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U型理论(全新升级版)》读后感1000字

《U型理论(全新升级版)》读后感1000字

《U型理论(全新升级版)》是一本由[美 ]奥托·夏莫(C.Otto Scharmer)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2.90元,页数:4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U型理论(全新升级版)》读后感(一):禅的精神再现

书里他提到三种关系的鸿沟:1、我们与自然割裂的生态鸿沟 2. 我们与他人割裂的社会鸿沟 3. 我们与内在自我割裂的精神文化鸿沟。他提倡的一种流, presencing,去察觉,观察,反省,再行动。感觉是“禅”文化在商业组织的应用。奥托指出社会问题时一针见血,但是再如何解决,U型理论的应用,如何共同觉察从而共同行动,我认为这是最难的。尤其是转变领导者的意识,领导一定程度上都是自信且自负的。

《U型理论(全新升级版)》读后感(二):U型

之前参加过一个U型理论的沙龙,跟着一起探讨啊 分组练习啊,但是结束了也没听懂U型理论到底是啥玩意,回来后自己也百度搜索了,看着那一张张U型图,还是不知所云。

有幸看了下这本书,开头也觉得说的啥啊,逼着自己静心看了下,对左边的U稍微有些理解了。从下载原有模式、过往经验,从外在的观察,到内在的感知,在进入到自然流露。U的右半边感觉作者也没怎么剖析,基本就是构思、塑造具体的行动纲领,实施运行。

左半边的看完还有点感受,对于一件事物的处理,我们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用心感受去看待问题,具体应用方面我还要继续摸索。

《U型理论(全新升级版)》读后感(三):组织学习的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

还没大学毕业的时候,大概在1997或98年,买了一本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遗憾的书这本书始终没读完,几度拿起,艰涩的阅读和如读天书的感觉,今天想起来还记忆犹新。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对当年懵懂的自己而言只能是一头雾水。

这本《U型理论》,大概购于2016或17年,置于书柜中,在医院的闲暇,拿起来,不忍释手,应该是今年以来读起来感觉最有收获的一本。这本讲组织学习理论的书,建立的组织学习模型,有了心理学博士课程的积淀和理论的积累,总算有些眉目,虽然未必解读的那么复杂,却对组织学习目标实现的原理过程,操作和步骤给出清晰的解读。

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认知,情感,意识,行为构成了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观察实现认知的刺激,通过思考和判断的逻辑过程实现认知的写入,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实现与个人知识架构的融合,在禅宗提倡的顿悟,在目前比较流行的内观,静修,以及米哈里契可森米哈伊《心流》中描绘了这个自然呈现的状态,这个环节才能达到知的状态。

意识形成结晶的原型,架构的优化需要训练的反馈和纠正,《刻意练习》《异类》的流行,强调了学习的行为实现过程,原型,练习,反馈,是把知识体系建立的行为模型融入到习惯过程的模式,构成了学习的行。

知行合一,实现学习的目的,整个过程就是本书的精髓,u型理论。

相对于个人学习,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更多的障碍,在认知层面首先作者认为是认知开放的困难,在组织中体现的是客气和礼貌,看着彬彬有礼,却形同路人,难以沟通和协作,组织学习首先是要打破认知层面的障碍,开发观察的能力。

其次是情感的障碍,体现在组织中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争吵和利益之争,只有开放情感,实现在场景中的分析和体验,才能进入到意识流线的层面。

我们组织和社会的问题解决的目标和思路,往往局限于认知和情感阶段,就事论事的逻辑,难以实现组织的协作和突破,国与国的冲突,社会问题的根源,往往源自于认知与情感的封闭障碍。对已知问题的非系统化解决,面对复杂场景的未知威胁和风险,组织必然缺少系统化的协作与解决方案,而u型理论提倡开放认知,情感,并进一步进入开放意识,实现解决方案的沉淀和涌现。

意识层面的涌现是开放意识,或通过内观与禅修实现顿悟,是解决未知复杂场景风险的自然知的过程。u型底以此为界,进而从知到行,解决东方智慧的从知到行的障碍。

作者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贯穿,整合与优化值得钦佩,以西方心理学科学理论为基础,贯穿东方哲学观的精髓,以及对思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操作的过程分解方法论,讲清楚了组织学习的理论,操作和实践,着实牛人。

不过对缺少学识背景的读者而言,难以理解背后的原理和理论,机械的记忆或拙劣的模仿也许只见其型不知其义,不过盲目的崇拜和僵化的学习也许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应用只能在无知和尽知两个极端,中间派注定是不知所云,难以见效。

《U型理论(全新升级版)》读后感(四):如何将禅修体验工具化

西方传统注重逻辑,通过分析、对比(二元对立)、将道理或者发现尽可能精确地描述,因此上一代需要聚集很多天才、花费大量资源和努力、甚至带有偶然或者神性大的因素的理论或者发现,一旦被发现,就是通过各种方式精确的表述,或者是将其工具化、模型化、外显化,从而使得再高深的理论下一代一个正常人通过适当的学习都能掌握,这样社会才会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进步,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前行。

