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柏杨曰:资治通鉴精华版》读后感摘抄

《柏杨曰:资治通鉴精华版》读后感摘抄

《柏杨曰:资治通鉴精华版》是一本由柏杨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19,页数:16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柏杨曰:资治通鉴精华版》读后感(一):当阅读成为等待和相遇……

年岁渐长,阅读却没有像伴侣一样相随和久长,因为年岁而增加。相反,失记和阅读的疲劳,会因为年长而充盈。因此,阅读在年长中成了等待和相遇,成了等待之相遇。

恰如我对历史的好奇和探究,求而不得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常态。

那些枝枝蔓蔓,那些横叉竖交,那些令人有着无数联想,又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的,遥远的历史亦真亦幻,却又如柏杨先生说的“就像男生找再好看的女生谈恋爱,也不想总是磕磕绊绊地让中间人传话,而想直接而顺畅地与女生交流”。

文言便成了这中间人的角色,自幼虽在课堂上学得一二文言之用法,然面对浩瀚古籍,我的文言功底只能比作杯水车薪。

老师只教会了我如何背诵,从未讲过这文言事实背后的脉络。背诵的课文早已忘记,但只言片语总会在脑海中留下痕迹,偶然用到,如炫耀一般献出那点“库存”却禁不住一而再再而三地询问。

汗颜后的愧疚和无奈总是如影随形,然文言也恰似一根藤蔓,根深蒂固,让人无从跨越。

先贤大儒,著作等身。翘首者却以《资治通鉴》《史记》为最。

彪炳千秋,映照日月,我想算不得言辞过过。

读,却又如鲠在喉,难以下咽。

于是搜索白话文来以饲我盼,可惜,版本众多,却又缺缺众多。

读成故事,固然是好,但背后深意,甚难知晓。

也许感动于我的冥冥之念,《柏杨曰》出现在案牍之上。

《柏杨曰》是柏杨本人从72册《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中精选862则,耗费五年时间编撰而成。

堪称《柏杨白话版》的精华版。

掩卷闭目,一声感叹,论史原来可以是这样的:一事一议,角度新颖,语言优美,引人入胜,如见地的钻石是可以摊在广场的水泥地面上,一面沾着尘世的灰土,一面又闪着灵思的光彩给人悦目养心的。

柏杨论史,一向以人性为本,藐视权力,向往自由,激情与理性兼存,思想与文字并美。《柏杨曰》是《资治通鉴》最精彩的故事、最精彩的人物加上柏杨最精彩的解读与分析。那些草芥,枯骨背后的真谛一如皇帝的衣服晾晒在柳架草绳上,使得那几乎所有的故事都用上卸妆水,脱去了脂粉的覆盖而一览无余于世人面前。

《柏杨曰》一书的史料运用独到,比教科书呈现了更多的历史真相,比传奇小说蕴涵更多人文关怀,可谓是一部“现代视角下的中国历史启示录”。

柏杨写作的历史观:乃以人为历史的出发点,所有的一切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历史也是如此,离开人谈历史,正所谓空中楼阁!

又因为主要写人,自然生动有趣,让人手不释卷!而柏杨对“本来”的还原,也因此如同凡·高使用的“点画”技巧一样,一点一滴地集结起来,恢复了那段历史的尘封之卷。

白话二字终是书之亮点。因为是白话这套书便如一套长卷,像戈雅的不朽之作《黑色绘画》那样的文学卷宗,使人类的历史,在柏杨的笔下,得到了最为恰切的文学叙述。这也就再一次证明了当“还原”成为艺术的境界时,“还原”就有着无可比拟的力量;也再一次证明了柏杨罕见的笔力、功力和文学造诣。

《柏杨曰》缩短了我与历史的的时间跨度和难度!

《柏杨曰》如果仅仅停留在“还原”上,那么,这部作品就不会有博大的魂灵和文学精神的深邃内核。也许是柏杨的命运和身份,注定了他的写作一以贯之的对人和人性不断的苛求与探索,从而透过凡常而人性的视镜去传递暖意和博爱的神圣与伟大。

于我成为历史上的“盲点”纷纷扰扰,怎一个乱字了得的历史,在柏杨的笔下被厘清,而通透。串联后的历史爆发出自身无与伦比的魅力,原来历史可以是如此的异彩纷呈!

