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读后感精选

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读后感精选

《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是一本由蔡登山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读后感(一):历史大事件,人世小人物,不外如此

类似笔记体 情节生动,人物丰富,可以随手一翻,也可以反复阅读 印象深刻的是南通张謇的故事,他和沈绣的渊源,和欧阳予倩梅兰芳的交往,都耐人寻味 最后一篇是陆征祥的,他以比利时修道士身份终了,晚清人物,命运曲折,身不由己,历史洪流浩浩汤汤 史书上的大事件,人世间的小人物,不外如此

《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读后感(二):时光湮没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本《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晴人物》是我所接触到的蔡登山的第四本书。 在中国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之中,晚清至民国时期无疑是一个颇为特殊的时期。它是一个变革的时期,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一个没落结束与希望新生交替的时期。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晚晴至民国时期又何止一个“乱”字了得,所涌现出来的任务又何止是“英雄”。形形色色的风云人物,在这一时期纷纷粉墨登场,上演了一出出,一幕幕的恩恩怨怨与悲欢离合。 一般在正史中,我们所看到的历史人物形象往往会给人以一种刻板生硬的感觉,读起来总感觉所记述的并不是一个鲜活生动的人,只是存活于纸张文字之间罢了。想真正的去了解一位历史人物,就需要通过多方面大量的资料来了解他的个人经历、所处环境以及周围的人物,以此来细致入微的分析,这样所得出的人物结论,往往会与我们的一般认知有所差别,但通过这种方式所看到的历史人物,往往会更加鲜活真实。 著名文史研究专家蔡登山先生,最为擅长的就是通过细细梳理一个历史时期所留下来的日记、书信、报刊、回忆录等内容,来推理出一些历史事件背后的被人所忽略的细节,以此来探寻这个历史时期那些风云人物不为人所知的一面,重新审视历史中人与事的意义与定位。而这本《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晴人物》,就是他对于晚清民国时期人物的一部最新历史写作。 左宗棠与曾国藩均是晚晴时期的名臣重臣,印象中似乎他们两个一直都不太和睦,可是谁又知晓在曾国藩去世之后,对其弟和子女,甚至是女婿都是颇为照顾的。 很多人只知辜鸿铭是近代中学西渐第一人,在他之后林语堂有扮演了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角色,但是其实早辜鸿铭二十年,林语堂五十年之前,就有人在做这样的文化输出工作。此人才应该是中学西渐的第一人,这就是集翻译家、西文作家、诗人和文化使者于一身的陈季同。 吕碧城是中国第一个女编辑,堪称民国时期的奇女子,她与英敛之的恩恩怨怨若不是一本《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又有谁会知晓呢? …… …… 历史在时光的流逝中,湮没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而蔡登山则把它们细细的找寻出来,细细的讲述给读者来听。是非功过,读完之后,由你评说。

《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读后感(三):历史的缝隙与细节

《红楼梦》中第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慧娘:

邓云乡先生在《红楼风俗谭》中解释:“璎珞”也作“缨络”,是在雕镂的紫檀架上悬挂的丝绣缨络,一般似应写作“糸”字旁,而不作“玉”字旁。是摆在几案上的类似小插屏的装饰工艺品。且不论璎珞还是缨络,这位慧娘的技艺超群,非普通绣娘可比。不知道曹雪芹所生活的时代是否真的有这样一位慧娘,如果有,名字事迹也已经无存,倒是后世有一位刺绣艺术家沈寿,颇可以和这位绣娘媲美。

沈寿,江苏吴县人士,生于清末,父亲沈椿喜爱文物,颇具书画修养。沈寿自幼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和姐姐沈立在苏州海宏坊出售绣品。后来沈寿和余觉成婚,夫妻共同探讨绣事,使得沈寿的审美和技艺更进一步。后来夫妻关系交恶,状元张謇爱慕沈寿的才华,等等细节,都在蔡登山的《情义与隙末》中可见。

蔡登山是著名的典故大家,他笔下的人物或是出没于历史课本,或是常见于传奇轶闻。或许有人觉得,所谓掌故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八卦,不值得看。其实不然,每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并不只是有其对外的一面,他们往往还有对内的一面。对外的形象可能无比光辉高大,类似现在的人设,往往会让人自动脑补出各种有点;而其真实的个性往往在不为人知的小事、细节上见真章。如大家都觉得吕碧城是女中豪杰、伟大的女权主义者,是民国的奇女子,可是这样才华出众的奇女子必定有与众不同之处,从英敛之对其从爱慕到厌恶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吕碧城大约有些性格缺陷,并不擅长和人打交道,甚至亲姐妹也至反目。

《情义与隙末》中的故事以人为环,环环相扣,结成了一条锁链,将清末舞台上的一系列重要人物串了起来,填满了历史的缝隙。若以后有人为书中人物作传,本书很值得参考。

《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读后感(四):跟着蔡登山学习如何认真细致地做学问、做事情

