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学习力(知识焦虑时代如何升级认知)读后感100字

学习力(知识焦虑时代如何升级认知)读后感100字

《学习力(知识焦虑时代如何升级认知)》是一本由[美] Erika Andersen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9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习力(知识焦虑时代如何升级认知)》读后感(一):知识焦虑时代,如何升级认知

在快速变化的当今,我们必须开放思想,进行不间断的、颠覆性的学习,才有可能不被淘汰。艾丽卡安德森的著作《学习力》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如何快速学习,升级认知?

作者在《学习力》的前两个章节阐述了为什么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结合其作为企业高管管教练的经验,作者总结了提高获取新知识和新技巧的四个心智技能——理想(Aspiration)、中立客观的自我评价(Neutral self-awareness)、永无止境的好奇心(Endless curiosity)和愿意从零开始(Willingness to be bad first),英文简称ANEW。

理想就是希望拥有我们现在还没有拥有的东西,并愿意为之付出大量的努力。如何激发自己对所需新知识、新技能的理想激情?作者认为,让自己变得雄心勃勃的秘密就在于想清楚掌握这些新技能对我们个人而言意味着多大的益处,随后,可以预想获得这些益处之后我们的未来将会有怎样的改变。换句话就是,每天花点时间做“白日梦”,然后付诸行动,投入大量努力,实现“白日梦”。

当我们开始渴望学习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中立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当前自己处在什么样的水平。如何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提高中立客观的自我认知水平?作者给出了三个方法——管理自我对话、成为自己的公正见证者、邀请到优质的“信息源”。

理想激情为我们提供开始新的学习征程的核心动力,中立客观的自我评价让我们能看清自己在征途中的位置,好奇心带来的冲力则能让我们更深入地挖掘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尽管在成年之后,我们的好奇心绝大部分会被社会同化,但作者认为,好奇心是正常人与生俱来的特性。我们需要通过每天积极的自我对话和行动,激发慢慢消逝的好奇心。多问一些为什么?诸如:“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件事怎么做更好?”“我们怎么样……..?”…… 如果我们每天在处理新的问题时,总是一门心思想发现更多、理解更深,想找出新的以及更好的应对这种局面的办法,我们已经是充满好奇心的人了。

在当今世界,知识正在经历指数级的增长,几乎每个学科领域的进步都在不断使我们与其对话的能力变得陈旧落后,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空杯心态,持续不断地学习。与此同时,我们每个人就需要接受自己在真实的学习过程中经历那种难以回避的“菜鸟”状态,然后再从差开始,阔步向前。

作者认为,坚持应用ANEW技能,我们就有可能成为“学习大师”,适应当前世界的快节奏并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以便在这个多变的世界蓬勃地生存下去。

《学习力(知识焦虑时代如何升级认知)》读后感(二):书评丨知识爆炸的今天,如何提升学习力,才不会论为明日的黄花

作家玛西亚.雷诺兹讲过:“在我的职业生涯的早期就听说,无论你今天干的有多好,都会成为明日黄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尼,因为我们的心智技能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所以学习力在当下和将来都显得尤为重要。

变化是这个世界的常态。那如何应对这个变化尼?

《学习力》这本书全文通过四个方面帮我们来解锁如何提高心智技能,提高应对世界变化的技能:

1、精于其事的内在动力

2、中立客观的自我评价

3、无尽的好奇心

4、愿意从差开始

《学习力》的作者艾丽卡.安德森不仅是《福布斯》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之一,并且还是普林多斯公司的创始人。这是一家与许多大型企业的CEO和高层主管共同工作的咨询公司。

作者艾丽卡.安德森在文中阐述的四个方面,对我触动最大的应该是内在动力。

一般情况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做出改变,我想大概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愿型,打心眼里喜欢学习新事物;另外一种是被迫型,已经面临这样的情况,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迎难而上。

被迫型的:

我们必须在不舒服的情况下感觉舒服

从不擅长的领域让自己快速适应确实是一件相当具有挑战的事情。还记得我初次踏入汽车领域,对汽车一无所知,对汽车的理解就是代步车而已,什么动力、美观、速度都不重要。因为不喜欢,所以这些通通不care。

汽车的专业名字更是不明觉厉,名字和实物不能准确的对号入座,为此也闹出不少笑话来。日常的英文沟通已经很头痛了,还夹杂了完全不理解的英文专业名词,当下内心就是不舒服,想打退堂鼓。

但是既然我改变不了环境,只能改变自己。既然不会,就可以多学,多问,写文章输出,所以现在回头看来,也没有什么难的。

自愿型的:

