一个指出的诟病都是一把刀在心底划的一道深深浅浅的口子,智力的活跃和游移也遮不住那种“恨不如此”的忧伤。“时下,物质欲望喧嚣的结果是各种精神货币的纷纷贬值,酿成另一种意义上的金融危机,而生活在危机当中的人却感觉不到危机的来临,他们以一种假面的狂欢来回避与自己的惶恐碰面”(《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p145)。

这本随笔集涉猎很广,你在其中可以阅览人性的各种,可以在东西方的文化差别比较中遨游,也可以从中结识一些优秀的作者及作品。作为一个作家,作者对这个群体和文字还是有一定的道德考量的。社会批判要有一定的资格准入,若只是从利己出发,不过是“借刀杀人”。写作应具有启明的效果,作者已在这条路上走远。

文本中的很多言语看似漫不经心,却早已经过深思熟虑,字字切实动心,句句有理可依。用语言的轻快消减主题的沉重,是一种举重若轻,可以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轻松收获更多的感悟。文中提及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物场景,平实的叙述中却饱含哲理性思维,比如“吃是一场停不下来的战争,隐含着可怕的血腥暴力”,这些都是作者对所处时代的诸多问题思考的结晶。文中不乏幽默之处,伤心如“甚至心里还有一只杜鹃在啼血”,既形象又让人忍俊不禁。这份有诗亦有思的礼物让人触动,甚至某一刻的震惊。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是这个容易让人迷失的时代里流淌着的一份清醒与透彻,提醒着一切有缘人不要忘却自己的责任和信心。但愿,在时光的流转中静观天地与人世,未来路上自有清风相伴,你已经不吵不闹、不慌不忙,我也不急不躁、不悲不喜。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读后感(三):我们要捍卫的传统——读孔见新书《我们的不幸由谁来承担》

黄孝阳

1

我很喜欢孔见先生的文字,通达冲淡,句子在不疾不徐间多有禅意散发;对中国文化的梳理,其理法、心法、行法,令人服膺欢喜。他对传统有极深的浸淫,又对西学多有体察。这里有一种很奇妙的融汇打通,好像是一块沐浴海雨天风浑然自成的石头,与一只从远方飞来的鸟共同构成了风景,有静,有动,有时间与空间的“金风玉露一相逢”。

这种感觉在读这本新书时犹为强烈。全书分内篇、外篇、杂篇,取的是《庄子》的形,用的是中国人最纯粹的性情,笔调严肃而又亲切,通过对中西学的正本溯源、比较与辨析,把笔锋指向一个弥纶东方人文精神的高处——在他看来,这是当代中国人“收复心灵失地”,重建今日社会伦理体系的入口。

这个人文精神承接先秦诸家,有着次第展开的境界,犹如群峰并起,是一个多重维度极深邃的立体结构,包含道、德、礼、法等众多层面,且由儒释道三者统而摄之,再付诸一个“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的人生态度,融合于数千年的百姓生活,其内在逻辑自洽而通融无碍,既有对彼岸的追求,亦有对现世的热爱;既有对人皆尧舜之理想国的希冀,亦有个人修身的立功立言立德,以及餐风饮露的逍遥游。而西学里的人文精神是对神性(上帝)与物性(消费主义)的矫枉,矫枉必然过正,是一个片面对另一个片面的克服,比如在强调个人世俗价值的同时,也同时抑止了人“超凡出世”的渴望。

近百年来,西学大盛。中,意味着旧,腐朽,是机体组织的毒瘤乃至致癌基因,必去之而后快。我们的先人就那样不堪?“欲练神功,挥刀自宫;若不自宫,也能成功”。这是玩笑话,也是另一个维度的事实。在我看来,两种文明之间彼此会有竞争与征服,但不存在优劣(优劣是相对性的。更重要的是:这种相对性形成的落差在源源不断地提供势能,使甲与乙有一个交汇融合,从而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化提供核心动力)。所谓“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这个提法,与种族主义的傲慢又有多大区别呢?一个文明暂时处于弱势了,并非就是“先进征服落后”之类的规律在起作用,而是概率,有时候甚至就是一个“秀才遇到兵”的概率——这个可以看下野蛮民族的征服史。

孔先生秉持着的是一个新儒家立场。新儒家与马克思主义派、西方普世价值派并称中国三大思潮,其合理内核毋需多言,尤其是在这个在被科技日益拉平缩短的“全球化”地球上。尽管全球化是一个趋势,尽管它的价值体系里明确提出要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但这个浪潮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各种文化独特性的丧失,使后者沦为附庸,乃至博物馆里的标本,犹如熵增,各种文化之间的界线被抹平,同质化,持续的均质化——出没于北京街头与纽约街头的时尚女孩几乎是一样的。熵增的最后结果,就是热寂。

