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学意识形态》读后感100字

《美学意识形态》读后感100字

《美学意识形态》是一本由[英]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学意识形态》读后感(一):从意识形态角度看美学

读这样的著作,无疑是对读者自己理论思维能力的一种挑战。如果没有对美学理论相关知识的积累,阅读这样的书籍几乎是在看天书啦!

虽然伊格尔顿自己声称这本《美学意识形态》不是一本美学史著作,因此本书中没有论及很多重要的美学家。但是在我看来,我们读者仍然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近现代的美学思想史,作者从解读夏夫兹博里、休谟、伯克的有关美学思想一直到当代的法国著名哲学家福柯和利奥塔的美学思想。作者试图在美学范畴内找到一条通向现代欧洲思想某些中心问题的道路,以便从那个特定的角度出发,弄清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政治、伦理问题。可见作者是想通过美学发展的线索, 来书写不同时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历史。从中可见作者的理论野心是不小的。伊格尔顿的美学是把美学自身作为研究分析的对象,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元美学。

美学(Aesthetics)这个词是亚历山大•鲍姆加通开始为大家所熟知的。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感觉学”或者“知觉学”。对美学的看法,历史上可谓是众说纷纭。比如席勒把美学理解为粗俗的感觉和崇高的理性之间的枢纽或者说过渡阶段;而黑格尔把美学理解为美的艺术的哲学;而鲍姆加登是把美学理解为与更加崇高的概念思想领域相比照的人类的全部知觉和感觉领域;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克尔凯郭尔也认为美学不是艺术,而是感性经验生机勃勃的全部领域,即产生出有意义的文化产品之前的日常生活现象;而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则认为美是不可言说的东西,对美人们应该保持沉默等。在这本书中,作者对种种哲学大家对美学的不同理解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在作者看来,美学不是美和美的规律的理论,也不是关于艺术的理论,而是关于人的理想以及人的现实生活的理论。作者把美学问题引入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它把美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来对待。在这本书中,作者揭示了美学意识形态的必然性、矛盾性和它的内在规律性,并探讨了美学意识形态的经济政治根源。

在这本书中,伊格尔顿提出了“美学是一种有关身体的话语”的观点。在书中,他比较强调审美活动的感性因素。他把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作为现代社会中三个最伟大的美学家。伊格尔顿对“身体”这个词语特别重视。马克思是劳动的身体,尼采是权力的身体,弗洛伊德是欲望的身体。在伊格尔顿看来,马克思主义的目标就是恢复身体上被掠夺走的力量,如何才能实现?只有推翻私有制才能实现。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颇给人启迪。

《美学意识形态》读后感(二):如何面对你的身体

不是伊格尔顿的讲稿、赋格对位的把握、或眼前正在写下的文字,我在追寻伊格尔顿的经验中,更多的结果是峰回路转,眼前出现一堵墙为止,这种“为止”意味着追寻的无效,猎物对回答的拒绝。面临肌肉紧张的同时,它们也在背后合唱出弹簧张力的衰老。

有人说拿到伊格尔顿的书,会面临着两种结果,“欲撕书而不舍,欲读书而犯困。常常是晦涩的用典中夹裹着机巧隽永的警句,漂亮的华章后藏着自相矛盾的论点”,他以笔下的精巧构思逗引我们前行,刹那间意味领悟了上帝晦涩的旨意。又在祷告之时滑下一道线,咻然体会到所谓捕捉到的猎物并不真实可靠,指尖的星辰拥有着更高的指涉。

《美学意识形态》以伊格尔顿擅长的“走马灯”方式,对20世纪西方美学理论大师进行了梳理和批判,勾起内心的孤独和乡愁,正如地域主义“所发展的事实上是种怀旧和记忆的建筑,观者在这种建筑面前所体验到的是一种近乎幻觉的对过去的参与。”。这是否也是一种地方史的写作?每一位作家都将重新思考如何面对思的身体,以及身体的地域。如何重新构建属于你的谱系,让你的前人有效,并在打磨之下,绽放出灼灼光辉?或者说,不是伊格尔顿的乡愁,而是他的思辨、铅笔或讲稿,他对基本观点的牢牢把握,捏造简化图景,与清澈的思想,语言的控制感,构成了他对20世纪西方美学的参与。

从广义来说,任何思考方式衍生的环境和地点,周边景致都决定了思考的地域性。你如何处理你思的身体,如何处理自己的这种空间关系也决定了你如何去端详上班下班生活的美感。不是你面对的夏夫兹博里、休谟和伯克及所感知的生产关系生产力,也不是倾听周遭声音中央空调通道咝咝声、卡车的沉闷声、楼上办公室的模糊说话声、邻桌的柯蒂键盘声,这种声音圈出了你的音域,却也更多忽略了对这种嗓音的使用。比如哲学和政府公文的叙述人称无一例外是第一人称复数或第三人称。因为第一人称单数写出来的往往富于超验主义色彩,第二人称只是亲切的对话和书信,或者尖刻的论战。“我们”往往代表了常识和沉稳的语气,虽然我在读伊格尔顿作品的时候,并不能清晰感知“我们”已经知道的知识。