一方面是不为君王唱赞歌的执拗,一方面是只为百姓说实话的激昂,《柏杨曰》使《资治通鉴》成为光明中的黑暗和寒冷中人性炉火的映照。而《柏杨曰》不是写给那些渴求传奇故事的读者的。这是一部再一次证明作家的心有多大,作品就有多大的作品,证明作家的灵魂有多么温暖,他的作品就可以发出多少光热、照亮多少黑暗的作品。

《柏杨曰:资治通鉴精华版》读后感(二):敢与司马光叫板,总要有点脾气!

我们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相信不用多说。 但是读书是为了“用”的,如何读,是方法;怎么看,则是态度。 柏杨老先生用自己的态度展示给读书人一种方法,虽不是放之四海的标准,但依旧可以参透些治学的门道。

这套《柏杨曰:资治通鉴精化版》放大了说,有两个作者。一个是宋代治史的司马光,他完成了“往事”的纪录与整理工作,另一个就是当代作家柏杨先生,他对这套经典进行了批判的继承。读书了解作者是必要的,司马光同王安石在当时一个主守一个主变,最后后者得势权倾朝野,前者失势安心著书。而这个“守”字,也无疑体现在他著作的每一个角落。并不能简单的全部接受或拒之门外。要因时因事,因地因人。可见古人的自身局限性并不能给今人留下按图索骥的成功秘笈,只有就事论事的唯物主义,且也因作者自身的偏颇而可能产生不易察觉的潜移默化,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柏杨先生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在这套精化版里,柏杨先生几乎是从头骂到尾的,用词也不求华藻,直抒胸臆就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态度,明显的,这是真正作者性的体现,而并非那种堆积各种论点成为一个万能公式的百科书。但也因此,我们更要寻这“骂”背后的源泉所在,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让他有感而发。是对现实的关注,衍化出对过往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所以说一部书籍,到底应该是客观为主还是主观倾向呢?这也是读书之前需要自己回答的问题,只有非可变的,才需要客观。而这个客观,又是主观下的客观,就像柏杨先生十分看不上司马光称呼赵匡胤为“祖”,这种媚上的态度,确实是当时的现状,也确实不是今天应该支持的,不然我们又会把人类的进步往后倒,令多少人为“自由”的牺牲付诸东流。当然,主观者也都倾向于自己是客观的,只是历史是一直在变化着,永远会有新的证据被发现,所以历史不要求被完美的背诵,而在于我们要知来处。

但柏杨先生就全对吗?当然不能这样说。只是他尽量做到了自己的主观,而这主观背后却又有他所涉猎的所有客观事实作为根基,反而找不到纰漏。甚至还因为新的声音,而开阔了原有的视野,这是好事,但仍要警觉。警觉我们作为学习者对于书籍的态度,就像柏杨先生点评《资治通鉴》,我们亦要辩证的看柏杨先生的评价。时过境迁之后,总有一些,与时宜的不同。

但并不会因此而影响本书的价值,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本批评集,其实更多是学习批评的理论,不为了批评而批评,反而是能在承认其优点的前提下亦展示其缺点,或在质疑其弊病时仍肯定其闪光点,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但凡看一本书,非以这样的精神,不足以成就自我。 所以,在这套精化版中,柏杨先生没有为了讨好读者而限制自己,有时是长篇的原文释义后只给一两句的评语,有时却是一两行的原文下用了三四页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作者都是有感而发(弱感少发,无感不发),不以怪力乱神而取胜。而一些形容词,俗到极致,甚至有当街对骂之相,但是就在这热闹中,穿越了古今,形成了对话。

还必须称道的是这书的装帧,用俗了的高大上似乎很恰当,方正的设计,典雅的黑底,行文中舒服的排版,都令看书的乐趣不仅仅在看,而跃升至欣赏。每一页大量的留白,除了是设计上的特色之外,我想还是鼓励读者做自己的分析与评价吧,不管你说司马光也好,说柏杨也罢,真正读书到最后,都是你的,为“读者曰”,那才是这套书价值的终极体现。

而望而生畏,以大部头为纲,不敢质疑,不做分辨,全盘接受,书反而成了印满规范铅字的纸张,作者反而成了营造刻板读者的工具,实在是错、错、错呀! 释卷后,学会了大胆,然后才是愈加小心,因为你知道的越多,影响就越广,对何以为对,错何以为错,都要悉心求证,非为了哗众而取宠,也不要信口而开河。

三本书,置于案头,陪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每日翻一段历史,对照一番古今,抒发一些态度,慢慢形成了自我的文化体系,要谨慎,也要独立,要开明,亦要主观。虽只身为历史的过客,也不会被历史所左右,而是清则清,明必明! 小的目标,有一天,我定要把字涂满,把书翻烂。 有一天,我定要鲜衣怒马,不负韶华!