有一项研究表明,这些千禧一代希望在她们退休时能从事15种到20 种不同职业。

作为千禧一代的一份子,并不能说目的是为了从事15到20种不同职业,而是在不断地探索自己。

我的一个女生朋友在大学和研究生时期都是主修建筑设计,这说明她在建筑方面投入了8年的时间。毕业后很顺其自然在深圳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做设计师。但是由于移民加拿大,所以不得不中止当前的工作。

开始准备雅思,开始努力学习英文,并且希望可以去加拿大读交互的课程,为此准备英文期间还在读一些交互设计的预备课程。

如今的她已经成功转型成为一名交互设计师,未满30岁就已经有了两个标签,可能在之后的10年、20年,她还会增加其它的标签,这些都是根据时代要求对自己的探索。

在以前,你取得了一份工作,人们就按照这份工作来识别你,直到你退休。事实上还有可能一直到去世之前,人们都会按这份职业来认识你。

这就是上一代人的写照,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何炅的一次专访。何炅在节目中讲:“我为什么不安于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还要挑战音乐,挑战唱歌,因为我不想在去世之后,墓碑上只写着主持人这一个标签,我希望我有多个标签和定义。”何炅就是一个敢于挑战的人。

阿里.德.赫斯,是一名非常敏捷的思考者,担任荷兰皇家壳牌公司战略主管多年,用他的话来讲,“比竞争对手学的更快也许是你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只靠前期的知识积累,人际关系,还需要有应对不同环境,不同时代的学习力。

美国总统川普就是靠着比希拉里善于运用新的社交媒体,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也恰恰说明川普愿意接受新思维的学习力。

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那些在当今世界实现成功的人,就是那些能快速和持续地掌握和应用新知识、新技能的人。

你们知道穷人和富人的区别在哪里吗?

那如何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尼?

1、展望学习之后的各种好处。

2、想象当你能享受这些好处时,身边可能会出现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a、建立实现的时间表。将目标具体化,拆成小目标。

b、想象自己正处在这样的蔚来时光中。

c、描述蔚来可能获得的成功看起来和感觉起来是怎么样的。

d、提取关键事证。比如:成为一个很好兼顾家庭与事业的新时代职业女性。

这里面最推荐一种方式:管理自我对话。

需要四个步骤:识别、记录、再思考、重复。

我们在作出判断前都会在内心仔细思量一番,这个内心的OS决定了你有没有客观的看待事情。

这时如果把内心的OS记录下来,当你再次看到你记下的内容时,这些内心独白的内容看起来更像一些你可以改变的事情,而不太像是属于你个人本性范畴的内容。

记录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记下来更像实际发生的事情,而不像内心的独白,记录消极对话更加有利于你改善它。

杰出的学习者要么从未丢失过这份源自童年的驱动力,要么就是找到了在成年之后重新点燃激情的方法。

进入职场、社会的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保持好奇心似乎是不被认可的,都成为企业的老油条,好奇心也越来越少。如果在成人后依然保留好奇心,是一个难能可贵的美德。

保持好奇心能让你拥有开放的心态,始终保持韧性、怀有希望,勇于面对新事物而不是绕道而行。这就是对当今世界的理想回应。

可以说好奇心是学习的原动力。

即使在最有经验和最专精的领域,我们也还要不断尝试新事物,要回到“菜鸟”状态,重新学习进步,以便更加精于其事。

做一个孜孜不倦的学习者,才能很好应对知识爆炸时代的今天。

《学习力(知识焦虑时代如何升级认知)》读后感(三):工作之后,如何学习有难度的新技能?知道方法,更需要持续!

书评:

这本书的标题和内容不太相符,书中讲的内容并不是围绕知识焦虑时代的认知升级。更准确的说讲的是工作之余,如何再学习一项或几项新技能。

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一个叫ANEW的方法,渴望+中立客观的自我评价+好奇心+从差开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看完也有一定的收获,但是整体来看,还是比较水的。

可信度的问题:书里面讲了一些故事,也经常说引用某项研究。但是中或者书后并没有什么参考文献。而且贯穿整本书的米开朗基罗的案例,也有过分解读的嫌疑。

在具体如何能做到“高效学习”这件事上,给提供了思路,但是并没有新的可参考可落地的方法。道理是对的,但是说的是比较老的观点和老的道理。

建议简单浏览,不建议花太多时间去读。

当然,最后还是感谢作者和译者的分享~

下面为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讲如何学习的书,叫做《学习力:知识焦虑时代,如何认知升级》,讲了一个叫ANEW的学习模型。

