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摘抄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摘抄

《明治维新的国度》是一本由宗泽亚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5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一):是一个可以与中国改革开放相提并论的时代

最开始是从知日了解到宗泽亚先生的,很久之前就像读他写的《清日战争》,一直没机会读,这本《明治维新的国度》也已经出版了。觉得本书最难得的地方就是图文并茂,每一章节都附有大量的照片或者图画。可以说让我对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认知更加有真实感。日本当时的发展速度和决心也让人震撼。唯一觉得遗憾的是没有对明治维新一些更深层次上的问题进行探讨。不过这已经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了。真希望能有一本描写中国鸦片战争以后到民国初年的图文并茂的好书书。 --2015年8月17日于北京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二):向上的云

明治维新,一个黄种人历史上的特殊节点。它之前的一千年,是对农业帝国的膜拜、模仿、亦步亦趋,它之后的50年,则是工业化怪兽在东亚大地上的初啼,仰赖着“青春期”的无所畏惧,日本帝国肆意地吸吮它曾经滋养东方的文化与经济的血液。

反观隔海相望的同光中兴,仰卧在经历过“洪杨之乱”的中华大地之上,清帝国的孤儿寡母们仍旧对旧时的皇家花园、清流物议情有独钟,铁路、电报、轮船、新军……如此种种,不过是帝王皇冠上的一颗颗东珠,急切时拿来救时一二,安逸时便与这个老大帝国的绝大多数事物一般,在平衡、拖延、推诿中渐渐腐烂。

在明治四十四年和慈禧四十八年这两个近乎重合的时代,向着山冈上闪耀的白云奋力攀爬的日本和在山脚下坐看云卷云舒的中国,终归散发出了不同的气息,前者,在希望中创造着奇迹,后者,在蹉跎中浪费着机会。

这,就是历史的神谕。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三):不错的资料书

19世纪中后期,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以及纷至沓来的不平等条约,中日两国都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二十余年后,双方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中国签订了更多的不平等条约,割让了更多的土地,也丧失了更多的主权;而日本这个曾被中外视为蕞尔小邦的岛国,却逐渐富国强兵,废除了各项条约,加入了列强的行列,甚至于击败了老牌的俄罗斯帝国,让世界为之震惊。这本书着重向我们展示了明治维新的方方面面,这个曾经同样闭锁落后的国家如何通过“明治维新”迅速的驶入高速发展的快道?与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相比,为何明治维新能够取得成功?它给中日两国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阅读完这本书,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本书以史料记载为主,从维新之始制度、外交、军事、教育、经济等等甚至是市井生活都有记录,而论述的部分微乎其微。图片资料很丰富,500余页的书中近半数是图片,而且很细致的做了详细的注释,对于每一章节的正文都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书中重复之处较多,而且作者虽然具有一些反战思想,但其美化日本对外侵略的部分地方阅读时应当辨别。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四):叙述还是比较可靠

宗泽亚的《明治维新的国度》是继他的《清日战争》之后的又一部通俗历史著作,延续前作的风格,《明治维新的国度》一书收录了大量图片,包括当时的照片、艺术品、绘画等等,还制作了非常多的年表、图表,有助于初学者更直观地了解明治维新这段历史。从题材上说,该书着重在明治维新时期的军事、社会、文化史,文字叙述占的分量很少,分析的深度也不够,只能得到一个类似于我们历史教科书那样的一个认识。所以此书最大的价值还是图片,几乎就可以看成是一部“明治维新”史的图片集,可以帮助初学者了解明治维新的各方面“现象”,但如果你想了解明治维新历史背后本质性的东西就远远不够了。目前中国已经出版的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书非常多,但有价值的少之又少,多年前上海译文出版社曾出版过一套四卷本的《日本政治史》(信夫清三郎著),我觉得这部书也许是大陆出版过的关于明治维新的历史最详细客观的一套书了,可惜已经绝版多年。今天的读者如果想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略有所知的话,应该读刚翻译成中文的《剑桥日本史》(第五卷),虽然此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所依据的史料也略显陈旧,但对于基本史实的叙述还是比较可靠的。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五):明治维新的千帆破浪

宗泽亚的这本书,重心不在论述、不在分析,而在展示,然而这并不使这本书因此逊色。许多历史学家偏好寻找理由和总结规律,从已经发生的事件中寻找出特定模式来,然而为了集中讨论某一模式,往往会在史料上有所取舍,甚至是故意忽略与理论相反和矛盾的材料。而宗泽亚的这本书就没有这个问题。

作为述而不论的典范,书中的千幅照片与图画忠实地呈现了明治维新时代整个日本社会、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写实面貌,用最直观的图像向我们表达,发生在那个时代的千丝万缕的复杂事件,千帆逐浪的革新局面。这一切远非某种单一理论能够概括,远非某种单一组织能够领导,也远非某种单一势力所能控制。在这里,维新不再是皇家谕令,也绝不仅仅是政府指导。各个阶层与领域的人们或共同或各自的努力,才汇集成明治时代蒸蒸日上的的革新局面,其中的拼搏与探索、辛酸与耻辱,都在这本书中一一展现。

当然,明治维新的这种模式并非全无缺点,讽刺之处在于,正是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够完全控制局面,日本国内多方势力进行的角逐,才在军事胜利与国民狂热中走上歪路,军部的强硬态度和恐怖手段逐渐夺取了国家命运的控制权,最终将整个国度拖入更深的战争泥潭。

在历史的现实结局中,通常得到的都是这样平庸和无趣的局面,极少发生奇迹与惊喜,但在宗泽亚向我们展示的这幅细密画卷中,却能看到历史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些失之交臂的机会,那些没有实现的可能性,重读那些被掩盖在历史尘埃之下的故事,我们不禁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可能无限遐想,又对那些被平庸结局所覆盖的竭诚努力而惋惜。

走入宗泽亚的明治维新画廊,你经历的就是那个时代与空间中栩栩如生的一切,但在这些画面中能够体会到什么,又只能由每个读者凉暖自知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