伊格尔顿说,美学是从理性管理感性这一观点出发产生出来的。从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到狄尔泰的直感、尼采的权力意志、梅洛-庞蒂的身体图式、福柯的规训和惩罚,美学正是对身体的处理方式,也就是如何面对、对待和处理身体。

在昏昏欲睡时,如果嗅过《美学意识形态》周围的气息,我的头脑是否因此清醒?在这种传达之后,伊格尔顿最终留在我皮肤上的是什么。我把它放回书架上去,打开餐厅的门,踩过地毯走向书架,我想我可能很久不再触摸它。它的下一次被翻开,并不能与这一次连接,那将重新变成新的一天。于是,我更加怀念这一念头,以及这一生念的身体,这是日常生活中应该提防的。(玟涛 2014年5月25日)

《美学意识形态》读后感(三):美学与意识形态

对于长期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一学子来说,首先看到这样的话就觉得新鲜刺激:“似乎有理由认为,对于美学的探索,以唯心主义为其特征的德国思想模式是比法国的理性主义或英国的经验主义更令人容易接受的中介。”而发展似乎总与技术相关。最近读了海德格尔有关技术的话语,再来读梁漱溟的书,竟然感觉出浅来了,我知道有某种误读的成份在里面,我还需要进一步来完成这些阅读,做一个这方面合格的读者。所以这本厚重的书很可以帮助我来完成这一点。看到作者说这本书有可能“马克思主义化”,对于以前反感“唯物主义”的我来说,可能马上就会失去兴趣,但后来慢慢怯除偏见后,才知道我所信仰的基督教其实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很相通之处,但要得出这一点,我确实得培养出某种非主义的质疑精神。作者在本书的宗旨也是通过美学的中介把身体的观念与国家、阶级矛看和生产方式联系起来,所以这种研究实际上是远离阶级政治与后阶级政治的。在西方,人们曾高谈自由,为自由而战,而作者则认为“解放过程中最为棘手之事是从自身中解放自己。”格外吸引人的是作者试图把尼采与王尔德、叶芝,弗洛伊德与乔伊斯,叔本华与阿多诺以及萨缪尔•贝克特,把海德格尔与约翰•辛格以及西玛斯•汉内联系起来的企图。

作者一提到美学,就认为美学就是身体对哲学的反叛,是身体对理论专制的长期而无言的反叛的结果。因为理性“除自身概念之外,便一无所知。”但是感性却必须产生于高贵的理性,“理性必须找到直接深入感觉世界的方式,又必须不危及自身的绝对力量。”这些都是我所读到的对感性与理性的关系的最深刻认识。为此作者把美学比喻为女性,从我一贯的观点来看,我认为这个世界缺少一种女性美,而美学正是用来弥补这一点的。而对于安东尼葛兰西说“弗洛伊德”是位“空想家”的结论,我恰恰有相反的认识,我以为弗洛伊德缺少幻想,他倾向于现代科学精神,让心理学远离了神秘主义,从而建立起现代精神病科学的基础。

记得当初研究王尔德的时候,对于美学主要就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来谈,现实主义认为是生活决定艺术,而唯美主义则认为是艺术决定生活,而作者告诉我们18世纪“美学”的术语开始强化的是物质与非物质之间,事物与思想、感觉与观念之间的区别,甚至是关注人类最粗俗、最可触知的方面,作者着重在第一章分析了现代美学之父鲍姆加登对美学世界的解放,虽然他说他不过是把感性变成了理性的殖民地而已。当作者说到多鲍姆加登到现象学美学的迂回过程,是一个“带有智慧的大问题,而且还需聋、哑、盲齐备。”这让人想到中国道家的“绝圣弃智”,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呢。

我曾说自己不懂政治,也不想参与,但何曾想到政治可以通过主体的内心起作用,甚至起到政治解释的作用:“自由与同情、想象和肉体感情都极力使人们在强制性的理性主义话语中听到自己的声音。”而其中起真正的解放作用的竟然是审美。作者之所以支持美学,是因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共鸣不是因为道德方面的强求与意识形态方面的说教,而是因为某种普遍共同的感觉,试图对感觉在理性的殿堂里所受到的歧视进行批判与正名。而“社会凝聚力”也是因为“道德感”让我们以敏税的感觉去体验的结果。而且一直将审美与政治结合得如此紧密而不可分,认为美只是凭借身体实施的政治秩序,只是政治秩序刺激眼睛、激荡心灵的方式,这种观点我是第一次接触到。乐善好施的确能给人以美与愉悦的感受,虽然没有将它形成一种理论,但人人做了以后都能感觉得到,这也是我发现身边与人为善的人往往气定神闲、神彩飞扬一样,但就是人们自己知道这种联系,愿意时时行善的人仍然为数不多,可见这不过是一种理论而已,对于人性来说会不会显得过于肤浅?

