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在大清官场30年》的读后感大全

《我在大清官场30年》的读后感大全

《我在大清官场30年》是一本由黄云凯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在大清官场30年》读后感(一):变小众阅读为大众盛宴

这是一部以一人称角度叙述的历史。

比穿越类小说真实!

比正史细腻!

从头到尾都不缺少趣味。

原著是属于小众的,而《我在大清官场三十年》则是大众的。既保留了原著的史实,又引入了现代视野。特别是前言和后记,使作品超越了改编本而具有了独立的意义,是一种全新的再创作。

《我在大清官场30年》读后感(二):(吐槽向、有脑洞联想)读书笔记

P6-P6,满营兵闹饷

看完这部分真心觉得主人公很懂得“审时度势”之道啊,作为一个新到任的官儿,不冲动,不拖延,直奔解决之道而去,作为一个做事的人,手法很利落,且懂得分寸以及本分。

P12-P13,闹荒在期间主人公的告民书

在下觉得这里边充满了满满的槽点啊,主人公把蝗灾和治下百姓的操守、民风建立了一个联系,并且有偷换逻辑的嫌疑,他倡导治下百姓做正能量的事,才能避免更多的灾祸;而蝗灾对待个人的田地又是不同的,有的田受灾严重,有的则不然,这是因为积德有多寡,但上天有给人改正的机会,应该多多检讨自身,赎罪做善事。这一部分真心有一种心理操控的嫌疑啊,而且竟然暗合了现代某些传播的套路(这里我们心照不宣),原来古往今来这一招还是传承了下来啊。

(未完)

《我在大清官场30年》读后感(三):清末官场生态的田野调查

张集馨是个好人,是个好官,他尽力维护着自己的底线,尽力维护好自己的小家,也尽力不去滋扰百姓不去横征暴敛,可是依然挡不住从一开始道光还能了解下情到咸丰只能是个包打听到只剩下了两太后垂帘听政,挡不住官场慢慢变成鲍鱼之肆,更挡不住太平天国的摧枯拉朽。他是个做事的官,不懂得做了粮道怎么就一年能捞上来十几万,可也明白就是借钱也要贡献京官的道理。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不太可能再指望这样一个人再清廉一点、再据理力争一点、再民族英雄一点了,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已经达到了大多数人可以达到的最高点。。。可是依然,他晚年回首一生,觉得自己庸庸碌碌,未做成一件事情,这又能怪他自己吗?百年之后,即便是在他看来做成了什么的琦善,不也是任人评说的奸臣一般人物嘛。

张集馨官位恐怕在厅局级至省部级之间,见识不凡,叙事清楚,有八卦消息也有现状沉思,如果他是个现代人,恐怕早就在感叹:自己怎么就生活在一个这么魔幻的清末了呢?

另外,不得不说,本书的作者黄云凯视野水平似乎与原作者相差不少,即使前者有着超脱于过去的上帝视角,慈禧勤政、清朝败于卖官和捐税,最后一章《纠结的时代和纠结的我》未免层面也下降太多。。。

张集馨说自己一事无成,但至少他留下了《道咸宦海见闻录》,一个虽带主观判断,但已经无限接近于真实的田野调查,已经是后人的幸运了。。。

《我在大清官场30年》读后感(四):晚清的官场透视,也是张集馨的生涯透视

这本书实际上是《道咸宦海见闻录》的现代版本。张集馨在布政使、按察使的任上做了很长时间的官,经历了山西、福建、四川、甘肃、陕西、河南等多个省份,书中介绍了他在这些省份围观时的所作所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道光咸丰年间的一些官场现象,比如1842年鸦片战争已经烧到了东南沿海,但当时的闽浙总督颜伯焘在已经退去总督职务的前提下,仍然出行有很大的排场;在给刑部上报案子的处理意见时故意把明显的一个判决结果改成错误的,让刑部再给驳回;甘肃官场吃喝成风;福建官场纨绔子弟横行,门房收钱、兵不足额、军事糜烂;陕西官场处理回汉暴乱时,巡抚袒护县令,压制回民。但遗憾的是,在官场晋升的道路上,张集馨一直无法突破现状,更进一步到达巡抚的位置。因此到后来他也有点灰心丧气,明确表达已经无意仕途。

1859年,张集馨进京面见咸丰之后,去军机处,当时文祥正在值班,文祥看到他来了,竟也没有回礼。张集馨任知府的时间,比文祥中进士还要早9年,也就是说,文祥是一个十足的晚辈。这让张继鑫觉得心里非常不舒服。所以这次离开京城前,按规矩本应该送给京官一些别敬,他也无意再去送,因为他想到之前每次送别敬送了那么多,但自己在遭遇贬官的时候,也没人出来替自己说话。1860年,张集馨去江西做官,江西巡抚是毓科,两个人在之前就有过交集,那是10年之前,在甘肃,张集馨担任布政使,毓科才是个宁夏知府,而现在,自己还在原地踏步,人家已经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

张集馨在当时那样的官场上其实算是一个好官了,无论是在廉洁操守方面,还是在治理社会方面,都可圈可点。但这样的官始终没有做成封疆大吏,我们也能够体会那种心情,替他感到不值。

64岁的年龄,因为陕西巡抚被革职,自己得以代理巡抚8个月,算是过了一把巡抚瘾,这让今天的我们读来,仍觉心酸不已。

《我在大清官场30年》读后感(五):知识分子的不幸

作为一名一直在厅局级到副部级之间徘徊的“高干”,张集馨将大到财政状况、钱粮开支、战斗过程,小到案件始末、扑灭蝗灾,甚至粮道衙门的每副对联都详尽记了下来。俗话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爱写日记的张集馨至少也是一个务实善良的人。可是怀着为天下立心为苍生立命的读书人的抱负,在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在署中自撰一联,用以自嘲并自勉:读圣贤书,初心不负;用黄老术,唾面自干”,何其悲凉。

结合之前看的《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和《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真是不得不让人感慨: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讲,在和平时代,对历史演化影响最大的是财政和经济。一个朝代建立后,最深层的需求是建立官僚体系来维持社会稳定,并建立财政体系来维持官僚制度。可在张集馨所在的官场上,不论是捐班还是科举出身,几乎个个将本求利,做官成了一门生意,”三节两寿”、冰敬、炭敬和別敬等陋规成了合理的存在。这样的官员,一旦上任,其心可知,其行可知。更可笑的是有的官员因为油水太少还拒不履任,奔着发财去的,上任第一件事却总是追缴、弥缝和流摊各种亏空,于是又大肆盘剥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无休止地对民间资本进行挤海绵似的剥夺。

从书中可以看到,官员每次上任之前皇帝都会要求递牌子谈话好多次,从年景收成到大小事件,从时局形势到官场纠缠,从上任训示到家长里短,旁证侧引各种了解情况,不可谓不勤政,也不可谓不识时局,可就是这样的皇帝却不得要领,面对财政困境竟然开始卖官鬻爵和横征暴敛。所谓和平时期看财政,战乱时期看军事,维稳必须靠思想控制,这些问题也是在后面纷沓至来直至王朝”鱼烂“。

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活在不讲道理不理智的时代,读书人的操守仁心反倒成了升迁的累赘,成了攀援官场金字塔的羁绊,我想这也就是王小波所说的知识分子的不幸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