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治大国》的读后感大全

《治大国》的读后感大全

《治大国》是一本由熊逸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治大国》读后感(一):义和利之间,终于有了相对的衡量

在熊逸的新书《治大国》里,春秋大义里的义和利的冲突与不可调和及荒诞。钟于有了一些小小的结论,义和利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行与止之间,是义和利的相对衡量,而不是绝对衡量。纯粹的一元的,不二的去考量一件事固然好,然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始终不可避免的就是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冲突,也可以说是“名”和“实”的冲突,或者叫主客二元对立。自然啦,有对立,就肯定会有调和的一面。

《治大国》读后感(二):义与利

文笔依旧是熊逸擅长和有力的旁征博引,使得叙述丰满而有质感,一去多数抽象空洞,大而无当。文笔以叙述为主,在表述作者自我认知的同时给读者留下了充足见仁见智的空间

此书探讨了道德,公义,义与利之间的关系,这是千百年中与我们的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交织在日常的舆论,道德,正义,国际关系中

因为儒家思想的主流和强大惯性影响,书中以儒家思想规范为探讨背景,期间也充分展示了儒学的流变

好熊文笔恬静,故在此只总结个人认为的精要记点

1.原则和结果

是简单的以原则不变应万变,还是从结果的效应中淡化原则

2.实然和应然

以实然证明应然,充斥着功利主义和对道德立足点的寻找,逆取顺守

3.义与利

义多为利的手段和服务,问题在于本末倒置,长近,大小,公私的权衡,衍生出义的等级和义自身的生命力

4.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

社会效应和效应评估

5.帝王,公职人员,平民之间利益关系和冲突

理想是三者一致,多数问题皆因不一致的博弈与权衡

6.少数人与多数人

少数服从多数无需确立制度,少数原本比不过多数。一盘散沙与专制,赋予少数人以特权的合理性,道德依据

7.公平与平等

现有平等才有公平,公平限于同一个阶层。礼制的意义,影响,流变

8.历史和当下的道义

当下的道义建立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各阶层的道德期待。以礼杀人

9.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治大国》读后感(三):中国古代的正义论

才看了58%, 这书看了第三遍了, 前两次都看到这里没有再进行下去.

看的时候, 都是一脸问号, 这啥, 这啥, 这是啥. 之前kindle做的笔记, 拿出来完全没办法看. 之前几次做笔记都很不成功, 不知道怎么记. . 其实以前看过熊逸的春秋大义, 还是很喜欢看的, 知道了中国古代的思想理论并不是空中楼阁, 的确跟个人生活息息相关. 但是这本书大概太抽象了, 感觉理解难度比之前的难了很多.好歹熊逸对伦理学的研究, 是看这本书的一个线索

但是这一次顺着作者思想的脉络, 终于感觉明白了一点

这是中国古代的法理和伦理研究, 是中国古代的正义论, 这书的确挖掘的非常深入, 我们从小到大深入骨髓的一些想法, 这里都抽丝剥茧的分析出来.

本质分析的对象就是 正义的基础--道德标准的建立

具体分析了, 仁义礼智信, 层面上如何来解决道德标准的问题.

本质, 儒法道都出于一种功利主义层面定义道德, 但是道德是变化的. 可能随时代变化, 人物身份的变化而变化, 以及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分野, 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分野, 地位和外表, 功劳和过错, 对道德的判断都有影响.

但是一旦这些要素起冲突, 就不得不借用仁义礼智信这些工具.

最核心的仁, 就是血缘关系. 等差分布.

当仁解决不了的问题, 用义, 就是情理

情理解决不了, 用礼, 就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用来教化老百姓的规矩

礼都不行了,用智, 经权之术, 然而术不能过分, 还是要在信的范畴中

以上都解决不了, 回归本源"心" 王阳明的心学, 顺应天性--还是仁.

这其中还阐述了, 为什么法学从来不在中国受待见, 想法在欧洲活的很好. 主要是因为还是中国人民的大一统稳定时期比欧洲人多, 而且老百姓希望稳定. 乱世唯才是举, 治世以孝为先. 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那么只能大打马虎眼了. 说明在中国追求绝对的法律平等自古至今乃至以后, 都不可能.

