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双城记的读后感大全

双城记的读后感大全

《双城记》是一本由查尔斯·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80,页数:4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双城记》读后感(一):没有大家哪来小家

1.故事写的紧凑,悬念重重,引人入胜。 2.从一个相对批判的角度描写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前期社会气氛,及爆发后法国的混乱,角度新颖。 3.整体氛围让人揪心及抑郁,不适合未入社会的学生朋友。受过生活磨练的读者更能在书中得到共鸣。 4.对比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人物设置偏多,导致部分人物形象干瘪,如露西,有缺真实感;对比老舍的茶馆,故事的结尾太美好了,削弱了书中的期盼精神。

5.书中大量句子的排比、重复,环境描写,让前半部分有点难以读懂,需要慢慢欣赏。

《双城记》读后感(二):一本关于“备胎”的书?错!

读这本书一开始不完全是自己想看的,而是外国文学老师所推荐的四本必读书目之一。大概是常年受初高中语文教科书和题的“洗礼”,反而平常不太喜欢读名著。但为了准备课前演讲,我还是抱着尝试的心态从网上买了这本《双城记》。

在刚开始读的时候,开篇就看到了狄更斯最为著名的那句“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我心想,原来这句话就只出自这本啊……读着读着我开始感觉这本书是一本《龙族》加《legal high》和部分基情的混合小说(纯属个人观点),后来慢慢往下读才逐渐体会到,MD,经典就是经典啊,这本书完全可以吧前面几部秒成渣啊。那描写,根本没谁了好不好。除了描写之外,我还想写的主要有三点。

1.18世纪的英国“小粉红”

书中最多的亮点就是狄更斯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的讽刺了,不论是法国贪婪嗜血的贵族,还是英国道貌岸然的绅士,“高贵的"吉萝亭……真是一个让人失望透顶的时代。其中关于一场英国群众凑热闹打发一个”死“去的法官的情节中,群众们”群情激奋“,然后就开始不分青红皂白打砸抢烧……这群人让你想起了什么?这不就是当代小粉红们的所作所为吗?自以为自己为某种高尚的事业奋斗,但在常人眼中就是一群傻X。看来当代部分中国人的智商并不比18世纪的英国人高多少。

《双城记》读后感(三):一部次伟大的作品

文学鉴赏方面,我都没入门。仅作为一个没入门的读者,记一些感受

故事的人物不多。我觉得这点是做的很好的。要写一个故事,故事哪些人物参与了,最少的人数,就能讲清一个故事,同时将一个人物的色彩清楚具体的展示出来,其实是考验作者功力的,在考验功力之前,更先考验了作者的自控力,不出于有的没的的目的,加入自己控制不了人物。这种聚取舍,展示了作者对自己的了解,没有这种了解,是写不出好作品的

地点。说是双城,其实伦敦的作用是在暗处的,人物的出场,人物的梦想回归的地方。除此之处,在情节的矛盾冲突中,在场景中,是没有英国什么事。仅就书名来说,我觉得不好。巴黎,还有侯爵的村庄,简单涉及的巴士底狱

背景。一切的背景,都是大革命。然而,谁促成了这场大革命。压迫古已有之,然而过去,总是有一些精英们,带领人们,完成阶级的转换。而18世纪法国大革命,虽然有疯狂的色彩,但仍然是一场民众的狂欢,至于无效果,混乱,不过是人类本性的体现。过去只允许精英们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张扬,怎么,大白于天下就不被允许了?

《浮士德》里, 浮士德从与魔鬼订立契约起,就一直在寻求女性美,一开始的小姑娘玛格丽特,到海伦的灵魂,到最后才有点突兀的转向某种功业。而在《双城记》中, 将几个男性联结在一起的,无疑是小美女露西·马内特。父亲,两个面貌相似的男性,一个非常喜欢她的女仆人。这个角色身上,大概就是人们对传统女性美的集中体现,温柔善良体贴美丽。她的父亲,在她的陪伴下精神问题得以好转;两个年轻的帅哥,在法庭上对她一见倾心;女仆人如果不需要生活物资,宁愿什么都不要的照顾她;老银行家洛里,也将之视为小宝贝。

