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曼德拉传》读后感摘抄

《曼德拉传》读后感摘抄

《曼德拉传》是一本由[美]查伦•史密斯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4-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曼德拉传》读后感(一):摘引

我们必须继续进行斗争,让《自由宪章》所赋予我们的精神——南非属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无论黑人白人,政府只能拥有符合全体人民意愿的权力——更有生命力。但是,我们继续为之奋斗的民族和解不能建立在维护和延续白人享有特权而黑人权利被剥夺的旧秩序基础之上。

真正的和解并不在于仅仅忘记过去,不在于黑人的宽宏大量,不在于一方面黑人理解白人的恐惧和宽容不公平的现状,另一方面白人通过顽固地固守特权的方式来凸显自己的“感恩戴德”。真正的和解,必须建基于一个具有真正民主、没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社会。白人同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们需要充分了解在努力实现民主(民族?)和解方面自己所起作用的重要性。……复仇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因与过去和解而使不同种族和睦相处的新国家。P164

《曼德拉传》读后感(二):一个有血有肉的曼德拉,他是人,不是神!

这本《曼德拉传》是目前为止最新的曼德拉传记,文中叙述一直持续到2012年,封底甚至有2012年12月6日曼德拉逝世当天各国政要悼词的内容!着实让人惊讶了一下,这应该是曼德拉逝世后第一时间推出上市的最新的曼德拉传记吧。 出于对曼德拉的喜爱,读过几本曼德拉的传记,这本曼德拉传记相较于其他版本的曼德拉传记,除了有他早年生活以及狱中生活的介绍,更有对他的家庭生活的介绍,并且还有对曼德拉卸任南非总统后,所从事的一些社会活动的介绍。这些是在其他曼德拉传记中很难看到的。 作者查伦·史密斯是一位常驻南非的记者,并且是曼德拉的密友,作为第三方撰写的传记,书中能读到一些对曼德拉的批评,能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全面了解曼德拉。 正如文中所言: 曼德拉常常因踌躇不决而失败,同德克勒克进行谈判时,有时候他很急躁任性,没有表现出政治家的风度,但是正如他经常提醒我们的那样,他是人,而不是神。 ……在南非国内,有些人对曼德拉的领导感到很失望,犯罪现象依然很严重,黑人经济振兴和为数百万种族隔离受害者提供住房的承诺尚未实现,民众怨声载道……但是……曼德拉的工作表明南非能够消除政治仇恨、种族歧视,而且为了实现民主,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以上种种都让我们看到多灾多难的南非在实现种族和解之路上付出的艰辛和血泪,而在这其中勇士曼德拉的功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曼德拉传》读后感(三):初读曼德拉传

查伦·史密斯的这本《曼德拉传》是进入2022年后读完的第一本书籍,正好今年开始制定每年读完50本书并坚持写读后感的目标,便借豆瓣来记录以后的读书感悟。

曼德拉的书籍传记版本比较多,这次是在逛书店时随机挑选的一本。第一次快速读下来的初步感觉是,传记内容的叙述较为平淡,平铺直叙的记录曼德拉的生平历史,相对缺乏对于历史背景及关键事件的剖析和洞见。但比较好的一点是,不像一些书过度神化传记人物,被捧上圣坛后而导致的人物过度不真实性,本书更多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诸多优点也有着明显缺点的伟人形象。

本书描述的南非传奇政治家前总统曼德拉,一个为了民族事业身陷囹圄27年的传奇人物,在出狱后继续投身废弃种族隔离、追求民族平等、自由、团结统一的事业,尝试弥合分裂的民族主义、种族歧视等社会矛盾。曼德拉所展现出坚韧、宽容等品质,如在总统就职典礼时邀请当年看押他的几名白人狱警,令人不得不敬佩他的伟大胸怀。当然人无完人,作为有血肉之躯的曼德拉,书中也记录了如家人不和、后代贪腐等问题。包括如今互联网上有文章提到“曼德拉是全世界得圣人,但唯独是南非的罪人”,但从本人观点来看,每个伟人有属于他的时代和使命,曼德拉属于新国家政权诞生之初的革命家和政治家,承担的是破除旧世界的顽疾职责,如南非当年残酷的种族隔离、民族不平等,但如今我们要从一个经济建设家的角度去苛责一个已故政治家,我觉得还是过于责备求全!最后,具体想要了解更多这位南非伟人,还是请多阅读本书吧!

