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读后感锦集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读后感锦集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是一本由卡尔•曼海姆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4.00元,页数:41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读后感(一):读不下去,谈谈翻译...

译者多年致力于知识社会学著作的翻译,如此之多的著作,每本都不算薄,可见译者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虽然社会接受度不是很高,但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话说回来,不得不说的是,译者的“硬译”风格实在是非常让人挠头,单就与原文的忠实度来说,几本译著都算不上有多少“错误”。但是,如果中译著里充斥着各种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读起来诘屈聱牙、还不如英文好懂的句子,那翻译的意义何在呢?

就这本《意识形态和乌托邦》来说,目前可见的中译本没有堪称“出色”的,而霍先生的译本也实在好不了太多,读起来处处阻滞,打个比方来说,就像在用一支下水不畅的笔写字,每写几笔就画不出来了,真想把笔给掰了。

拿第一章第一节来说:

开篇第一句译文就啰嗦得很:“本书所涉及的是关于人们实际上是如何思考的问题”,句子中的“关于”一词和“上是”两个字都是废话。

紧接着下一句,“这些研究的目的不是调查思维过程。。。”,这里的英文investigate显然不能硬译成“调查”,曼海姆这本书不是去“调查”什么问题,而是去“研究”问题。

下面一段:“他们所考虑的主要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哲学史,或者说是诸如数学抑或物理学这样一些非常特殊的知识领域”,逗号后面的话看上去缺个脑袋,“哲学史或知识领域”这种表达是什么意思呢?原文的意思其实就是“哲学、数学或物理学的历史”。

翻过来第2页第1段,“应当把我们用来作出那些至关重要的决策、把我们试图用来诊断和引导我们的政治命运和社会命运的那些思想方法依然处于未经识别——并且因此无法进行理智性控制和自我批判——的状态,看作是我们的时代所具有的反常现象之一”,这个长句子别说能把读者看晕,其实译者自己已经说晕了。句子的主体结构是“应当把XX状态看作是一种反常现象”,什么状态呢,就是“一些思想方法依然未被识别的状态”,什么思想方法呢,就是“帮助我们做出重要决策、引导我们的政治命运和社会命运的思想方法”。那么好了,就算咱们尽量保持这个中文长句不动,继续使用那些硬译的词组,保留那两个不在一个层次的、极易造成误导的“那些”一词,那顿号后面的那个“把”字是不是也该删掉呢?

再下面一句,“现代人比人类在以往社会中”,这话说得也很蛋疼,很显然应改成 “现代人比以往社会中的人类”。

再下面一句,“我们却不应当仅仅通过运用逻辑分析来理解这种所谓前科学的不精确的思想方式(自相矛盾的是,当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不得不作出实际决策的时候,他们也会使用这种思想方式)”,这句话看似没有译错,只不过调整了一下语序,但实际也给阅读造成了困难。原文的意思是,“这种思想方式被视为前科学的、不精确的,但矛盾的是,那些追求精确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在日常生活中也使用这种思想方式。(可见)对这种思想方式不能只做逻辑分析”。按照中译本的语序,曼海姆先下了个判断,然后又提出“自相矛盾的是”,这就给读者增加了额外负担,到底谁跟谁自相矛盾?把这个问题琢磨清楚,再回头看句子的意思,才能搞明白意思。

本来想把第一节写完,但才三段就写饿了,就到这吧。。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读后感(二):【转】姚大志:从意识形态理论到知识社会学——曼海姆哲学的实质和意义

【出版日期】1992-05-30

【摘要】知识的基础是什么?西方哲学一直从理论的和理性的立场来说明,曼海姆则独辟蹊径,试图从生存和社会的角度来理解知识。他主张“思想的社会和存在的决定”,认为“超理论的因素”,对知识特别是社会历史知识具有决定意义,它不仅影响了认识过程,而且还渗透于规范整个认识的观点之中。这样,通过把“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的原则由历史观导入认识论,传统的意识形态理论变成了知识社会学,并为现代认识论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刊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读后感(三):【无题】

一处翻译问题:

出现在p84和p98页的【选代性】的表达实在是摸不着头脑,查完英文对应的表达“alternative mode of approach”,诶,还以为是多么玄奥的意思,直接翻译成“可替代”多好。T_T

以下是充满了寻章摘句式的一些混杂原文摘抄及我的阅读感想的大杂烩:

第一章 对问题的初步探讨

第一节提出本书希望达到的目的:用一种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努力拟出一种适当的、可以用来描述和分析思想类型及其变化的路径。 研究对象:处于某种历史——社会情境的具体背景之中的思想

在第二节还考察了一个新“阶级”知识界如何在社会发生垂直流动后,打破世界观被垄断的原状成为取代神职人员的新的知识守门人。但是受各种因素制约这些知识界人士又可能变现出两种不太好的倾向:思维走向“经院哲学”和行动回避冲突——“学究气”。

第三节 阐述了哲学的认识论对基督教创世说的挑战,还提到了尼采的怨恨理论

【历史和生活所具有的意义就包含在它们的生成过程和它们的流动之中。】

曼海姆认为,社会学应该关注群体生活脉络而非个体层面的发生与意义。反对一种【原生本性】和【基因遗传】的解释

这句话阐述的就是这种关注群体生活脉络的取向:【知识从一开始就是群体生活所具有的一个合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都运用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活动和共同的克服困难的过程组成的框架来展示他的知识。】

第四节发现了不论是意识形态还是乌托邦都有可能成为政治博弈中互相揭发、质疑对手的关键‘杀手锏’

p43

还顺带谈了一下社会科学的主要命题----对情境的诊断

【知识社会学是对人们可以在社会生活之中发现的、作为一种模糊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而存在的怀疑的系统化】

知识社会学的目标;1、提炼、完善对意义的分析;2、完善研究技术,注重社会结构、网络。

第二章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意识形态有两种独特、可互相分离的意义;特定的意义和总体性的意义。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层次应该落在群体的整体意识形态层面上。

意识形态的考据; 直接先驱-人们对对手的怀疑与不信任。培根【偶像理论】;马基雅维利【文艺复兴时期宫廷话语与广场话语的差异】

促成总体性意识形态出现的因素;1、意识哲学 客观世界-schema-意识的主体;2、黑格尔、历史学派 时代精神Zeitgeist、历史发展

ps:知识社会学与观念史的差别=知识社会学并不是把各种观念都回溯到遥远的原型上去。

“所有的东西都已经被说过了,任何一种东西都还没有被说过。”

曼海姆也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接续了Hegel的工作,用经验的方法整合各种分散意义的联系

意识形态这个词本身不具有内在的本体论方面的意义。比方说,拿破仑所批评的意识形态专家;无产阶级将其作为一种反对支配的武器;同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也可以将其作为武器。

提出一个问题----什么东西构成可靠的知识?

关于【虚假意识】的来源----一种理论在某种既定的情境中运用的概念和范畴,被人们不加调整地接受,那么便蜕化成各种意识形态。

知识社会学的目标2(提了好多目标了)----把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中的危机当做一种情境来看待。

第三章 科学的政治学前景

韦伯他弟-阿尔弗雷德·韦伯说,漂泊不定的,相对而言不具有多少阶级色彩的阶层【自由漂浮的知识界】

知识分子是一个阶层吗?

【虽然由于所有知识分子群体都经过了极度的分化,因而我们不能认为他们是同一个阶级,但是在他们之间却存在着某种发挥统一作用的社会学纽带----教育(Bildung),它以某种引人注目的方式使这些群体联结到一起】

【浪漫主义所代表的是现代的反潮流,这种潮流曾经在德国----即使就政治领域而言也是如此----发动了对资产阶级的理性主义世界观的反击】

摆脱主观性的知识,是在世界观的影响下获取的

【世界观并不一定是某种错误的根源,反而时常会为人们接近在其他情况下无法接近的知识领域提供途径】

第四章 乌托邦心态

拉马丁----各种乌托邦通常都只不过是早产的真理而已

不打了。。。打字太累

第五章 知识社会学

。。。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