因为露西,所有的矛盾通过她得以发展。不将普通民众当作人的侯爵两兄弟,囚禁了她的父亲,这是过去;而侯爵之子,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姑娘,并以其温文乐雅的形象得以抱得美人归。这是故事的症结所在。查尔斯,如果不是出生在贵族家庭,他会和法国的普通大众没什么区别,没有文化,为生计所迫,没有形象没有风度。这样一个人,是不可能娶到露西小姐的。但也因为他的家族,他心里某种高尚的情操,使他没预料到法国的形势,而轻率的决定回国拯救他家的老仆人。他跑到英国,隐姓埋名,但终究还是没把自己与那个家族的一切都彻底割裂。而最终,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西德尼·卡顿,查尔斯就是一个死人,甚至他的家人,岳父,也会与他前后脚被革命的火焰吞噬。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普通人。总以为有些价值值得自己去追求,按自己心里的美好形象去指导自己的生活。所以有了美丽善良的露西小姐,有了高尚正直的查尔斯先生。他们是普通意义上的好人,惦记着自己的幸福,如果什么事不会危害自己的小幸福,也愿意去帮助别人。但仅此而已。这样一个角色的人生,如果按他们自己的意愿去过,是美满的,但对事不关己的读者来说,这样的人生过于平淡,这样的人未免简单。所以,我以为此书真正的核心,就是西德尼·卡顿

这个人的出场,就被作者设定了好像与这个俗世无关的特性。而此人与马内特一家,关系若远若近。他聪明,没有他,斯弗里先生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小律师;他善良,知道自己内心实在是过于痛苦,所以宁愿远远的注视着露西小姐就好,而不会勉强自己,把自己改造成查尔斯先生那种人(我相信,如果他无论如何也想娶到露西的话,这种事对聪明如他并不难)。我相信,在他心里,他很清楚的知道,以露西小姐的简单,是理解不了他的痛苦的,而以露西的善良单纯,又会因为理解不了自己最重要的另一半而痛苦。所以他宁愿只是看着就好,也因为他决定了以这样一种方式与露西生活在一个城市,他仍然得以拥有一份爱,虽然他是一个人生活。卡顿是本书最复杂,但所求最纯粹也最高尚一人。成全他的,或者说成全这种人的,不是别的,正是这种人心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自我拷问的痛苦。痛苦塑造人,痛苦使人丰富

其实现在回忆下,本书的情节是很简单的。接回父亲——伦敦书中的人物悉数登场——法国革命前和露西小姐成婚生子——查尔斯回巴黎——人物集于巴黎,最终剧即将上演——终章。几方力量:马内特一家或者说查尔斯的小家-----侯爵家族-----受害者德法尔热太太----西德尼·卡顿。但人物形象需要对话和情境描写来丰富,小情节的合理地全方位地推进也需要大量笔墨,所以本书字数倒不少。

本书的不足,我大胆妄议。还是在于人物本身的特色,除了卡顿先生这个角色有复杂的内在冲突,其它人倒像是画师一笔画就,虽然活灵活现,有自己的个性和行为准则,与其说是作家刻画的不好,不如说作家脑袋里的人物形象就不够味,作家的能力很好的把他脑袋里的人物写进了书里。

作家的优点,在于没有陷入大革命这个宏大的题材,而是另找角度,从小人物的命运,回归了基督的“复活”。很机灵的做法,很讨喜的角色。也因为作家没有进入宏大,可能是因为不敢,可能是因为不喜,倒是显示了作者真实实力,离真正的伟大,或者真正的独特,还是有些距离的。总的来说 ,作者把自己能做到的事,做的很好。这是一部好作品

《双城记》读后感(四):尘光亦耀――读《双城记》

几年前,提到法国大革命,直入脑海的是:城堡一样的巴士底狱占据了大幅画面,八个大塔楼巨人般比肩耸立,巍然整肃,骄傲冰冷;革命群众密密麻麻聚在一起,洪水浪潮般席卷在巴士底狱周围,填补了不到画面的四分之一。可能,对于我这一代的大多数人来说,革命的概念无非如此,不管是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还是像火山般震撼激荡过许多心灵的世界大战,这些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事件,大多都是凝固静止在历史课本里的一幅画。

这几年,虽不能完全从这种愚昧无知状态中解脱出来,但逐渐意识到,革命与战争是数不清的人以性命相搏的残酷与血腥,绝不只是一个历史名词,一幅油画,或一部电影。而且,任何历史节点都可找出与当下时代惊人的相似之处,人性随时随地会遭到扭曲和摧残。

这次读完《双城记》,我从狄更斯手中接过了一把利剑,刺破了巴士底狱坚硬厚重的墙壁,看到冤押在“北楼十三号”的马奈特医生佝偻着身子,抬起失神的双眼,直勾勾地望过来;狄更斯又递来一个放大镜,我看到操火枪、长矛和斧头的一群身影里,有扫烟囱的,卖馅饼的、钉马掌的,耍狗熊的……德法尔热正在喧嚣声中发出命令,分配武器;德法尔热太太坚定的右手攥住一把斧头,腰带上插了一把手枪和一柄残忍的刀。

