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倒翁冯道读后感摘抄

不倒翁冯道读后感摘抄

《不倒翁冯道》是一本由张生全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倒翁冯道》读后感(一):一本很出彩写古代官场的小说

这本书写的很出彩,冯道在作者的笔下很有典型性,从穷苦书生到四朝十帝宰相,经过了众多的艰难曲折,一步步走上这样的高位,而且不管身边风云变幻,他都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险为夷,占据上位,始终能为各朝所用,屹立不倒。所谓读历史如读当下,所有的当下都是历史的翻版。这本书对当下的官场确实有不错的借鉴意义。

《不倒翁冯道》读后感(二):新华书目报:充满审美和人性光辉的官场小说

《不倒翁冯道》这本书是与市面上流行的官场小说明显不同的,作者没有更多把笔力放在升官发财的实操性上,而是着力于人物命运的展示,人物性格的分析刻画,这使得冯道这个人物充满了审美和人性的光辉。

当然,作者也写到了冯道为了在官场上能够通达而运用的一些智慧。比如为了能够进入节度使刘仁恭的豪门,不惜从厨房打小工开始,同时把握住领导视察的机会,迎合领导喜欢对联,脱颖而出,一举升为参军。比如当冯道的恩公张承业与晋王李存勖在称帝问题上发生矛盾时,冯道采用避的方式躲开,从而让自己从矛盾焦点中跳出来。再比如当石敬瑭因为倚重冯道,想把宰相和枢密使的官位给他一肩挑的时候,他称病不朝,极力推脱,从而避免了自己成为其他朝中大臣的靶子,等等。 这样的智慧在这本书中可以说俯拾皆是。但是,作者显然并没有津津乐道于冯道的这些官场策略。他的注意力还是在冯道的人格分析上。

在这一点上,作者采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段。一是心理分析。当契丹灭亡中原国家的时候,作者对冯道在仕不仕伪朝的问题,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真实感人的冯道。二是人物对话。冯道性格复杂,别人批评他身居高位而不能站在潮流之上力挽狂澜的时候,他往往选择沉默或回避。但是,当他与好友龙敏在一起的时候,他又能委婉地说出来。三是人物陪衬。当晋军将士都在战争中大肆掳掠的时候,冯道采用了不得罪众人又能独善其身的方式……所有这些,显然是超越了技术手段,而指向了终极价值的东西。这也是这篇小说能够取得很大成功的地方。

乱世出英雄。冯道这个英雄,他在狼烟四起,群雄割据的时代,采用了许多委曲求全、忍辱负重、隐忍内敛、求同存异的方式,从而实现了左右游弋,屹然不倒的生存奇迹,也许,这就是不倒翁冯道留给后人的立身处世的启迪。(作者:陈洪金)

《不倒翁冯道》读后感(三):姑苏晚报:冯道与马云——读张生全《不倒翁冯道》

冯道和马云

读张生全兄的《不倒翁冯道》,感觉读到了点味道。这个身经四朝十帝却屹然不倒的草根宰相,阅人之多,恐怕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特例,在世界历史上也属罕见吧!

这个没有丝毫背景的农家弟子,少年时代曾经因家贫失学。但他读书用功,聪颖过人,年少志大,目光高远。正因为体味过底层百姓的艰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返身过来尽己所能,为天下苍生谋福祉。这个故事,给当代人来看,完全是可以当做励志启发的。完全是一个屌丝最终成为高大上成功案例。当然,在南北朝时代中的南朝,半个世纪换了五个朝代,也真是够乱的。都说乱世出英雄,但这些英雄建立起的王朝,都是不稳固的,都像戏台上匆匆走龙套,走马灯。梁、唐、晋、汉、周,朱、李、石、刘、郭,成了我们中学历史课上的歌谣口诀,充满着莞尔不恭。

但这个姓冯名道字可道的农家弟子,就像接生婆般,迎接着一个个皇帝的诞生,他是一个让人惊讶的存在,一个让人陡然严肃起来的存在。皇帝可以有很多,冯道只有一个。

这个官场不倒翁,历史上是有争议的,甚至贬大于褒。但是,他作为一个毫无背景的农家子弟,为什么能让一代代的乱世英雄心甘情愿地拜相呢?他能揽下这个瓷器活,恐怕也绝对是身有金刚钻吧?至少,他是历史上公认的大规模官刻儒经的第一人,他是读书带来命运的改变,完全是感恩般推崇教育,不论治世还是乱世。他像个箍桶匠一样,苦心经营着一个个烂摊子,总能使黎民百姓尽可能少遭罪,为生产力的发展,保存火种。

张生全的这个历史小说,显然是从这个一点充分肯定冯道的,这是一个民间的观点,一个民间的法庭。

由冯道的经历,想起当代中国首富马云,突兀这么一比,可能有人认为是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日前马云在一个讲坛上侃侃而谈中,其中一句给人震撼的话是这样说的:商场如战场,你要首先保证自己活着,才有可能延续自己的所谓梦想。如果死了,一切免谈。这就暗合了冯道的人生轨迹。冯道,这个二马之冯,立誓要凭自己所学,帮助天下的君主贤良爱民勤政有作为,这样的理想不可能一蹴而就,自己就要长久地活着。所以,他绝不逞一时英雄,冲冠一怒图痛快。死是容易的,活着就艰难得多。

■文文

《不倒翁冯道》读后感(四):冯道因何而传奇

在五代十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物:他历侍四朝十帝却屹然不倒;他生逢乱世,却能次次化险为夷,得到重用;他是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他就是被称为“官场不倒翁”的冯道。

四川作家张生全老师的《不倒翁冯道》就为我们讲述了这个传奇人物不凡的一生。书中大量的心里斗争描写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冯道,让我们了解他是凭借什么得以在乱世的五代十国身经四朝,拜相二十余年。身经四朝固然是传奇,但是他又是因为什么能够拜相二十余年?