为什么儒学一套能经久不衰生存下来.

1. 因为儒学管理的一套成本低, 抱着眼不见为净, 上层可以稳坐钓鱼台

2. 因为儒学亲情血缘连接是维系社会的纽带, 是最大的凝聚力. 当然意大利黑帮也是如此.

3. 确认了统治阶级的统治特权. 虽然需要用法学来制约一下的.

《治大国》读后感(四):一本让你理解自己所处文化并思考如何做出改变的书

熊老的这本书特别有意思,虽然读完全书你可能压根不明白熊老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一贯的文风),但是却用无数个例子来给你展现一个超脱你刻板印象里的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

我们以为古人是迂腐的,其实并不然。一些你看似相同的事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其实是截然相反的两件事。而且每一个独立的事件,依据客体的身份,地位(一般是政治地位)等因素,是有完备的正义的解决方案。但是如果把一个个独立事件拼凑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相互矛盾的大问题。但是儒家却讲究对应到完全独立的人身份上来做符合道义的正义的选择,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形成谁都没错,但是事情却得不到真正有逻辑的解决。而且个体如果在一个事件中包含两种不同的身份(一般多为家庭宗主身份和国家政治身份)的情况下,就会陷入两难的选择问题。即便到后世有一种解决方法(即出仕前以宗族为优先,出仕后以国家为优先),往往到最后,身处事件中的人根据优先级作出符合那个独立事件的选择,但是另一个独立事件就无法兼顾,最终只有选择处理一个独立事件而不得不在整个事件中扮演着逃避者的身份(一般是自裁或隐遁告终)。

这样的逃避问题的处理方式,却备受儒家的推崇。

而且儒家的本体思想源自周礼,周礼又建立在宗法制的前提下。由此,儒家推崇的一切仁义道德,均是处于这一前提下,自然会不自觉的维护宗法制。看似很多人之常情是为了兼顾个体,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取自于获得更大的利益。所谓道义,只不过是一种集体的自私。

而且,道德本身也是有等级制度的,如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这个如果单独拿出来作为独立事件,按照儒家的观点无疑是会认为李世民道德上有严重的问题。但是对于天下而言,唐太宗这些做法反而稳固了权力阶级,从而去除了因权力斗争而可能造成的天下大乱,于是这些问题(玄武门之变等)就只是罪行而非私德问题。而按照“最小努力原则”,人们倾向于改变最少情感关系来达到心理平衡,那我们可以推导出这样的结论:为了多数人的福祉,少数人是可以被牺牲掉的,即便“多数人”与自己非亲非故,“少数人”是自己的至亲骨肉。

由此,统治阶级的道德特权就被民众自发的认同起来。更何况儒家思想本身就是长幼有序,支持每个阶层有每个阶层独立的道德和量刑标注。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便是为了防止阶层与阶层间因为同罪同罚而使得高阶层的人道德滑坡。

而从宗法制走来,我们的大一统国家一直有着皇权和士族的权力斗争,这两者都属于精英阶层,科举之前,中国的政治是精英政治,平民阶层基本无法参与进来,大部分时间只能作为吃瓜群众。我们固有观念会认为士族和察举是落后的表现,却没有理解这个事情的本质。一个制度有它的弊端,但是最终使得这个制度崩溃的却往往始于人事和利益冲突。

在经历过士族掌权导致的五胡乱华之后,隋想通过科举直接越过士族从平民阶层选拔人才,以此来成为皇权对抗士族的有生力量。但是这个政策却使得权力变现变得愈加严重,因为平民阶层的人按照儒家观点而言,是取利的而不在乎道德的。就如同皇帝当众种训斥贵族(士族),士族会觉得颜面扫地,自尊受损,比杀了他还要难受。但是同样的手段对于从平民阶层选拔出来的人却完全没有约束力。

同时儒家信奉的管理国家的方式是黑箱式操作,就是非明文法的存在。使得民众不知道法规全赖于统治者的裁定,而又因为道德作为第一要素,所以很多的统治者的裁定显得十分奇葩。因为裁定的结果要考虑平衡和稳定,而非公平。

先写到这里,以上算是读完这本书的一些想法,不成系统和逻辑,勉强供大家参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