总结出ANEW学习模型的,是一个叫艾丽卡·安德森的阿姨,她创办了叫做普林多斯的公司,这个公司的一项重要业务就是陪着大公司的CEO或者是高管一起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这些领导者清晰的看到自己的问题,并且通过训练帮助他们做出改善。

艾丽卡·安德森阿姨,用300页的篇幅,其实就讲了一个ANEW学习模型。其实用一百个字就能说清楚,感觉并没有发挥她在《福布斯》杂志写专栏的文字水平,或者是故意啰嗦,把一篇文章凑成一本书,好得到更多的版税。

用一句话说,ANEW学习模型就是,建立对学习的渴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中立客观的自我评价和永无止境的好奇心,且愿意从差(菜鸟状态)开始。

A:理想——如何激发自己的渴望?

判断你是否是真的想做某件事,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看是否会犯“拖延症”。

比如我跟别人说,我喜欢画画,但只是嘴上说说,一直没有花时间学过。这就说明,我虽然觉得这件事很好玩,但是相比于其他的事情,这件事不是我真正想做的。

看到这你可能会问,有些事我虽然没有做,但是确实很想做啊?这里要区分的是“可能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和“确实想做某件事情的区别”。

比如现在很多人说想学英语、想写书,但是大部分人几年都不会在这个方向做一点点的尝试,只是停留在想想和说上。因为他们只是对英语和写书有一点不冷不热的兴趣,或者是觉得这样做很酷而已。

但是很多事情,我们就是不感兴趣,但是又对于工作或者生活很重要,非学不可,该怎么办呢?有什么方法可以激发内心的渴望么?

艾丽卡·安德森阿姨给出了两个方法,一个是展望学习之后的各种好处;一个是想象当你能享受这些好处时,身边可能会出现的美好世界。

这两种方法看着太抽象?看完还是不知道如何做?别着急,马上为你介绍一个实用的进阶款。

跟着课程销售文案,学习激发学习渴望。这两年的知识付费行业,如火如荼,除了人们的学习意识提升,销售文案也功不可没(暂且不讨论课程质量和割韭菜的问题),好的销售文案甚至可以创造需求。

课程销售文案是如何激发用户学习渴望的?通常会包含几个要素。(前后顺序会根据需求调整)

这项技能很重要;学了之后有很多好处;有哪些起点低的人已经通过这项技能逆袭;投入学习多少天,你也能达到这个目标;通过“往期学员”描述,引导用户想象已经达到目标时的状态。(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可以去在行一点、唯库、千聊等知识付费平台看几篇课程销售文案)

如果我们自己想说服自己去对一个新技能产生渴望,也可以从这几个方向去说服自己。

首先列出学习这项技能的重要性;然后列出学会了这项技能之后有哪些好处;找到几个因为这项技能而如鱼得水甚至是逆袭的名人,作为激励自己的案例;根据自己的情况,预估出自己只要努力多少天,或者是完成哪些步骤就可以彻底学会这个技能;找几个身边的案例,让自己想象自己完成目标时的状态。

N:中立客观的自我评价(Neutral self-awareness)

有几个很常见的现象,决大部分的司机都觉得自己的驾驶水平高于平均驾驶水平;大部分女人都觉得社会上男人出轨率高,但是自己老公不会是出轨的那个;大部分家长都觉得自己家孩子比大部分孩子都好看。以上说的这几个现象都符合“乌比冈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感觉良好。

不只听一个创业者说过类似的话: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有的时候又觉得举步维艰。我们常常很矛盾,一方面是“自我感觉良好”式的迷之自信,一边又是过度的自责和自我否定。

过于自信和过于自卑,很容易造成学习时的落差,都是学习的阻力。如何做到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

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做训练。从内,要管理“自我对话”。

经常会有类似“我没有语言天分,所以英语不好”,“我数学不行,肯定学不会理财”等等,这样的声音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

这些时常出现在脑海里的声音,就是“自我对话”。自我对话有客观公正的,也有带了滤镜的。

想要通过训练让“自我对话”更加公正,需要调动元认知。就是首先要意识到哪些是自我对话,有意识的用第三方的视角去观察,并记录下对于学习目标技能产生阻碍的“自我对话”。