一个过于理性的人往往缺少同情心,会不会是因为象作者所说,想象比感觉更脆弱,但比理性更坚韧?理性只会使他将他人的现实性当作一种思辨的虚构,而无法靠直接的身体经验来接近他人,也不会象想象一样对他人获得一种感同身受推己及人的感觉?以前总以为一个社会或国家里面的人民之所以达不到理想的状态,是因为政治制度不合理的缘故,这也有其道理,但也有人认为是人民缺乏信仰之故,但不管是哪种原因,重要的都是从内部改造人类的失败,作者认为重要的是“传达主体的细腻感情的过程与传达身体对不是法律的法律的最微妙的反应过程。”

我以前曾认为中国最缺乏一种女性化的东西,全部为阳刚所代替,而本书则认为虽然女性的审美化令人惊讶,但其“男性的”对立面同样充满问题。“女性化的情感就为良心和心灵之光之类的具有阳刚之气的绝对主义所取代。”读到这里,我认为自己对于什么样的表现属于女性化,以及哪种是一种阳刚之气,需要进一步的思索。作者认为优美是一种女性气质,而崇高则是男性的,前者让人产生爱,而后者让人产生敬仰。所以女性因此审美性而被排斥于道德与真理之外,而权威因为需要可爱性,所以既不能有女性特征,又需要女性特征。由此我喜欢作者对美学的定位:“美学中存在着富于同情心的交流这种理想,存在首利他主义和自然情感的理想,与此相伴的是对自我快乐的个体的信仰,这表现了对统治阶级的理性主义的反抗。”美学的这些特征都类似于一种女性特征。作者很理性地将风俗与感性这些美学特征与道德联系起来,这是对唯美主义的一种反拨。他认为风俗与感性屈从于冰冷的理性批判时,自我利益便压倒道德观念。

我们一贯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作者却说,这个世界的客体是为我们的领悟能力而设计的,世界是为人的审美而存在的,这多么象俄罗斯诗人布罗茨基所说,诗与诗人的关系是诗在寻找诗人,诗寻找到合适的诗人,就面世了。而莫扎特的艺术也是因为它本来就在,只是让天才莫扎特发现了它,所以艺术的灵感是需要等待和机缘的。作者认为崇高是一种反美,但我记得在朗吉努斯的《论崇高》里是把崇高当成一种美的,而作者认为在崇高里,道德被“审美化”为情感,但这种情感贬低感觉,所以也是“反美学”的。

叔本华解释了为什么我不喜欢社交的原因,就是社交就是人们之间无爱的交往。我们过着悲剧的生活,但却只有着喜剧的意义,那就是无聊,怪不得叔本华以悲观广为人知。叔本华的“意志”如果解释为欲望,其理论其实是很容易接受的,甚至都可以与中国道家思想联系起来。而我们总是一再褒扬超然与独立,一般人会认为超然与同情相对立,而叔本华认为,恰恰是超然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同情,因为他们才能保持非功利的审美和移情。

在论述海德格尔的一章,作者将海德格尔与康德的联系阐述出来: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直觉式理解的可能,人们才可能对它加以把握,所以在这种意义上回到了康德的审美惊愕,把世界看成一种可以总体把握的事物,而海德格尔则将这种美学变成了一种本体论,而认为此在是与周围世界息息相关的人类生存的不断定位。这似乎与爱因斯坦的理论也有着某种联系,即不认为周围所有的客体都已经完全固定,客体与主体是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的,即使古典物理学认为的固定的质量也与速度都有关系。所以海德格尔对康德的批判也是认为他缺乏审美眼光,因为康德不愿意承认想象力作为理性本身的基础是极为低贱的。而似乎与前述矛盾的是,海德格尔是希望以一种无功利的心态将客体即存在还原为它本身,而非想象力将世界变成一种审美的对象。此在与世界的关系是此在作为一种揭示性力量置入事物内部,这就是存在。事物等待着被此在发现,又随时防止此在对它们的控制。

作者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公共领域的非人性化进行了批判,认为它完全真实地暗中破坏了关于自由、个体自主的资产阶级概念;而海德格尔是不同意改变“芸芸众生”的强烈内向信仰的主体,这也是我一直在观察并得出的结论,每一个人必须要经历一个“内向性”阶段,即向内发展、开拓内心世界的阶段,他的生命才有可能真正走向成熟,这也是为什么我发现伟大的诗人或文学家(如纳博科夫)都是内向型人,一个人不管在征服外部世界方面有多么的有力量和天赋,他没有经历过内向阶级,就永远不能获取一个强大的内心,不知道海德格尔赞成内向信仰的原因是不是相同。对于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让我想起一部震撼人心的片子叫《上帝保佑美国》,两个对美国异化社会强烈不满的理想主义者,也可以说是唐吉诃德竟然用枪声捍卫了他们心中的纯洁和理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