著名文史作家蔡登山的作品,以前读过的有 《声色晚清》《一生两世》两本,虽不够多,却足以领略到他在追求历史真相的过程中,那一份仿佛与生俱来的执著与求真的决心和毅力。这大概是基于作者对历史真相到底何在的一种态度,他认为,“历史真相,常常见于细微之处”,所以必须重视细节,以至于不能错过“有些看似不重要的材料”;否则,他认为那就是一种“推断或臆测”,和“捕风捉影”无异。

如今回过头来看他的这本《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依然是一种做纪录片式的全方位再现。真相只有一个,道听途说的当然作不得真,必须“小心求证”。但作者更指出,即使是“铁证如山”的书面文献,恐怕有时也难免存疑——比如,他举了他找到陈寅恪父亲陈三立中进士确切时间的经过。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最好要以“地下之新材料”补“纸上之材料”,亦即所谓“二重证据法”——真相只有一个,需要自己综合求证,证据当然是多多益善。

这样的一种态度,事实上完全可以推而广之,运用于每个人做学问、做事情的始终,对自己只会有更多的好处。不过,累是一定的了,毕竟工作量摆在那里。而眼下的一般情况则是,快餐式的文化氛围喧嚣一时,萝卜快了还不洗泥呢,更何况其他!而一味求快、一味看结果,最终就是做事情不肯更认真、更细致一些,做学问同样是坐不了冷板凳!最后的质量也就不难想象,确实好不到哪儿去——假如是真的好,那只能归结为运气。

再回到《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这本书本身。讲的依然是晚清人物,落脚点却是“情义与隙末”。边讲故事边考证,既生动有趣,又非常注意“小心求证”,把“证据链”充分完备起来。这样,才让那些仿佛很熟悉的晚清历史人物,譬如曾国藩、左宗棠、张謇,甚至于一些不那么熟悉的晚清人物,都顿时“活”了起来,就仿佛自己也与他们的时代、他们的故事相去不远。

蔡登山可以做到这样,靠的是什么呢?从作者在每篇文章中的引用就可以得出结论,他靠的就是海内外大量的晚清、民国时期日记、书信、报刊、回忆录,靠的就是一种仔细梳理、深入挖掘,靠的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扎实推理。所以,很多极易被忽略、湮没而富于意味的细节才会终于浮出水面!

历史原来也确实需要这样来追溯,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找到、还原、“逼近”真相。用蔡登山撰写《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这本书的艰辛就可略一斑:“我跑遍了大型的图书馆,甚至查了拍卖图录,拜访不少收藏家,才写出这二十篇文字。”

而做其他事情呢,内在的道理其实也都是一样的,照着做就已经足够了。

《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读后感(五):恩怨功过如长河

有个成语叫凶终隙未,意思是友谊不终,交道不永,朋友最终变成仇人。初看这人词时觉得实在不详,继而不甚喜之,最终却是多年人世不堪体味,诸多背叛与倾轧之后,才浑浑的对古代先哲创造出这样言简意赅的词而叹服。放下或放不下,生命都是世间的过客,不同的仅在于留下了什么值得回忆的述往。

蔡登山的《情义与隙未——重看晚清人物》将众多尘封已久的晚清人物过往以大量的日记、书信、报刊文章、回忆录、图片等资料挖掘,透视隐藏于阴暗角落不为人知的多面人性。

在作者蔡登山笔端,《情义与隙未——重看晚清人物》共二十篇,涉及历史人物分布广泛,有成王败寇的李秀成,有史学评价很高的曾国藩,有曾为帝师的翁同龢,还有曾背负骂名的陆征祥,还有凭着洋务、交游、贿赂从佛山一路高升进北京的张荫桓,还有八卦比政事更精彩的共妻重臣梁鼎芬,这人与妻子原本夫妻恩爱,但因梁上京,将妻子托付兄弟,没想到妻子和兄弟又恩爱上且育有一子,最后居然二人共妻......蔡登山先生选取这些人物来展示出晚清生活的多样性,无论是政治、民生、还是经济、军事、战争,或者市井小民的疾苦,都在这薄薄的著作里焕发出别样的风采。从这些选取的人物平生故事之中,也看得出晚清的社会乱象,新旧观点交织冲突出的百般世相。从人物入手,帮助我们看清看懂晚清社会现实。这也不能不说蔡登山先生确实具有文史作家敏锐的感知,古语说,“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书里曾经的生死之交最终却落成生死仇人,利与钱财相逐,正应了那句:鸟为食之,人为财死。

可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蔡登山先生的笔触流畅,全书以“以外交总长到修道院神父的陆征祥”篇为结尾,抑或是蔡登山先生自身对生命价值、社会理念的最终反映,绚烂过后归于平淡,生者的恬淡与豁达才是对生命价值的最终体现。历史的真相正如大风起于青蘋之未,从来败来没有发言权。蔡登山先生从这些久绝的历史资料发现些许的蛛丝马迹,以此来大胆著文写出自身对历史真实的推断,用这部《情义与隙未——重看晚清人物》不仅拔乱反正,更是史学界、文学界的敢于说真话,写真情,著真文的代表之一。这样的著作或许才是对自身和时代负责任有良知的文人底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