利用客观事实,将带滤镜的“自我对话”,修改成客观中立的内容。比如像前面说的“我没有语言天分,所以英语不好。”找到了客观事实,是我因为不愿意背单词,所以词汇量少,英语水平不高,和天分没关系。那这句自我对话就可以改成,”我不是没有语言天赋,是不愿意在背单词上花时间。我可以通过加大在单词上的投入来改善我的英语水平。”

从外,要找到一个优质的信息源,并且开放心态去聆听反馈。除了调动元认知,让自己更公正客观的对自己下判断,我们还可以借助外力。

找到一个很了解你,希望你好,并且愿意坦诚和你反馈的人,这样的人就是优质的信息源。

很了解你,希望你好,并且还愿意谈成说出你的缺点或不足的人,不算太好找,值得你去好好珍惜。

如果暂时没有,也别灰心,观察自己是不是一遇批评就炸毛,或者是一听到反对意见就不愿意接受?从现在开始,试着在别人说反对意见的时候,先别急着表态,观察自己,在听到别人什么反馈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去辩驳,记录下来,并为这类情况做个“非暴力沟通预案”。

E:永无止境的好奇心(Endless curiosity)

昨天看到一个公号标题,叫《10年没有更新KTV歌单的人要警惕了》,一看就觉得中枪了。

去KTV,在过道里听每个包厢唱什么,大概就能猜出这个包厢人的整体年龄段。因为有个普遍现象:毕业之后不学新歌。

就好像毕业之后,对于流行的新歌就没有好奇心了。这是冰山一角,慢慢的对流行的综艺、流行的剧、流行的科技都不感兴趣了,也就意味着一个人的心老了。

我们现在教父母、教爷爷奶奶用手机、用微信,觉得他们跟不上潮流了。前几年想,自己肯定不会有那么一天。但是现在我还真的没底气了。10后玩的游戏,10后的流行语,还有他们那些光怪陆离,让我觉得猜不透摸不着头脑的喜好,真有些自己变土了的感觉。

前两天在飞机上,听到两只5岁左右的小包子,一路上一直不消停。眨着黑葡萄般的眼睛,问东问西,好像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一会儿,他们飚抖音神曲,从“好嗨呦”到“有钱给你买条街”。这些歌在抖音上也听了几十遍了,但是只会那一句,俩5岁的小包子,能像模像样的唱一段。

一会儿如数家珍的说在泰国都看到了什么,玩到了什么。真是觉得自己去了一趟假泰国。也不得感叹,好奇心真是个好东西,是学习的大杀器。

怎么培养自己的好奇心?这个相信你比我在行。不管是从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是把自我对话模式改成好奇心宝宝的状态,都是很好的选择。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假装自己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在生活中进行角色扮演,揣摩充满好奇心的人,遇到新技能是怎样的态度,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W:愿意从差开始(Willingness to be bad first)

容易火的产品,大多有一个特征,入门门槛低。比如说抖音,操作很简单,点开APP上下滑动,就可以看视频;前些年流行的植物大战僵尸、偷菜、开心消消乐、愤怒的小鸟等游戏,也都具备这样的特征。

在用户体验的经典图书《Don’t make me think》(《点石成金》)中,有一条可用性第一原理,说的就是“别让我思考”,降低用户的认知门槛。

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呢?因为人有一个天性,对于难(包括麻烦)事物的排斥。这也是学习新事物的一大阻碍。

特别是工作了几年之后,在一些技能方面已经有了积累的人,往往更愿意去按照以往的经验去处理新遇到的问题。就像米缸里的老鼠,因为米缸里的米吃着很容易,到外面去还会遇到困难和阻碍,所以就更容易留在米缸,直到坐吃山空。

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有“偶像包袱”,不好意思犯错,也不能接受自己做的不够好。

这些都是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阻碍。如何战胜“畏难”这个人类的天性呢?

用成长型人的视角,来对待遇到的难题。承认自己现在做的不好,在这个领域还是个菜鸟,但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这项技能。

小结:

艾丽卡·安德森阿姨,告诉我们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势不可挡。面对这种趋势,就要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想要学习到新的技能,需要用到ANEW学习模型就是,建立对学习的渴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中立客观的自我评价和永无止境的好奇心,且愿意从差(菜鸟状态)开始。

刚过完春节(往事清零,2019又是一条好汉),又可以列新年计划和小目标了。可以把ANEW贴在办公桌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好奇心、学习欲,真诚地对待自己。

点击查看完整版思维导图

金句:

我们总把自己说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首先,当人们在一开始学习新东西时,通常表现的比较差;其次,假以时日,我们每个人都有在几乎所有事情上获得长足进步的能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