《曼德拉传》读后感(四):勇者的光辉岁月 《福州日报》

勇者的光辉岁月

——评《曼德拉传》

■齐祺

自由是我们所向往的,多少人在追逐自由的道路上前赴后继。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是这毫无争议的自由权却被种族歧视等方面镇压着,把自己的自由建立在别人的不自由之上。如何从那些握有自由权力之手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自由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曼德拉没有将此停留在思考的层面,而是切实地做下去!

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不能指望官僚主动进行官僚制度改革。当自由的权利被剥夺的时候,曼德拉并没有像沉默的大多数一样选择隐忍,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抗争。政府的血腥镇压并没有吓退曼德拉,反而更加坚定了曼德拉为自由而战的决心。为了人民的自由,曼德拉失去了27年的个人自由,但是他从未怀疑过自由将会有到来的一天。

如今,在南非人的眼中,曼德拉被看成是国父,是南非的神,是圣人,但是曼德拉更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他也曾有过对死亡的恐惧,有过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的怀疑,但他对南非人民苦难的同情让他一路坚持到底。他说:“勇敢的人不是毫无畏惧的人,而是征服了畏惧的人。”

囚禁只能囚禁人的身体,渴望自由的心是永远囚禁不住的。在27年的牢狱生涯当中,曼德拉始终没有放弃过斗争,这也使他成为了“全球最著名的囚犯”。在出狱之后,他成为了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虽然成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但是他从不贪恋权力。在当了一届总统之后,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总统的职务,在妻子的陪同下“隐居”在约翰内斯堡,很少露面。

从《曼德拉传》中,我看到了曼德拉为自由不懈奋斗的一生。beyond乐队献给曼德拉的《光辉岁月》,无疑是对他一生的最高评价,是的,他追求自由的岁月正是最光辉的岁月!

《曼德拉传》读后感(五):生而为自由

在我少不更事的时候,爸爸就曾指着远方的一个小岛告诉我:看,那就是罗本岛。曼德拉过世的消息传出,爸爸又说起这个事,我其实是一点也不记得了,然而南非的风光却是历历在目,尽管谈不上非常安全,但至少没有战火的纷扰。而这一切,都要感谢曼德拉做出的努力,命运选中了他,而他选择用宽容和理解来探求自由。

人格魅力毫无疑问是一种天赋。有些人仿佛一出生就有振臂一呼,山河为之震动的能力,而后天的磨练则使他性格更成熟,长时间的思考另他在做决定的时候更果断、更准确。战争的双面性无非就是利益与损失,对黑人的歧视是白人为了突出阶级的分别,有了阶级自然也会带来利益,而一旦有了战争则难免会有损失。曼德拉用和解的办法带领南非人民走向自由之路,这是他独有的智慧。庆幸历史选中的是他,哪怕他一生艰苦卓绝,造就的却是千千万人的生存。

曼德拉的牢狱生涯常被提起。牢狱之灾对多数人来说,意味着人生在这一页上的苍白,然而曼德拉却不同,这也正是未来成就他的一段不凡经历。在狱中,他学会了谦逊与忍耐,他也从未放弃过自己,不会被铁窗摧毁意志。他知晓了忍耐,也知道了南非人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书中有非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例如有他与奥巴马夫人的合照、也有他与迈克尔杰克逊的合照,照片中的他就是一个和蔼朴实的老人,却拥有惊心动魄的一生。书中有一些曼德拉经历利沃尼亚审判时期的珍贵照片,当时的他眼中仍有毕露的锋芒。而几十年后,南非第一次民主选举的时候,他已经带上温润,当然这不意味了他失去了锐利。彼时的他,已是希望的代言人。

读曼德拉传的同时,思考一下自己。虽未必能拥有如他一般的成就,然而谦逊与忍让的品质却是个人可以追求的。读曼德拉的一生,与传记一起经历他一生的跌宕起伏,他的生命消亡,精神却永远存续下来。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民主与平等的渴望,使人类永远记得这个为此奉献一生的人。

我们只需要记得善意终将会胜利,就够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