画面上如蚁群的人们,平日陷落在饥饿和贫困里,复仇的火引子勾起了他们无限愤怒,一种叫“疯狂”的疾病迅速在这些颟顸昏聩的心灵之间传染。男人们不再当父亲和儿子,女人们也不再是母亲和女儿,千千万万普通人聚合成暴戾恣雎的乌合之众,拥有了一个共同名字――“雅克”。 “雅克”们的力量和热情像势不可挡的海啸巨浪,亿万滴水沸腾与撞击,以不惜牺牲自我的狰狞与狂躁,发出空洞与刺耳的呼啸,疾速的把城市村庄吞没与摧毁。

这场革命的结果,我想到另一幅油画:路易十六的身体匍匐在断头台下,一个刽子手提着他血淋淋的头颅向围观民众展示。历史真相是,昔日里高高在上,手握权柄,生活奢靡的王权贵族大多被推上了断头台,可法国民众摧毁的只是一个姓氏“神话”。“雅克”们不仅没有得到自由与平等,而且陷进了更为恐怖和暴力的 “雅各宾专政”时期――以革命和人民名义随意践踏人权,最终被迫迎来拿破仑对法国的全面独裁统治。

只有狂怒和暴力,没有理性、觉醒和思考的抗争和牺牲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梦魇。充满“爱”的人和充满“恶”和“恨”的人,无论赫赫人主还是芸芸小民,都无法从中逃脱,只能任由自己跌落,颠簸,旋转在战争与革命洪流里,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失去尊严,失去曾有的一点点秩序与文明。

造物主一边施于考验,一边恩赐仁爱。尘世俗音与恶魔嚣叫混杂在一起,天使依然微弱振动着双翼。

有这样一种观点:你不能放弃你没有的东西。比如,不拥有财富,没有资格“视金钱如粪土”;没有尝过权力的滋味,没有资格说不喜欢它。这两样东西,《双城记》里达尔奈都曾经有过,但他主动舍弃金钱与地位,并且为了搭救自己的旧仆人,离开安适的婚姻生活,从太平世界返回战火之城,最终再次身陷囹圄。我想,达尔奈不仅需要抵制享乐与虚荣的诱惑,还要战胜人性自我保护本能――让自己尽可能远离死亡,饥饿,贫穷,苦难。达尔奈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品质,我想,可能是狄更斯描述出来的“贵族”精神。“贵族”内核应该包裹着仁爱,正义,良知,责任等众多优秀品行,是一种真正视“美德和荣誉高于一切”的精神。

洛里先生的形象,是一个把“业务”始终放在第一位的老绅士。他建立在良知之上的超然冷静和成熟理性,像一个柔韧的巨大托盘,把坟墓里重生的马奈特医生轻轻举起,又接住了从高处跌落的达尔奈;身处惊涛骇浪里的露西茫然不知所措时,能紧紧抓住它,得以片刻的喘息和休整。让人感慨的是,洛里先生灼热的红心隐藏在黑灰色炭灰之下,散发出来的光既不耀目的让人仰视,也不强烈的让人愧疚。

小说以“复活”主题开始,本意指马耐特医生被解救出来得以重新生活。马耐特医生不仅失去了身体自由,而且精神意念很长时间都被囚禁在“北楼一百零五号”的恶梦中。后来在营救达尔奈漫长又艰苦的考验中,他的心志反而被磨砺得比任何时候都坚韧。不幸的是,喜怒无常的革命巨浪挑战了他意志极限,再次将他高高掀起,重重的甩进那个黑暗的坟墓。

“复活”主题还体现在另外一个人物身上。杰里,尽管自称“诚实的生意人”,实际身份是一个掘墓人和干零活的。白天,扛着一张木板凳,和十二岁儿子“安营扎寨”在台尔森银行门口;夜里,携带撬棍和链绳奔赴坟场,把新下葬的死人从地里刨出来,将搜刮出来的值钱东西当作“业务收益”。后来,大革命洪流把他和洛里先生一起冲到了马奈特一家人周围,作为一个忠心保镖和听差,他倒是表现出了英国獒犬的品质。穿梭于伦敦与巴黎两个城市之间,杰里亲眼见证了忠诚与责任如何消解仇恨与背叛,最后,主动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复活”了自己善良和爱的本性。

小说开始部分,狄更斯以漫不经心的笔触把西德尼••卡顿勾勒成极具才华,却寄居在律师斯特里弗之下的一匹“胡狼”。 他总是一幅精神萎靡,懒散消沉的样子,爱着露西,却只能把爱埋藏在心底。后来,他为了露西一家的幸福,精心安排自己成为达尔奈替身,心怀甜蜜的光明走上了断头台。你无从得知他独具的勇气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养成。西德尼••卡顿,这个颓废自弃的人,本来卑微如尘,却终以燃烧一己之躯,闪耀成暗夜里最亮的星光。狄更斯以上帝之眼无所不能的透视,把星光投射到一个美好的世界,在此,西德尼••卡顿的生命得以延续,灵魂获得了安宁和永生。

小说这样结尾,何尝不是狄更斯对整个人类的信心,又何尝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领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