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双城记》读后感1000字

《双城记》读后感1000字

《双城记》是一本由[英] 狄更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9.00,页数:2015-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双城记》读后感(一):穿越历史的,是牺牲,忠诚和爱。

《双城记》是我闻名最早的世界名著之一,初中时候就读过几段节选,开头的那段精彩的排比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早已闻名遐迩。 狄更斯的文笔异常冷峻,虽然隔着几个时代,也能感到一百多年前他那支笔闪耀的点点寒光。书中对法国大革命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了热血和恐怖的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物被命运的浪潮所裹挟:残忍的侯爵,善良的马内特小姐,正直的医生,牺牲的卡顿,忠诚的洛里,阴险的暗探,虚伪的律师,冷酷的德法日太太等等,所有所有这些人物以大革命为幕布,交织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戏剧。 当尘埃终于落定,穿越几百年历史浓雾的,不是权力和剑矛,而是牺牲、忠诚和爱。

《双城记》读后感(二):西德尼•卡顿和《双城记》的其他文学现象

看完《双城记》,人们会记住卡顿先生,他不是哈姆雷特,不是唐吉诃德,不是浮士德,他似乎没有深邃的思想,没有不可思议的前后转变。他成为了一个符号。

这个符号,早一点的故事里甚至接近于弄臣,他的名字更好听,是狮子身边的豺狼,其实都一样,不动声色、波澜不惊的轻佻与暧昧背后,是无垠的孤单与悲哀。如果弄臣不是傻子,豺狼也有野心,那么就注定会感到悲哀,他们要压抑着悲哀,做别人的弄臣,别人的豺狼,摆出一副无畏的强壮。在后一点的故事里,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人了,这类人的悲哀逐渐增加,一天天变的滑稽可笑、歇斯底里,一天天深埋自己的悲哀,但是这种人,若是心中点燃了一点爱,便升起作太阳,他知道离太阳很远,但他朝着太阳飞去,牺牲成了灰尘,笑着觉得幸福。

好的小说人物都可以带上病理学阐释的维度,所以卡顿的周繁漪式病态、令狐冲式浮浪、卡西莫多式痴情、福尔摩斯式尖锐,合在一起成了卡顿,独一无二的卡顿。

《双城记》读后感(三):双城记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原因还是狄更斯就是这种风格,感觉文字很生硬,各种硬拗的明喻、暗喻和象征,及讽刺等。文中对那位受人喜爱的漂亮善良的露西的正面描写较少,都是从喜爱她的人角度描写。也只有一处写出她和神秘,可怜又敬佩的卡顿有过直接单独的对话。卡顿在文中是个谜,最终也没有揭露他的身世,但他那看透一切的眼光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太让人心疼,太让人喜爱。我最爱卡顿,其二是年老的洛里先生。 狄更斯笔下的这些小人物,都在坚强的活着,做着很多让自己能够生存下去的活计,最后让所有人连接起来,每件事都没有浪费文字。 只是,压迫的太凶,反抗越狠,但也越残暴,其中伤害了多少无辜的人,不知道这情况到底是变好还是变坏!

自由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还有,前面的序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有剧透,幸好我没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