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坦率说,也就是一个资本主义秩序统治全世界的过程,其核心就是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解释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把资本主义精神定义为一种追求经济利益的理想,这是上帝授予的“天职”。我们现在基本活在这样一个理想中,一个清教徒创建的世界里。市场观念开始支配着我们的日常行为逻辑,成为意识中的“理性”。大多数人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种理性,把它对世界的部分认知经验命名为“常识”,乃至不言而喻的真理。这是荒谬的。我们心里面并没有上帝,没有那个绝对先验的存在。要去拜上帝,很可能就会拜出一个太平天国,因为文化基因不同,非要给梨做转基因工程,指望它某日结出苹果,我觉得这也是一件很操蛋的事。

这个地球上是不是只剩下苹果后就会成为人间天堂?我不知道结论。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地球上很可能会只剩下苹果。梨会被视为污秽,只有猪才吃的。甚至可能沦为一个严禁触摸的禁忌。后人听到这个词会本能地心生憎恨。

全球化充满陷阱,比如它不是一个普降雨露的过程,在某个时间段里总有些地方要比其他地方降雨量少,乃至点滴皆无。这种不均衡性必然要孕育出激烈的对抗。鲍德里亚写了篇《全球的暴力》,指出全球化过程中暴力的必然性——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暴力泛滥的新根源,已经从对土地等传统资源的争夺,转为文化上的对抗。又比如先发优势,一个富二代跟一个穷矮挫比赛赚钱,两人站在一条起跑线上,比赛没开始,结果大家都懂的。国族之间也不存在着罗尔斯的《正义论》,有限的善,向弱者的倾斜。国族之间所奉行的只是赤祼祼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鲍德里亚还厘清了“全球化”与“普世化”的区别及其各自的根源——两者如此相似,以至人们常误以为既然全球化是趋势,那么普世化即是最现实的选择。“桥已经有了,为什么还要摸着石头过河?”这话听上去很聪明,实际上是历史终结论的唾余,是不费脑子的说法。桥真的在那里吗?一座能应对各种辗压、坚不可摧的桥,真的有吗?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包括美国。区别只在于风险系数的大小。《国富论》等经典就是河里的石头。石头可以改变河流的流速与方向,但不是河流本身。河流广袤无边,有遮天白浪。美国宪法之所以伟大,根源不是“二百多年前由十个白种男人起草、五十个白种男人签署”的那些具体条文(它们也确实伟大),而在于它确立了一个传统。生活在星条旗下的人们相信它,愿意捍卫它,并不惜付出代价。

我们有什么样的传统?

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传统?

直面中国问题,需要的不仅是良心与智慧,更重要的恐怕是对中国文化、中国人性情的深刻洞察。孔见从容地梳理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理路,找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线,展开“内圣外王”的坐标体系,再绘出“格物致知诚心正意”精神生活的曲线图,讲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心法,又补充以一个“日日新”的态度,使这个传统的面貌清晰可见。

2

孔见先生谈自由亦别有蹊径,切中肯綮。在《物的意志》一文中用了两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开篇。一个是安徒生的《红舞鞋》;另一个是贾岛的诗《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朝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这两个比喻是什么?是物性。

物的意志通过隐喻与群体氛围(乌合之众)的形成构建起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从信仰与伦理层面来实现对人的说服,又通过物的功能性与便利性来实现对人的诱惑,两管齐下,结果就让人从灵魂深处开始信服这“今朝把示君”乃是个体的自由意志。

这是物性对人性的奴役。

什么是自由?孔见先生最后落笔于因缘。因起缘灭,自有解脱。佛是觉悟,佛学有很深的智慧,这种自由观自因果律而出,(这个因果律与“人生而自由又无往不在枷锁中”有奇妙之神奇的对应),经过量子力学所发现的“因起缘灭”这个不确定的概率事件,抵达“空”。涅槃是不是真正的自由?无法证伪,也不需要证伪,这是宗教体验。至少这意味着一种心灵的力量,至善,至大。能让我们摆脱物的层面,离开科学,来关照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这种融合佛学智慧的自由观可以列入消极自由的范畴。因为消极,便有底线,所以比丘二百五十戒,居士五戒。自由主义其实说的就是一个底线问题,而不是一个主义问题。主义总是要去改造,改造改造社会改造他人,就必定要动刀动枪对拳头。底线呢,即是,我不可以去干什么,比如不杀人。

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在今天这个互联时代还有多少适应性,又具有什么样的启示?互联网这种事物要把每个人打开,强迫性的。因为互联网,我们确实极易产生“自由”体验,以为自己就是弄潮儿,六经皆我注脚,群山为吾仆从。