也许传奇的人物从出生便注定是不凡的。就像古代帝王出生时会“祥光照室”,蛟龙自天外破窗而入,青色云气在屋顶萦绕等,冯道也是,在刚满周岁抓周时就抓到了《论语》,这部儒家典籍。牙牙学语便记忆力惊人。父亲冯良建见此情景,更是大力栽培,期望他又朝一日能登科入仕,冯道终究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

从《不倒翁冯道》这部书中可以看出来,冯道得以位高权重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他自身的才华。被李承勋推荐给张承业,由被张承业推荐给李存勖,无疑是因为他有才华。他靠着这个最大的本领,先后侍奉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等人。

他谦虚。不管是否擅长文字工作,他都先向卢质请教。他称只比自己大一岁的韩延徽为先生,虚心求教。

再次,他不迂腐,不愚忠。他可以在刚入仕的时候做刘仁恭厨房的伙夫,不在乎什么读书人的面子。也可以当后唐被灭后,在后晋出仕。他没有什么忠臣不仕二主的想法。生逢乱世,不是冯道所想,他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生存下来,以待明君。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冯道在《不倒翁冯道》中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无疑在朝代的更迭中帮冯道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帝王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明君,冯道要做的就是通过这个贤主达到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不论在何时,他都把百姓放在第一位,自身的荣辱得失早已看淡。

《不倒翁冯道》透过冯道传奇的一生,也在无形中也刻画了一个性格复杂、人生缺陷的冯道,比如他身居高位却没有成为时代的弄潮儿,遇到相爱的人却不敢相守,这些都是他的性格使然。但正是这样一个有光芒也有缺陷的冯道,让人倍感真实。在世人熟知盛唐两汉而对五代十国的纷争历史陌生时,《不倒翁冯道》恰恰弥补了我们的这一缺陷。

《不倒翁冯道》读后感(五):鲁北晚报:“官圣”冯道的传奇人生——读张生全《不倒翁冯道》

冯道这个历史人物我并不陌生,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屹立不倒,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人,官场奇迹!也读过欧阳修、范文澜等历史学家对他的恶评。范文澜一句“奴才的奴才”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却还有另外一些人对他不吝溢美的褒奖,苏东坡直接称他为济世度人的“佛菩萨”,南怀瑾说他一生给三个人物翻了案,除了文圣孔子、武圣关公,另一个人物就是“官圣”冯道。

恰在这时候,网上有一本热卖的新书《不倒翁冯道》进入了我的视野。我毫不犹豫买了一本来看。一上手,立刻就丢不下,作者明朗亲切的叙述,迅速地便把我带进了五代那样一个战火飞纷、朝代频更的年代的。而最重要的是,作者用详实的史料,动人的笔墨,让我们见到了一个真实可感的历史人物,进入了他纠结缠绕的复杂的内心世界,把一个神秘变形的“妖魔”符号,还原到伸手可触的日常场景。

这本书里所讲的冯道故事,经历虽然奇特曲折,但是,当我们顺着他的人生轨迹行走的时候,却发现奇特却并不奇怪,并不夸诞荒唐,所写事件,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我觉得,这正是一本优秀的人物小说所应该具有的品质。

比如冯道初入仕途便让我们跌破眼镜。他自小聪慧好学,鹤立鸡群。但因家贫母病不得不辍学,担当起维持家庭生计的重任。不过母亲为了逼迫他继续求学入仕,不想当拖累,不惜自杀身亡。冯道虽然最终当了官,但他并非靠的科举考试,也不是靠他父亲花了一大半的田产给他买的官,而是以当佣的方式进入幽州大军阀刘仁恭伙房,最后因为会写对联被刘仁恭幕僚韩廷徽赏识而引为参军。

这还只是开头的三章,但冯道经历已让我们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仔细想想,这也不难理解。五代战乱不断,军阀割据,科举废止,读书人生不逢时,不可能通过科举正常入仕。但是,正直孝道的小冯道也不愿意走那买官的路——尽管他父亲为了给他买官几乎倾家荡产。冯道入刘府当伙夫,那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让自己脱颖而出被赏识。所谓机会给有准备的人,当他的人生的第一个伯乐韩廷徽出现的时候,冯道终于跨上了此后他通往数十年不倒宰相神话的第一步台阶。

此后冯道的传奇经历可以称得上步步生花,动人心魄,却是作家张生全都能够用一支精巧锦绣的笔把那不可思议的历程绘制得清晰亲切,化繁入简,翻转生姿。这一点相当不容易,很显然,这本《不倒翁冯道》确实是一本值得期待的好书。 (荒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