东方的传统则是更多基于个人经验、整体的、一元的(矛盾对立而统一)、模糊的表达,“道可道非常道”。因此,很多的学问或者“法”都是遮遮掩掩,知识分子是社会的少数精英群体,没法普及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犹如禅宗、密法,以心传心,一脉单传,传着传着就断了;同时犹豫是基于个体经验的,所以每一代人都需要重新来一遍,从零开始,没法踩在巨人肩膀人不断前行,只能用自己的一生进行所谓的“我注六经”。

U型理论就是这样一种尝试,将类似于东方禅宗的“开悟”过程试图用一种工具来将其外显化。

首先我们看一下所谓的学习模式,我们常见的方式是向过去学习,学习理论领域的大师,阿吉里斯将学习分为两种,单环学习于双环学习,我们日常中的大部分学习都是单环学习,通过行动看是否能得到自己预期的结果,如果没有的话,那就调整行为,直到满意。而双环学习则是跳出自我,以一个类似于“系统设计师”的眼光来审视和整个系统,反思起底层的假设和原则,然后,通过改变系统、系统的变量来使得系统能最大限度产生自己想要的结果。

单环学习:不改变系统变量和基本价值观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行动,来对错误进行纠正(可以是个体的、 团队的、 团队间的、 组织的和组织间的)的学习方式是单环学习。

双环学习:当纠正不匹配时, 首先检查和改变控制变量, 然后才是行动的改变的方式叫作双环学习。 当个体行动时, 他们努力的首选目标是满足控制变量。双环学习是主控程序, 控制着长期的效率, 因此决定着系统的最终命运。

另一种学习模式,即所谓的U型理论——向未来学习:基于未来最高的可能性来采取行动的模式。

奥拓在MIT期间刚开始收到彼得圣吉的影响,后来和一系列大师交流,santa fe insititute的布莱恩亚瑟(真正的力量源于认识到正在生成的模式,并顺其道而为之),结合了中国的儒释道,认知科学家瓦瑞拉(悟道三阶段:暂悬——转向——放手:在佛教冥想中,先要静坐,放下习惯,从一个更空灵的角度观察世界,必须忍受什么都没发生的情况,然后把你的注意力从外部,转向内部,使其转向心智过程的源头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获得启示,然后吸取这些前辈的智慧,“创作”除了U型理论。

下载:重复过去的模式——按照个人习惯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

观察(IQ):暂悬评判并用全新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被观察系统独立于观察者;

感知(EQ):链接到场域,从整体角度参与到情境中——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的界限开始消失,系统开始观察自己;

自然流现(SQ):联结到最深层次的源头,未来的场域从哪里开始生成——从源头展望;

结晶:愿景和意愿——从想要生成的未来设想新生的创造;

建立原型:就周围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原型,通过实干探索未来——通过和周围保持对话来行动创新;

运行:实践

障碍:评判之声(固有的思维模式),嘲讽之声(批评、冷漠、怀疑等各种疏远感情的行为),恐惧之声(放下已有的身份和自我);

彼得圣吉:我们所创造的组织在某种意义上就想物质一样,独立于存在于我们的外部,而之后我们却又受制于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组织。

《U型理论(全新升级版)》读后感(五):艺术家如何画出第一笔?行为的‘源

对于艺术家,在一张空白的画布面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促使艺术家画出了第一笔?我们想要揭示当他们面对一片茫茫的未来时,他们应该如何酝酿、谋划或斟酌,他们的行为应该如何发端。

关注这些盲点如何显现、把它们呈现出来并为我所用,是有效的领导者和创造者的任务。

作者的旅程始于他意识到不只有一个自我存在,而是两个自我共同存在。一个自我与过去相连,另一个则与将来的我相连。

作者从7个不同的视角,来探索当今社会、科学和系统思考之中蕴藏的盲点及其不同的作用方式。人们行动的“内在状况”,也就是他们的“盲点”——注意力的根源和质量。

正是那个盲点将大师和一般的执行者区分开来。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要对两种知识进行区分:

一方面,是常规的关于“什么”的科学知识、关于实践和技术“如何”的知识,另一方面是对意识、智慧的原则、对于源泉的内在基本认识。

通常组织变革的层次有:结构、过程、思想;作者认识到组织变革发生在不同的层次上,于是开始从内心观察这些层次,并将它们绘制成图形。这非常有帮助,因为从结构到过程再到思想的变化呈现出越来越多微妙的转移。作者在脑海里完成了这幅图,增加了两个层次(结构之上和思想之下)和一个水平的从感知到实际执行的变革维度。

把这个U型过程的底部状态称做“在当下”。可以称之为“从最深处的根源观察”。也就是说,从一个人最大的未来潜能去感知和行动。当我们不仅敞开自己的思维,还敞开心灵和意志(行动的冲动)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的维度:

一个是由感知到行动的横轴,表明了我们经由深度连接和感知到行动和实现的过程;

另外一个则是表明了变革的不同层次的横轴,从最浅的反应向下贯通到最深处的“再生”。

这个框架的发现引起了经验丰富的实践者的强烈共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