我们真的是自由的吗?比如大数据对人之行为及情感真实不虚的、纳米层级的精确记录,与数据化。它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便利性,也同时给了隐嵌的牢笼。换句话说,一个在牢笼里奔跑着的人是不是自由的——尽管他本人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是自由的,是诗意栖居着的?牢笼无所不在,肉身、知识、自我经验,乃至于这个孤悬于虚空中六十万亿亿吨的星体,亦可构成牢笼。

孔见先生言简意赅地剖析了我们不自由的根源(现实),从多重角度阐释了写作者的自由(虚构)后,谈到了一个奇妙的词:自在。这是一个佛典用语。做任何事均无障碍之意,为诸佛及上位菩萨所具之功德,故佛亦称自在人。

我离佛的境界有数万万光年的距离,夏虫不足语冰。但我想自在人看见牢笼后,他一伸腿便也能出了牢笼。这即是绝对意义上的自由。我很喜欢这种绝对意义上的闪现,尽管永不可触及,但它亮若星辰,让我相信无尽的虚空里是有这样一种奇妙的存在。

人世里是否有这种存在的片羽吉光?

孔先生写过一篇小说,《河豚》。主人公未全是一个视天下物种为盘中珍馐的吃货,吃出了生死,吃出了哲学,吃出了一本《未全宝典》,最后他写道,“余数十年游遍天下,吃尽山河湖海,天上地下。小至虫蚁,大至鲸鲨虎象,如神农之尝百草,自以为食无所止。及至民国三十七年尝了河豚,方知人间所求一切境趣,具足于豚鱼之中”。

自由就是这条河豚鱼吧。

3

孔见先生说“祛魅的世界无比荒凉”。

就这句话再谈两点感想。

第一,我们活在一个西方创造的,由科技力作引擎的世界里。这个即将被大数据及社会化网络彻底颠覆与改造的世界无疑更富有效率。信息流几何级数的增加,会让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总量在短时间内即溢出人脑所能承受的极限。我们都不是博尔赫斯笔下那位博闻强记的富内斯,如何才能不溺死其中,还能下水抓鱼?

尽管我不认同人就是自然秩序的延伸,但一些描述自然秩序原理的数学模型(比如石油等矿藏在地壳的集中分布模型)将越来越适合描述人类社会的结构,对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信息的搜索整理,综合分析,计算评估,从而做出计划、控制与预期。

这是一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与方式的改变。这是一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方式的改变。这两个改变无疑会改变一个人的决策。所以有人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彭特兰凭着一本《社会物理学:好的想法是怎样传播的——来自一门新兴科学的经验教训》,赢得了美国国防部搞的一个“红气球挑战竞赛”。

事实真是这样么?在我看来,真正帮他赢得比赛的是“他对群体心理学的洞若观火,对个体人性幽暗处的深刻了解。” 彭特兰才能在信息流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流”中,一眼望见那关键与要害处,找出“好的想法”,数学模型不过是他实现想法的工具。决策(管理)是科学加艺术,但归根结底,它是一门艺术。换而言之,不管这个祛魅后的世界如何荒凉,我们都要有对艺术的追求。

第二,全球化与国族复兴这两个现实正在重新塑造人类社会的结构,以及每个人的心灵。前者根源于资本、科技进步,普世价值,消费主义。全球化面向未来,是现代性所打开的景深。它在祛魅,去等级化,使社会结构由“树状”趋于“块茎”,流动性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短暂、偶然。人们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自由。

国族,这个近代以来被苦心孤诣建构起的意识形态,它的根源在于传统,是文化差异,历史记忆,语言与肤色,民族性与地缘等的总和。它通过汲取过去的力量得以凝聚人心,使自身作为一个“共同体”得到生活于其中的同胞们的认同,是“诸神凋蔽后人的栖身之所”。至于那些非同胞,一般是非我族类其心可诛;至少也是居心叵测者。

国族为生活在这个“共同体”内的个人提供了安全感、荣誉感与心灵慰藉等。不同国族所提供的分量各异,一本美国护照总要比一本印度护照更有含金量。

全球化与国族复兴两者间存在着极深的冲突。逻辑上,一个人没法子既爱他的国族,又同时爱这个地球,视所有人的不幸为自身的痛苦。这里有一个近似于囚徒悖论的困境。以历史为例。对于国族而言,“忘掉历史无异于背叛。”但全球化时刻都渴望遗忘,哪怕是那些最为惨痛的记忆。历史记忆越深,隔阂就越难消除,仇恨自然如影随深,冲突便在所难免。尤其是那些已经沉淀为集体无意识层面的。又或许,相对于全球化这条大江大河来说,国族是岛屿。只有经得起风浪侵蚀的岛屿,才可能会与河流一起成为未来人们所眺望的风景。

2014/10/3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