《柏杨曰:资治通鉴精华版》读后感(三):敢与司马光叫板,总要有点脾气!

我们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相信不用多说。 但是读书是为了“用”的,如何读,是方法;怎么看,则是态度。 柏杨老先生用自己的态度展示给读书人一种方法,虽不是放之四海的标准,但依旧可以参透些治学的门道。

这套《柏杨曰:资治通鉴精化版》放大了说,有两个作者。一个是宋代治史的司马光,他完成了“往事”的纪录与整理工作,另一个就是当代作家柏杨先生,他对这套经典进行了批判的继承。读书了解作者是必要的,司马光同王安石在当时一个主守一个主变,最后后者得势权倾朝野,前者失势安心著书。而这个“守”字,也无疑体现在他著作的每一个角落。并不能简单的全部接受或拒之门外。要因时因事,因地因人。可见古人的自身局限性并不能给今人留下按图索骥的成功秘笈,只有就事论事的唯物主义,且也因作者自身的偏颇而可能产生不易察觉的潜移默化,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柏杨先生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在这套精化版里,柏杨先生几乎是从头骂到尾的,用词也不求华藻,直抒胸臆就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态度,明显的,这是真正作者性的体现,而并非那种堆积各种论点成为一个万能公式的百科书。但也因此,我们更要寻这“骂”背后的源泉所在,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让他有感而发。是对现实的关注,衍化出对过往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所以说一部书籍,到底应该是客观为主还是主观倾向呢?这也是读书之前需要自己回答的问题,只有非可变的,才需要客观。而这个客观,又是主观下的客观,就像柏杨先生十分看不上司马光称呼赵匡胤为“祖”,这种媚上的态度,确实是当时的现状,也确实不是今天应该支持的,不然我们又会把人类的进步往后倒,令多少人为“自由”的牺牲付诸东流。当然,主观者也都倾向于自己是客观的,只是历史是一直在变化着,永远会有新的证据被发现,所以历史不要求被完美的背诵,而在于我们要知来处。

但柏杨先生就全对吗?当然不能这样说。只是他尽量做到了自己的主观,而这主观背后却又有他所涉猎的所有客观事实作为根基,反而找不到纰漏。甚至还因为新的声音,而开阔了原有的视野,这是好事,但仍要警觉。警觉我们作为学习者对于书籍的态度,就像柏杨先生点评《资治通鉴》,我们亦要辩证的看柏杨先生的评价。时过境迁之后,总有一些,与时宜的不同。

但并不会因此而影响本书的价值,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本批评集,其实更多是学习批评的理论,不为了批评而批评,反而是能在承认其优点的前提下亦展示其缺点,或在质疑其弊病时仍肯定其闪光点,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但凡看一本书,非以这样的精神,不足以成就自我。 所以,在这套精化版中,柏杨先生没有为了讨好读者而限制自己,有时是长篇的原文释义后只给一两句的评语,有时却是一两行的原文下用了三四页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作者都是有感而发(弱感少发,无感不发),不以怪力乱神而取胜。而一些形容词,俗到极致,甚至有当街对骂之相,但是就在这热闹中,穿越了古今,形成了对话。

还必须称道的是这书的装帧,用俗了的高大上似乎很恰当,方正的设计,典雅的黑底,行文中舒服的排版,都令看书的乐趣不仅仅在看,而跃升至欣赏。每一页大量的留白,除了是设计上的特色之外,我想还是鼓励读者做自己的分析与评价吧,不管你说司马光也好,说柏杨也罢,真正读书到最后,都是你的,为“读者曰”,那才是这套书价值的终极体现。

而望而生畏,以大部头为纲,不敢质疑,不做分辨,全盘接受,书反而成了印满规范铅字的纸张,作者反而成了营造刻板读者的工具,实在是错、错、错呀! 释卷后,学会了大胆,然后才是愈加小心,因为你知道的越多,影响就越广,对何以为对,错何以为错,都要悉心求证,非为了哗众而取宠,也不要信口而开河。

三本书,置于案头,陪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每日翻一段历史,对照一番古今,抒发一些态度,慢慢形成了自我的文化体系,要谨慎,也要独立,要开明,亦要主观。虽只身为历史的过客,也不会被历史所左右,而是清则清,明必明! 小的目标,有一天,我定要把字涂满,把书翻烂。 有一天,我定要鲜衣怒马,不负韶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